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分析英语教学与思政课教育融合的内涵、可行性、重要意义,提出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紧抓教师角色定位,强化思政意识;关注学生职业素养,渗透价值理念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健全多层级工作机制,构筑制度保障。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B-0149-02
步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与要求,特别提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活跃阵地来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要利用不同学科课程优势融合思政理论,在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形成同向力。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出现了“课程思政”理念,为学校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中职学校作为承担中职学历学生教育任务的重要力量,应认真领会“课程思政”精神,加强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英语教学与思政课教育融合的内涵
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新形势下的重要命题,是对“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具体演绎。“课程思政”概念最早形成于 2014 年,主要指课程教学要高度凝聚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意识,积极挖掘不同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保证学生在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中可以接受同等信息量的思政理论教育,从而发挥学科课程在专业技能教学功能之外的思政育人功能。
英语教学作为专业语言课程教学,具有特定的专业技能教学功能与价值,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就是强调要合理放大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想素质的积极引导,避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英语文化后在语言运用中产生崇洋心态,避免学生从意识形态上弱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认同。同时,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将最大限度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各种文化,尊重优秀文化,摒弃颓废文化,健全人格,增强综合素质。
二、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中职英语课程归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中职英语课程是典型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应发挥公共教育职能,即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铺设学生健康的生活道路。中职英语课程对于中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而言都是必修课程,这样就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较为系统的英语知识,掌握英语的运用技能,增加对世界文化的领略与接纳机会,并以语言为载体感受不同文化的摩擦、碰撞、兼容。可见,中职英语课程既是帮助学生接触世界、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公共基础人文资源。这正是培养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能力所需要的,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变得可行。
(二)中职英语课程致力于推动教学改革。在新时代,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中职学校也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寻求更好的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路径。中职英语课程十分注重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希望通过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来推动教学改革,让学生接受的综合教育可以摆脱时空局限性,而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同样积极开辟学生接受思政理论的新场景、新方式,希望在教学改革中发挥育人功效,因此中职英语课程在教学改革中与思政教育目标保持了同一性,验证了两者融合的可行性。
(三)中职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立德树人)的依赖性。中职英语教学也有立德树人的重要培养目标,为了能够真正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效果,就需要认真掌握中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意识形态建设,使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这就需要依赖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教育渗透至英语教学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中世界文化的扬弃。
三、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完善“課程思政”教改命题解题思路。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应积极转化为课程教学的内在驱动。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教改命题,即宏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形成“大思政”视野,有序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课堂中,为教改命题提交更加完善的新解题思路。
(二)助推语言教育的功能升级。新时代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强化中职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中职英语课程特点鲜明,是面向职业教育、定位培养职业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中职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学习与技能输入的过程中,会持续关注国外的不同文化、不同意识、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念,随着教师在课堂上对国内与国外文化的对比,引导学生去伪存真、辨善识美,学生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将发挥更为积极、更具正能量的功能,促进学生使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实现语言教育的功能升级。
(三)合理应对中职学生的发展诉求。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更合理地应对中职学生的发展诉求。处于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接收着更多的信息,他们享受着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分析问题更加客观,更有主见。他们更希望在接受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了解中国,更了解世界,建立更远大的理想,树立更宏伟的目标,规划更积极的职业发展路径,参与更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这些发展诉求是需要以更加稳固、更加积极的思想道德为基础的。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让中职学生的教学活动有了更多的思政元素,将使中职学生更加自信、朝气蓬勃,成就职业人生。
(四)促进中职教师的素质提高。随着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中职教师将意识到单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与技能并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还应主动增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在加深对思政内涵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完善自我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融会贯通各种思政理论,激活智育与德育结合的教学思维,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信仰保持坚定立场,又客观传递西方文化。
四、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准确教师角色定位,强化思政意识。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首先要求英语教师要准确定位角色职能,积极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传递正确的思政观念;其次教师要强化自己的思政意识,主动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展开研究、寻求对策,在需求改善的环节引入思政意识,以合理的教法完成教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认可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最后英语教师应在角色定位中调整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良性沟通桥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关注学生职业素养,渗透价值理念教育。很多中职学生的素质依然存在不足,如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淡化,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国情、民情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政素养基础。英语教师可在每节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用英语演讲一个爱国主题或文化主题,如演讲传统节日、地方美食、国内景点、中国文学著作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职业敏感度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英语教师在结合课程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丰富教材以外的辅助資料,尽可能完善需要传授给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增加更多的教学内容,如增加英语国家的传统习俗、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知识,系统性提供相关的阅读内容,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此外,解读不同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如在社交礼仪、民族传统、风俗忌讳等方面的差异,并适当为学生解释当出现文化冲击或碰撞时应保持的态度,教导学生始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持足够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有更多的认识。
(四)拓展教学活动形式,深化思政教育影响。英语教师可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设计不同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某些时政话题或历史话题的小组讨论,制作小组调查问题、访谈报告或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报告等,以多种形式让学生接受思政理论。此外,教师要本着“课程思政”的理念探寻更多的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外化活动,可设计周期性主题活动,如以职业规划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外语辩论,或讲述中国故事、红色文化,由学生用英语书写心得、交流感悟。还可以布置课外网络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体会国家发展方针政策,培养家国情怀,深化思政教育影响。
(五)健全多层级工作机制,构筑制度保障。为提高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率,中职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特点,健全学校工作机制,构筑制度保障。首先,健全领导机制,组建以英语教研室为主体的领导小组,力争形成校级、院级、教师级三级领导机制,在全校、各部门、各专业、各班级中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工作氛围。其次,强化教学资源配套机制,积极推动教改,完善团建,补充经费,转化教研成果,就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问题形成更为全面的顶层设计。再次,加强考评机制建设,对教师的思政素养绩效实施考评,推动教学融合。最后,完善督导机制,对英语教师的课堂融合实施情况进行把关,加强反馈和整改优化,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由于自身理论基础薄弱,易受各种思潮冲击,整体思想水平不高,常常迷醉于英语教材所展示的不良的国外文化,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中职英语教师应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融合思政理论精髓,承担思政教育责任,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刚跃,孙瑞娟.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2]顾丹华.中职英语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1).
[3]张军燕.浅谈中职卫校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4]张小菊.中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17(43).
【作者简介】蓝美新(1973— ),女,瑶族,籍贯广西大化,讲师,现就职于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编 王悦之)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B-0149-02
步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与要求,特别提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活跃阵地来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要利用不同学科课程优势融合思政理论,在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形成同向力。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出现了“课程思政”理念,为学校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中职学校作为承担中职学历学生教育任务的重要力量,应认真领会“课程思政”精神,加强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英语教学与思政课教育融合的内涵
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新形势下的重要命题,是对“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具体演绎。“课程思政”概念最早形成于 2014 年,主要指课程教学要高度凝聚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意识,积极挖掘不同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保证学生在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中可以接受同等信息量的思政理论教育,从而发挥学科课程在专业技能教学功能之外的思政育人功能。
英语教学作为专业语言课程教学,具有特定的专业技能教学功能与价值,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就是强调要合理放大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想素质的积极引导,避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英语文化后在语言运用中产生崇洋心态,避免学生从意识形态上弱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认同。同时,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将最大限度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各种文化,尊重优秀文化,摒弃颓废文化,健全人格,增强综合素质。
二、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中职英语课程归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中职英语课程是典型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应发挥公共教育职能,即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铺设学生健康的生活道路。中职英语课程对于中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而言都是必修课程,这样就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较为系统的英语知识,掌握英语的运用技能,增加对世界文化的领略与接纳机会,并以语言为载体感受不同文化的摩擦、碰撞、兼容。可见,中职英语课程既是帮助学生接触世界、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公共基础人文资源。这正是培养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能力所需要的,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变得可行。
(二)中职英语课程致力于推动教学改革。在新时代,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中职学校也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寻求更好的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路径。中职英语课程十分注重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希望通过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来推动教学改革,让学生接受的综合教育可以摆脱时空局限性,而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同样积极开辟学生接受思政理论的新场景、新方式,希望在教学改革中发挥育人功效,因此中职英语课程在教学改革中与思政教育目标保持了同一性,验证了两者融合的可行性。
(三)中职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立德树人)的依赖性。中职英语教学也有立德树人的重要培养目标,为了能够真正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效果,就需要认真掌握中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意识形态建设,使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这就需要依赖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教育渗透至英语教学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中世界文化的扬弃。
三、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完善“課程思政”教改命题解题思路。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应积极转化为课程教学的内在驱动。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教改命题,即宏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形成“大思政”视野,有序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课堂中,为教改命题提交更加完善的新解题思路。
(二)助推语言教育的功能升级。新时代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强化中职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中职英语课程特点鲜明,是面向职业教育、定位培养职业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中职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学习与技能输入的过程中,会持续关注国外的不同文化、不同意识、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念,随着教师在课堂上对国内与国外文化的对比,引导学生去伪存真、辨善识美,学生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将发挥更为积极、更具正能量的功能,促进学生使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实现语言教育的功能升级。
(三)合理应对中职学生的发展诉求。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更合理地应对中职学生的发展诉求。处于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接收着更多的信息,他们享受着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分析问题更加客观,更有主见。他们更希望在接受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了解中国,更了解世界,建立更远大的理想,树立更宏伟的目标,规划更积极的职业发展路径,参与更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这些发展诉求是需要以更加稳固、更加积极的思想道德为基础的。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让中职学生的教学活动有了更多的思政元素,将使中职学生更加自信、朝气蓬勃,成就职业人生。
(四)促进中职教师的素质提高。随着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中职教师将意识到单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与技能并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还应主动增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在加深对思政内涵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完善自我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融会贯通各种思政理论,激活智育与德育结合的教学思维,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信仰保持坚定立场,又客观传递西方文化。
四、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准确教师角色定位,强化思政意识。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首先要求英语教师要准确定位角色职能,积极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传递正确的思政观念;其次教师要强化自己的思政意识,主动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展开研究、寻求对策,在需求改善的环节引入思政意识,以合理的教法完成教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认可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最后英语教师应在角色定位中调整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良性沟通桥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关注学生职业素养,渗透价值理念教育。很多中职学生的素质依然存在不足,如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淡化,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国情、民情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政素养基础。英语教师可在每节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用英语演讲一个爱国主题或文化主题,如演讲传统节日、地方美食、国内景点、中国文学著作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职业敏感度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英语教师在结合课程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丰富教材以外的辅助資料,尽可能完善需要传授给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增加更多的教学内容,如增加英语国家的传统习俗、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知识,系统性提供相关的阅读内容,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此外,解读不同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如在社交礼仪、民族传统、风俗忌讳等方面的差异,并适当为学生解释当出现文化冲击或碰撞时应保持的态度,教导学生始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持足够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有更多的认识。
(四)拓展教学活动形式,深化思政教育影响。英语教师可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设计不同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某些时政话题或历史话题的小组讨论,制作小组调查问题、访谈报告或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报告等,以多种形式让学生接受思政理论。此外,教师要本着“课程思政”的理念探寻更多的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外化活动,可设计周期性主题活动,如以职业规划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外语辩论,或讲述中国故事、红色文化,由学生用英语书写心得、交流感悟。还可以布置课外网络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体会国家发展方针政策,培养家国情怀,深化思政教育影响。
(五)健全多层级工作机制,构筑制度保障。为提高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率,中职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特点,健全学校工作机制,构筑制度保障。首先,健全领导机制,组建以英语教研室为主体的领导小组,力争形成校级、院级、教师级三级领导机制,在全校、各部门、各专业、各班级中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工作氛围。其次,强化教学资源配套机制,积极推动教改,完善团建,补充经费,转化教研成果,就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问题形成更为全面的顶层设计。再次,加强考评机制建设,对教师的思政素养绩效实施考评,推动教学融合。最后,完善督导机制,对英语教师的课堂融合实施情况进行把关,加强反馈和整改优化,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由于自身理论基础薄弱,易受各种思潮冲击,整体思想水平不高,常常迷醉于英语教材所展示的不良的国外文化,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中职英语教师应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融合思政理论精髓,承担思政教育责任,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刚跃,孙瑞娟.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2]顾丹华.中职英语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1).
[3]张军燕.浅谈中职卫校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4]张小菊.中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17(43).
【作者简介】蓝美新(1973— ),女,瑶族,籍贯广西大化,讲师,现就职于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编 王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