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建立现代国家治理机制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德宏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的背景与形势,困难与问题,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特点,提出了解决宗教工作法治化、中国化的具体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瑞丽 试验区 民族宗教 法治化 问题
作者简介:张成铁,云南德宏州委党校,法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法治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德宏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有着特殊的背景和地位,它关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关乎各民族团结,关乎党在边疆地区的执政基础与边疆地区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关乎边疆地区改革开放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德宏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 德宏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初步探讨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对策思路。
一、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背景下民族宗教工作的背景与形势
(一)中缅日益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
德宏自1985年实行全州对外开放以来,中缅经贸往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德宏州口岸累计进出口总额49.8亿美元, 201口岸出入境人员2064万人次,其中:出境1014万人次,入境1050万人次, 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531万辆次,出境271万辆次,入境260万辆次。①
目前, 德宏州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 有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有瑞丽-木姐、畹町-九谷、章凤-雷基、弄岛-南坎4条中缅两国政府协议对等开放通道。 途径德宏瑞丽芒市的中缅输油气管道2013年开始供气,2017年5月实现原油进口。目前,全州已有1条输油气管道、1条通讯光缆、12条公路、28个渡口、64条通道与缅甸联通。2016年,临时居留和常驻在德宏州的缅籍人员达62047人,其中就业、务工24772人占39.92%。② 2005年-2014年全州有入境通婚缅籍边民12551人,边民登记结婚6134对。2010年以来有近20000名外籍学生在德宏接受幼儿园、初中、高中职高教育。③
日益紧密的中缅经济联系对中缅人文关系产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德宏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带了极大的挑战。
(二)宗教日趋加快发展带来文化上的交流、交融和交锋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德宏世居少数民族信奉宗教社会氛围较为浓厚。目前德宏境内五大宗教门类齐全,但影响较大的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其中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景颇族、傈僳族除部分信奉原始宗教外,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人数较多。南传上座部佛教11世纪初传入德宏,目前已经成为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中普遍的信仰,融入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和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民俗和文化。历史上,基督教1894年由美籍牧师高曼传入德宏,受美国教会和境外缅甸教会控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积极落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德宏宗教发展呈现日趋发展加快态势。据相关资料显示,自1980年德宏州恢复宗教活动以来,宗教场所和宗教信徒不断增加。1991年,德宏州有基督教信徒20000余人,天主教有1000多人,伊斯兰教有130多人。汉地佛教全州有信徒12000多人,傣族、德昂族全民信教。至2016年全州信教群众:53.7411 万人,占全州总人口41.5%,其中:基督教56449人,增长2.8倍;天主教3629人,增长3.62倍;汉传佛教59067人,4.9倍;伊斯兰教2321人,17.85倍。④
宗教加快发展与扩张一方面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法律得到了积极的贯彻和落实, 宗教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传播了平等、仁爱、誠信、节制、洁身自好等观念和价值,宗教团体在赈灾、慈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对边疆社会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传统宗教基础较为深厚地区,宗教日趋加快的扩展打破了各个教派之间的基本平衡与和谐,不时引发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原始宗教与本土宗教的矛盾,在个别县市基督教传播的同时,传统的汉传佛教出现了萎缩,特别是基督教扩张,因其强烈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色彩,必然在文化层面与本土儒释道传统价值观念发生交锋,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有神论与无神论的无形的阵地争夺,许多信徒在世俗世界中发生认知错位,在部分基层村寨曾出现由于宗教的快速扩张产生部分基层执政基础面临消解,在政治上侵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生存的社会基础。
(三)特殊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德宏成为潜在的反恐、反分裂、反渗透的敏感前沿
德宏是中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桥头堡。边疆跨境民族特有的同族同宗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传统中缅两国边境胞波生活环境及友好历史,客观上模糊和淡化着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而边疆宗教发展的西方和境外历史渊源以及本土宗教式微现象等系列因素,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的伪装进行的分裂和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机遇。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中东和东南亚伊斯兰恐怖主义的猖獗,不时有恐怖分子利用德宏口岸潜出潜入,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分化、西化和围堵中国的企图和野心从未改变,边境地区不时闪现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分裂、分化、渗透的魑影。客观上德宏已经成为潜在的反恐、反分裂、反渗透工作的敏感前沿。
二、德宏民族宗教法治化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长期以来,在上级国家和省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德宏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宗教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工作,德宏州民族宗教工作成绩突出,德宏境内民族团结和谐,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级部门的表彰和嘉奖,民族宗教工作成绩斐然。但在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背景下,审视德宏民族宗教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仍有必要。 (一)影响宗教中国化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⑤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发展的根本前途和方向。目前影响宗教中国化存在众多复杂因素。
德宏本土化宗教由于传入历史较久,在边疆民族地区,经过历史的改造、融入与融合,早已经内生在边疆各族群众的经济文化生活之中,融合成为中华文明与文化。而近代以来的传入宗教,由于传入时间较短,特别是早期受到西方和境外教会的控制,以西方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基督教,必然与中国的儒释道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调适。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日趋扩展,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贯彻落实的结果,另一方面反应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上的短板和缺失,宗教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地方,往往是国家社会治理、文化治理存在缺陷的地方。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社会建设滞后,长期以来,贫困、毒品、民族教育、医疗卫生发展不足、社会保障缺失,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再加上市场经济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个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困惑都需要寻求目标和寄托。与此同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科技、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文明强势地影响着世界,在许多中国人眼中,西方社会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准和典范,而国内许多民众对中国文化和价值的怀疑和质疑,把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归结于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归结于中国缺乏宗教、缺乏信仰。这些系列因素使本土宗教缺乏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主导力,而且近年来,宗教界不同程度上缺乏弘扬中国文化和价值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上述因素是近代以来宗教,特别基督教在边疆地区发生、发展和扩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宗教中国化的根本制约因素。
(二)爱国爱教宗教人才和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中国化、法治化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指导思想。宗教工作中国化法治化关键在于支持和培养一批热爱国家、认同社会主义、对中华文化自信,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本土宗教教职人员,这是关乎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阵地和精神阵地,关乎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实现宗教与中华复兴大业相融合的主导性力量。目前,德宏州131名南传教职人员中,缅籍人士有91人,比例高达69%。外籍宗教教职人员,虽然得到宗教职能部门认同,深受信众喜爱,但是毕竟这些教职人员有境外长期生活的背景,受境外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天主教教职人员中宗教造诣高,在信徒中影响大的本土宗教界人士不多,目前德宏州有19个牧师,82个传导员。汉传佛教有教职人员40人,但是面临着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目前在政治上缺乏可靠、宗教造诣高、社会影响大的宗教人士,这是德宏宗教界目前的短板,这种现状和发展态势消极地影响着德宏宗教工作良性发展和宗教中国化方向。
(三)依法服务与管理宗教事务的人才队伍和专业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德宏州有宗教专业干部:14人,专职11人;兼职3人。而目前德宏州五大宗教的信众多达53.7411 万人,占全州总人口41.5%,对宗教工作的服务与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宗教服务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少,任务重,是德宏宗教职能部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特别是民宗和统战部门的合并,客观上增加基层职能部门的工作量,加大了基层职能部门协调上级部门的工作难度。德宏民宗部门,多年来,有的县市常常是一人多岗,一人多责,比如有的县市驾驶员兼办公室主任做财务工作,有的县市出纳兼法规调研股股长。而且,许多岗位流动性较强,人员岗位不稳定,极大地影响着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工作效率和成效。
(四)互联网络社会环境下宗教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学习方式、传播方式并进而影响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网络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实时化、隐蔽化、瞬时化、信息化使宗教的传播、渗透与扩张更为隐蔽、便捷、影响范围大。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进行宗教教义传播更为便捷和高效、网络宗教性事件也更容易引发群体性争议和冲突,宗教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发酵和演变,邪教的传播和影响也更为隐蔽和难以打击。实际上,现代国家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中的“三自”方针的贯彻执行面临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严峻挑战。
(五)境外信徒的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面临观念与机制创新
随着德宏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士进入中国,这些人大部分来自缅甸,还有来自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家,他们具有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这些人群中有佛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他们大部分人不懂中文,与本土信徒语言、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差别较大,时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还有来自缅甸若开邦的罗兴亚人,信仰伊斯兰教,背景极为复杂,这些人群长期居住在中国,有的已经是几十年,繁衍几代人,他们社会生活方式封闭,与当地居民隔离与隔膜,难以对其开展有效的服务与管理,其长期封闭居住的状态势必会对本土的社会治理带来很大的隐患,目前,对这样的人群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治理,在南亚、东南亚恐怖主义势力日益猖獗的背景之下,这些境外信徒的进入给德宏边境地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德宏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对策
(一)加强提升干部队伍服务与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工作中的法治思维
宗教工作法治化是积极落实宪法中公民信仰自由的最根本手段,也是宗教发展中國化的根本保障,也是保持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机制的长效性、制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的制度性措施。2017年9月新修改的《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这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结合中国宗教的历史传统与客观发展实际,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经验总结。也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根本法治原则和精神。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宗教的群众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排他性和扩张性等特点,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中的法治思维,必须特别注意:一是严格区分宗教事务工作中的政策性问题与违法问题、犯罪与非法问题、宗教界自主与自律界限、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极端的问题,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二是要注意引导各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民族习俗、宗教教规的关系,宪法和法律大于宗教教规,一切宗教信仰必须在法律规范范围内活动。三是依法维护信教群众的风俗习惯和正常宗教信仰,保护信教和不信教的信仰自由,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言论和侵害宗教界权益的行为。 (二)完善和创新宗教服务与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机制和体制
新时期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实施过程中,德宏边疆地区宗教工作出现呈现:中缅跨境婚姻的大量增加,缅籍务工经商人群的不断涌入,境外信众不断涌入,基督教宗教发展日趋加快,改信教,非法传教问题时有发生,传统本土宗教后继法人和影响式微和萎缩,南传佛寺外籍住持占比过大,部分寺观年久失修,教职人员缺乏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障,邪教传播时有发生的复杂情况。这些问题归纳起來是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本土宗教影响力的问题;二是基督教发展日趋加快的问题;三是境外教徒的服务与管理的问题;四是宗教发展背后反映出来的边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快出台外籍信徒宗教事务工作管理法规,出台保障寺观庙堂场所和教职人员财产权利、基本社会保障权益的地方法规,全民信教民族地区宗教传教管理规范,宗教重点工作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等具有针对性的地方自治法规成为边疆宗教工作治理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宗教工作队伍建设的法治化进程
边疆地区宗教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宗教服务和管理水平,决定着宗教工作法治化、宗教中国化的水平和方向。宗教工作是我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法治化、中国化需要一批了解熟悉和掌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工作的历史性、复杂性、群众性、敏感性,具有政治敏锐性、理想信念坚定、大局清晰、工作耐心细致、具有深厚的宗教专业知识和成熟的法治思维的专家型、领导型人才。因此通过体制和机制保障宗教工作干部的选拔、任用、提拔的专业性、稳定性是做好宗教工作的人才保障。以此同时,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品德和宗教造诣服众的宗教界人士,成为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和关键。通过立法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宗教人士的选拔、培养长效机制,既是保障宗教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是宗教中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完善和创新引导宗教中国化的法治机制
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发展前途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因此,增强宗教界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自觉性与责任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部门在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中,赋予宗教“三支队伍”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中国历史上儒释道和谐相融的历史和传统是宗教中国化最成功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⑥因此,通过立法建立完善自治地方宗教教职人员的选拔、培养、培训深造、教职晋升、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制度安排提升教职人员政治素养、文化水平、政策和法规水平;继续提升宗教界人士的政治地位和待遇,鼓励教职人员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创新文化释法,从根本上增强广大信众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从感情上、文化上、价值上引导宗教界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融合,实现宗教中国化的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
总之,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工作规范化、是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发展中国化的长效机制、和谐机制,只有从法治体制机制上规范党委和政府、宗教管理职能部门、管理职责和权力,规范宗教界的权益与义务,明确信徒与非信徒之间的宗教信仰自由的边际,才能更为有力的保障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使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发展沿着和谐健康的中国化方向发展。
注释:
①德宏州商务局:德宏口岸情况通报(2016).
②蓝玉芝.德宏州四个一措施服务缅籍务工人员.云岭先锋网.2016年8月2日.
③焦迪.国家政策落地生根构筑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德宏团结报.2016年12月19日.
④德宏州民宗教提供资料。
⑤⑥人民网.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关键词 瑞丽 试验区 民族宗教 法治化 问题
作者简介:张成铁,云南德宏州委党校,法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法治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德宏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有着特殊的背景和地位,它关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关乎各民族团结,关乎党在边疆地区的执政基础与边疆地区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关乎边疆地区改革开放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德宏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 德宏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初步探讨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对策思路。
一、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背景下民族宗教工作的背景与形势
(一)中缅日益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
德宏自1985年实行全州对外开放以来,中缅经贸往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德宏州口岸累计进出口总额49.8亿美元, 201口岸出入境人员2064万人次,其中:出境1014万人次,入境1050万人次, 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531万辆次,出境271万辆次,入境260万辆次。①
目前, 德宏州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 有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有瑞丽-木姐、畹町-九谷、章凤-雷基、弄岛-南坎4条中缅两国政府协议对等开放通道。 途径德宏瑞丽芒市的中缅输油气管道2013年开始供气,2017年5月实现原油进口。目前,全州已有1条输油气管道、1条通讯光缆、12条公路、28个渡口、64条通道与缅甸联通。2016年,临时居留和常驻在德宏州的缅籍人员达62047人,其中就业、务工24772人占39.92%。② 2005年-2014年全州有入境通婚缅籍边民12551人,边民登记结婚6134对。2010年以来有近20000名外籍学生在德宏接受幼儿园、初中、高中职高教育。③
日益紧密的中缅经济联系对中缅人文关系产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德宏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带了极大的挑战。
(二)宗教日趋加快发展带来文化上的交流、交融和交锋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德宏世居少数民族信奉宗教社会氛围较为浓厚。目前德宏境内五大宗教门类齐全,但影响较大的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其中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景颇族、傈僳族除部分信奉原始宗教外,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人数较多。南传上座部佛教11世纪初传入德宏,目前已经成为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中普遍的信仰,融入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和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民俗和文化。历史上,基督教1894年由美籍牧师高曼传入德宏,受美国教会和境外缅甸教会控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积极落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德宏宗教发展呈现日趋发展加快态势。据相关资料显示,自1980年德宏州恢复宗教活动以来,宗教场所和宗教信徒不断增加。1991年,德宏州有基督教信徒20000余人,天主教有1000多人,伊斯兰教有130多人。汉地佛教全州有信徒12000多人,傣族、德昂族全民信教。至2016年全州信教群众:53.7411 万人,占全州总人口41.5%,其中:基督教56449人,增长2.8倍;天主教3629人,增长3.62倍;汉传佛教59067人,4.9倍;伊斯兰教2321人,17.85倍。④
宗教加快发展与扩张一方面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法律得到了积极的贯彻和落实, 宗教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传播了平等、仁爱、誠信、节制、洁身自好等观念和价值,宗教团体在赈灾、慈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对边疆社会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传统宗教基础较为深厚地区,宗教日趋加快的扩展打破了各个教派之间的基本平衡与和谐,不时引发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原始宗教与本土宗教的矛盾,在个别县市基督教传播的同时,传统的汉传佛教出现了萎缩,特别是基督教扩张,因其强烈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色彩,必然在文化层面与本土儒释道传统价值观念发生交锋,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有神论与无神论的无形的阵地争夺,许多信徒在世俗世界中发生认知错位,在部分基层村寨曾出现由于宗教的快速扩张产生部分基层执政基础面临消解,在政治上侵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生存的社会基础。
(三)特殊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德宏成为潜在的反恐、反分裂、反渗透的敏感前沿
德宏是中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桥头堡。边疆跨境民族特有的同族同宗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传统中缅两国边境胞波生活环境及友好历史,客观上模糊和淡化着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而边疆宗教发展的西方和境外历史渊源以及本土宗教式微现象等系列因素,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的伪装进行的分裂和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机遇。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中东和东南亚伊斯兰恐怖主义的猖獗,不时有恐怖分子利用德宏口岸潜出潜入,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分化、西化和围堵中国的企图和野心从未改变,边境地区不时闪现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分裂、分化、渗透的魑影。客观上德宏已经成为潜在的反恐、反分裂、反渗透工作的敏感前沿。
二、德宏民族宗教法治化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长期以来,在上级国家和省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德宏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宗教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工作,德宏州民族宗教工作成绩突出,德宏境内民族团结和谐,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级部门的表彰和嘉奖,民族宗教工作成绩斐然。但在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背景下,审视德宏民族宗教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仍有必要。 (一)影响宗教中国化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⑤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发展的根本前途和方向。目前影响宗教中国化存在众多复杂因素。
德宏本土化宗教由于传入历史较久,在边疆民族地区,经过历史的改造、融入与融合,早已经内生在边疆各族群众的经济文化生活之中,融合成为中华文明与文化。而近代以来的传入宗教,由于传入时间较短,特别是早期受到西方和境外教会的控制,以西方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基督教,必然与中国的儒释道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调适。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日趋扩展,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贯彻落实的结果,另一方面反应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上的短板和缺失,宗教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地方,往往是国家社会治理、文化治理存在缺陷的地方。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社会建设滞后,长期以来,贫困、毒品、民族教育、医疗卫生发展不足、社会保障缺失,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再加上市场经济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个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困惑都需要寻求目标和寄托。与此同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科技、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文明强势地影响着世界,在许多中国人眼中,西方社会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准和典范,而国内许多民众对中国文化和价值的怀疑和质疑,把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归结于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归结于中国缺乏宗教、缺乏信仰。这些系列因素使本土宗教缺乏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主导力,而且近年来,宗教界不同程度上缺乏弘扬中国文化和价值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上述因素是近代以来宗教,特别基督教在边疆地区发生、发展和扩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宗教中国化的根本制约因素。
(二)爱国爱教宗教人才和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中国化、法治化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指导思想。宗教工作中国化法治化关键在于支持和培养一批热爱国家、认同社会主义、对中华文化自信,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本土宗教教职人员,这是关乎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阵地和精神阵地,关乎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实现宗教与中华复兴大业相融合的主导性力量。目前,德宏州131名南传教职人员中,缅籍人士有91人,比例高达69%。外籍宗教教职人员,虽然得到宗教职能部门认同,深受信众喜爱,但是毕竟这些教职人员有境外长期生活的背景,受境外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天主教教职人员中宗教造诣高,在信徒中影响大的本土宗教界人士不多,目前德宏州有19个牧师,82个传导员。汉传佛教有教职人员40人,但是面临着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目前在政治上缺乏可靠、宗教造诣高、社会影响大的宗教人士,这是德宏宗教界目前的短板,这种现状和发展态势消极地影响着德宏宗教工作良性发展和宗教中国化方向。
(三)依法服务与管理宗教事务的人才队伍和专业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德宏州有宗教专业干部:14人,专职11人;兼职3人。而目前德宏州五大宗教的信众多达53.7411 万人,占全州总人口41.5%,对宗教工作的服务与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宗教服务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少,任务重,是德宏宗教职能部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特别是民宗和统战部门的合并,客观上增加基层职能部门的工作量,加大了基层职能部门协调上级部门的工作难度。德宏民宗部门,多年来,有的县市常常是一人多岗,一人多责,比如有的县市驾驶员兼办公室主任做财务工作,有的县市出纳兼法规调研股股长。而且,许多岗位流动性较强,人员岗位不稳定,极大地影响着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工作效率和成效。
(四)互联网络社会环境下宗教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学习方式、传播方式并进而影响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网络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实时化、隐蔽化、瞬时化、信息化使宗教的传播、渗透与扩张更为隐蔽、便捷、影响范围大。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进行宗教教义传播更为便捷和高效、网络宗教性事件也更容易引发群体性争议和冲突,宗教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发酵和演变,邪教的传播和影响也更为隐蔽和难以打击。实际上,现代国家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中的“三自”方针的贯彻执行面临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严峻挑战。
(五)境外信徒的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面临观念与机制创新
随着德宏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士进入中国,这些人大部分来自缅甸,还有来自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家,他们具有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这些人群中有佛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他们大部分人不懂中文,与本土信徒语言、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差别较大,时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还有来自缅甸若开邦的罗兴亚人,信仰伊斯兰教,背景极为复杂,这些人群长期居住在中国,有的已经是几十年,繁衍几代人,他们社会生活方式封闭,与当地居民隔离与隔膜,难以对其开展有效的服务与管理,其长期封闭居住的状态势必会对本土的社会治理带来很大的隐患,目前,对这样的人群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治理,在南亚、东南亚恐怖主义势力日益猖獗的背景之下,这些境外信徒的进入给德宏边境地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德宏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对策
(一)加强提升干部队伍服务与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工作中的法治思维
宗教工作法治化是积极落实宪法中公民信仰自由的最根本手段,也是宗教发展中國化的根本保障,也是保持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机制的长效性、制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的制度性措施。2017年9月新修改的《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这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结合中国宗教的历史传统与客观发展实际,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经验总结。也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根本法治原则和精神。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宗教的群众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排他性和扩张性等特点,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中的法治思维,必须特别注意:一是严格区分宗教事务工作中的政策性问题与违法问题、犯罪与非法问题、宗教界自主与自律界限、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极端的问题,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二是要注意引导各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民族习俗、宗教教规的关系,宪法和法律大于宗教教规,一切宗教信仰必须在法律规范范围内活动。三是依法维护信教群众的风俗习惯和正常宗教信仰,保护信教和不信教的信仰自由,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言论和侵害宗教界权益的行为。 (二)完善和创新宗教服务与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机制和体制
新时期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实施过程中,德宏边疆地区宗教工作出现呈现:中缅跨境婚姻的大量增加,缅籍务工经商人群的不断涌入,境外信众不断涌入,基督教宗教发展日趋加快,改信教,非法传教问题时有发生,传统本土宗教后继法人和影响式微和萎缩,南传佛寺外籍住持占比过大,部分寺观年久失修,教职人员缺乏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障,邪教传播时有发生的复杂情况。这些问题归纳起來是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本土宗教影响力的问题;二是基督教发展日趋加快的问题;三是境外教徒的服务与管理的问题;四是宗教发展背后反映出来的边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快出台外籍信徒宗教事务工作管理法规,出台保障寺观庙堂场所和教职人员财产权利、基本社会保障权益的地方法规,全民信教民族地区宗教传教管理规范,宗教重点工作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等具有针对性的地方自治法规成为边疆宗教工作治理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宗教工作队伍建设的法治化进程
边疆地区宗教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宗教服务和管理水平,决定着宗教工作法治化、宗教中国化的水平和方向。宗教工作是我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法治化、中国化需要一批了解熟悉和掌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工作的历史性、复杂性、群众性、敏感性,具有政治敏锐性、理想信念坚定、大局清晰、工作耐心细致、具有深厚的宗教专业知识和成熟的法治思维的专家型、领导型人才。因此通过体制和机制保障宗教工作干部的选拔、任用、提拔的专业性、稳定性是做好宗教工作的人才保障。以此同时,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品德和宗教造诣服众的宗教界人士,成为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和关键。通过立法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宗教人士的选拔、培养长效机制,既是保障宗教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是宗教中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完善和创新引导宗教中国化的法治机制
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发展前途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因此,增强宗教界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自觉性与责任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部门在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中,赋予宗教“三支队伍”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中国历史上儒释道和谐相融的历史和传统是宗教中国化最成功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⑥因此,通过立法建立完善自治地方宗教教职人员的选拔、培养、培训深造、教职晋升、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制度安排提升教职人员政治素养、文化水平、政策和法规水平;继续提升宗教界人士的政治地位和待遇,鼓励教职人员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创新文化释法,从根本上增强广大信众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从感情上、文化上、价值上引导宗教界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融合,实现宗教中国化的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
总之,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宗教事务服务与管理工作规范化、是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发展中国化的长效机制、和谐机制,只有从法治体制机制上规范党委和政府、宗教管理职能部门、管理职责和权力,规范宗教界的权益与义务,明确信徒与非信徒之间的宗教信仰自由的边际,才能更为有力的保障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使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发展沿着和谐健康的中国化方向发展。
注释:
①德宏州商务局:德宏口岸情况通报(2016).
②蓝玉芝.德宏州四个一措施服务缅籍务工人员.云岭先锋网.2016年8月2日.
③焦迪.国家政策落地生根构筑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德宏团结报.2016年12月19日.
④德宏州民宗教提供资料。
⑤⑥人民网.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