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没有海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生物学家F.A.布朗从康涅狄格的海边挖到了一批牡蛎,将其放进千里之外芝加哥一个地下室里的水族箱。他是一个生物节律研究者,知道牡蛎会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起居。
  搬入新居的头两个星期,什么都没有改变。牡蛎们依然按照它们正常的规律生活:它们时而缩回去,时而张开壳,捕捉海水里的浮游生物喂养自己,一切遵循着遥远的康涅狄格海岸潮起潮落的节律。
  但是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发生了一件难以解释的事情。它们依然像潮水一样起伏,但是它们在高潮期的行为却不再和康涅狄格的潮水吻合。不是佛罗里达,不是加利福尼亚,不是多佛,不符合科学所知的任何一张潮汐表。
  经过反复计算,布朗意识到一点:这是芝加哥的涨潮时间。
  但是芝加哥没有海。
  这些牡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地下室里,生活在玻璃箱的人造海水中。但它們知道海的存在,它们的祖先已经在海边生活了几亿年;它们可以离开海,海却不会离开它们。布朗猜测,也许牡蛎感知到了气压的变化,从中反推出潮汐应来的时间、自己应有的节律。没有任何一只牡蛎是有意识地在做这一切——但在某种深层的意义上,它们正想象着这样的一片海,一片不存在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海,想象着那里的潮起潮落,而它们会随着海的节律而开合。
  芝加哥没有海,但牡蛎带来了海。
  (方枪枪摘自“果壳”)
其他文献
春雨润无声 董克诚 水彩  我多想在诗句中吸入  整个世界,它变换着面容,  草叶难以捕捉的颤动  树木转瞬而昏暗的  庄严,愤怒生了翼的  干燥的沙子,叽喳如鸟儿——  这整个世界,美好而驼背  如因古尔河岸的树木。  在那里我听到第一声轰隆的  雷雨。它让笔直的枝干  绵羊般温顺,我看见树冠——  轰隆雷声的綠色模塑。  而雨沿着陶土的斜檐奔跑,  被箭镞驱赶,生出分枝的犄角,  一如好奇的猎
期刊
我以前特别赞同毛姆的一句话:“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每当我为了什么事情生气,我就会对自己说,这都是不读书之过,如果你的世界无限宽广,又怎会为这种事情动气呢?这就是鄙吝之心啊。  迎春遇到麻烦时,就躲到书里去。她的丫鬟和她奶妈的儿媳妇吵架,她劝不住,干脆拿了本《太上感應篇》来看。  这不就是把阅读当成避难所吗?  迎春这个人笨吗?好像是不太聪明,大观园里起诗社,黛玉、湘云、宝钗轮番展示才
期刊
玉壺春瓶 王怀庆 油画  为什么明朝的桌椅板凳最牛?研究明式家具的泰斗王世襄讲:“明及清前期家具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城市乡镇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家具的需求,而且改变了社会习尚,兴起了普遍讲求家具陈设的风气;二是海禁开放,硬木大量输入,使工匠有可能制造出精美坚实并超越前代的家具。”  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喜欢明朝的桌椅板凳?  王老写道:“明及清前
期刊
音乐是颇为神秘的东西。人们既不能吃它,也不能穿它,还不能用它证明什么——它纯粹是一种毫无用途的东西。  鸣禽唱歌可以看作是寻偶的需求。但人类为什么要把16至17000赫茲之间制造出来的震动,当作需求,当作职业,当作天职,实在是无法解释的。  同样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这个领域的能人所获得的赞赏和崇拜远远超过发明家、战场上的统帅和国务活动家呢?  显然,人类对音乐的倾心是天生的,在马赛的洞穴里,人们找
期刊
在2018年的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中,亿万财产继承人王多鱼抓着头发痛苦地哀号:“为什么我的钱就像自己会繁殖一样,怎么花都花不完?”  这部虚构的喜剧其实讲了一个一般观众不会关注的知识点,那就是:富人的钱会自己繁殖,而穷人的钱,其增长会受到限制。  “马太效应”是专门用來形容这种现象的词,它来自《圣经》,原话是这样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富人不需要靠
期刊
一个经典的中国故事是从《静夜思》开始的。  公元726年,李白25岁,这是他第二次离开故乡四川江油。第一次离开故乡时,他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除了拜师、求举荐受挫以外,一无所获。而第二次离开故乡,他已步入青壮年,从此,他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那年夏天结束前,李白来到扬州,他忽然病倒,钱也用完了。据说他家的生意遇到问题,无法再供他像年轻时那样挥霍。扬州的小旅舍不允许赊账,李白身边唯一的亲人是伴随他出故乡
期刊
平庸不是恶,生活本来就是平庸的。超越平庸不是要拒绝它,这是无法拒绝的。写出平庸的力量,这正是普鲁斯特、乔伊斯的高明之处。看看乔伊斯如何写排便、煎羊腰子,不过是平庸至极的细节,如果他不热爱生活,他根本写不出那些伟大的细节。  在公司、单位的生活难道不正是日常生活?世间一切皆诗,非此即彼是看不见诗的。每一种生活都是值得过的、值得写的。但丁、卡夫卡、塞林格、杜甫都是伟大的典范。杜甫在衙门上班不是一天两天
期刊
前天晚上,我一个香港的朋友去世了。他比我大不了几岁,是个事业很成功的摄影师。上次见他不过是一个月前,他端着一杯红酒站在香港一栋建筑的屋顶,那里是一个展览的开幕酒会现场。寒暄过后,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指着远处楼群中露出的一片海湾,告诉他,在白天我看过那片海,是碧绿的,很美。他望了望那一小片被裁剪了的黑漆漆的海面,用他一贯蹩脚的、难以让人明白的国语靠近我的耳朵,好像说一个秘密一样:“那个海港是专门运垃
期刊
李約瑟(1900—1995)问题的诞生  1937年夏天,一位叫鲁桂珍的中国女性从上海启程,乘船到达伦敦。鲁桂珍研究动物肌肉收缩学,对生物化学有兴趣,此行是到剑桥大学向生化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拜师。与她同行的还有两位年轻的科学家,沈诗章和王应睐。  对于她与李约瑟头一次见面的情形,鲁桂珍在回忆录中写道,她本期待一位“有着一丛白胡子的老人”出现,没想到站在眼前的却是位“年轻、黑
期刊
大数有多大?  某知名周刊上有篇文章,呼吁大家不要在开车时给手机充电。文章说车上的电都是燃烧汽油而来的,这种发电模式太浪费了。有多浪费呢?美国人每年因为在车上给手机充电,总共多消耗了价值2亿美元的石油!  2億美元?这个数字很大吗?美国开车的人差不多有2亿,这相当于每人每年多花l美元。而这1美元可以让人在车上给手机充电——不知道省去多少麻烦,这可能是你所花过的最值的1美元。  所以理解大数的一个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