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后发优势探索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0年4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沈阳经济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列出了沈阳经济区发展的后发优势,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后发优势的策略,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后发优势;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4-0063-04
  
  
   一、引言
  
  2010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战略决策有利于其从老工业生产基地转变成为现代化的产业基地。它的成功建立和进一步发展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一决策,是国家在改革进步和战略高度上作出的重大选择,通过这一部署和后续的努力,沈阳经济区定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面振兴进程中高速发展作出表率。
  沈阳经济区总共包括8座城市,分别是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和阜新。沈阳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建设的重要引擎力量。沈阳经济区的区域面积7.55万km,占全省50.84%。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区域条件下,再加上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沈阳经济区必然会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全面振兴的龙头区域和辽宁省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部分。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沈阳经济区又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2011年8月28日,沈阳、抚顺、铁岭正式开始共用区号“024”,这标志着沈阳、抚顺、铁岭同城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为打造“大沈阳”,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了基础。由于沈阳经济区是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而逐渐形成规模和体系的,所以,尽管沈阳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下仍有一些阻碍其发展的缺陷。两年来,随着新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逐步区域化和现代化,沈阳经济区在这样的趋势下逐步发展起来,在今后的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应当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的后发优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沈阳经济区当前的发展态势
  
  沈阳经济区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核心区和典型代表,是整个东北地区发展的领头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沈阳经济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其被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围绕新型工业化主题,沈阳经济区8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8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13.6亿元,产值平均增加了17.1%,这一结果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大规模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9.1%,比全省的1.3个百分点偏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87.8亿元,大约增加了31.5%,比全省的5.5个百分点偏高。2011年,沈阳经济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也给人们带来欣喜?押区域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31.4亿元,增长3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87.1亿元,增长47.1%,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在全省依然保持领跑地位。
  此外,沈阳经济区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率先进行了突破,力图在沈阳经济区自身体制性和机制性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解决了老工业基地在体制机制上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最终促成了东北老工业生产基地向新型工业化方向的大幅转变,拓展了对外开放空间。沈阳经济区现在已经实现了交通一体化,经济区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将来还要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而在获批的方案中明确确定了“一座核心城市、五条城际连接带、十大产业集群”和三十八个新城新市镇的建设蓝图,这就使得沈阳经济区要加快在产业布局、人力资源调整和城乡统筹等众多领域及关键环节显现全国新型工业化典型的示范效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加速了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世界级的装备制造基地和国家重要的新兴原材料基地。按照这样的进程发展下去,沈阳经济区争取到2015年,初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使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近两年来,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产业一体化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连接带的产业布局和进一步发展上,采取增量带动存量调整政策,进行各市域产业差别化错位发展原则,最终争取使得整个沈阳经济区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大好前景。中心城市沈阳的调整重点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比较有市场的新兴产业,对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进行大力发展,优化整个城区的产业结构,使其趋于完善。本溪的调整重点是:在本溪-辽阳和本溪-沈阳连节点上,以发展生物工程与制药及矿产品精深特加工为重点,同时加快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使得本溪的非钢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目前钢铁产业在本溪的比重不断走低,旅游产业和生物制药产业成为本溪新兴主导产业,对本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主导作用。抚顺的调整重点是:在沈阳-抚顺城际连接带的节点处,发展能源装备新兴材料工业,尽快改变单纯以原材料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使其结构趋于多样化复杂化。营口以精品钢材,临港重型冶金装备,现代物流和能源化工为发展重点,充分发挥临海临港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与海洋相关的产业经济,从根本上改变其过去以轻工纺织业为主要产业的情势。鞍山的调整重点是:加速调整钢铁工业结构改造升级,使得钢铁产品加工深度得到提高,加强鞍山的经济发展力和带动力显著,重点发展非钢产业及新兴产业,争取将钢铁工业占工业总体的比重由60%左右降至30%左右。辽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大芳烃及深加工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对金属材料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及矿产品深加工以及专用装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创新,使其有更鲜明的优势来得到更好的发展。铁岭则充分利用了自身便利的交通条件进行发展,通过开发和建设沈铁工业走廊,将改装汽车起重机和现代物流业等作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目前,沈阳-铁岭工业走廊正在成为该地区发展的动力引擎,在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液压装备在国内首屈一指,总共投资250亿元的煤化工正在施工建设当中,待其建设完成,铁岭产业结构单一局面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其地方经济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和发展。
  
  三、沈阳经济区进一步发展的后发优势
  
  1.区位优势。沈阳经济区位于东北南部方向,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与渤海相邻,与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蒙古乌兰巴托处于等距离的辐射线上,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经济区通过核心城市沈阳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与周围各项生产和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地区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这一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和化工发展基地之一,城市密集、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是国家能源、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战略产业基地,更是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和大东北区经济发展最繁荣的区域。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标志着沈阳经济区以调整改造为起点的新型工业化走在了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列,沈阳经济区是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渐成规模的,它基本具备了成为国家级试验区的基础条件。
  沈阳经济区是随着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日益区域化与现代化这一路径而逐渐壮大起来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建材等为代表的完备的工业体系,门类复杂多样,主导产业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竞争优势,会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沈阳经济区是我国重要而又有着鲜明特色的地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它必然成长为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域乃至全国产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它有着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2.政策优势。2003年起中共中央开始实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因此,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通过相关的具体部署,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目标,制定了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
  从省域角度上看,辽宁省政府为增进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促进城市之间的更多交流合作,其中包括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研究与经济区相关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大幅度发展;建立衔接落实有关制度,保证经济区的合作协议得到很好地落实;建立协调联络制度,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信息得到很好的交流;在基础设施投入上,沈阳经济区应将发展区域性交通设施放在首要位置上,城际铁路的建设和环经济区高速公路的开通,为各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城市角度上看,沈阳作为其中的核心城市,一方面通过“金廊工程”建设实现城市空间的重构和城市功能的加强,为承担区域中心的责任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四大发展空间建设实现了城市空间开拓与产业重新布局,通过区域改造等措施实现了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各城市在注重自身功能强化与结构调整的同时,正在进行着区域之间的融合发展。
  3.产业优势。从现阶段的发展上看,辽宁省在农业上发展趋势良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零零散散的乡村工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着。沈阳经济区三大支柱产业重现发展生机。这些可以充分加强城乡产业之间以及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系,使其向着具有更大能量的方向发展,使农村经济不断的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钢铁工业把内涵调整作为重点推动产业升级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成效。85%以上的钢铁产品为高端产品;以沈阳为重点的装备工业不仅走出困境,而且能够生产诸如北方重工的盾构机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工业产品,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准,其机床规模已经步入世界机床行业前五位;加速调整石油化工,沈阳经济区正在改变石油化工产品单一产业链条对地区发展没有很大牵动力的结构缺陷,在拉长石油化工产业链条的同时,众多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发展较快,制药产业和高端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4.资源和交通优势。沈阳经济区地处华北地区北缘环太平洋成矿地带,该地带的各方面条件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与条件,这构成了沈阳经济区蓬勃发展的资源基础。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异常丰富,但是,虽然其储量惊人,由于长期超强度开采,已有一些矿产资源面临危机,不过仍可看出,部分地区仍存在可挖掘的潜力。2009年在新民市发现特大油气地质带,经过相关人员详细的分析,发现蕴藏石油地质储量达13.89亿吨,估计可开采100年。2010年在本溪发现40亿吨大铁矿,远景储量75亿吨单体铁矿。同年在阜新又探明储量约1.5亿吨新煤田,粗略计算可开采50年。
  沈阳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异常完备,这主要源于此区域完美的交通网络,它拥有沿京沈、沈大、沈吉、沈丹、沈承5大铁路和公路干线,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管道5种运输方式。当下,国家正在对哈大专线和东北铁路专线两大铁路干线进行规划设计,争取尽快完成开工。这两条干线的全线开通将会提升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优势和地位,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交通顺畅的保证。近年来,随着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沈阳经济区已经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陆水中心枢纽,而营口港也正处于积极建设中,这些一起构成了国际海运中心的综合性海陆空联动交通格局,形成格外发达的向四周放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资源和交通优势依旧是沈阳经济区的重要优势,并奠定了其加快发展为现代化产业基地的资源和交通基础,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四、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后发优势的策略研究
  
  众所周知,沈阳经济区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东北地区,因此,对沈阳经济区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考证来采取措施加快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得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得到振兴,并加大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发挥沈阳经济区的后发优势,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1.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标志着沈阳经济区以调整改造为起点的新型工业化开始了大幅度的起步,为辽宁省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辽宁沿海地带是东北三省和远东地区仅有的一个出海口,交通体系发达,具有丰富的资源,有很强的工业实力。沈阳经济区建设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可以形成互补,共同发展,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应充分利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有优势,扬长避短,争取早日将沈阳经济区打造成为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加速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沈阳经济区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区位优势,最终促进整个大东北区的全面发展。
  2.利用相关政策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今后很长时期内推动辽宁省经济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如下:对沈阳经济区的建设进行很好的管制,加快经济区的工业化进程,积极地推进区域城市化。通过调查相关资料得知,沈阳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实力较强,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熏是全国规模最大、门类齐全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几个区域之一(城市化率达到75%),主导产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虽然有众多优势,但老工业基地遗留下来的一些产业结构问题还没有解决。为此,沈阳经济区应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将其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其成为具有繁荣经济和强大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
  3.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沈阳经济区应选择增长潜力高、能够带动经济增长、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向高度化发展、综合效益大的产业,以实施向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倾斜的新战略。该区可侧重能吸收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电子、医药等优势产业,造船、汽车、航空、发电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及零部件工业,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和部分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另外,为了带动沈阳经济区经济的增长,该区应以现存的产业集群为优势,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化,达到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促成产学研联合。目前,沈阳经济区正在建造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如本溪为建设成为“中国药都”,拟快速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建设优势产业是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沈阳经济区正采取组团式、珠链式和同城化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根据《关于创新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管理体制的建议》和《沈阳市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等文件,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发展,且基于此,做大区域经济规模,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推进沈阳经济区快速发展。且沈阳也加速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带动效应,提高全市经济总量,进而提升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以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4.大力吸引外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大的资源和交通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按照沈阳经济区总体规划,结合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的空间布局和重点产业区规划,根据沈阳经济区沈抚、沈铁、沈本、沈辽、鞍营、沈阜城际连接带不同的产业区域优势和布局特征,进行招商引资,着重发展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应加大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该区的资源共享优势,编制招商引资宣传资料时,要大力宣传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相关政策,提高对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资源优势利用的重视,把落户沈阳经济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
  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重建设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推动效应,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促进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等文件对此提出了要求,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沈阳经济区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积极提高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同时,为迎合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还应着重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使沈阳经济区现代产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成为富有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的国际化产业。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发展建设,沈阳经济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后,辽宁省各城市迎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此,为完善沈阳经济区统一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经济区应充分发挥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跨地区商业建设,进一步削弱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此外,沈阳经济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区域,承担着多项国家试点和示范任务,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区域,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工业化区域,因此,沈阳经济区应采取加快工业化进程、发挥优势产业支撑等策略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带动辽宁区域的全面发展和振兴。
  
  参考文献:
  [1]张建伟,杜德斌.基于演化理论的城市合作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2).
  [2]聂华林,杨靖宇.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
  [3]李翠玲,蒋一昭.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J].经济问题,2011,(3).
  [4]李靖宇,周克坚.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经略论[J].经济管理,2011,(6).
  [5]梁启东.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1,(7).
  [6]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J].时代商报,2010,(4).
  [7]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新华文摘,2011,(5).
  [8]赵桂华,李小杏,高菲.超级沈阳国家战略[J].时代商报,2011,(4).
  责任编辑 宫秀芬
其他文献
[摘 要]1962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一书是Т·И·奥伊泽尔曼教授的名著,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Т·И·奥伊泽尔曼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名于2011年修订再版该书?俄罗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Н·И·拉宾教授在发表于2011年第12期《哲学问题》的书评中分析Т·И·了奥伊泽尔曼的理论原则,即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并分三个层次展开评述?这些评述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反思,以及对马
期刊
[摘 要]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是提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主体,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沈阳市于洪区大兴乡卫生院进行深入调查,总结了新医改后大兴乡卫生院在财政投入、药品、医疗卫生服务、新农合等领域的改革举措及成效,并发现其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较差,药品适用品种少、疗效不显著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
期刊
[摘 要]本文对辽宁消费需求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和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针对辽宁扩大消费需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潜力  [中图分类号]F014.5;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4-0041-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改善需求结构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同时
期刊
[摘 要]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经营形式。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各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曾做过大胆地尝试与探索。本文将以抚顺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来探讨和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联合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走向成熟,社会管理作用的日渐凸显,我国非营利组织正蓬勃稳步的发展,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社会作用逐步增强。通过对于自身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特征的非营利组织资金运作策略的探析有利于了解我国现有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引导我国非营利组织有效运作资金,谋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运用财务数据统计分析的方
期刊
[摘 要]2010年初,皇姑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122个(城乡)社区范围内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上,为实现沈阳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政方针,皇姑区在三年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践行了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提升了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让社区居民有了归宿感。从方方面面积累了人气和能量,用实际行动惠及了民生,提高了社会管理
期刊
[摘 要]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指引下,大连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主要经历了起步摸索阶段、法制推进阶段、职能整合、完善提高四个阶段,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其取得的经验,即市政府高度重视是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关键,狠抓政府职能转变是服务中心建设的生命线,创新和理顺体制机制是服务中心建设的长效保证,加速政务与技术融合是服务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仍然面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哈耶克的秩序和规则,从制度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并对双方就制度的定义、分类、演化变迁的理论进行了理论梳理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从制度形成和重要程度两个维度将制度在四个空间内进行分类,并对四类制度以及它们的演化变迁进行分析,以期结合双方的优点对制度进行反思和分析。  [关键词]哈耶克;自发秩序;制度主义;制度形成演化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途径是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地处辽西北地区的阜新市作为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历十年转型发展,正逐步走上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道路。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构建以接续替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阜新实现转型示范的关键举措。为此,有必要强力推进项目和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实现工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期刊
[摘 要]目前辽宁就业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实施积极的就业保障政策,加大财政在就业保障中的力度,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就业;财政政策;补贴  [中图分类号]F812.45;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4-0074-03    2011年,我国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处于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