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S/MS法定量检测肌酐校正后尿肌氨酸的方法建立及评估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shuo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肌酐校正后尿肌氨酸的含量,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方法学建立及评价。2014年5月至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采集36例前列腺癌患者、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76例健康体检者的随机尿各5 ml,以[2H3]-肌氨酸作为同位素内标,使用丹磺酰氯对肌氨酸进行柱前衍生,应用LC-MS/MS技术同时测定肌氨酸和肌酐含量。评价该方法的线性、最低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并与酶法比较一致性。

结果

使用LC-MS/MS法检测尿肌氨酸特异性高,与同分异构体完全分离亦未见明显干扰因素。肌氨酸线性方程为Y=2.045 6X+0.068 9,R2=0.994;检测限(LOD)为8 ng/ml,定量限(LOQ)为25 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6%;回收率范围96.8%~105.1%;LC-MS/MS法与酶法结果具有相关性,R2=0.815,P<0.01,平均偏差为-37.1%。

结论

成功建立LC-MS/MS测定尿液肌氨酸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有望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中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21-324)

其他文献
老年隐性心功能衰竭(隐性心衰)因表现复杂且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误治.现对隐性心衰64例分析如下.  1方法与结果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隐性心衰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56~75岁,平均62岁.其中有冠心病史者15例,高血压病史者6例,心脏瓣膜钙化者4例,糖尿病史者6例。
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92例,作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期正确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指征、及时得当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报告如下。
目的通过测量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了解参加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探讨在临床实验室之间用患者血清开展室间比对和正确度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方法学比对研究,2013年3至8月经2家国际候选参考实验室应用改良的不含磷酸吡哆醛ALT参考方法为5份患者血清赋值,23家常规实验室在同一时间重复2次测定这5份样品。计算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参考实验室均值的偏倚,并与允许偏倚6%进行比较。计算均值和相对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