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的几个要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要先进,并且,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锻炼自身素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56-01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我是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高中的课堂教学呢?
1 明确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2 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本,理论知识简单介绍,实践技能多加练习。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要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外,对于具体软件特有的一些复杂的操作、已学过的与其它软件类似的操作都可以淡化处理,甚至不讲。比如:在文字处理教学中,没有必要把Word中关于画图、剪贴和艺术字的功能全面铺开来讲,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帮助文件去探索。网络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与其它学科整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用,用中有学。多媒体网页制作方面,可以组织学生研究开发建立丰富多彩的特色网站,用到什么技术再去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上,不能再沿用基础学科传统死板的风格,对单调的授课方式必须加以改造。教师应该并且能够采用多渠道对教材进行拓展、提炼、总结和升华,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素养、技术与能力培养。
(l)要使教学内容趣味化、生动化,题例的选择要有趣并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2)要使教学过程层次化,每个问题、每个操作都要有层次,体现出较强的目的性。
(3)要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化,学习信息技术,学生更需要成果体验。如果讲来讲去、练来练去没有什么结果,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讲上网就要让学生学会在网上如何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讲文字处理就要让学生处理、美化自己的文章作品;讲电子表格就要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3 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理想的教学环境是要有先进的机房,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每台机器都具备多媒体功能,并且能够上网。软件设备中要有多媒体广播教学,例如电子教室,通过这款软件教师可以控制学生机的屏幕,相互间可以转换。教师向学生演示操作过程。硬件设备中,要有较大的内存和硬盘,灵活的键盘和鼠标,使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应向学生公开邮箱,定期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还要不定期的举行电脑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开办课外兴趣小组,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4 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贯彻的时侯,应当注意针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保程序,机器日期等。也人为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
多给学生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学生机器里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机器内部联成局域网,并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讲精讲一般性的问题。应该看到学生们是有种种兴趣倾向的,在组织教学的时侯应有所侧重,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学习图像处理的机会,喜欢编程的同学可以单独为他们讲点编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
5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水平要求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使本门课程真正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56-01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我是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高中的课堂教学呢?
1 明确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2 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本,理论知识简单介绍,实践技能多加练习。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要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外,对于具体软件特有的一些复杂的操作、已学过的与其它软件类似的操作都可以淡化处理,甚至不讲。比如:在文字处理教学中,没有必要把Word中关于画图、剪贴和艺术字的功能全面铺开来讲,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帮助文件去探索。网络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与其它学科整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用,用中有学。多媒体网页制作方面,可以组织学生研究开发建立丰富多彩的特色网站,用到什么技术再去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上,不能再沿用基础学科传统死板的风格,对单调的授课方式必须加以改造。教师应该并且能够采用多渠道对教材进行拓展、提炼、总结和升华,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素养、技术与能力培养。
(l)要使教学内容趣味化、生动化,题例的选择要有趣并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2)要使教学过程层次化,每个问题、每个操作都要有层次,体现出较强的目的性。
(3)要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化,学习信息技术,学生更需要成果体验。如果讲来讲去、练来练去没有什么结果,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讲上网就要让学生学会在网上如何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讲文字处理就要让学生处理、美化自己的文章作品;讲电子表格就要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3 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理想的教学环境是要有先进的机房,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每台机器都具备多媒体功能,并且能够上网。软件设备中要有多媒体广播教学,例如电子教室,通过这款软件教师可以控制学生机的屏幕,相互间可以转换。教师向学生演示操作过程。硬件设备中,要有较大的内存和硬盘,灵活的键盘和鼠标,使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应向学生公开邮箱,定期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还要不定期的举行电脑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开办课外兴趣小组,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4 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贯彻的时侯,应当注意针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保程序,机器日期等。也人为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
多给学生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学生机器里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机器内部联成局域网,并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讲精讲一般性的问题。应该看到学生们是有种种兴趣倾向的,在组织教学的时侯应有所侧重,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学习图像处理的机会,喜欢编程的同学可以单独为他们讲点编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
5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水平要求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使本门课程真正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