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心理探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lo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表现。民歌中对于这种心理要素的注重,是体现民间艺术的艺术价值与生活、生产文化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声乐心理学 移情 茶山号子
  一、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与“茶山号子”
  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美学的范畴。在音乐美学中主要是指演唱者在演唱前、演唱中都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作品中,同时将作品中需要传达的情感、情绪也要转变为演唱者内在的情感,从而实现一种作品情感和演唱者真实情感的互动。在声乐心理学中,则主要是指演唱者根据作品的情感、情绪表达需要,联想起现实生活中和记忆信息中的真实体验,从而调动内心的联觉产生与演唱作品相近的情感体验。
  “移情”对于艺术歌曲的演唱和创作而言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而且离开了这些,艺术作品往往很难达到既定的表现目的。因而,演唱者在演唱中,艺术造诣和表演水平的高低,往往与“移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民间民歌的演唱中,情况会因为具体作品、风格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民歌的多样性特征,很多具有娱乐性特点的作品和具有滑稽、诙谐、调侃、生活描述特点的作品与“移情”的关系不像在艺术歌曲中表现的那样紧密,因而演唱心理中的“移情”就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化特征。
  比如,演唱心理中的“移情”在湖南“茶山号子”的演唱中,就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湖南地方的“茶山号子”是一种民间性的歌唱形式,早期诞生于湖南省西部的怀化市辰溪县。这种民歌形式的演唱与表现都与特定的地理、习俗、文化心理等具有紧密关系。湖南辰溪县的东连溆浦,是产生这种民歌的重要土壤。它南邻怀化,西与麻阳、泸溪接壤,北与沅陵交界,处于大武陵山区沅水中游,地貌以丘陵为主,满山遍野都是茶树林,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条件使得挖茶山成为了辰溪人们最重要的劳作内容之一。而百姓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劳动、生产都与茶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源于劳动、生活、娱乐的民歌形式,还与当地独特的心理、文化等因素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声乐演唱心理方面也有着比较独特的亮点特色。整体而言,这种民歌的演唱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湘西“茶山号子”的演唱心理特点
  “茶山号子”是湖南省辰溪人们在挖茶山、拾茶籽的劳作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语言和音调特点的劳动号子。这种号子在百姓的生活、生产中分布的较为普遍,与百姓的诸多节日、庆典等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在辰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历程中,这种起源于地方的“茶山号子”还历经了多个历史朝代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变迁,在多年的岁月洗礼与文化变异中,传承下来,因而具有非常厚重的文化价值。但是这些歌曲的演唱却需要“举重若轻”,需要从民间百姓的角度演唱、从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诠释这种历史信息与风格形式,需要从普通者的视角解读其中的情感与内涵。茶山号子从最初简单的劳动号子发展成为了如今具有独特艺术特色和丰富艺术内涵的民间艺术,它的唱腔独特,地域风格鲜明,唱腔系统完整,这不仅为地方民歌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资料,作为武陵山区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它是反映辰溪地区几百年来劳动生活的“活化石”,因而它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略的。但是演唱中需要演唱者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这种非常普遍的生活艺术中。因为只有在生活中、生产中,这种艺术才会具有本原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因而,茶山号子的演唱与在此过程中的“移情”具有非常直接、质朴、爽朗、乐观而曲折的心理特点。这些都是因为湘西地域多年的文化传承与非常独特的山地地貌所造就的独特特点,也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地域性语言,在日常生活与祖辈的传承中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风貌。
  2006年,“茶山號子”被录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8年“茶山号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茶山号子”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传承,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应当担负起分析和研究其艺术特色、整理和提炼其文化精髓的责任。其中对这种艺术进行生活化的渗透与艺术性的体味,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渠道。因为,倘若离开了在生产、生活中强化对这种艺术价值的体验,这种民歌的演唱与生活中、生产中诸多情感、情绪的“移情”就是非常被动的。因为,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对“茶山号子”的音乐特点、声腔特色和演唱方法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茶山号子”的活态内涵与生产、生活情感,才能真正的实现在劳动与生活中传承历史文化、实现演唱中“移情”的目的。
  三、湖南茶树的普遍性造就了“茶山号子”演唱心理中“移情”的普及性特点
  湖南地域多山、多丘陵,也多茶树。因而,茶山号子的存在事实上是相对较为普遍的。虽然起源各有早晚,但是在贯穿生活中的不同时节里,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茶歌则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哇哇歌》、《早晨来》这两首民歌是“茶山号子”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当地人们最为熟悉、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后产生的很多“茶山号子”都是在这两个民歌的音调上填词进行创作和演唱的。
  因而,湖南茶树成了人们演唱“茶山号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湖南地域性的特点也造就了湖南地域方言的多样性,西部的地域与川东、川渝的语言具有很大的联系,而湖南北部则与湖北、陕西等地方言具有密切关系,湖南东部的则与江西、福建等地保持着语调、音调等方面的联系。因而,湖南地域的多样性、山地性特点,也是的茶山号子的音调也具有非常多样性的特点。
  这些不同的特点也造就了演唱号子时的心理特征的变化,很多的“移情”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有的需要在演唱中进行“移情”,有的需要演唱中歌者适当“移情”,有的完全可以没有“移情”。比如,《哇哇歌》是“茶山号子”的代表性民歌,具有自己较为独特的唱腔――“哇哇”腔。这种腔调在湖南地域的“茶山号子”中也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而且各地运用的也最有特色。这种高腔的基本唱调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演唱《哇哇歌》时可以没有“移情”的作用,也能够达到表达常规性情感的目的。但是,这种声腔通常是由歌手根据自己的歌唱能力进行自由创作和发挥的,因而,完全离开“移情”的作用又是缺乏表现深度的。还有的“茶山号子”中没有具体的歌词,整首都是用“哇哇”来代替演唱(如《哇哇歌》),有的有较少的歌词,在“哇哇”腔中穿插进行,这些不同的特征,都使得茶山号子的演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发挥“移情”的作用。   比如,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移情”也是具有不同的特点的。比如《早晨来》是有着“湘西歌王”美誉的著名的“茶山号子”,歌手舒黑娃在演唱时,加入了较多的个人情感因素,他在《哇哇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使其带有沅水号子的声腔特点。他将原来以衬词“哇”为主的“哇哇”腔演唱的《哇哇歌》进行了全新的填词,这种新的创作使得《早晨来》成为了新阶段“茶山号子”的代表作。因而,演唱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真实情感的“移情”,还需要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决定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真实性情感的“植入”与“融入”。因而,类似的作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湖南“茶山号子”的发展,但是也需要在丰富的演唱中进行更为多样性的内容表现,同时还需要增强作品的可唱性和观赏性,因而“移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成为“茶山号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湖南“茶山号子”演唱心理中的“移情”还具有非常随机性、创造性的特点
  湖南的茶山号子,需要在演唱中不断的进行“移情”,因为这种“移情”不仅具有随机性、创造性的特点,还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化特点。每家每户的劳动收获、对幸福的理解与婚嫁丧娶等形式、内容都是有所区别的。因而,体现在演唱作品的“移情”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情绪、情感表现。同样一件事情,在劳动者身体健康良好和心情忧郁时所植入、“移入”的感情是具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同样或者类似的场景、唱段经过不同心理、背景的歌者演唱中,植入的情绪、情感是不同的。因而,这种号子的演唱由于生产劳动情况的不同,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种艺术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民间艺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那里,一定会发生某些变化,因而每个人的“移情”都是不同的,移入的情感性质、类型也是不同的。
  从《哇哇歌》、《早晨来》这两首代表性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茶山号子”的音乐特点和歌者引入情感的不同。
  比如在旋律上,“茶山号子”调式形式基本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如《早晨来》为羽调式;也有部分五声的省略形态,如《哇哇歌》为羽调式,全曲只出现6 1 3 5 6,明显的省略商音2,这是因为唱这两首号子时的场合不同造成的,一种需要运用上扬的音调,凸显对劳动情景的描繪。还有的是介于劳动和休闲之间的悠长、舒缓性质的音调,替代劳动时的紧张性与积极性,因而演唱速度多为自由速度,再演唱的过程中都是根据歌者的自身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对每个乐句延长音的长短进行自由处理,普遍以前密后疏的节奏型为主。这些都体现出演唱者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表现。
  而在音乐作品的结构方面,也具有不同意义的“移情”意义。在结构上,“茶山号子”基本为一段曲式,其包含的乐句形式多样,有四句、五句、七句的等等。乐曲内各句关系丰富多样,如《早晨来》五句关系为a b a c b,带有一定的再现性。而其他的则是一种再现性的不规则结构,这些也是由于在劳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曲调的演唱、段落结构的安排。不同的劳动场景、过程一定会体现出不同的气质、情景,因而这些曲调音乐的结构在整体上也具有一定的即时性特征。反映到演唱者的“移情”过程中,就展现出不同的特征。
  五、结语
  茶山号子的演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移情”,使得演唱者的心理规律符合演唱与表达实际需要。移情,是演唱心理中的重要因素,多与少、有和无都会影响到作品的诠释与解读。
  参考文献:
  [1]米瑞玲.辰溪“茶山号子”极其演唱特点[J].中国音乐(季刊), 2005,(03).
  [2]李强.湖南怀化罗子山高腔号子浅析[J].中国音乐,2002,(02).
  [3]张丽民.音乐欣赏教程(上册)中国部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2014年6月6日 中央音乐学院  2014年6月6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了“王泽恺中提琴独奏音乐会”。这场震撼人心的音乐会让观众再一次领略到中提琴的魅力。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中华民族最神圣的音乐殿堂培育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王泽恺的音乐天赋不仅让他成为这座音乐殿堂里的佼佼者,也让他手中的中提琴仿佛具有了灵性一般,将中提琴的音乐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说到王泽恺,这个年轻的中提琴演奏者,你可能会
期刊
笑笑笑
期刊
摘要:呼和浩特大召寺属于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都会举行大型的法会,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笔者通过2013年7月22日(農历六月十五)这一天的法会,运用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考察来研究仪式音声的运用,将其作为呼和浩特社会文化的大背来阐述其音声的特点及功能。  关键词:呼和浩特 大召寺 晾大佛 查玛舞 仪式 音声  笔者于2013年7月22日(农历6月15)早晨7
期刊
2013年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中,有一位唱着hey Judy的女生,相信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她那极具个人特色的唱腔外,还有她曾经在这个舞台上所绽放出来的对于摇滚乐的极致诠释,都一一让她成为了这一届“好声音”当中最具有个性的一位选手。她叫:毕夏!  在结束了去年忙碌的比赛与赛后巡演后,和很多参赛选手一样,在2014年当中她忙于投入到乐坛以及演艺之路的工作当中。以新人姿态加入乐坛的毕夏,近
期刊
摘要:以庞大而精湛的艺术歌曲创作著称的舒伯特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器乐作曲家,他处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汇合的特殊时期,这两个阶段的双重特征尤其在其室内乐创作中得以体现。本文以舒伯特后期的室内乐作品《d小调弦乐四重奏》为例,阐释其作品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特征的统一。  关键词:舒伯特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d小调弦乐四重奏》 统一  一、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汇流  继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于19世纪初至19
期刊
摘要:二胡,中国当代民族乐器中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已经历了上千年年历史的洗礼。虽然它的历史悠久,但是二胡音乐作品的演奏技法特征也仅是在近百年间才有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提高。融合现代作曲技法的二胡作品在学习与演奏上都与传统曲目有了较大的区别,探讨此项内容对于二胡学习者演奏现代二胡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二胡 技法特征 王建民 民族情  二胡是中国当代民族乐器中重要的乐器之一,是我国最流行,也
期刊
摘要:多声思维是所有音乐学习者必须学习和努力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它是培养演唱者集体协作以及综合音乐修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蒙古族声乐作品为例,简单论述合唱训练的功用。  关键词:多声思维 合唱训练 功用  多声思维是人类在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多声感觉、听觉及多声欣赏习惯与能力的发展,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立体状的音乐思维方式。①多声思维方式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充分地体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
期刊
摘要:独立音乐的产生是从声乐中解放出来的,声乐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也是歌词与音乐的相互协调统一的过程。本文笔者主要从起初的音乐附属于歌词,到有关音乐与歌词谁第一的争论,最后以浪漫主义时期的乐剧达到音乐与歌词的高度统一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西方声乐艺术史 歌词 音乐 协调  音乐历史的研究除了对作曲家、作品的分析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之所以形成这一历史过程的反思。正如德国音乐学家达尔豪斯所言,历史
期刊
喜欢巴托莉已经有十几年了。初听巴托莉就被她鬼使神差,出神入化的花腔技巧所折服,此后无论走到哪里,去唱片店总要买她的唱片,家里有关她的音乐会、歌剧、采访等各类音像资料琳琅满目,巴托莉 “恐机”,所以想目睹真容真声只能亲赴欧洲,而能听她在巅峰期的现场演唱也就成了理想,没想到,理想这么快就实现了,2013年10月,巴托莉终于还是来到了中国。不出意料,7日晚7点30分,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巴托莉的中国内地处女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初,传统的音乐模式逐渐被新的音乐思维和手法所取代,年少的肖斯塔科维奇受到新音乐思潮的影响,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中尝试不同音乐体裁及表现手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从音色塑造的音乐形象、和声戏剧性及节奏特点三个方面阐述,使我们了解肖斯塔科维奇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特征。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 三首幻想舞曲 音色 和声戏剧性 节奏  二十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跨时代的改变,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