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0)01-0131-01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等都较强的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吃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差。这样教师就可从数学核心素养入手,注重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空间概念的渗透等,以帮助小学生初步建立起数学模型,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总之,在新课改下,核心素养的渗透能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换位思考能力等,能挖掘出隐藏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1.数学生活问题素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以教师讲述为主,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课堂教学效率较差。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基础知识储备,将核心素养渗透到生活化问题中,从而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使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知识时,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利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提出如下问题:一包薯片的价格是5.8元,一瓶果汁的价格是3.8元,如果想要买一包薯片和一瓶果汁,一共要花多少钱呢?小学生都有过超市购物的经历,虽然他们没有学过小数的加减法,但是他们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计算,大约知道自己要花多少钱。同样地,一本《数学故事书》的价格是7.9元,一本《童话选》的价格是5.63元,一本《数学故事书》比《童话选》贵多少呢?小学生意识到一本《数学故事书》价格接近8元,《童话选》在6元左右,差不多相差2元,这能使小学生初步了解小数加减法的内涵,使教学难度进一步降低,促使小学生正确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核心素养的渗透,能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借助生活化问题来引入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数学思想方法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主要包括建模思想、推理思想和对比思想等,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运用,能促使小学生从复杂的数学内容中抽象出有用的知识点,促使他们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这样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前提的教学模式下,就应该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而给予小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和追求数学真理。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学习《圆》部分知识时,在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小学生之前学习过直线图形的有关知识,但圆是曲面图形,应该如何去计算呢?在探究圆的周长时,用到的是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教师可引导小学生用绳子围绕圆形硬纸片一周,绳子的长度也就是圆形硬纸片的周长,计算起来会简单很多。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小学生进一步回顾圆的直径、半径等知识,加深他们的理解。而在面积的探究过程中,除了以直代曲的思想,还渗透了极限意识,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探究圆形面积和相应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小学生有效解决一类题目,促进他们数学能力和思维的同步提升。
3.数学应用意识素养
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提升小学生的应用能力,促使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促使他们灵活快速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他们现有的核心素养知识体系。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部分知识学习时,有如下题目:现有20只鸡和兔子同笼,脚一共有74只,试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有的小学生会想到表格法,即:
也有的学生会用假设法,假设全部是鸡或者全部是兔子,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但归根结底两种解题思路之间是相通的,小学生只有具备基本的应用意识素养,才能迅速解答该类型的题目。
目前,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应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核心素养意识,才能完善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他们数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思考环境,有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促使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包括在生活问题、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等中的渗透,从而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琼.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9(21):39
[2]李小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