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礼(外三首)

来源 :天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ngfh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见一块墓碑
  他就脫帽
  恭敬地立正、敬礼
  哪怕是无姓氏名字之碑
  他亦如此
  仿佛那碑黏着天空大地
  仿佛那碑上
  刻的就是他自己
  在嘉兴红船上
  我还没坐下来,红船就动了
  驶向湖心,去开一场秘密会议
  与一百年前的天气略有不同——
  那么多的人被火红包裹着
  表情严肃、凝重,但神色自然
  船每进一寸,崇敬就逼近一尺
  时间每过一分,紧张就迫近十分
  仿佛湖水下,存有暗礁和惊涛骇浪
  周围也潜伏着看不见的敌特
  窥秘的风,一阵阵从船身吹过
  如激荡起硝烟,响起了枪炮之声
  但是,一滴滴湖中之水
  却用无比磅礴的力量击穿黑暗
  一阵怒吼的波涛,推倒三座大山
  从湖中兜转了一大圈,折返而回时
  一船的人像从战场和硝烟中穿过一样
  大汗淋漓,纷纷来到会议桌前
  庄严就座,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而我,悄悄地用手紧握住桌上茶盅
  好像里面装着一百年前的中国命运
  好像装着热血澎湃、激动无比的
  我和十四多亿人的心跳

纪念碑


  那是一座座坟莹
  有骨,或者是无骨
  那是一块块石头
  有字,或者是无字
  出身如此一致:贫苦百姓
  履历如此相同:工农大众
  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教师、学生
  和不知名的热血青年……
  但是,他们都是无所畏惧的战士
  他们都曾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宣誓
  ——哦,秋风中的铁蹄
  黄土中的墓碑
  铁和石头碰出的火花
  燃烧过后,成为红色的五角星
  ——每次我和儿子路过这里,低头中
  对那片红色我们不敢遗忘
  爬雪山关
  命运关头。以雪山关
  对人世围堵和绞杀
  雪下了几世?头上雪
  心上雪,消融有几次
  一座山脉,我瞻仰了若干次啊
  始终,我还在山脚下
  红军原来爬过。我爬了一会
  便再也爬不动了,山头却现出巍峨
  董洪良,现居四川泸州。
其他文献
不规则的轨迹褶皱在光里  巴掌大的山村与哨所,包围着白色  像一场磅礴的梨花雨,一夜之间开了  又在迷途里陷落  炊烟一缕一缕高过山岗  远处的灯火像沉甸甸的家书  从山外带来春天的讯息,停留在边关  融化着,藏匿门前的旧溪水  我在雨季抵达前与你相见  像喜鹊带来春风,在黑夜跋涉你走过的小路  低矮的木屋像你匍匐的身躯  和梨花一起告别温暖的词语  羞于相见  从日出到日落,从流水到山峦  从未
期刊
上饶高铁站,每一次出行和抵达  都是一朵杜鹃花静静开放,又轻轻收拢  骑跨式骨架和双线交叉的旋律,落在母亲的  银针上  绣出了江南女子的妩媚和祝福  风从东南吹来,楼宇,绿植,光影浮荡  比境内“华东屋脊”的黄岗山更有高远之气  容颜微醉,仿佛画舫听曲,品茗吟诗  不仅仅是合福线的腰眼,还有凌空二十米的  瞩望  轨道跳着芭蕾,窈窕丝毫不比《天鹅湖》逊色  十字交叉的锁扣,将遥远的感情攥在候车时
期刊
人间辽阔,移动的风沙,是一些滚烫的词  在戈壁深厚的字典里,肆意翻卷、动荡  巨大的不安,喧嚣了世间的宁静  沙砾雕刻人类的脸庞,一场场风暴  驱散惬意和温暖,西部古老的荒凉  要借助萌发的力量,才能给广袤的荒漠治疗  暗伤  建設者的脚步,从邈远之地赶来  在一眼看不到头的沧桑里,安营扎寨,落地生  根  尽管命运已结出悲悒的硬痂,怀揣疼痛的生  命  也能用锋利的种子,顶出春天的希望  不屈与
期刊
理由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小雨转阴   于我按部就班的生活来说,今天是一个转折点。拐角在昨晚,领导电话通知我今天一早去她办公室,好像拖一下,话就要馊的样子。   果然是个急转弯。市重建委驻芦山前线工作组即将开拔,“九人团"里有我。领导表情严肃得像是在作战前动员:上面“点杀”的,就别讲价钱了。   服从安排,我说。心里想的却是:讲价?跟领导讲价,有讲赢的时候吗?   不是说我不想
期刊
1  井冈山的竹子,骨头长在外面  节节正直,叶如侧锋  如刀,如剑,曾杀敌无数  刚出土,像矛,像梭镖2  一杆喊破黑夜横扫寒风的竹子  如闪电,如一把硬骨头  在这杆竹子的带领下  百草揭竿而起,麦芒纷纷亮剑3  一棵,爱着另一棵  一棵,攙扶另一棵  枪杆和锄头的心贴在一起  为天下计,你会瘦  会铺展西江月的光  每一根竹管里  都充满正直善良的空气4  满山竹子养大了革命,也盈满泪滴  
期刊
红船横卧烟雨楼旁,像一把时间的镇尺。  遥望东南,仍是锦绣的湖山。  几千年的湖水安静地托着它  它认识的浩淼烟波曾叫作滮湖,它用掺杂着  常州话、嘉兴话的撮口音发出这两个音节  它托起的未来叫中国:  在崭新的中国梦下,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百年前,一群热血的人  在满天风雨阴霾中,坚定地轻喊:  时代的最强音  此时一湖烟波无声,仿佛聆听  也仿佛见证,这开天辟地的声响  周围,运河带来不歇的清
期刊
曾经,是一块躁动的母腹  让梦,在江西祖宅的一座老屋里  铺开  那一声其实并不嘹亮的号角  还是惊着了后院树丛里的  一群小鸟  从而注定了一个生命,与密林  和树梢的渊源  也將肌体成长的年轮  以脐带缠绕的方式  在乡村和山路之间蜿蜒  纵使在生命的壮年  仍将由粮食和土地写就的经文  在梦中诵念的同时  把与民众紧密相关的一块铁  在雪山与草地的炉膛里  铸成化成主义  于是,在江西的瑞金
期刊
向阳村的队长总爱带一把旧卷尺  比如村口那条通向县城的新水泥路  是他带着众乡亲  一尺一尺地测量出来的  队长的性格,虽然有些“大老粗”  但工作起来却粗中有细  尤其是在扶贫工作中  把赢得乡亲们信任的那把旧卷尺  时刻拿在手中  从村东头寡妇何翠姑的危房改建  到歪脖子柳旁黑山大叔的搬迁  队长都要严格按照“三条红线”  一丝不苟的量面积  把亲戚的不理解测成了会心一笑  将朋友的怒目圆睁量
期刊
我想说到墨汁,和粽子  既非明喻借喻暗喻,也非象征  墨汁就是书写之墨  粽子亦即果腹之食  看似无瓜葛的两物,于一个信仰斗士  会如何擎起一个时代的记忆  母亲关心儿子冷暖  而你胸怀万里关山  当一砚墨汁,成为粽子最好蘸料  砚边红糖无恙,你满唇的乌黑  绽开母子会意笑声——“红糖够不够?”  “够甜,够甜的了!”  1920年2月的义乌分水塘村  《共产党宣言》犹如一只异域雏鸟  等你用毛笔
期刊
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通过《画书大王》和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等“媒介”,接触到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少年漫画。这些漫画的主题多为“打打杀杀”或是“勇者斗恶龙"式的个体或集体作战,或是在充满危机和厮杀的虚构世界中不断冒险或破解谜题……以至于,只要我把这些漫画带到小学的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就必然会被老师收缴,理由是,里面有太多“儿童不宜”。这也就带给我一个巨大的困惑:何以在日本风行不衰的少年漫画,里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