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讨论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在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同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糖类抗原125、糖類抗原199、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患者的CD3+、CD4+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CD8+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在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助于调节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
【关键词】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晚期结肠癌;血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T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结肠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增长趋势[1]。大部分结肠癌患者发病早期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化疗是晚期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在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均数为(63.33±3.19)岁。
1.2方法
予以患者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第一天静脉滴注400mg/m2 5-氟尿嘧啶以及200mg/m2左亚叶酸钙,第二天静脉滴注600mg/m2 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滴注剂量为180/m2,滴注速率为20滴/min。2周为一个周期,共计治疗3个周期,两个周期治疗的时间间隔为一周。给予全部入选人员空腹静脉采血处理,采集剂量为5ml,随后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实施离心处理,并取上清液备用。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的检测方式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指标:CD3+(T淋巴细胞总数)、CD8+(杀伤性T淋巴细胞)、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 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x±s;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如表1所示。
2.2 治疗前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CD3+、CD4+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CD8+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临床上通常将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作为晚期结肠癌的主要化疗手段。5-氟尿嘧啶属于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在细胞内能够通过活化反应生成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对胸苷酸合成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阻断脱氧核糖尿苷酸的转化进程,达到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治疗目的[2]。左亚叶酸钙有利于增强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极易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伊立替康能够通过与拓扑异构酶Ⅰ及DN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有效抑制DNA的复制与RNA的合成进程。血清肿瘤标志物是指与肿瘤具有紧密关联性的相关活性物质,包含癌基因、激素、肿瘤相关抗原、受体、癌胚活性蛋白及其他产物。当患者体内产生某种肿瘤后,某种特异性物质也会随之产生,因此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有效鉴别诊断肿瘤。一般来说,T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若晚期结肠癌患者产生感染症状,机体的炎症反应将会加重,CD3+水平也会显著下降,进而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CD8+细胞可以对靶细胞或具备特异性抗原的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杀伤作用,CD4+细胞属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对表面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在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助于调节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
参考文献:
[1]石磊,付晓伶,张珏△.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和左亚叶酸钙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9,28(6):47-49.
[2]鲍英春.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608-609.
【关键词】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晚期结肠癌;血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T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结肠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增长趋势[1]。大部分结肠癌患者发病早期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化疗是晚期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在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均数为(63.33±3.19)岁。
1.2方法
予以患者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第一天静脉滴注400mg/m2 5-氟尿嘧啶以及200mg/m2左亚叶酸钙,第二天静脉滴注600mg/m2 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滴注剂量为180/m2,滴注速率为20滴/min。2周为一个周期,共计治疗3个周期,两个周期治疗的时间间隔为一周。给予全部入选人员空腹静脉采血处理,采集剂量为5ml,随后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实施离心处理,并取上清液备用。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的检测方式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指标:CD3+(T淋巴细胞总数)、CD8+(杀伤性T淋巴细胞)、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 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x±s;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如表1所示。
2.2 治疗前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CD3+、CD4+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CD8+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临床上通常将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作为晚期结肠癌的主要化疗手段。5-氟尿嘧啶属于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在细胞内能够通过活化反应生成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对胸苷酸合成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阻断脱氧核糖尿苷酸的转化进程,达到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治疗目的[2]。左亚叶酸钙有利于增强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极易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伊立替康能够通过与拓扑异构酶Ⅰ及DN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有效抑制DNA的复制与RNA的合成进程。血清肿瘤标志物是指与肿瘤具有紧密关联性的相关活性物质,包含癌基因、激素、肿瘤相关抗原、受体、癌胚活性蛋白及其他产物。当患者体内产生某种肿瘤后,某种特异性物质也会随之产生,因此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有效鉴别诊断肿瘤。一般来说,T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若晚期结肠癌患者产生感染症状,机体的炎症反应将会加重,CD3+水平也会显著下降,进而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CD8+细胞可以对靶细胞或具备特异性抗原的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杀伤作用,CD4+细胞属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对表面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疗法在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助于调节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
参考文献:
[1]石磊,付晓伶,张珏△.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和左亚叶酸钙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9,28(6):47-49.
[2]鲍英春.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