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的影视人生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259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商报》曾这样评论他,“他的一生,斡旋在财富、权谋与美人之间。他的故事是一个标准的港式传奇。”他一生拍过逾千部电影,得过金马、金像等几十项大奖;缔造了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帝国;他是娱乐业大亨,是中国的默多克,他是六叔——邵逸夫。
  六叔造就的巨星不胜枚举,致使TVB被外界称为:“造星工厂”。不论是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刘嘉玲、张曼玉、张学友、赵雅芝等资深艺人,还是如今依然大红大紫的张柏芝、刘青云、佘诗曼、欧阳震华等等众多大众耳熟能详的影、视、歌明星,从最早的造型包装到后期宣传,每一步都有着TVB独特的推广手段,使得电影电视收视长虹,旗下艺人个个身价不菲。...
  而TVB的缔造者,掌管了香港无线43年的六叔,为何能将一个小小的电视公司发展成影响全港、全国甚至在亚洲也勇夺席位的娱乐帝国?我们且看一场名叫《六叔》的电影传奇。
  邵氏家族与十里洋场的际遇
  六叔,原名叫邵仁楞,字逸夫,取意安逸,家里兄弟姊妹八人,邵仁楞因排行老六而得名“六叔”,籍贯浙江宁波。六叔是个富家子弟,其父邵玉轩是有名的颜料商人,不但在生意上经营有方,而且关心时政,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闿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邵父能够得到这样的礼遇足以窥视其身份,但这样显赫的家世并没有让邵玉轩的子女们有继承家业的打算,邵家五兄弟几乎全部进入娱乐圈,对电影着了迷。
  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注定的三分,就是其父邵玉轩和电影的际遇——第一次接触电影,始于与朋友的一次游玩,当时电影刚刚进入中国,还处于无声期,谁也弄不懂那么一块白布上,怎么会凭空出现山水树木、活人畜牲!邵玉轩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他感慨于这神奇又富有生命力的电影,它是那么生动、逼真。这个高级商人有着极高的商业敏感和不俗的投资眼光,他惊叹之余,马上去打听电影,原来他在心里已经开始筹划着把电影当作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以商业模式运营!这便是邵氏举家投身电影业的渊源。当时的邵父怎会知道,邵家的命运从此将和电影紧紧地绑在一起,而爱子邵逸夫则会在影视界叱咤一生。
  家道中落,孤注一掷
  上海滩是个令无数商贾心驰神往的地方,它可以让财富像滚雪球般疯狂增长,甚至也能让一个穷光蛋在一夜之间成为大富豪。当然,你也有可能从家财万贯瞬间到一文不值。当初商业世家的邵父将家业转至上海,主营漂染、财务,生意那叫一个红火,正值上海剧院“笑舞台”的老板无力还债,把“笑舞台”“断当”,邵父便随意接收了该剧院,让长子邵醉翁接手经管。邵醉翁走通俗路线,大演武侠戏,使得败落的“笑舞台”一时颇受欢迎,宾朋满座。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无心之举最后竟成了邵家的救命稻草、邵家东山再起的唯一筹码。...
  1923年,邵家家道中落,所有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这家剧院。邵氏兄弟毅然卖掉房子,举家搬进“笑舞台”,破釜沉舟,孤注一掷。
  由于邵氏大哥的管理经验和兄弟的不懈努力,这几个昔日的公子哥把戏剧做得有声有色,门外汉已然成了半个行家,继而开始买卖电影片子、放电影,到后来独树一帜,成立了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公司”,开始自己拍电影。但刚开始,这一切并不顺利。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在那段创业的时日里,最使邵逸夫难忘的,就是和哥哥一起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搞流动放映。他回忆说:“我们像苦力一样,扛着电影机和影片,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众多的农场去放露天电影,在那里举目无亲,而且放映设备还很落后,用一台破旧的无声放映机,一格格地手工摇片子,一场电影放下来,人都累得腰酸手痛。更要命的是蚊虫叮咬,奇痒难过。”他们历经磨难,饱尝艰辛,穷乡僻壤和艰苦环境都没有阻挡住兄弟们心中的热情,反而更加激起他们成功的欲望,一路前行。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四年之后,邵氏兄弟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先后买下美芝路的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前行的脚步愈加迅速、有力,然而一场意外却让邵逸夫险些命丧黄泉。
  时值美国经济危机引发世界大萧条,不少电影院关门停业。邵逸夫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于是,迅速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不料,途中轮船触礁沉没。老天似乎是看到了邵逸夫对电影的决心和坚定,让他抓住了一小块舢板。在漆黑苍茫又冰冷的海上漂了一夜后获救,命不该绝的他从好莱坞买回了“喊话机器”,影院里从此有了有声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能感受到有声电影的魔力,因为设备有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有声影片,倔强的邵逸夫又开始自己写剧本,两只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就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一写就是半个月,可他自己都不满意。他只能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
  “苦心人,天不负”——邵逸夫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电影制作的功夫。1932年,他高价请来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据说放映的时候,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这部电影为邵逸夫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轰开了道路,影片成本1万元,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这一成功让邵逸夫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先驱者,更奠定了他影坛霸主的地位。
  电影王国灭亡,港岛风云骤起
  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就在邵氏家族的辉煌时刻,一场残酷的战争彻底毁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经营20多年创立的庞大产业。1937年后,日寇的野蛮入侵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致使邵氏经营惨淡,难以为继直至被迫关门,二十年的基业付之一炬。   1945年抗战胜利后,邵逸夫雄心不减,正值盛年的他摩拳擦掌,决心重新开始、大干一场,重振邵氏家业,遂考察了澳大利亚和美国,最后把基地定在百业俱兴的香港,以重建电影王国。
  1959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任总裁。期间,倾力打造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始告完工,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值得一提的是,在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电影院实行分级制,本土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邵逸夫偏不信这个邪,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作为一名优秀的制片人,他懂得组建什么样的队伍来实现意图。于是邵逸夫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引进新技术,发掘制片人。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剪辑、配音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极富煽动力量的广告很快就得到了陶秦、李翰祥、岳枫等名导的青睐;林黛、李丽华、丁红、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摄影、制片、剪辑等方面的人才和大量剧作家也前来应聘。影城风风火火地运营起来。邵逸夫离征服港人电影情趣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出产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当时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财务人员一做预算,费用至少要花100万港币,便劝邵逸夫放弃这部片子。但邵逸夫大胆起用当时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更是囊括了亚洲电影节的五项大奖,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扬名立万。
  紧接着,邵逸夫势如破竹、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各种报刊争相评论邵氏出品的电影,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影片。可以说,昔日的电影王国帝王又成功地在香港再起风云,劲风扫遍全球。
  “电影大帝也改行”
  70年代末期,电影业开始走下坡路,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和挑战,多数受众不愿再去影院观影,而是愿意在家里观看全天免费的电视节目,这样电影大帝邵逸夫的产业岂不要走投无路了?!再次辛苦建立起来的电影帝国又要衰败甚至消失了吗?
  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早在1965年,精明的邵逸夫就已经开始进军电视业,在他与利孝和、余经纬及英资公司合资创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TVB”)中任常务董事,堪称影视舵手的他立即改变航线——收缩电影业务,转投无线电视。当时曾有人批评他误入歧途,邵逸夫却笑骂由人,我行我素。即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电影大帝执拗地改行了,因此有人说邵逸夫是专制而霸道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半生沉浮背后强大的力量支撑。这都来自于这位电影帝王半生的努力: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电影和坏电影他都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因此他成了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他精通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很晚很晚才下班。”就是凭借这股追求完美的认真劲和对业务的精专,十五年之后,这位TVB的始祖接任董事局主席,并增持无线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形成了他“一人天下”的管理格局。
  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电视明珠台和翡翠台,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使“无线”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集纷纷出笼,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雄视港岛,影响扩及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如今的TVB已不再单单属于邵逸夫一个人的了,而是全香港、全中国的骄傲,而邵逸夫的名字已经成为镌刻在TVB史上最醒目的符号。
其他文献
他立志成为一名“人道主义的行动者”,将筹集到的善款用来给尘肺病农民洗肺,延长他们的生存期。截至2013年12月,他发起的“大爱清尘”基金累计筹款超过1143万元,累计救治患者915人。  王克勤知晓尘肺病,源于1990年代中期的一次采访。当时还是《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的他去采访一起乡村煤矿的产权纠纷,结识了负责挖煤的副矿长,副矿长常咳嗽,喘不上气,王才知道他接触粉尘得了尘肺病。没几年,矿上来电,副矿
期刊
第一次见到夏风,是在一个咖啡馆里,迎面走来一位谦谦学者,听说他已过不惑之年,谁知一见之下,他一身的学院气质,让我顿感时光原来如此顾恋他。他还是一副学生模样,腼腆的性格,儒雅的谈吐。说起文学和写作,这位在政法系统工作多年的人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恍然间,我忘却了他身上法律从业者的符号,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资深作家、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本想让他谈谈《头牌》这部书创作过程中的故事,聊聊多年
期刊
百年前,南极探险先驱斯科特在丧生极地前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说:“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如果你能理解斯科特的大无畏,也就能理解“雪龙”号的冒险救援。雪龙号是中国唯一能够在极地破冰航行的船只,破冰能力属最低级。为尽快救援俄罗斯科考船,“雪龙”号选择了一条陌生的海路,进入更加陌生的海域,展开了一次置自己于险地的任务。  May Day!北京时间(
期刊
大学时期的贾冉  2007年,Ready.Pac.在鲜切水果领域创造了7亿美金的“销售神话”,成为一个标杆。同样是做鲜切水果生意的贾冉,从这个数字背后看到了一个百亿级的大市场,Ready.Pac的成功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虽然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有着种种差异,贾冉仍然觉得这将是一个大生意,从2010年创业至今,他累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并始终相信,在整个大市场上,应该是有多个玩家并存的,“远远不
期刊
2008年6月24日,“中国速度史”上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  那天有雨,乌云密布,但耀眼的“闪电”不在空中而在地上,那就是中国铁路最新的“形象大使”——造型优美时尚的乳白色“和谐号”动车组。司机李东晓身着笔挺制服,口袋里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CRH3型动车组第0001号驾驶证》,号称中国高铁的“一号司机”。他手握操纵杆,稳稳上推,列车速度渐渐加快,城镇绿野飞速向后掠过。铁道部的负责同志屏息注视
期刊
开封“第一楼”始建于1922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特级酒家、中华餐饮名店。该店以经营“第一楼”小笼包子和什锦包子宴而驰名中外。“第一楼”小笼包子原名“灌汤包子”,俗称汤包。包子在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市场上已有售卖,是当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 的名品,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20世纪30年代,“第一楼”名厨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且连笼上桌,始称“小笼灌汤包子”。  开封
期刊
“娘乳名叫四妮,结婚后叫福春家里的,有孩子之后叫来顺他娘,当家属工时叫老张媳妇。结婚登记临时起名叫姜淑梅,那是娘的名字在公共场合第一次使用,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多年前,黑龙江省女作家艾苓(本名张爱玲)在一篇散文里这样写她的文盲母亲。  艾苓没想到,母亲在76岁这年,会因写书出了名。姜淑梅第一本纪实散文集《乱时候,穷时候》出版了,写自己早年亲历和见闻,顾名思义,是饥荒、战乱年代的事,也是今天读书人
期刊
今天坐计程车,由于司机疏忽,转错了出口,使我们足足晚了三十分钟到家。  下车时司机道歉,我说:“没关系!”你却怨我说:“叫他左转,他偏右转,这种人不值得尊重!”  现在我说两个真实的故事。  我去军营找一位小学同学,他的职位很低,倒茶、送水、跑腿,仅仅在我找他的半个小时中,他就被呼来喊去好几次。  临别,他对我笑笑说:“别看我被欺侮,其实没关系,我早报复回来了。有一次一位坏排长的女朋友来,他对我颐
期刊
“活在人们尊敬中的善土,比孤单逝世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光彩、伟大。”此言虽然朴实,却震撼人心。为寒门学子圆大学梦、为孤寡老人奉献爱心、为贫困人士慷慨捐助……这是为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所做的很基础、也是很重要的工作,爱心大使邓世蕾用他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慈善行为是依存道德基准发生的,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就不存在真正的慈善。近年来,社会上相继出现了捐赠资金管理不善、“诈捐”等
期刊
前几天,上完校级公选课影视欣赏走出教室,几个学生拦住我,问我为啥下学期不开影视欣赏课了,因为他们选课时发现选课目录里没有影视欣赏。  我的校级公选课影视欣赏不知道开设于哪一年。虽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字,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它是河南师范大学历史上迄今为止选修学生数量最多的选修课。在教务处规定校级公选课每学期每位老师只能上一个班之前,每学期选修它的学生都在600人以上。过后,还会有大批学生因为没有“抢”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