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自信心。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 发展学习兴趣 ; 保持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32-01
优化课堂结构,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按“激发兴趣——发展兴趣——保持兴趣”,这样一个模式,来谈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心情舒畅地高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导课新颖,引发学习兴趣
“善始者,事半成”。一堂新授課的成功与否,其新课的导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能从教材的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以设置悬念情境,以介绍某一数学问题等方法来引入,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讲《年月日》一课时,我是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的。“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同学们听到这个谜语,都瞪大眼睛,认真思考,很快猜出是日历本。然后教师拿日历本讲一天是一日,一年是多少日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年月日》。生动形象的谜语引起了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便集中到学习上来。如果上课能有一个好的开端,把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点燃,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那就已经有了一半的成功。
2.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一节课的内容,教师要精心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让学生切实来到课堂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有所发展,从而得以保持和培养。
(1)重视讨论,激发兴趣。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是个体与群体的活动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组织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鼓励质疑,激发兴趣。课堂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会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如我在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时,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为了方便其见,我们一般指的数便是自然数,包括0你们还有疑问吗?”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做出相应解释,通过质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直观操作,激发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四边形,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很快便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知道了公式的来历。
3.利用先进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好多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只用传统的口讲耳听,难以让学生接受,时间长了,学生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是如果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介辅助教学,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把知识由静到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收信息。
二、发展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意识倾向,学生有学习兴趣的是我要学,没学习兴趣的是要我学。我们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重点还在学生如何发展学习兴趣上,其实,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去培养。
1.明确学习目的是发展学习兴趣的根本。
学习目的是发展学习兴趣的根本,作为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有何意义,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中外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勇攀数学高峰的例子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生们对飞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很是崇拜,那我们就可用杨利伟等人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英雄们是在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之后才有今天的成就。
2.多途径地发展兴趣。
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学习兴趣。练习是教学必要的环节,新颖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不低于好的开端。在设计练习时,我注重了问题的设计与安排,力争突破一个“新”字。在教学课后,先设计基础训练题,主要是巩固知识,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其次是综合练习题,既有所学知识,又有以往知识,既巩固了新知又复习了旧知,提高了解题的灵活性;最后,在巩固基础知识上,进行加深练习。另外在形式上,注意题材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样,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利用书中案例:有趣的题目,有趣的故事、有趣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观察、多思考,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保持学习兴趣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展示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1.展示思维方法,保持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的公数”这节课时,教材上由例1引出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然后例2讲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那么为了给学生的一个整体的结构认识,我在教学中把法则和概念放在一个例题中去教学。把概念和法则揉合到一起,而且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归到一个例题中,这样对比明显,学生易于掌握,从而让学生分析归纳,比较推理中突破了难点。然后将例2作为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讨论,强化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开辟第二课堂,保持学习兴趣。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
总之,通过“激发兴趣——发展兴趣——保持兴趣”这种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喜爱数学,是因为数学是现实的,有趣、有用的。他们学习数学,是因为数学使学生越来越自信,对别的学科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 发展学习兴趣 ; 保持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32-01
优化课堂结构,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按“激发兴趣——发展兴趣——保持兴趣”,这样一个模式,来谈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心情舒畅地高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导课新颖,引发学习兴趣
“善始者,事半成”。一堂新授課的成功与否,其新课的导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能从教材的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以设置悬念情境,以介绍某一数学问题等方法来引入,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讲《年月日》一课时,我是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的。“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同学们听到这个谜语,都瞪大眼睛,认真思考,很快猜出是日历本。然后教师拿日历本讲一天是一日,一年是多少日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年月日》。生动形象的谜语引起了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便集中到学习上来。如果上课能有一个好的开端,把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点燃,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那就已经有了一半的成功。
2.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一节课的内容,教师要精心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让学生切实来到课堂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有所发展,从而得以保持和培养。
(1)重视讨论,激发兴趣。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是个体与群体的活动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组织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鼓励质疑,激发兴趣。课堂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会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如我在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时,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为了方便其见,我们一般指的数便是自然数,包括0你们还有疑问吗?”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做出相应解释,通过质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直观操作,激发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四边形,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很快便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知道了公式的来历。
3.利用先进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好多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只用传统的口讲耳听,难以让学生接受,时间长了,学生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是如果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介辅助教学,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把知识由静到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收信息。
二、发展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意识倾向,学生有学习兴趣的是我要学,没学习兴趣的是要我学。我们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重点还在学生如何发展学习兴趣上,其实,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去培养。
1.明确学习目的是发展学习兴趣的根本。
学习目的是发展学习兴趣的根本,作为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有何意义,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中外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勇攀数学高峰的例子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生们对飞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很是崇拜,那我们就可用杨利伟等人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英雄们是在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之后才有今天的成就。
2.多途径地发展兴趣。
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学习兴趣。练习是教学必要的环节,新颖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不低于好的开端。在设计练习时,我注重了问题的设计与安排,力争突破一个“新”字。在教学课后,先设计基础训练题,主要是巩固知识,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其次是综合练习题,既有所学知识,又有以往知识,既巩固了新知又复习了旧知,提高了解题的灵活性;最后,在巩固基础知识上,进行加深练习。另外在形式上,注意题材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样,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利用书中案例:有趣的题目,有趣的故事、有趣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观察、多思考,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保持学习兴趣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展示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1.展示思维方法,保持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的公数”这节课时,教材上由例1引出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然后例2讲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那么为了给学生的一个整体的结构认识,我在教学中把法则和概念放在一个例题中去教学。把概念和法则揉合到一起,而且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归到一个例题中,这样对比明显,学生易于掌握,从而让学生分析归纳,比较推理中突破了难点。然后将例2作为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讨论,强化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开辟第二课堂,保持学习兴趣。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
总之,通过“激发兴趣——发展兴趣——保持兴趣”这种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喜爱数学,是因为数学是现实的,有趣、有用的。他们学习数学,是因为数学使学生越来越自信,对别的学科也有了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