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舟在我的工作室进修多年之后,便开始了“游山玩水”的生活。登泰山,游黄山,去边关大漠,走辽阔草原。但他去的最多的还是长江三峡。近几年,他多次只身走进长江三峡,每次行程数百里,历时近月余,画了大量速写,收获颇丰。除此,他还醉心于故乡的山水田园。他的作品一两年一小变,三五年一大变。变得越来越有品位和个性了。
他的作品细细品来,很有些味道。他的作品善于表现山野乡情、烟雨人家、小桥流水的情调,回荡着远年陶翁“世外桃源”的余韵,在天然中折射出古典的诗情和浪漫。他承袭了石涛、石溪的许多艺术特点,多以线条入画,率意而蕴藉,苍古而秀润,巧拙相生,浓淡渗化、幻化空漾,画面新奇而苍茫,为作品平添了许多虚静与神秘。传统在海舟那里,是创造的资源与基础。他博采众长,兼容中西。在厚积的基础上,演绎成自己的个性语言。他多采用平面构图。为了强调一种视觉效果,他十分重视作品中的势,并赋以动感;他的作品,很重视留白,实白生静,沉稳而肃穆;虚白灵动,飘逸而飞腾。在强烈的对比中,画面空灵而自然。他还使可视意象脱离现实生活的逻辑性,使其更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因而他的构图脱俗而多变。他还吸收了一些西画的感觉,使作品激情洋溢,色彩明丽,生动活潑,充满了一种新的乡土气息。在当今中国画艺术已形成多元互补的格局中,他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思考,注重对传统和现代的全面观照,注重对张扬个性与兼容并蓄的同时关照。他的山水画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色,秀而不薄,灵而不佻,雅中带苍,润中见老,潇洒而清新,生动而自然。
海舟的山水画,特别注重意境,寓诗于画,极力避免内涵上的缺失与异化。他的《暮霭墟里烟》用苍劲老辣的笔墨,皴擦出临水的山石与杂树,用积墨法书写和点染出江岸的瓦房,远树以云烟穿插其间。那种“日暮孤村远”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的《巴山夜雨》是以唐李商隐《巴山夜雨》的诗意入画。整个画面在苍茫夜色的笼罩下,一对朋友临窗而坐,促膝长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绵绵情谊,如江水一样悠长。他的《江之浦》《故乡小秋》《童年旧忆》能给人以无限遐想与凝思。他的每幅画,都是围绕意境而挥洒笔墨,而不是无病呻吟,或者游戏笔墨。他的画是一首诗,是一首歌,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他的画充满了诗的韵味。
海舟的山水画,多是写生之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海舟深谙这个中含义,“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在每一次游历之后,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画,反复研究与思考,就像老牛吃草后的反刍一样仔细地咀嚼与消化,把大自然中的形象,幻化成自己心中的美感,借助自己的笔墨语言,洋洋洒洒地表现出来。他所探寻和捕捉到的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今人的个性感受,具有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海舟高格调的山水画艺术,是他人生素养的积淀。他身为军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师职干部。但他出身农家,放过牛,学过木匠,入伍后开过汽车,当过连队基层干部,后来又在部队高级机关工作过多年。他还干过多年新闻工作。由于看不惯部队某些单位的腐败,海舟愤然离职,弃官从艺。后半生与中国山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学识,对社会、自然、人生,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对他的审美意趣和美术理念,都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道通天地有形外,神入风云变幻中”,中国画艺术必须悟道,嬗变。海舟勤奋、睿智。毋庸置疑,他的山水画艺术,将会是一个新的样貌和范式。
吴海舟
吴海舟,湖北黄梅人。原总参某部师职干部,大校军衔,军旅山水画家。历任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北京京华兰天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将军名人书画协会副主席、石家庄经济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名家杂志社副社长。
从小就喜爱中国画。参军后曾受四川美院李文信先生指教,后弃官从艺,入北京画院研修班和高级创作班学习。师从著名画家王文芳、杨延文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后又进入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工作室,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其作品十多次参加全国和全军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2003年受国务院长江三峡建设委员会之邀,担任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2005年应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和中国长城学会之邀组建中国长城书画院,并任常务副院长。2006年至2007年受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员之邀,参加“中国画——画中国”的大型美术活动,赴新疆和四川写生创作,其多幅作品在北京、乌鲁木齐和成都巡回展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奥运会组委会将其作品展示于北京地铁和北京大型体育运动场所。2009年入编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编撰的建国60周年中国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画经典名家名录。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东电视台制作专题片滚动播出,宣传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2011年入编中国文化部编撰的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美术大典。2012年中国文化部在中国文化报上用整版篇幅报导和介绍其山水画作品及其创作理念。201 4年参加了湖北省和浙江省文化交流展。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美术星空、北京电视台都曾作过专题介绍和报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美术》《中国美术报导》《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都作过宣传和报道。出版有《中国当代书画·吴海舟集》。
其中国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钓鱼台国宾馆、中央党校、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中国巴西孔子学院以及日本、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国内友人收藏。
他的作品细细品来,很有些味道。他的作品善于表现山野乡情、烟雨人家、小桥流水的情调,回荡着远年陶翁“世外桃源”的余韵,在天然中折射出古典的诗情和浪漫。他承袭了石涛、石溪的许多艺术特点,多以线条入画,率意而蕴藉,苍古而秀润,巧拙相生,浓淡渗化、幻化空漾,画面新奇而苍茫,为作品平添了许多虚静与神秘。传统在海舟那里,是创造的资源与基础。他博采众长,兼容中西。在厚积的基础上,演绎成自己的个性语言。他多采用平面构图。为了强调一种视觉效果,他十分重视作品中的势,并赋以动感;他的作品,很重视留白,实白生静,沉稳而肃穆;虚白灵动,飘逸而飞腾。在强烈的对比中,画面空灵而自然。他还使可视意象脱离现实生活的逻辑性,使其更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因而他的构图脱俗而多变。他还吸收了一些西画的感觉,使作品激情洋溢,色彩明丽,生动活潑,充满了一种新的乡土气息。在当今中国画艺术已形成多元互补的格局中,他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思考,注重对传统和现代的全面观照,注重对张扬个性与兼容并蓄的同时关照。他的山水画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色,秀而不薄,灵而不佻,雅中带苍,润中见老,潇洒而清新,生动而自然。
海舟的山水画,特别注重意境,寓诗于画,极力避免内涵上的缺失与异化。他的《暮霭墟里烟》用苍劲老辣的笔墨,皴擦出临水的山石与杂树,用积墨法书写和点染出江岸的瓦房,远树以云烟穿插其间。那种“日暮孤村远”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的《巴山夜雨》是以唐李商隐《巴山夜雨》的诗意入画。整个画面在苍茫夜色的笼罩下,一对朋友临窗而坐,促膝长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绵绵情谊,如江水一样悠长。他的《江之浦》《故乡小秋》《童年旧忆》能给人以无限遐想与凝思。他的每幅画,都是围绕意境而挥洒笔墨,而不是无病呻吟,或者游戏笔墨。他的画是一首诗,是一首歌,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他的画充满了诗的韵味。
海舟的山水画,多是写生之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海舟深谙这个中含义,“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在每一次游历之后,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画,反复研究与思考,就像老牛吃草后的反刍一样仔细地咀嚼与消化,把大自然中的形象,幻化成自己心中的美感,借助自己的笔墨语言,洋洋洒洒地表现出来。他所探寻和捕捉到的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今人的个性感受,具有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海舟高格调的山水画艺术,是他人生素养的积淀。他身为军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师职干部。但他出身农家,放过牛,学过木匠,入伍后开过汽车,当过连队基层干部,后来又在部队高级机关工作过多年。他还干过多年新闻工作。由于看不惯部队某些单位的腐败,海舟愤然离职,弃官从艺。后半生与中国山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学识,对社会、自然、人生,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对他的审美意趣和美术理念,都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道通天地有形外,神入风云变幻中”,中国画艺术必须悟道,嬗变。海舟勤奋、睿智。毋庸置疑,他的山水画艺术,将会是一个新的样貌和范式。
吴海舟
吴海舟,湖北黄梅人。原总参某部师职干部,大校军衔,军旅山水画家。历任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北京京华兰天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将军名人书画协会副主席、石家庄经济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名家杂志社副社长。
从小就喜爱中国画。参军后曾受四川美院李文信先生指教,后弃官从艺,入北京画院研修班和高级创作班学习。师从著名画家王文芳、杨延文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后又进入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工作室,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其作品十多次参加全国和全军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2003年受国务院长江三峡建设委员会之邀,担任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2005年应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和中国长城学会之邀组建中国长城书画院,并任常务副院长。2006年至2007年受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员之邀,参加“中国画——画中国”的大型美术活动,赴新疆和四川写生创作,其多幅作品在北京、乌鲁木齐和成都巡回展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奥运会组委会将其作品展示于北京地铁和北京大型体育运动场所。2009年入编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编撰的建国60周年中国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画经典名家名录。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东电视台制作专题片滚动播出,宣传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2011年入编中国文化部编撰的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美术大典。2012年中国文化部在中国文化报上用整版篇幅报导和介绍其山水画作品及其创作理念。201 4年参加了湖北省和浙江省文化交流展。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美术星空、北京电视台都曾作过专题介绍和报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美术》《中国美术报导》《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都作过宣传和报道。出版有《中国当代书画·吴海舟集》。
其中国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钓鱼台国宾馆、中央党校、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中国巴西孔子学院以及日本、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国内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