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营改增”政策,必然需要对其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才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的发展状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减少自身税收压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影响;措施
1.前言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提出及落实,各大企业都在逐渐对其引起重视,对于我国的财务管理体系而言有着较大的影响和改变。所以为了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加强对“营改增”的有效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关键,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而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营改增”带来的财务管理问题
2.1会计核算将面临的问题
因为营业税和增值税所采用的具体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面临着诸多难题。因为在过去的税收政策中,企业的税收核算内容仅仅包含“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与“营业税金和附加”等,税收根据具体的营业额和税率进行核算即可完成,总体来说工作较为简单。但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相对于传统的营业项目来看,其对相关内容的划分更加细化处理,因此核算工作难度提高,而相关人员又缺乏对其学习了解,造成涉税核算过程产生很多问题,更加严重的还会陷入税务风险当中。
首先在会计核算方面表现为对收入的影响,因为在营业税的机制之下,可以根据其直接收入进行发票入账,彼此之间关系较为单一。但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推进,其传统的收入入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由于增值税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其具体收入需严格按照与之对应的税率扣除销项税额后才能确定其收入,另外针对其成本也要求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无论是销项还是进项都要求严格按照应交税费进行比对核算,当期应缴纳税额应等于两者差值,和传统的收入计算相比变得更加复杂。
其次则是会对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传统的税费机制中成本为价税合计数,在核算过程中要求其必须价税分离,进而更好的对其成本以及进项税额进行区分。但“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会计核算需要结合具体的进项、销项税进行抵扣。一般其抵扣数额的大小往往会受到供应商是否属于一般纳税人以及能否正常开具专用发票等有关。另外考虑到不同企业的供应商以及相关客户可能属于不同的行业类型,所以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其具体核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则是对跨区域性核算工作的影响,因为“营改增”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同,所以在对其开展核算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统一。不同区域的相关企业在进行核算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营改增”政策分别进行会计核算,这会对企业带来较大的阻碍。所以说要求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尤其是针对多个行业混合进行经营的情况要进行细化处理。另考虑到其营业类型的多重庆,一般会要求企业通过税率较高的税种进行核算工作,所以部分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营改增”压力,一般会选择不同税种进行核算。
2.2“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还会对税负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可以抵扣7%运输费额度,但现在已上调至11%,而且原来需缴纳3%-5%的营业税已经变为2%的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税负,但同样针对某些企业可能还会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所以要针对其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分析研究,比如传统的金融业需缴纳5%的营业税率,现已调整为需缴纳6%的增值税率。虽然两者数值相差不大,但是如果将可抵扣因素充分考虑后,尤其是对于不动产的抵扣,则会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相关财务人员在进行税负数值的研究过程中应观测其具体数值,而不应仅仅通过税率进行比较。同时从业者还必须对国家税务部门发出的相关政策进行及时跟进,从而快速做出调整以降低企業的税务负担。
2.3发票管理
营业税变为增值税之后,在整个发票转化的过程中,发票的性质和类型也逐渐产生了改变,最终表现为发票的管理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比如在改为增值税之前,企业只需要通过进行相关税务票据的开具就能完成,但在改为增值税之后,要求结合最新发票管理政策,科学合理的对进项税、销项税等不同类型的发票进行变更和调整。而且考虑到因为增值税自身的特征,不同纳税人所提供的相关票据种类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变更,目前主要以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为主,尤其是发票在使用过程中需结合发票类型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现象。
2.4财务报表方面的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中,因为增资税中能够实现进项税额抵扣,所以企业对此方面会考虑加大投资力度,但这一行为又会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总值发生变动,进而导致其他各项负债表出现变化。“营改增”政策的具体落实,使得相关抵扣政策对于固定资产人账金额、累计折旧以及期末余额发生一定的下滑,这对于后期财务报表的制作和深入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针对现金流量表,因为“营改增”政策使得增值税可抵扣以及企业相关成本投入的减少,也就导致企业在投资方面的活动不断增多,对于现金流的流出控制减少。而在企业经营方面,营业税额减少,现金流量增加。在筹资方面,企业的投资力度也会有所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偿债压力。所以企业需要加大对各项财务报表的有效完善和调整,使财务报表能够适应新的税收政策,从而更加全面的呈现出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
在财务报表中首先表现出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因为其价值的变动将会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内部的资产结构形式。因为考虑到增值税中有进项抵扣,所以企业可能会适当提高投资力度,但爱其整体资产价值出现改变的同时,还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应交税费等一系列相关参数的变化。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推进,抵扣工作造成其固定资产的金额降低,随之而来的累计折旧也会不断减少,使其最终余额呈现出变少的趋势。虽然这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提升,所以说有助于企业资产的不断扩大。 财务报表方面还会对现金流量表产生明显影响,一般来说主要呈现出了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以及相关投资活动等现金流量。“营改增”政策推进后,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金流量表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首先在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增值税具有一定的可抵扣性,所以企业可能会进行设备的购入,一般来说会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形式呈现。但是和改革之前相比,现金流出相对较少。另外“营改增”政策的推进使得企业的相关经营成本支出减少,营业税额降低,而总体现金流量不断升高。最后则表现为在具体的筹资活动中,企业能够利用“营改增”所带来的变化提高对融资的投入,而其融资过程所出现的利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偿还压力。
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化措施
3.1提升财务人员的纳税筹划能力
首先不同行业之间的税率特征也不相同,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传统的税务机关主要是通过对营业税税目进行纳税来决定相关税率,但是这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企业纳税人,因此要结合具体的市场发展状况做出相应的规范和调整,企业可以利用对自身的生产手段进行协调,然后通过相应的子机构运行,来达到纳税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开展对各项增值税的有效计算,以此来确保纳税工作的顺利完成,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务压力,保证企业能够在对其内部税务工作进行筹划的过程中实现减税免税工作的有效核算,另外还可以帮助对其后续营业额的变动进行协调和统一,进而有效缓解企业的税负。
3.2改进企业账务处理流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在开展自身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营改增”规范和条例来对自身的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区分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账务处理步骤,尤其是在税务筹划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协调改进,以此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损害,更加正确的开展相关计算以及对税务的申报。比如企业在不同区域建立分公司,应加大对各个公司业务的情况分布,来适应税务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适当提高对于增值税的有效计算,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相关清缴手段等等需要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需要加大对于财务控制工作的调整和反思,尤其是需加强对整个财务的内部监督,以此来确保其有效性。
3.3完善细化税务筹划管理
增值税主要表现为价外税,而营业税则为价内税。在企业对其自身的成本费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就必须对原有已购进商品支出金额直接计入成本的方法进行调整,另外在进行商品的销售过程中,也需结合具体的商品价格和税金等等分别进行入账,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导致营业收入降低。所以在考虑到商品定价时,不应再使用传统的营业税定价计划,一般会考虑通过适当提高商品价格来降低对企业营收的影响。
另外对于增值税中的进项和销项抵扣有着相对严格的标准,通常针对年销售额能够达到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在开展对材料的采购时,如果不对其增值税的发票所包含的税率进行充分的考虑,将会使得企业支出超过原有计划的资金。所以说针对于一般纳税人的企業而言,打造一套科学合理的购销系统能够有效确保其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而针对较大企业能够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物资采购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通过一般纳税人开展对物资等相关材料的有效采购,进而有效减少大型企业进行采购所造成的额外支出现象发生。
增值税对于进项和销项的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更加复杂多变,而且由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相对较多,管理起来十分复杂。既要求不断加强培养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宏观的对企业预算进行调整。尤其是需要加大采购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为后期“营改增”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相对独立的税务部或税务会计,针对增值税进行有序的进销项管理以及相关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
3.4加强发票管理
进行“营改增”之前,相关企业只需开具普通发票即可。所以-般对发票的管理上不需要投入太多工作,但在“营改增”之后。由于增值税的可抵扣性,一般纳税人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在增值税发票管理上需要实行专人专管以保证发票能够合法、合理使用。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流程需要做好合理的规范,严格执行发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将发票随意放置、拆本使用、撕毁,对开具好的发票需及时登记并定期核查。
传统的税费制度相对来说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和标准,但是由于增值税会和企业的税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企业必须加大对财务方面的重视和管理,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销售人员都必须提升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基础知识的储备以加强对发票的监督管理,防止相关业务人员为完成个人业绩而虚开发票等现象。其次,由于部分服务业企业对发票的管理流程规范还不合理,税务部门对这一方面应提供专业培训服务以保证企业在使用发票时能更加规范合理。
3.5完善企业财务处理机制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和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结合所作出的调整,一般来说需要将营业税应缴项目转变为增值税应缴纳项目。增值税能够实现对于产品的生产以及流通过程中价值的增加进行相关税务计算,加强各项抵购政策的实施。在企业开展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为相关增值税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一般来说,增值税的特征需要结合其行业内容所产生的变化进行变更和调整,因此能够更好的对于税务负担进行宏观调整,所以根据上述企业在常规事务处理过程中需主动呢提升自身市场化规则意识,将自身整体财务管理工作转化到市场的具体环节,由以往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面对,建立外部制度与内控体系相结合的体制,从而促使自身财务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目标,而产品质量则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根本,在企业财务处理机制过程中,企业相关组织成员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责任考核机制的完善,通过工作职责明确划分促使内部参与人员在营业税改增值税阶段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便于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的落实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时其也对目前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必须加强对技术专业人员的有效培养和学习,深入了解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保证企业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税务核算与缴纳,通过降低税收负担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广东科技,2013,022(008):164-165.
[2]麦少妹.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18,000(017):104-105.
[3]郭苗苗.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7(13):202-203.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影响;措施
1.前言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提出及落实,各大企业都在逐渐对其引起重视,对于我国的财务管理体系而言有着较大的影响和改变。所以为了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加强对“营改增”的有效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关键,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而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营改增”带来的财务管理问题
2.1会计核算将面临的问题
因为营业税和增值税所采用的具体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面临着诸多难题。因为在过去的税收政策中,企业的税收核算内容仅仅包含“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与“营业税金和附加”等,税收根据具体的营业额和税率进行核算即可完成,总体来说工作较为简单。但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相对于传统的营业项目来看,其对相关内容的划分更加细化处理,因此核算工作难度提高,而相关人员又缺乏对其学习了解,造成涉税核算过程产生很多问题,更加严重的还会陷入税务风险当中。
首先在会计核算方面表现为对收入的影响,因为在营业税的机制之下,可以根据其直接收入进行发票入账,彼此之间关系较为单一。但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推进,其传统的收入入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由于增值税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其具体收入需严格按照与之对应的税率扣除销项税额后才能确定其收入,另外针对其成本也要求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无论是销项还是进项都要求严格按照应交税费进行比对核算,当期应缴纳税额应等于两者差值,和传统的收入计算相比变得更加复杂。
其次则是会对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传统的税费机制中成本为价税合计数,在核算过程中要求其必须价税分离,进而更好的对其成本以及进项税额进行区分。但“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会计核算需要结合具体的进项、销项税进行抵扣。一般其抵扣数额的大小往往会受到供应商是否属于一般纳税人以及能否正常开具专用发票等有关。另外考虑到不同企业的供应商以及相关客户可能属于不同的行业类型,所以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其具体核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则是对跨区域性核算工作的影响,因为“营改增”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同,所以在对其开展核算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统一。不同区域的相关企业在进行核算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营改增”政策分别进行会计核算,这会对企业带来较大的阻碍。所以说要求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尤其是针对多个行业混合进行经营的情况要进行细化处理。另考虑到其营业类型的多重庆,一般会要求企业通过税率较高的税种进行核算工作,所以部分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营改增”压力,一般会选择不同税种进行核算。
2.2“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还会对税负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可以抵扣7%运输费额度,但现在已上调至11%,而且原来需缴纳3%-5%的营业税已经变为2%的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税负,但同样针对某些企业可能还会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所以要针对其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分析研究,比如传统的金融业需缴纳5%的营业税率,现已调整为需缴纳6%的增值税率。虽然两者数值相差不大,但是如果将可抵扣因素充分考虑后,尤其是对于不动产的抵扣,则会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相关财务人员在进行税负数值的研究过程中应观测其具体数值,而不应仅仅通过税率进行比较。同时从业者还必须对国家税务部门发出的相关政策进行及时跟进,从而快速做出调整以降低企業的税务负担。
2.3发票管理
营业税变为增值税之后,在整个发票转化的过程中,发票的性质和类型也逐渐产生了改变,最终表现为发票的管理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比如在改为增值税之前,企业只需要通过进行相关税务票据的开具就能完成,但在改为增值税之后,要求结合最新发票管理政策,科学合理的对进项税、销项税等不同类型的发票进行变更和调整。而且考虑到因为增值税自身的特征,不同纳税人所提供的相关票据种类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变更,目前主要以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为主,尤其是发票在使用过程中需结合发票类型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现象。
2.4财务报表方面的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中,因为增资税中能够实现进项税额抵扣,所以企业对此方面会考虑加大投资力度,但这一行为又会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总值发生变动,进而导致其他各项负债表出现变化。“营改增”政策的具体落实,使得相关抵扣政策对于固定资产人账金额、累计折旧以及期末余额发生一定的下滑,这对于后期财务报表的制作和深入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针对现金流量表,因为“营改增”政策使得增值税可抵扣以及企业相关成本投入的减少,也就导致企业在投资方面的活动不断增多,对于现金流的流出控制减少。而在企业经营方面,营业税额减少,现金流量增加。在筹资方面,企业的投资力度也会有所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偿债压力。所以企业需要加大对各项财务报表的有效完善和调整,使财务报表能够适应新的税收政策,从而更加全面的呈现出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
在财务报表中首先表现出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因为其价值的变动将会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内部的资产结构形式。因为考虑到增值税中有进项抵扣,所以企业可能会适当提高投资力度,但爱其整体资产价值出现改变的同时,还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应交税费等一系列相关参数的变化。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推进,抵扣工作造成其固定资产的金额降低,随之而来的累计折旧也会不断减少,使其最终余额呈现出变少的趋势。虽然这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提升,所以说有助于企业资产的不断扩大。 财务报表方面还会对现金流量表产生明显影响,一般来说主要呈现出了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以及相关投资活动等现金流量。“营改增”政策推进后,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金流量表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首先在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增值税具有一定的可抵扣性,所以企业可能会进行设备的购入,一般来说会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形式呈现。但是和改革之前相比,现金流出相对较少。另外“营改增”政策的推进使得企业的相关经营成本支出减少,营业税额降低,而总体现金流量不断升高。最后则表现为在具体的筹资活动中,企业能够利用“营改增”所带来的变化提高对融资的投入,而其融资过程所出现的利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偿还压力。
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化措施
3.1提升财务人员的纳税筹划能力
首先不同行业之间的税率特征也不相同,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传统的税务机关主要是通过对营业税税目进行纳税来决定相关税率,但是这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企业纳税人,因此要结合具体的市场发展状况做出相应的规范和调整,企业可以利用对自身的生产手段进行协调,然后通过相应的子机构运行,来达到纳税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开展对各项增值税的有效计算,以此来确保纳税工作的顺利完成,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务压力,保证企业能够在对其内部税务工作进行筹划的过程中实现减税免税工作的有效核算,另外还可以帮助对其后续营业额的变动进行协调和统一,进而有效缓解企业的税负。
3.2改进企业账务处理流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在开展自身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营改增”规范和条例来对自身的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区分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账务处理步骤,尤其是在税务筹划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协调改进,以此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损害,更加正确的开展相关计算以及对税务的申报。比如企业在不同区域建立分公司,应加大对各个公司业务的情况分布,来适应税务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适当提高对于增值税的有效计算,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相关清缴手段等等需要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需要加大对于财务控制工作的调整和反思,尤其是需加强对整个财务的内部监督,以此来确保其有效性。
3.3完善细化税务筹划管理
增值税主要表现为价外税,而营业税则为价内税。在企业对其自身的成本费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就必须对原有已购进商品支出金额直接计入成本的方法进行调整,另外在进行商品的销售过程中,也需结合具体的商品价格和税金等等分别进行入账,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导致营业收入降低。所以在考虑到商品定价时,不应再使用传统的营业税定价计划,一般会考虑通过适当提高商品价格来降低对企业营收的影响。
另外对于增值税中的进项和销项抵扣有着相对严格的标准,通常针对年销售额能够达到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在开展对材料的采购时,如果不对其增值税的发票所包含的税率进行充分的考虑,将会使得企业支出超过原有计划的资金。所以说针对于一般纳税人的企業而言,打造一套科学合理的购销系统能够有效确保其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而针对较大企业能够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物资采购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通过一般纳税人开展对物资等相关材料的有效采购,进而有效减少大型企业进行采购所造成的额外支出现象发生。
增值税对于进项和销项的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更加复杂多变,而且由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相对较多,管理起来十分复杂。既要求不断加强培养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宏观的对企业预算进行调整。尤其是需要加大采购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为后期“营改增”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相对独立的税务部或税务会计,针对增值税进行有序的进销项管理以及相关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
3.4加强发票管理
进行“营改增”之前,相关企业只需开具普通发票即可。所以-般对发票的管理上不需要投入太多工作,但在“营改增”之后。由于增值税的可抵扣性,一般纳税人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在增值税发票管理上需要实行专人专管以保证发票能够合法、合理使用。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流程需要做好合理的规范,严格执行发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将发票随意放置、拆本使用、撕毁,对开具好的发票需及时登记并定期核查。
传统的税费制度相对来说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和标准,但是由于增值税会和企业的税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企业必须加大对财务方面的重视和管理,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销售人员都必须提升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基础知识的储备以加强对发票的监督管理,防止相关业务人员为完成个人业绩而虚开发票等现象。其次,由于部分服务业企业对发票的管理流程规范还不合理,税务部门对这一方面应提供专业培训服务以保证企业在使用发票时能更加规范合理。
3.5完善企业财务处理机制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和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结合所作出的调整,一般来说需要将营业税应缴项目转变为增值税应缴纳项目。增值税能够实现对于产品的生产以及流通过程中价值的增加进行相关税务计算,加强各项抵购政策的实施。在企业开展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为相关增值税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一般来说,增值税的特征需要结合其行业内容所产生的变化进行变更和调整,因此能够更好的对于税务负担进行宏观调整,所以根据上述企业在常规事务处理过程中需主动呢提升自身市场化规则意识,将自身整体财务管理工作转化到市场的具体环节,由以往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面对,建立外部制度与内控体系相结合的体制,从而促使自身财务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目标,而产品质量则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根本,在企业财务处理机制过程中,企业相关组织成员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责任考核机制的完善,通过工作职责明确划分促使内部参与人员在营业税改增值税阶段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便于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的落实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时其也对目前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必须加强对技术专业人员的有效培养和学习,深入了解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保证企业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税务核算与缴纳,通过降低税收负担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广东科技,2013,022(008):164-165.
[2]麦少妹.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18,000(017):104-105.
[3]郭苗苗.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7(1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