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能为学生的学习指明路线和方向,但在实践中,导学案变得练习化、程式化、和盘化。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重在对语言文字的体会、感受和运用。语文导学案的制订应该特别关注课堂导入、内容感知和过程探究三个环节。
关键词:语文导学案;课堂导入;内容感知;过程探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运用“导学案”这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运用这种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指明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学内容“练习化”,教学过程“程式化”,探究过程“和盘化”。语文教学不是一味地追求知识积累,而是重在掌握获取新知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制订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点。
一、关注导入的设置
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对“导学案”进行了阅读,对于文章的标题、文本内容、知识体系有了基本了解,部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经常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不加引导、直奔主题,教师觉得高效,学生感到突然,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全无。那么,是不是采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后,课堂教学就该改善呢?当然不是,如果导学案制订、使用得当,不仅不会出现这种窘境,反而会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雁归来》这一课时,在导学案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只写“导入”二字,这样的设置可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具体这样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接着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大雁。眼尖的学生很快发现:“老师,课题错啦,应该是‘大雁归来’。”“有区别吗?”小组之间立刻讨论起来。一分钟后,一位学生谈了他的看法,“不一样,课题如果是‘大雁’的话,文本就可以围绕大雁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展开,但如果课题是‘大雁归来’,文本不仅可以介绍大雁的相关知识,还能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期盼它的归来,尤其是‘归来’一词,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唤起了作者与大雁、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互利共生的情愫。”看!还没有进入新课,学生就已经抓住了文章主旨,体会深刻。
二、关注內容的感知
学习任何一种文体,预习任何一篇文章,都要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理清文本思路,概括文章要点。但也要区别对待,如对于记叙文,我们要关注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对于说明文,我们要关注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运用的方法;对于议论文,我们要关注文本的中心论点和论证的方法等。当然,在文本内容的感知上,初中阶段的重点依然是记叙文,表现在“导学案”上,则是要求学生先用一段话来概括课文内容,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适当指导后,教师再提高难度,要求学生尝试用一句话简略概括课文内容。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一步一步地向着教师引领的方向,探索“珍宝”,得出“真知”。
三、关注过程的探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师都知道品味语言、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并力争将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制订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设置不同的语言训练习题。在集体制订“导学案”时,教师要重点关注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方法、句式特点、描写的景物和句式的韵味等,引导学生思考、品味。在合作探究环节,教师要先给出理论方法,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常常会因为个体差异、能力高低得出不同的结论,或者得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答案。教师在这一环节要相机引导,适时点拨,训练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制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这一课的“导学案”时,设置训练题:怎样理解诗歌中“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这句话中的“栖息”?本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由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回答:“栖息就是停留、休息。拟人的手法则将秋天形象化了,反映了农家人在秋天的生活状况,创造出了一幅娴静、安逸的农家秋景图。”这样的理解显然是准确的,但为了进一步突出诗人对秋天、农家的特有情怀,笔者在“导学案”的基础上,设置了另外一个训练题:请以“秋姑娘”到农家做客为主题,以小组对话的方法,叙述内容。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以及组间讨论,学生热情高涨、思绪飞扬!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前进的一次旅行,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遵循规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何纠正教师在制订和使用“导学案”时的偏差,使“导学案”真正成为教师的“好助手”、学生的“好帮手”,值得深思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段颖睿.语文导学案制定问题探究[J].语文天地,2015(23).
[2]顾咏梅.浅谈语文导学案使用的得失[J].中学语文教学,2012(12).
关键词:语文导学案;课堂导入;内容感知;过程探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运用“导学案”这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运用这种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指明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学内容“练习化”,教学过程“程式化”,探究过程“和盘化”。语文教学不是一味地追求知识积累,而是重在掌握获取新知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制订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点。
一、关注导入的设置
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对“导学案”进行了阅读,对于文章的标题、文本内容、知识体系有了基本了解,部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经常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不加引导、直奔主题,教师觉得高效,学生感到突然,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全无。那么,是不是采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后,课堂教学就该改善呢?当然不是,如果导学案制订、使用得当,不仅不会出现这种窘境,反而会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雁归来》这一课时,在导学案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只写“导入”二字,这样的设置可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具体这样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接着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大雁。眼尖的学生很快发现:“老师,课题错啦,应该是‘大雁归来’。”“有区别吗?”小组之间立刻讨论起来。一分钟后,一位学生谈了他的看法,“不一样,课题如果是‘大雁’的话,文本就可以围绕大雁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展开,但如果课题是‘大雁归来’,文本不仅可以介绍大雁的相关知识,还能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期盼它的归来,尤其是‘归来’一词,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唤起了作者与大雁、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互利共生的情愫。”看!还没有进入新课,学生就已经抓住了文章主旨,体会深刻。
二、关注內容的感知
学习任何一种文体,预习任何一篇文章,都要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理清文本思路,概括文章要点。但也要区别对待,如对于记叙文,我们要关注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对于说明文,我们要关注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运用的方法;对于议论文,我们要关注文本的中心论点和论证的方法等。当然,在文本内容的感知上,初中阶段的重点依然是记叙文,表现在“导学案”上,则是要求学生先用一段话来概括课文内容,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适当指导后,教师再提高难度,要求学生尝试用一句话简略概括课文内容。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一步一步地向着教师引领的方向,探索“珍宝”,得出“真知”。
三、关注过程的探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师都知道品味语言、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并力争将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制订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设置不同的语言训练习题。在集体制订“导学案”时,教师要重点关注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方法、句式特点、描写的景物和句式的韵味等,引导学生思考、品味。在合作探究环节,教师要先给出理论方法,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常常会因为个体差异、能力高低得出不同的结论,或者得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答案。教师在这一环节要相机引导,适时点拨,训练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制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这一课的“导学案”时,设置训练题:怎样理解诗歌中“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这句话中的“栖息”?本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由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回答:“栖息就是停留、休息。拟人的手法则将秋天形象化了,反映了农家人在秋天的生活状况,创造出了一幅娴静、安逸的农家秋景图。”这样的理解显然是准确的,但为了进一步突出诗人对秋天、农家的特有情怀,笔者在“导学案”的基础上,设置了另外一个训练题:请以“秋姑娘”到农家做客为主题,以小组对话的方法,叙述内容。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以及组间讨论,学生热情高涨、思绪飞扬!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前进的一次旅行,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遵循规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何纠正教师在制订和使用“导学案”时的偏差,使“导学案”真正成为教师的“好助手”、学生的“好帮手”,值得深思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段颖睿.语文导学案制定问题探究[J].语文天地,2015(23).
[2]顾咏梅.浅谈语文导学案使用的得失[J].中学语文教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