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快速,土地的资源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发展中缺乏科学的土地开发利用体系,会出现一系列土地问题,也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建设。土地工程政治技术,简单讲就是为解决土地与人类供需矛盾服务,运用该项技术,能在协调人地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对未利用土地的科学开发,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可用土地面积,在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中,运用土地工程技术,能提高其利用效率。针对当前我国土地政治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完善工程技术政治体系,重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强调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土地工程技术;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应用
1引言
在我国土地整治工程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就是为了保证土地与人类之间的供求矛盾能够大而化小。保证在工程技术手段的协调下,我国土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主要的研究项目有荒地开发,使之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再者就是将已经开发的土地利用土地工程技术提高其资源价值和土地资源利用价值,这样一来,能够尽可能多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2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技术
在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针对未利用地转建设用地过程中,土体承载力薄弱等问题,开展不同土体重构下新增建设用地的土体承载力研究,开展不同种类杂填土重构后土体的强度、变形以及渗透性研究,根据不同的建设用地类型,制定不同地基材料的优化配置措施,研究城市棕地的处置方法,以满足承载力和生态建筑的需求,同时对废弃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性评价,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原则,开展了废弃建设用地的土地规划与整治工程。土体有机重构就是在土地工程建设中通过对构成土体的材料、结构和生物营养,以置换、复配、增减等技术手段,对退化型、污染型、损毁型、低效型等缺陷土体或未利用土体进行再生或重新构建的过程。作为城市土地,承载着人类最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城市土地建设过程中,土体结构承载稳定、土地健康安全、生态环境优美对土体有机重构材料和土体结构有着更为重要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土地工程建设,必须针对土地工程区域内生态系统中涉及土地工程安全的突出的生态環境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生态环境恢复与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理念,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包括建筑、公共设施等物质空间和实体,还强调他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将生态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改善土体结构,对土体横向和纵向剖面进行重新构造,通过设置合理的压实层、过滤层、蓄排水层和保湿层等,改变土体的强度、变形及渗透,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一个典型的土体结构案例,就是生态雨水花园。生态雨水花园通过土体结构的优化,形成了雨水的有效渗透和收集系统。使雨水有效渗透、收集,缓解道路积水;通过植物和土壤对雨水层级净化,消除雨水中的污染物;采用微降解模式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并修复土壤;营造丰富的自然景观,改善环境小气候。
3土地工程技术在城市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3.1土地工程生态化整治技术
(1)河道治理技术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河道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河道作为土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城市自然生命力的主体,其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应成为城镇生态系统的支持核心,在土地工程建设中应重视其生态功能的应用。石川河污染河道整治以生态工程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河道综合治理。遵循“系统整合、标本兼治、注重生态,以人为本”的治污理念,采取“截污、疏浚、蓄水、治岸、管理”的综合生态治理措施。河道治理主要采用土体重构的方式控制污损土壤的迁移和转化,提供了稳定的土体结构及洁净的土质环境。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从而改善水质。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如采用加入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浊度、COD、SS、TP去除效果较好,对TN、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药剂用量少。生态-生物法主要包括河道曝气技术、生物修复法、水生植物净化法等。(2)土壤治理技术土体重构包括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两大部分。土地平整是建设用地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尤其是山区或者丘陵区的平整。随着建设用地的日益紧缺,依靠平整措施将未利用的荒山、沟坡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如我国某市“平山造地”工程、某市“削山造城”工程,都是典型的建设用地整备工程。在土地平整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土方挖填平整,还需要准确计算土地平整工程量,并依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土地平整工程方法,而土方量计算误差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投资。建设用地在填方量大于挖方量,土石方不够的情况下,需设置取土场取土回填,或者从别处购买土石方,进行客土回填。取土场取土完成后要进行水保措施恢复,保护其生态环境。在建设用地整治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土体重构。对于未来要建设地面构筑物的土地,需要进行土体无机重构;而未来的绿化用地、生态用地等则需进行土体有机重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首先对材料进行选择,通过置换、增减和复配等措施,从材料的物性、细观结构等方面对土体进行研发,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有机、无机过程,土体培育、污染物修复等方法,从土体的强度、变形以及渗流性考虑,使得土体满足有机生命体的要求。并进行土壤培肥,通过各种农艺措施,使土壤的性状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石川河原河道土地由于受到周边生产生活的污水废水排放、垃圾倾倒以及沿河道的农田大量使用的氮肥、磷肥等化肥排入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在本工程中对于石川河污损土地重构主要采用物理重构技术以及生物有机重构技术。本工程应用物理重构技术,将原被污染的土地通过换土技术进行集中处理,主要措施是清除了石川河河道堆放的垃圾、河床底泥以及周边污损的表层土壤,然后置换为干净的土壤,使土壤的污染程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使土体清洁、健康,对规划为绿地、水域等的土地进行土体有机重构,促进生命体的活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未来利用方式的不同,对规划为建筑物、道路的土地进行土体无机重构,满足建筑物的土体承载力。通过综合生态治理,结合文化建设,使建设用地项目向生态优化、景观多样性、系统多样性方向发展。
结语
土地是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土地出现质量问题,再好的城市规划、道路工程、建筑、园林等都无法确保城市能朝着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步,如何让土地洁净、健康、安全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白永秀,王泽润.“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体系[J].改革,2017(2):17-25.
[2]李丹,崔日明.“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经贸格局重构[J].经济学家,2017(8):62-70.
[3]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7(5):538-544.
(作者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土地工程技术;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应用
1引言
在我国土地整治工程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就是为了保证土地与人类之间的供求矛盾能够大而化小。保证在工程技术手段的协调下,我国土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主要的研究项目有荒地开发,使之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再者就是将已经开发的土地利用土地工程技术提高其资源价值和土地资源利用价值,这样一来,能够尽可能多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2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技术
在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针对未利用地转建设用地过程中,土体承载力薄弱等问题,开展不同土体重构下新增建设用地的土体承载力研究,开展不同种类杂填土重构后土体的强度、变形以及渗透性研究,根据不同的建设用地类型,制定不同地基材料的优化配置措施,研究城市棕地的处置方法,以满足承载力和生态建筑的需求,同时对废弃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性评价,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原则,开展了废弃建设用地的土地规划与整治工程。土体有机重构就是在土地工程建设中通过对构成土体的材料、结构和生物营养,以置换、复配、增减等技术手段,对退化型、污染型、损毁型、低效型等缺陷土体或未利用土体进行再生或重新构建的过程。作为城市土地,承载着人类最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城市土地建设过程中,土体结构承载稳定、土地健康安全、生态环境优美对土体有机重构材料和土体结构有着更为重要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土地工程建设,必须针对土地工程区域内生态系统中涉及土地工程安全的突出的生态環境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生态环境恢复与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理念,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包括建筑、公共设施等物质空间和实体,还强调他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将生态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改善土体结构,对土体横向和纵向剖面进行重新构造,通过设置合理的压实层、过滤层、蓄排水层和保湿层等,改变土体的强度、变形及渗透,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一个典型的土体结构案例,就是生态雨水花园。生态雨水花园通过土体结构的优化,形成了雨水的有效渗透和收集系统。使雨水有效渗透、收集,缓解道路积水;通过植物和土壤对雨水层级净化,消除雨水中的污染物;采用微降解模式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并修复土壤;营造丰富的自然景观,改善环境小气候。
3土地工程技术在城市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3.1土地工程生态化整治技术
(1)河道治理技术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河道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河道作为土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城市自然生命力的主体,其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应成为城镇生态系统的支持核心,在土地工程建设中应重视其生态功能的应用。石川河污染河道整治以生态工程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河道综合治理。遵循“系统整合、标本兼治、注重生态,以人为本”的治污理念,采取“截污、疏浚、蓄水、治岸、管理”的综合生态治理措施。河道治理主要采用土体重构的方式控制污损土壤的迁移和转化,提供了稳定的土体结构及洁净的土质环境。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从而改善水质。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如采用加入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浊度、COD、SS、TP去除效果较好,对TN、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药剂用量少。生态-生物法主要包括河道曝气技术、生物修复法、水生植物净化法等。(2)土壤治理技术土体重构包括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两大部分。土地平整是建设用地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尤其是山区或者丘陵区的平整。随着建设用地的日益紧缺,依靠平整措施将未利用的荒山、沟坡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如我国某市“平山造地”工程、某市“削山造城”工程,都是典型的建设用地整备工程。在土地平整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土方挖填平整,还需要准确计算土地平整工程量,并依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土地平整工程方法,而土方量计算误差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投资。建设用地在填方量大于挖方量,土石方不够的情况下,需设置取土场取土回填,或者从别处购买土石方,进行客土回填。取土场取土完成后要进行水保措施恢复,保护其生态环境。在建设用地整治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土体重构。对于未来要建设地面构筑物的土地,需要进行土体无机重构;而未来的绿化用地、生态用地等则需进行土体有机重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首先对材料进行选择,通过置换、增减和复配等措施,从材料的物性、细观结构等方面对土体进行研发,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有机、无机过程,土体培育、污染物修复等方法,从土体的强度、变形以及渗流性考虑,使得土体满足有机生命体的要求。并进行土壤培肥,通过各种农艺措施,使土壤的性状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石川河原河道土地由于受到周边生产生活的污水废水排放、垃圾倾倒以及沿河道的农田大量使用的氮肥、磷肥等化肥排入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在本工程中对于石川河污损土地重构主要采用物理重构技术以及生物有机重构技术。本工程应用物理重构技术,将原被污染的土地通过换土技术进行集中处理,主要措施是清除了石川河河道堆放的垃圾、河床底泥以及周边污损的表层土壤,然后置换为干净的土壤,使土壤的污染程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使土体清洁、健康,对规划为绿地、水域等的土地进行土体有机重构,促进生命体的活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未来利用方式的不同,对规划为建筑物、道路的土地进行土体无机重构,满足建筑物的土体承载力。通过综合生态治理,结合文化建设,使建设用地项目向生态优化、景观多样性、系统多样性方向发展。
结语
土地是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土地出现质量问题,再好的城市规划、道路工程、建筑、园林等都无法确保城市能朝着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步,如何让土地洁净、健康、安全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白永秀,王泽润.“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体系[J].改革,2017(2):17-25.
[2]李丹,崔日明.“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经贸格局重构[J].经济学家,2017(8):62-70.
[3]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7(5):538-544.
(作者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