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yao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通过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它注重培养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获得满足求知欲的快乐。以下是本人就语文教学中碰到的案例,谈三点体会。
  
   一、让音乐在课堂流淌。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的一门艺术。它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据记载孔夫子闻《韶》,沉浸其中,“竟三月不知肉味”,击节赞曰:“《韶》尽善矣,又尽美矣。”
  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教学情境创设时,播放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我们教学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们一定会被作者坚忍不拔、积极乐观的心灵所震撼,也一定会被她的感恩博爱珍爱生命的精神所折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适时地插入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当那光耀穹宇摇撼大地的宏伟乐章响起之时,贝多芬用“扼住命运咽喉”的《命运交响曲》在历史和人生的舞台上演绎那场“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悲壮戏剧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遥想着在历史尘封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一个在天地间潇洒地走了一回的强者,我们就会懂得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应该挺着腰站着生存,我们对课文的内涵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让学生漫步于问题之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味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文章。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能力。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从事教学时,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并称之为“产婆术”,让学生主动思索、探求,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他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做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
   曾听一位老师教《范进中举》,在讲授范进发疯一节时,执教老师就是放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的:
   ㈠本段中能概括内容的中心句是那句?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㈡范进见了“中举报帖”欢喜疯了的过程可以分为四步,细致刻画了他的丑态,是哪四步?
   ——第一步写昏厥,“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第二步写他疯跑,“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第三步写跌倒;第四步写疯走集市。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以范进拍手的动作和笑的表情贯穿之,字里行间极尽强烈的讽刺意味。
  ㈢写众人、老太太、娘子胡氏有什么作用?
   ——众人(众邻居)、老太太、娘子胡氏是侧面描写,对范进起烘托作用。写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写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奔的疯狂;写众人拉不住范进的动作,烘托范进的疯劲;写娘子和老太太的悲叹,烘托范进确实“喜至于疯”;写邻居的劝说,称范进为范老爷,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表明他们附炎趋势的心态。这一段以范进家人的“窘态”,众人的“媚态”来烘托中心人物的“丑态”。
   ㈣范进中举后,由一个正常人变为“疯人”说明了什么?众人的“媚态”又说明了什么?
   ——不言而喻,批判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环套一环地学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启发学生自觉学习,自觅答案,自己解决问题,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三、利用大自然和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有一个情境教学的实例:爱弥儿不会辨别方向,有一次老师把他带到大森林里,在森林里,爱弥儿又累又饿,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老师教育他:“中午的树影朝北,你可以根据树影的方向寻找回家的路。”这是利用大自然的情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试验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他给学生编了《大自然的书》,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他说:“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他充分利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当我们教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时,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我们能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关标点的生活故事,相信一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个吝啬的财主与聪明的教书先生有关的“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故事,你一定终生难忘吧。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还需我们多言吗,一个故事足矣。
  当钱梦龙老师把一只玻璃杯、一根玻璃棒、一把匙子、一碟食盐、一枚鸡蛋等生活用具带进教室的时候,已经注定他所上的《死海不死》必将是一堂成功的课。
   当我们的学生咬着笔头,倍感无物可描,无事可述,无情可感,无理可论之时,我们为什么不放他们去登登山,游游湖,淋淋雨,听听海,教科书里的世界毕竟太狭小,现实生活才是知识的源泉。
  
  江达军,教师,现居浙江奉化。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重新审视了以往的语文教学,改革了教学的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摆正了我们师生的位置。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比较理想的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读”占鳌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确,我们应该一改以往教师讲解代替学生阅读的传统,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熟了,内容自然也就理解了,何须再讲
小说《白蚁》讲述了一个新颖与怪异的“另类”爱情故事,一个关于爱情的追逐与逃逸的故事:中学语文教师周密多年来对女学生杨若亚穷追不舍,而杨若亚对周密的追求除了感到“恶心”,便是处处千方百计地加以逃避;已是大学生的杨若亚百般委曲求全乃至“犯贱”式地爱着同学林博——哪怕是主动用性爱去为爱情“招魂”,然而林博非但毫不领情,反而对杨若亚极尽捉弄、摆布与作贱之能事。如果说周密对杨若亚、杨若亚对林博的爱是一种近乎
赵丽宏,诗人、散文家。上海市崇明人,1952年生于上海市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散文集、诗集、小说和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九十余部,有十八卷文集《赵丽宏文学作品》行世。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2013年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2014年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19年获罗马尼亚米哈伊·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奖,被选为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作品被翻译成英
《三国演义》作为文学名著,给人们呈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是在历史形象基础上的再创造,文学形象不同于历史形象,我们接受文学形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再认识的过程。应该说文学形象也是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而演进的,如何在现代视角下关照《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形象,同时赋予人物解读以趣味性,是本篇的意义所在。笔者以吕布、马超和典韦这三个形象为解读对象。谈谈对三国人物的形象再认识。    一、武力第一的吕布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2005年6月第2次印刷)认为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中的“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笔者几经揣摩鲁迅文中内容,根据《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这一答案,尚有一点粗
一位逝者的手机短信实录    08-05-12 12:06  老爸,说好了的,今天我15岁生日,您和老妈一起为我的生日祝福的,可是您又失约了,这让女儿好伤心!面对着满桌的好菜,我和老妈都觉得缺了什么——您知道缺了什么吗,我的老爸!  08-05-12 12:13  对不起,我的宝贝女儿!爸不是跟你说过吗?这两天学校安排我们到山区支教——你看看山里的这些孩子。他们听说了,早就盼望着呢,你说我能不去吗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改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之从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三味书屋”,回到生机盎然、情趣无限的“百草园”,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五动”教学法,效果很好。    一、让学生动心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
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意味着,让他们时时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时时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快乐。快乐其实就在孩子们身边,就在孩子们手中。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把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下面我谈谈自己这方面的体会。  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自信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么进行语文教学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教学的自由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中指出:“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注重跨学科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
高中作文教学中,修改是一个经常被忽略但又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结合十几年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从作文评改环节分析其可行性与重要性,以期与各位行家探讨。    一、学生自改自评,培养自己作文后认真反思的习惯。    现实根据:据调查,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安排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这个环节。常规的做法是,学生一写好作文,马上上交,然后老师全批全改,然后再发给学生。这时,很多学生会关注老师给自己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