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验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行探究的欲望
1.巧设情境,产生疑问,以“疑”促“探”
疑问、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是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在研究《食物中的淀粉》一课时,教师一上来就表演了一个魔术“白纸显字”。把一张白纸放在水面上,纸上神奇地显现出字来。学生产生了疑问,想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产生了迫切的探究欲望。
2.组织游戏与竞赛,以“趣”促“探”
《肺和呼吸》一课中,教师进入课堂后,首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吹气球的比赛,要求:只能吹一口气,谁吹的最大,谁就是获胜者。第一次,尝试一下,不记结果。第二次,正式比赛。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在吹之前一个个都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呼出。比赛结束后,教师问未获胜的同学:为什么他吹的气球比你的大?你想知道原因吗?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而然地迫切起来。
3.教师模拟演示科学现象,以“形”促“探究”
教学《空气的性质》一课时,要求学生将一小纸团塞入塑料杯的底部,杯口朝下,竖直压入水底。问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生①:水会进入杯子将纸巾浸湿。生②:不变。生③:杯子里全是水。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分组动手实验。结果学生们发现杯子里的纸没有变湿。这时,学生对于这一神奇的现象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又如:在学习《热对流》一课时,我设计并演示了火山爆发的实验。在水槽里装满冷水,在一个装满热水(红色)的墨水瓶的瓶盖上开个小孔,把墨水瓶放入冷水中。瞬间,墨水瓶中的“红”水立刻从小孔喷涌而出。全班学生顿感新奇——欢呼、雀跃,争先恐后都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探究的欲望被强烈激起。
二、实验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
科学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探究环境,不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
案例一:《电磁铁》一课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由于涉及的因素较多:线圈的匝数、电力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到底哪些因素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有影响,要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探究出结论,难度不小。
方法一:学生在预测出以上因素后,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实验操作步骤。如,研究电力大小对磁力的影响时,规定要改变的因素:电池的节数,第一次1节电池,第二次两节电池,各能够吸住多少大头针。研究线圈匝数对磁力的影响时,规定第一次绕30圈,第二次绕60圈,各能够吸住多少根大头针……
方法二:学生在预测出以上方法后,教师有意向地安排不同的组各自研究其中的一个假设,要求学生在探究前先拿出实验方案:你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的假设是什么?准备怎么操作?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接着让学生带着方案有目的地去探究自己的假设,最后交流汇总,得出结论。
很显然,在方法一中,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把本该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做了,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去操作一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完全被忽视掉了。方法二中,每组的学生虽然只完成了一个假设的探究,但从实验的设计到操作再到结论,都是由他们自己通过探究、交流以后得到的。就能力的培养来看,方法二中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安排,不求全,但求精,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探究环境,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能力定能大幅度提高。
案例二:《太阳和影子》一课,要求学生观察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空中的位置的关系,学生探究的时间跨度较长。一般情况下,科学老师在上这部分内容时大都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观察,或者在课堂上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做一个模拟实验。笔者认为前一种方法探究出来的结论最直接、最有说服力,但是在课外让学生自己单独去做,缺乏监督与指导,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够坚持下来。这里,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引导学生,让他们乐于去观察、去探究。比如,我们可以把仪器室里研究影子变化的仪器借给学生,学生有了探究的工具,自然就会去观察了,作为借给他们仪器的回报,教师要求学生在归还仪器时要顺便交上一份观察记录:包括时间、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影子的长度、影子的方向等。
像这样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探究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动物的饲养、种植植物、观察天气、调查周围的环境等等。要想学生有效地去探究这些活动,教师必须多动脑筋,多想点子,让学生愿意去探究,特别是长时间地坚持探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心小学)
1.巧设情境,产生疑问,以“疑”促“探”
疑问、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是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在研究《食物中的淀粉》一课时,教师一上来就表演了一个魔术“白纸显字”。把一张白纸放在水面上,纸上神奇地显现出字来。学生产生了疑问,想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产生了迫切的探究欲望。
2.组织游戏与竞赛,以“趣”促“探”
《肺和呼吸》一课中,教师进入课堂后,首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吹气球的比赛,要求:只能吹一口气,谁吹的最大,谁就是获胜者。第一次,尝试一下,不记结果。第二次,正式比赛。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在吹之前一个个都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呼出。比赛结束后,教师问未获胜的同学:为什么他吹的气球比你的大?你想知道原因吗?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而然地迫切起来。
3.教师模拟演示科学现象,以“形”促“探究”
教学《空气的性质》一课时,要求学生将一小纸团塞入塑料杯的底部,杯口朝下,竖直压入水底。问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生①:水会进入杯子将纸巾浸湿。生②:不变。生③:杯子里全是水。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分组动手实验。结果学生们发现杯子里的纸没有变湿。这时,学生对于这一神奇的现象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又如:在学习《热对流》一课时,我设计并演示了火山爆发的实验。在水槽里装满冷水,在一个装满热水(红色)的墨水瓶的瓶盖上开个小孔,把墨水瓶放入冷水中。瞬间,墨水瓶中的“红”水立刻从小孔喷涌而出。全班学生顿感新奇——欢呼、雀跃,争先恐后都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探究的欲望被强烈激起。
二、实验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
科学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探究环境,不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
案例一:《电磁铁》一课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由于涉及的因素较多:线圈的匝数、电力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到底哪些因素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有影响,要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探究出结论,难度不小。
方法一:学生在预测出以上因素后,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实验操作步骤。如,研究电力大小对磁力的影响时,规定要改变的因素:电池的节数,第一次1节电池,第二次两节电池,各能够吸住多少大头针。研究线圈匝数对磁力的影响时,规定第一次绕30圈,第二次绕60圈,各能够吸住多少根大头针……
方法二:学生在预测出以上方法后,教师有意向地安排不同的组各自研究其中的一个假设,要求学生在探究前先拿出实验方案:你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的假设是什么?准备怎么操作?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接着让学生带着方案有目的地去探究自己的假设,最后交流汇总,得出结论。
很显然,在方法一中,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把本该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做了,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去操作一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完全被忽视掉了。方法二中,每组的学生虽然只完成了一个假设的探究,但从实验的设计到操作再到结论,都是由他们自己通过探究、交流以后得到的。就能力的培养来看,方法二中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安排,不求全,但求精,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探究环境,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能力定能大幅度提高。
案例二:《太阳和影子》一课,要求学生观察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空中的位置的关系,学生探究的时间跨度较长。一般情况下,科学老师在上这部分内容时大都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观察,或者在课堂上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做一个模拟实验。笔者认为前一种方法探究出来的结论最直接、最有说服力,但是在课外让学生自己单独去做,缺乏监督与指导,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够坚持下来。这里,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引导学生,让他们乐于去观察、去探究。比如,我们可以把仪器室里研究影子变化的仪器借给学生,学生有了探究的工具,自然就会去观察了,作为借给他们仪器的回报,教师要求学生在归还仪器时要顺便交上一份观察记录:包括时间、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影子的长度、影子的方向等。
像这样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探究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动物的饲养、种植植物、观察天气、调查周围的环境等等。要想学生有效地去探究这些活动,教师必须多动脑筋,多想点子,让学生愿意去探究,特别是长时间地坚持探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