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美术课改革的几点认识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b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他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同。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增强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审美教育就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规律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比如,初一人物头像教学,就可以采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掌握五官“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有些农村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仅仅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课堂教学只能是简单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对此,应该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初三的雕塑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现有条件,不妨让学生回到玩“泥巴”的儿童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准备雕塑的材料。课堂上,教师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引导学生真实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
  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现代化教育不是死板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以兴趣为引导,创设开放的课堂,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通过美术欣赏,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一美术课第一节课安排的内容是“美术的世界”。这是一节欣赏、评述课,课本列举了诸多画种的大量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配有一个编号,内容较多。怎样上好这一堂课,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为此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呢?笔者认真钻研教材大纲,深入领会每幅画的含义。面对学生授课时,抓住重点,深入讲解评述。比如,对于《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作品,就详细介绍了有关作品的背景、作品的规模、人物形象塑造的高超艺术,以及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等。此外,还穿插讲解了不同艺术门类的特征。而对一些课外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分辨,去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多次的欣赏课,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博大胸怀。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3]袁锐锷,张季娟.外国教育史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贺拉斯.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周明星.教师工作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从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到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再到户外大型综艺活动节目《奔跑吧兄弟》等,越来越多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出现在
本文提出了一个K连通的分簇式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算法。该算法主要研究分簇过程中簇内骨干节点和冗余骨干节点的选择,以及簇内节点的睡眠调度。骨干节点的选择综合考虑了
互联网蓬勃兴起,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播如何生存发展?广播频道的专业化成为改革的重点。随着频率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内容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的理念越来越清晰。突出频率的特色定位,以分众化、地方化、精品化来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全国广播频率改革的首选。笔者结合潮州电台的实际,从"广播频率专业化""专业化频率要打造品牌节目"等方面分别阐述走专业化道路、提升品牌效应
要创新新时期的高校女工工作,就必须进行思想观念创新、工作体制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和工作内容创新。
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切入点。本文论述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