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学后教的现实意义
学习方式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研学后教”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它的实施与推动带来了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性质改变,它由以前老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中的学生的依赖性、外在性、强制性特点逐步地走向学生自主独立、知识内在形成、能力综合发展的特点转变。
必将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落实;“研学后教”有机地融合了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研学后教”必将符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二、“研学后教”的内涵
所谓“研学后教”,是以哲学实践论、人脑科学、现代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教师三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对象)为前提,以研学案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以教师三讲(讲重点、难点、关键点)为原则,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范式。
三、“研学后教”理念下作文的课堂模式
教与学的流程设计:(准备:课前制定研学案,解决写什么)→明确学习目标→小组合作,讨论释疑,解决怎么写→写作→展示点评→总结升华课堂评价→检查。
(一) 研学案制定策略: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用“问题串”串起学生的“认知线路图”
在作文课前,让小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往往会准备很多材料,这是学好小学作文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学生在收集材料时,会去观察事物,这时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地、有条理地观察,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但也要求观察全面。其次学生还可以收集好词好句和好的开头结尾。
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交流收集来的材料。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不陷入困境才怪呢!
(二)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冲动
一般说来研学案的目标起到导学、导教、导测的功能,“研学案”的目标主要是面向学生的,也是评价一节课是否达成的标准,因此对目标的解析要具体、要分层,目标要让学生能读明白,使学生清晰自己是否达到要求;目标也是能考核的,用能考核的外显的行为动作表述,如我会写,我能写。
(三) 在“研学案”的导引下,开展小组合作,讨论释疑
形式有自學、对学、群学。
自学:先自己完成研学案指定的内容,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对学: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一对一进行讨论。
群学: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讨论将要展示的内容,讨论自学中遇到的困惑;
首先,在指导审题中,引导学生明确习作目的。抓住题眼,启发学生确定文章的内容。教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了适时的、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作文来“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吸取一个教训,” “给人一个启示”。确定了育人的导向,把学生的写作动机引向认识事理的轨道,增强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在指导选材时,注意把握德育契机。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性质和认识趋向,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既体现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则。
(四)写作注意小学生要培养掌握学好小学作文的步骤。拟定提纲可以使作文整齐、完整。其次应当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重点——值得写的原因,详细地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注意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五)展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步骤,是一节课的精彩之处,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展示形式:对学展示,群学展示,全班展示
对学展示:相邻俩个组成员或与对面的成员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的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好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注意到错别字和容易错的地方。
群学展示(组内展示):对于难度稍大些的,组内可能只有个别同学会的知识可采用组内展示,组长安排组内同学展示,边展示,同学可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质疑,几个小组同时进行。
全班展示:可以选取优秀作文和问题较大的作文向全班展示。总结规律,明确修改的方向。
(六)质疑点评:
评什么:解题思路、疑问、难点。
点评、质疑是深挖教材、生成目标的关键。质疑不同的选材、不同写作方法,点评思路,总结规律。通常,展示的人与点评的人不是同一人,也可以“写的人不讲,讲的人不用写”。老师也可与学生“一问一答”互动质疑。
让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身体去感受。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启发孩子,看到什么,像什么,又想到什么;听到什么,像什么,又想到什么……
这样,孩子说的作文就是多彩的,有形状,有声音,有味道,有感觉,有想法,有趣味了,作文课也就兴趣盎然了。
(七)课堂评价、检查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明确目标,即堂完成。一般通过与学伴交换批改,做到作文“堂堂清”。 按照自评、小组评、老师评三方面,完成对学生作文不同角度的评价。
要多给学生以作文成功的体验。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享受到作文成功的体验,首先,我们要作文的起点和要求,精心构建作文的平台。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我能行。其实,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作文,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批评。要懂得欣赏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的语言以及新奇大胆的想象。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是欣赏的、商量的和富有建设性的,修改的意见也应该是委婉的、中肯的,而不应该是讽刺、挖苦的和空泛的。第三、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4篇认为较好的作文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参加各类作文竞赛,都是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喜悦的好办法。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地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发展,才能帮助孩子们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这样努力去做了,我们就会发觉学生的作文水平已经渐入佳境了。
【参考文献】
[1]《番禺报》
学习方式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研学后教”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它的实施与推动带来了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性质改变,它由以前老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中的学生的依赖性、外在性、强制性特点逐步地走向学生自主独立、知识内在形成、能力综合发展的特点转变。
必将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落实;“研学后教”有机地融合了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研学后教”必将符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二、“研学后教”的内涵
所谓“研学后教”,是以哲学实践论、人脑科学、现代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教师三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研究对象)为前提,以研学案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以教师三讲(讲重点、难点、关键点)为原则,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范式。
三、“研学后教”理念下作文的课堂模式
教与学的流程设计:(准备:课前制定研学案,解决写什么)→明确学习目标→小组合作,讨论释疑,解决怎么写→写作→展示点评→总结升华课堂评价→检查。
(一) 研学案制定策略: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用“问题串”串起学生的“认知线路图”
在作文课前,让小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往往会准备很多材料,这是学好小学作文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学生在收集材料时,会去观察事物,这时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地、有条理地观察,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但也要求观察全面。其次学生还可以收集好词好句和好的开头结尾。
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交流收集来的材料。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不陷入困境才怪呢!
(二)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冲动
一般说来研学案的目标起到导学、导教、导测的功能,“研学案”的目标主要是面向学生的,也是评价一节课是否达成的标准,因此对目标的解析要具体、要分层,目标要让学生能读明白,使学生清晰自己是否达到要求;目标也是能考核的,用能考核的外显的行为动作表述,如我会写,我能写。
(三) 在“研学案”的导引下,开展小组合作,讨论释疑
形式有自學、对学、群学。
自学:先自己完成研学案指定的内容,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对学: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一对一进行讨论。
群学: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讨论将要展示的内容,讨论自学中遇到的困惑;
首先,在指导审题中,引导学生明确习作目的。抓住题眼,启发学生确定文章的内容。教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了适时的、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作文来“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吸取一个教训,” “给人一个启示”。确定了育人的导向,把学生的写作动机引向认识事理的轨道,增强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在指导选材时,注意把握德育契机。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性质和认识趋向,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既体现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则。
(四)写作注意小学生要培养掌握学好小学作文的步骤。拟定提纲可以使作文整齐、完整。其次应当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重点——值得写的原因,详细地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注意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五)展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步骤,是一节课的精彩之处,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展示形式:对学展示,群学展示,全班展示
对学展示:相邻俩个组成员或与对面的成员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的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好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注意到错别字和容易错的地方。
群学展示(组内展示):对于难度稍大些的,组内可能只有个别同学会的知识可采用组内展示,组长安排组内同学展示,边展示,同学可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质疑,几个小组同时进行。
全班展示:可以选取优秀作文和问题较大的作文向全班展示。总结规律,明确修改的方向。
(六)质疑点评:
评什么:解题思路、疑问、难点。
点评、质疑是深挖教材、生成目标的关键。质疑不同的选材、不同写作方法,点评思路,总结规律。通常,展示的人与点评的人不是同一人,也可以“写的人不讲,讲的人不用写”。老师也可与学生“一问一答”互动质疑。
让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身体去感受。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启发孩子,看到什么,像什么,又想到什么;听到什么,像什么,又想到什么……
这样,孩子说的作文就是多彩的,有形状,有声音,有味道,有感觉,有想法,有趣味了,作文课也就兴趣盎然了。
(七)课堂评价、检查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明确目标,即堂完成。一般通过与学伴交换批改,做到作文“堂堂清”。 按照自评、小组评、老师评三方面,完成对学生作文不同角度的评价。
要多给学生以作文成功的体验。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享受到作文成功的体验,首先,我们要作文的起点和要求,精心构建作文的平台。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我能行。其实,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作文,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批评。要懂得欣赏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的语言以及新奇大胆的想象。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是欣赏的、商量的和富有建设性的,修改的意见也应该是委婉的、中肯的,而不应该是讽刺、挖苦的和空泛的。第三、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4篇认为较好的作文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参加各类作文竞赛,都是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喜悦的好办法。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地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发展,才能帮助孩子们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这样努力去做了,我们就会发觉学生的作文水平已经渐入佳境了。
【参考文献】
[1]《番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