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长期随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价值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方法2002年3月至2011年10月入选56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Ⅱ一Ⅲ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16~0.35(0.29±0.05),接受规范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植入ICD并进行ICD参数初步设置。术后1、3、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所有患者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植入ICD均成功。全部病例随访了1~115(44.05±35.16)个月。其中11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26次(19.6%),ICD均电除颤成功;17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39次(30.4%),ICD治疗成功率94.8%。8例患者发生误放电,6例患者发生电风暴。16例患者ICD电池耗竭,10例患者更换了ICD。8例患者死亡。结论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应用ICD可降低这类患者的猝死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在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患者,及通过家庭监测系统所获得的每Et资料和报警的数据,分析信息的成功传输比例、起搏器阈值变化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间浙江地区55例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双腔起搏器46例、
起搏器某一间期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某一心电现象的发生,但同时这一间期的设置又可能会导致另一些新的心电现象的发生,这些新的心电现象可表现为假性起搏器功能障碍。正确认识假性起搏器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有反应和无反应者之间左心室瘢痕负荷的差异性,评价左心室瘢痕负荷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2006年至2010年因慢性心力衰竭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RT的患者进行静息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应用相位分析技术检测左心室瘢痕负荷、收缩期相位时间标准差(phaseSD)和带宽(BW)并用来评价心脏同步性。以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及随访6个
自1958年第1台永久起搏器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治疗的适应证也从最初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目前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预防心脏性猝死。随着起搏器植入数量日益增加,相关的临床问题也随之增多,如感染、导线故障、静脉血栓形成等,尤其是起搏系统感染,因其治疗难度大,
目的了解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ronic systolic heart failure,CSHF)住院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地区8地市共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至2010年CSHF住院患者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室性早搏(室早)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
光线优雅的万人迷小仙女,大概只生活在玛丽苏的剧集,现实生活中,谁都有脱妆、气色差的时运不济,尤其到了桑拿天,只有从底妆就做好清爽控油,搭配防水防晕染的超强力“定型”彩妆,才能达成时刻鲜嫩的好状态。  防晕染眼线VS丝绒红唇  在不想画繁复的眼影时,眼线是最佳的吸睛手段。前端贴着睫毛根部仿佛內眼线,从眼球最突出处开始逐渐加粗,尾端上扬,拉长约0.5cm,再搭配丝绒质感的红唇,唇锋一定要勾勒清晰,立即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的“中国心脏大会(CHC)2012暨国际心血管麻醉会议/第八届国际华人心血管麻醉论坛暨国际心电学大会2012”将于2012年8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凡在2012年5月21日(投稿截止日)前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均可投稿。征文内容:心血管病预防与流行病学①心血管病及慢性病防治政策和卫生经济学;
患者,男,44岁。因“阵发性心悸、乏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行走时出现心悸,伴乏力、大汗、口唇发绀,并出现头晕、黑噱,心室率220次/min,当地医院诊断“心房颤动”,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心悸又反复发作,
目的分析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医院植入ICD及CRT-D的所有患者分为3组:ICD一级预防组,ICD二级预防组及CRT—D组。分析在随访过程中所有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死亡原因设置为:心力衰竭死亡、其他心脏原因死亡、非心脏原因死亡、猝死及不知原因死亡。结果共有289例患者植入ICD或CRT—D,I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右心功能及同步性变化。方法接受CRT患者22例,在CRT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功能、右心室功能及同步性参数,通过QTVI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的三尖瓣环处的右心室等容舒张时间(RVIRT)、等容收缩时间(RVICT)及射血时间(RVET),并计算右心室心肌功能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