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普遍认为音乐课就等于唱歌课。由于对音乐课的片面理解,再加上音乐知识本身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就没有兴趣,不爱学,教师也认为费力不讨好。所以在多数学校的音乐课中,音乐知识这一教学环节就被忽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兴趣,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一关键来进行教学。
一、以情激情,适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的教育。教师应该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既不是靠空洞的说教,也不是靠教师硬的灌输。教师科学、技巧的诱导,适当渗透,往往会收到好效果。
在音乐课上,我尽可能地融入现代音乐气息,抓住学生审美心理,适时进行音乐情趣的培养。在民歌、民乐及相关教学中,我用多样的电教手段、优美的范唱、生动的讲解来滋润和打动学生心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越来越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只要教师注重“以情激情”,就必定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性,配合教师学习。这样,课堂上就会形成活跃、互动、民主的良好氛围,也就达到好的效果。而最直接、有效引发学生情感的关键,还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科学性、技巧性和多样性,以及基本功水平的高低。
(一)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充满热情,用心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音乐动人心魄的音响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及结构美,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从心灵深处培养学生向上的健全人格。
如教唱第十三册《青春舞曲》时,我先引导学生交流新疆维吾尔族的相关信息。接着,我请他们欣赏一段新疆优美景色的音像资料,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我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玛依拉》,是学生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有“我要学”的兴趣。在教唱歌曲时,我启发学生用竞赛的形式识谱学唱。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歌也学会了,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处理歌曲时,我请他们分组讨论,找到最佳的演唱方式。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此时,我优美的范唱,又会使学生比较出他们演唱中的不足,用更准确的歌声表达出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结束教学时,我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与作品有了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歌曲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最终体验音乐中的美进而表现歌曲,而学生是否把握了作品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在关键处点到为止,让学生心领神会。
教师的语言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想说的话让学生用心去领悟。在第十五册《内蒙草原》教学时,学生掌握了歌曲基本旋律后,我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蒙古民族是在广阔草原上放牧时唱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悠远的‘长调’,被誉为蒙古文化的活化石。2005年,中、蒙两国为此申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认可。我们也会为此骄傲,对吧!学生一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需要我再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如何热爱少数民族艺术。
二、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快乐的。哪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方说很简单的自我介绍,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刚入校的初一年级,走进教室看到时的是一张张陌生的笑脸。“自我介绍吧!”同学们一脸的没趣:“哎,又是自我介绍。”我把我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大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变得神采飞扬。
三、增强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适当使用多媒教学的同时,我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用优美的琴声、动情的歌声、婀娜的舞姿……将音乐艺术的美传达给学生。我觉得教师的范奏、范唱、范舞,往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使教师更有亲和力。这是名家、名奏所不可代替的。如果学唱歌曲前,总让学生观赏歌唱家的演唱;吹奏乐曲特点呢?所以,我能自己示范的就不依赖多媒体,尽量让学生听到我的范唱或范奏,避免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欣赏课。学生和我一起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也就获得了审美愉悦。
四、今后的设想
通过课堂内外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唱歌比以前多了激情;生活中用音乐滋润了友情;对音乐也有了更深的感情……我觉得大家对音乐有了更多的的兴趣和喜爱,提高审美标准和能力。今后,我在课堂内外,将继续开展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情激情,适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的教育。教师应该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既不是靠空洞的说教,也不是靠教师硬的灌输。教师科学、技巧的诱导,适当渗透,往往会收到好效果。
在音乐课上,我尽可能地融入现代音乐气息,抓住学生审美心理,适时进行音乐情趣的培养。在民歌、民乐及相关教学中,我用多样的电教手段、优美的范唱、生动的讲解来滋润和打动学生心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越来越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只要教师注重“以情激情”,就必定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性,配合教师学习。这样,课堂上就会形成活跃、互动、民主的良好氛围,也就达到好的效果。而最直接、有效引发学生情感的关键,还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科学性、技巧性和多样性,以及基本功水平的高低。
(一)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充满热情,用心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音乐动人心魄的音响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及结构美,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从心灵深处培养学生向上的健全人格。
如教唱第十三册《青春舞曲》时,我先引导学生交流新疆维吾尔族的相关信息。接着,我请他们欣赏一段新疆优美景色的音像资料,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我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玛依拉》,是学生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有“我要学”的兴趣。在教唱歌曲时,我启发学生用竞赛的形式识谱学唱。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歌也学会了,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处理歌曲时,我请他们分组讨论,找到最佳的演唱方式。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此时,我优美的范唱,又会使学生比较出他们演唱中的不足,用更准确的歌声表达出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结束教学时,我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与作品有了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歌曲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最终体验音乐中的美进而表现歌曲,而学生是否把握了作品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在关键处点到为止,让学生心领神会。
教师的语言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想说的话让学生用心去领悟。在第十五册《内蒙草原》教学时,学生掌握了歌曲基本旋律后,我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蒙古民族是在广阔草原上放牧时唱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悠远的‘长调’,被誉为蒙古文化的活化石。2005年,中、蒙两国为此申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认可。我们也会为此骄傲,对吧!学生一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需要我再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如何热爱少数民族艺术。
二、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快乐的。哪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方说很简单的自我介绍,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刚入校的初一年级,走进教室看到时的是一张张陌生的笑脸。“自我介绍吧!”同学们一脸的没趣:“哎,又是自我介绍。”我把我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大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变得神采飞扬。
三、增强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适当使用多媒教学的同时,我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用优美的琴声、动情的歌声、婀娜的舞姿……将音乐艺术的美传达给学生。我觉得教师的范奏、范唱、范舞,往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使教师更有亲和力。这是名家、名奏所不可代替的。如果学唱歌曲前,总让学生观赏歌唱家的演唱;吹奏乐曲特点呢?所以,我能自己示范的就不依赖多媒体,尽量让学生听到我的范唱或范奏,避免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欣赏课。学生和我一起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也就获得了审美愉悦。
四、今后的设想
通过课堂内外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唱歌比以前多了激情;生活中用音乐滋润了友情;对音乐也有了更深的感情……我觉得大家对音乐有了更多的的兴趣和喜爱,提高审美标准和能力。今后,我在课堂内外,将继续开展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