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校进行教学教研课题《初中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如火如荼,笔者承担子课题,以质量动态监控促进物理教学,下面介绍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对学生进行质量动态监控投入过程的多种尝试和反思,
1.指导学生做课件。让学生了解老师怎么教
刚刚出来教书的新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学过的”不算懂,“教过的”才是真的懂,这是因为传统的质量动态监控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学习和认知方式的独特性,学过的、考过的只是把知识“翻版”在考卷上,没有一个知识结构印在脑海,往往过后就忘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学习方式,因而每个人的知识建构不一定相同,做课件实际上也是备课(只不过是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演示),是迫使备课者钻进书本。认真弄透内容,联系相关知识重新组织、表达。这个钻研、知识建构的过程使得他“真的懂了”!基于这点,我们利用学生对电脑较熟练的优势,尝试把一些比较显浅易懂的章节布置给学生做课件(如《声音的产生》、《光的反射》、《压强》等),让他们参与备课、讲课、交流等环节,使他们有“学习的主人”的感觉。从而积极参与。从信息的收集处理到重点难点的把握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做课件加强了对相关章节知识的关注,这样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比教师在课堂基本在唱独角戏效果好多了,
2.完成课后的实验、小制作和专题小调研、小论文
动态监控的最大特点,就是质量动态监控的作业能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要求学生从事一些需要高层思考或者问题解决技能的事情。过程和作品是质量动态监控的重点,质量动态监控的作业具有价值、挑战性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我们鼓励学生从“乐于提问”起步,向“专题研究”发展,沿着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创造能力的层次锻炼,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后,可以引导他们向“专题研究”迈步了,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我布置学生进行“学校周边噪声情况的调查”。学生的反应是很有兴趣了解息息相关的学习环境的噪声情况;在学习了电磁波、光学以后。我布置了“广州光污染情况调查”给学生,有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啊,光也有污染?……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小实验,学生不久就顺利写出了报告,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大大提升,
课后的实验、小制作和专题小调研、小论文等学习活动,我是按照两个从低到高的层次(①搜集资料、处理信息;②有自己的观点(论文)或创意(小制作))来质量动态监控学生的课外学习,过程和作品是质量动态监控的重点。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如高层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创造力等。都必然在质量动态监控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真知在过程中掌握,能力在过程中发展,情感在过程中陶冶,思想在过程中转变,
3.让学生先行归纳,建构整章书的知识结构——学会。把书变薄”
初中物理知识涉及面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都较高,真正学好并不容易,一章书教完,问学生学习了什么?学生往往只能顺着目录读出来,觉得疑难较多。“散沙”满目,全然不知其结构、各知识点的联系,更别提抓重点、带全面了,所以。在经过上述的学习活动,学生对相应知识有了一定的建构以后,教会学生如何把书“由厚变薄”,掌握一些复习归纳方法,学会学习,也应该是教师钻研的课题,
每教完一章(单元),我多让学生先行复习归纳。要求搞清结构,突出重点和各知识点的联系,结合实际,把相应的习题也归纳,占本章成绩10%~20%,初期。学生对这份半迫半诱的功课既高兴又轻视,以为“开卷扒分”很容易,当学生发现抄得多的分数并不高。认识到这并不是把定律、公式罗列出来那么简单,而是要抓住重点。梳理脉络,舍末求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对于热学的分子运动论,似乎不好掌握,其实它是遵循力学中“运动—受力——能量”这样的教学进程的,我们不妨基本按照力学中“运动——受力——能量”这样的教学进程,将分子运动论按照“分子构成——(热)运动——分子力——内能”这个顺序记忆,只要一提到这几个词组学生即可以联想到全部内容。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了,使知识结构逐渐清晰。
责任编辑 罗 峰
1.指导学生做课件。让学生了解老师怎么教
刚刚出来教书的新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学过的”不算懂,“教过的”才是真的懂,这是因为传统的质量动态监控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学习和认知方式的独特性,学过的、考过的只是把知识“翻版”在考卷上,没有一个知识结构印在脑海,往往过后就忘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学习方式,因而每个人的知识建构不一定相同,做课件实际上也是备课(只不过是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演示),是迫使备课者钻进书本。认真弄透内容,联系相关知识重新组织、表达。这个钻研、知识建构的过程使得他“真的懂了”!基于这点,我们利用学生对电脑较熟练的优势,尝试把一些比较显浅易懂的章节布置给学生做课件(如《声音的产生》、《光的反射》、《压强》等),让他们参与备课、讲课、交流等环节,使他们有“学习的主人”的感觉。从而积极参与。从信息的收集处理到重点难点的把握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做课件加强了对相关章节知识的关注,这样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比教师在课堂基本在唱独角戏效果好多了,
2.完成课后的实验、小制作和专题小调研、小论文
动态监控的最大特点,就是质量动态监控的作业能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要求学生从事一些需要高层思考或者问题解决技能的事情。过程和作品是质量动态监控的重点,质量动态监控的作业具有价值、挑战性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我们鼓励学生从“乐于提问”起步,向“专题研究”发展,沿着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创造能力的层次锻炼,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后,可以引导他们向“专题研究”迈步了,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我布置学生进行“学校周边噪声情况的调查”。学生的反应是很有兴趣了解息息相关的学习环境的噪声情况;在学习了电磁波、光学以后。我布置了“广州光污染情况调查”给学生,有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啊,光也有污染?……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小实验,学生不久就顺利写出了报告,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大大提升,
课后的实验、小制作和专题小调研、小论文等学习活动,我是按照两个从低到高的层次(①搜集资料、处理信息;②有自己的观点(论文)或创意(小制作))来质量动态监控学生的课外学习,过程和作品是质量动态监控的重点。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如高层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创造力等。都必然在质量动态监控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真知在过程中掌握,能力在过程中发展,情感在过程中陶冶,思想在过程中转变,
3.让学生先行归纳,建构整章书的知识结构——学会。把书变薄”
初中物理知识涉及面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都较高,真正学好并不容易,一章书教完,问学生学习了什么?学生往往只能顺着目录读出来,觉得疑难较多。“散沙”满目,全然不知其结构、各知识点的联系,更别提抓重点、带全面了,所以。在经过上述的学习活动,学生对相应知识有了一定的建构以后,教会学生如何把书“由厚变薄”,掌握一些复习归纳方法,学会学习,也应该是教师钻研的课题,
每教完一章(单元),我多让学生先行复习归纳。要求搞清结构,突出重点和各知识点的联系,结合实际,把相应的习题也归纳,占本章成绩10%~20%,初期。学生对这份半迫半诱的功课既高兴又轻视,以为“开卷扒分”很容易,当学生发现抄得多的分数并不高。认识到这并不是把定律、公式罗列出来那么简单,而是要抓住重点。梳理脉络,舍末求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对于热学的分子运动论,似乎不好掌握,其实它是遵循力学中“运动—受力——能量”这样的教学进程的,我们不妨基本按照力学中“运动——受力——能量”这样的教学进程,将分子运动论按照“分子构成——(热)运动——分子力——内能”这个顺序记忆,只要一提到这几个词组学生即可以联想到全部内容。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了,使知识结构逐渐清晰。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