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勘探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行业,钻探作为地勘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该职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现状已导致形成制约因素,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强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激发钻探工人自我学习、提高技能的意愿,提升技能形成体系的效能,培养该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钻探;地勘;高技能人才
一、钻探技工的重要作用
钻探是使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是工程地质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目前唯一可获取并验证深层地质要素的勘探手段,是地勘工作的重要支撑。矿山发掘带动着座座城市和经济的崛起,这背后就离不开钻探工贡献的宝贵青春与力量,作为地勘行业特殊工种,钻探工是地质工作最大的劳动技能群体。从事地质钻探常年在野外甚至偏远地区施工,风餐露宿,钻厂24小时三班连续不停机,又因为工作性质,“造就”了一身泥污的外在形象,这种单调与艰苦的工作条件,要求工人除了熟练的技术知识储备,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在整个钻探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钻探工的实际操作,地质技术人员的工程方案与设计,就如同纸上谈兵。地下的地质情况存在未知性、不可视性,因此钻探工的经验和技能在钻探工作中十分重要。故而,钻探工人技能水平决定着地勘工作成效与质量,钻探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地勘队伍核心竞争力重要体现是业界共识。
伴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业“黄金十年”的发展,岩心钻探深度不断刷新;而在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入探索下,钻探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日趋扩大,目前资源勘探由固体矿产延伸至地热、可燃冰、煤层气、页岩气等,施工地点涉及环境更为复杂多样,服务范围也从传统找矿,拓展到地灾、地下水利用与调查、工程地质评价、地球科学探测等市场领域。地质钻探孔深和多样化的技术应用对钻探工艺、设备,特别是钻工技能,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当前,地勘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在即,市场将发挥调整资源与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施工安全及技术实力等核心要素绝容不得忽视,只有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市场中具备过硬的实力,才能在改革和竞争中迎来新的机遇。
二、钻探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1)在思想认识上
钻探工、特别是钻探高技能人才在地勘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中的重要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往往不能从组织发展战略高度加以综合考量技能培训开发与人才潜能发展规划,仅将其当作是完成地质勘查一线工作的基层劳动者的滞后观念较普遍。
(2)数量和技术能力上
由于行业周期性起伏较大,引发了用工方式的不断转变和较强的人员流动性,因工作劳动强度、工资待遇等因素,相关技工院校生源萎缩,具有专业素养的钻探技术工人后备力量显著不足,熟练工人流失严重。钻探技术工人学习提升技能的主动性 、积极性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培训体制机制上
目前虽然建立了工人培训、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技能比赛等考评、激励制度,但培训主要是应急培训、晋级考核培训、安全培训和短期培训,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实际操作培训和长期培训少;职业技能培训与单位生产岗位实际生产要求脱节;促进工人技能提高的激励机制和培训跟踪反馈机制不健全。
(4)发展空间与认同感上
工人晋升主要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等级体系,要求较长的工作年限和比较苛刻的晋升条件,因此通过提升技术获得晋升的机会有限。技术技能认定与职位晋升不挂钩,干部和工人的身份受人事制度界限,工人即使技能水平再高,也很难跻身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行列,即“天花板”现象。工人也缺少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人生出彩的机会相对偏少,导致职业自豪感不够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这些因素阻滞了钻探行业产生高技能人才的通道,影响了钻探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形成了个人和组织双重的资源浪费,无法有力保障地勘工作质量,更不用说满足地勘单位生存竞争、转型发展的需求。为此,业界应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处于攻坚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整合社会资源深化加强对钻探技能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问题研究,从根本上扭转“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操作;重装备、轻技工”的偏见。
三、培育和发挥钻探高技能人才作用的途径
人才是高效率工作的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适应地勘技术进步需要和职业发展趋势,实施地勘行业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势在必行。主要破解途径如下:
(1)改进钻探工人技能评价方式
一是充分发挥地勘行业管理与指导职能,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勘查资质取消后,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将重点转向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可将各级钻探技能人才作为人员条件纳入当中,同时开发钻探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完善技能等级认定政策。从而引导地质钻探实践人才队伍能够朝向精锐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
二是争取钻探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突破革新,加大对钻工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鉴定方式建立,把钻探工人中的高级技能人才和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彻底破除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2)地勘单位建立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各方力量充分合作联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畅通钻探工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渠道。一是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主体责任,密切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本单位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二是依托业界骨干企业、地勘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建起一批钻探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其办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创新、着眼钻探专项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三是加强建设地勘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与监管平台,提高考核管理部门的服務水平,建立相应监管机制,以及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及信息化手段,加强钻探工人队伍的思想引领、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
(3)以党和国家表彰奖项为导向、企业社会积极参与,运用多种载体和平台,建成钻探工人表彰奖励制度体系,为钻探工人开辟一条新的人生出彩通道。国内层面,广泛开展钻探职工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评选推荐工作。国际层面,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钻探工人技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互学互鉴、友好交流中增强本领技能;宣传导向层面,大力增进各类主流新闻媒体对行业和钻工群体、先进代表的宣传,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彰显地勘职工风采,使全社会能充分认识这支队伍的作用和宝贵精神价值,创造有利于钻探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侯惠敏.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01):64-67.
[2]《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有关精神.
关键词:钻探;地勘;高技能人才
一、钻探技工的重要作用
钻探是使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是工程地质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目前唯一可获取并验证深层地质要素的勘探手段,是地勘工作的重要支撑。矿山发掘带动着座座城市和经济的崛起,这背后就离不开钻探工贡献的宝贵青春与力量,作为地勘行业特殊工种,钻探工是地质工作最大的劳动技能群体。从事地质钻探常年在野外甚至偏远地区施工,风餐露宿,钻厂24小时三班连续不停机,又因为工作性质,“造就”了一身泥污的外在形象,这种单调与艰苦的工作条件,要求工人除了熟练的技术知识储备,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在整个钻探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钻探工的实际操作,地质技术人员的工程方案与设计,就如同纸上谈兵。地下的地质情况存在未知性、不可视性,因此钻探工的经验和技能在钻探工作中十分重要。故而,钻探工人技能水平决定着地勘工作成效与质量,钻探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地勘队伍核心竞争力重要体现是业界共识。
伴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业“黄金十年”的发展,岩心钻探深度不断刷新;而在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入探索下,钻探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日趋扩大,目前资源勘探由固体矿产延伸至地热、可燃冰、煤层气、页岩气等,施工地点涉及环境更为复杂多样,服务范围也从传统找矿,拓展到地灾、地下水利用与调查、工程地质评价、地球科学探测等市场领域。地质钻探孔深和多样化的技术应用对钻探工艺、设备,特别是钻工技能,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当前,地勘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在即,市场将发挥调整资源与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施工安全及技术实力等核心要素绝容不得忽视,只有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市场中具备过硬的实力,才能在改革和竞争中迎来新的机遇。
二、钻探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1)在思想认识上
钻探工、特别是钻探高技能人才在地勘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中的重要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往往不能从组织发展战略高度加以综合考量技能培训开发与人才潜能发展规划,仅将其当作是完成地质勘查一线工作的基层劳动者的滞后观念较普遍。
(2)数量和技术能力上
由于行业周期性起伏较大,引发了用工方式的不断转变和较强的人员流动性,因工作劳动强度、工资待遇等因素,相关技工院校生源萎缩,具有专业素养的钻探技术工人后备力量显著不足,熟练工人流失严重。钻探技术工人学习提升技能的主动性 、积极性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培训体制机制上
目前虽然建立了工人培训、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技能比赛等考评、激励制度,但培训主要是应急培训、晋级考核培训、安全培训和短期培训,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实际操作培训和长期培训少;职业技能培训与单位生产岗位实际生产要求脱节;促进工人技能提高的激励机制和培训跟踪反馈机制不健全。
(4)发展空间与认同感上
工人晋升主要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等级体系,要求较长的工作年限和比较苛刻的晋升条件,因此通过提升技术获得晋升的机会有限。技术技能认定与职位晋升不挂钩,干部和工人的身份受人事制度界限,工人即使技能水平再高,也很难跻身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行列,即“天花板”现象。工人也缺少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人生出彩的机会相对偏少,导致职业自豪感不够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这些因素阻滞了钻探行业产生高技能人才的通道,影响了钻探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形成了个人和组织双重的资源浪费,无法有力保障地勘工作质量,更不用说满足地勘单位生存竞争、转型发展的需求。为此,业界应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处于攻坚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整合社会资源深化加强对钻探技能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问题研究,从根本上扭转“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操作;重装备、轻技工”的偏见。
三、培育和发挥钻探高技能人才作用的途径
人才是高效率工作的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适应地勘技术进步需要和职业发展趋势,实施地勘行业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势在必行。主要破解途径如下:
(1)改进钻探工人技能评价方式
一是充分发挥地勘行业管理与指导职能,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勘查资质取消后,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将重点转向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可将各级钻探技能人才作为人员条件纳入当中,同时开发钻探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完善技能等级认定政策。从而引导地质钻探实践人才队伍能够朝向精锐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
二是争取钻探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突破革新,加大对钻工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鉴定方式建立,把钻探工人中的高级技能人才和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彻底破除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2)地勘单位建立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各方力量充分合作联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畅通钻探工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渠道。一是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主体责任,密切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本单位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二是依托业界骨干企业、地勘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建起一批钻探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其办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创新、着眼钻探专项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三是加强建设地勘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与监管平台,提高考核管理部门的服務水平,建立相应监管机制,以及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及信息化手段,加强钻探工人队伍的思想引领、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
(3)以党和国家表彰奖项为导向、企业社会积极参与,运用多种载体和平台,建成钻探工人表彰奖励制度体系,为钻探工人开辟一条新的人生出彩通道。国内层面,广泛开展钻探职工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评选推荐工作。国际层面,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钻探工人技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互学互鉴、友好交流中增强本领技能;宣传导向层面,大力增进各类主流新闻媒体对行业和钻工群体、先进代表的宣传,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彰显地勘职工风采,使全社会能充分认识这支队伍的作用和宝贵精神价值,创造有利于钻探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侯惠敏.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01):64-67.
[2]《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有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