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几年前一个研究生的四人展上就与廖小东相认,拜读过其作品,毕业后的这几年,廖小东也未曾停止对绘画的追求和思索,以至于我们在艺术生涯中既是朋友,更是知己。从他早期的作品到至今,可以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探索脉络,从他的整个作品格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传承南方山水油画家的特性和功底深厚的学院基础。在植入了个人语言特征的同时,还宣泄着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情绪。
同时,他的作品里充满着诗性般的韵味,一种对山水的移情写照。所谓诗性,即饱含着诗者的根性,也自然流露着主观出发者的激情。从廖小东这批作品当中,恰好也让我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廖小东的作品中,从早期追求肌理的的厚重和色彩的轻快,转向笔触的轻快变化和用色的可变性,再到近期以大笔触块面与点线的结合、抽象与具象的虚实变化,同时,追求着一种画面的趣味性。整个脉络可以看出他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在整个过程中,都在不断突破自我,探索绘画领域里更多的可能。他在掌控学院本身的技法和理论的同时,还融入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修养,使画面生动形象,意境优美,也透露出这种道不明的当下人的精神状态。
中国的写意文脉博大精深,至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几经波折,已渐渐在写意领域里取得丰果。廖小东作为一位年轻的画家,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大自然色彩变化无常的敏锐捕捉,通过他个人的思想情怀融入其中,使其画面细腻而轻松,回味无穷。古讲“六法”,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为上,无论是色彩的连贯和谐,还是运笔的力量节奏,都独特巧妙地贯穿其中,这对一位年轻的风景画家来说,将眼前零散的事物布置于画布上,使之概括整体,在他的作品中都得以充分体现,做到如此状态,离不开他对绘画的执着。
正是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的情怀,生成了他作品中一种潜移默化的朴实大气,微妙而独有的个人风格。
衷心祝愿他的艺术之路常青!
《十月川西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山蜀水多险峻,川西之地更甚。巴蜀古时被称为蛮夷之地,现在不少地方也是人迹罕见之地。说起川西,我们往往会想到崇山峻岭、白雪皑皑、一马平川,还有热情淳朴的藏羌同胞。与友人一行四人,有说有笑,老刘讲着他的过去,杨贤时不时的看着车窗外又扭头大睡,只有我和周勇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一边放着《老司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哼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美丽而神秘的松坪沟。
到景区大门已经是晚上7点,满天星辰,感觉星星那么的近、那么的明亮清澈。興高采烈来到景区门口正准备驱车直入,却被几个保安小哥拦了下来,问我们是干啥的。和他们乱侃一通,说“我们是来自重庆的艺术家”,几支烟下肚,又经过几番周折后,在客栈孙贤贵老板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了我们的大本营——云顶客栈。
伴着缭绕云雾和冉冉升起的太阳,迎来了松坪沟的第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组成的大队伍参观了松坪沟景区。
《写生趣闻》片段之一
伴着强节奏感的音乐,满怀期待地在陌生小路上开着车,不一会儿来到了草原之巅----岩窝寨草原。高高耸立的祭山塔和远处零星散落的废弃羌族民居是最吸引我的,加之更远处漫漫荒原映衬在蓝天下,使我有了画画的冲动。三下五除二就把画架支了起来,正画得起劲,旁边来了几位当地和善的羌民,问我们“骑马吗”,随声应之“不骑,我们是画家可以画马”,反问之“你们住的村庄离这儿远吗,来回跑中午吃啥”,一位和蔼的羌族阿姨一边拾起地上的枯枝一边说“中午可以给你们两个做火锅”。一听就来了劲,心想“荒郊野外哪来火锅这么洋气的美食”。于是就有了之后的画面:“两个晒得黝黑黝黑的青年人和一个更黝黑的羌族阿姨围坐在由乱石堆砌火炕旁,枯枝落叶在火里烧着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炭灰里的烤洋芋也飘出了阵阵清香,火锅里也发出来咕噜咕噜的沸腾声”。大家闲聊的同时,火锅也煮好了,各种食材的香气扑鼻而来——最地道的腊肉、最绿色生态的白菜、粉条和最香的炭烤馒头。慵懒的午间,哂着最干净无暇的太阳,品着最生态无害的菜食,聊着没有防备的话语,听着林间的鸟语……突然感叹当地人民是如此的幸福啊!
《写生趣闻》片段之二
某日,来到了鳞次栉比的村庄前,被它强有力的构成节奏和远处雄浑的大山所吸引。画至半途,一位岁数不大较高的大姐背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婴儿看着我们,于是闲聊“你孩子多大啊!”,她说“是我孙女”。顿时尴尬,几只乌鸦呱呱飞过。为了缓解尴尬,就问了一句“附近有小卖部卖泡面吗?”,她(黎大姐)说“我家就有”。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画面:围坐在暖和的铁炉子旁,看着两盆硕大的面食和一盘精心为我们炒的新鲜牦牛肉,却不知从何下口。黎家在村里算大户人家,建筑面积近千平米,且有几十头牲畜,儿子经营土鸡养殖业。酒饱饭足之后,参观了黎家大院,两层小楼、左右厢房、有院坝、有晒楼。橙黄色的外墙漆经岁月洗礼已斑驳脱落,在明净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有历史浑厚感、沧桑感、神秘感——这也是我对阿坝的整体感受。
同时,他的作品里充满着诗性般的韵味,一种对山水的移情写照。所谓诗性,即饱含着诗者的根性,也自然流露着主观出发者的激情。从廖小东这批作品当中,恰好也让我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廖小东的作品中,从早期追求肌理的的厚重和色彩的轻快,转向笔触的轻快变化和用色的可变性,再到近期以大笔触块面与点线的结合、抽象与具象的虚实变化,同时,追求着一种画面的趣味性。整个脉络可以看出他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在整个过程中,都在不断突破自我,探索绘画领域里更多的可能。他在掌控学院本身的技法和理论的同时,还融入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修养,使画面生动形象,意境优美,也透露出这种道不明的当下人的精神状态。
中国的写意文脉博大精深,至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几经波折,已渐渐在写意领域里取得丰果。廖小东作为一位年轻的画家,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大自然色彩变化无常的敏锐捕捉,通过他个人的思想情怀融入其中,使其画面细腻而轻松,回味无穷。古讲“六法”,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为上,无论是色彩的连贯和谐,还是运笔的力量节奏,都独特巧妙地贯穿其中,这对一位年轻的风景画家来说,将眼前零散的事物布置于画布上,使之概括整体,在他的作品中都得以充分体现,做到如此状态,离不开他对绘画的执着。
正是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的情怀,生成了他作品中一种潜移默化的朴实大气,微妙而独有的个人风格。
衷心祝愿他的艺术之路常青!
《十月川西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山蜀水多险峻,川西之地更甚。巴蜀古时被称为蛮夷之地,现在不少地方也是人迹罕见之地。说起川西,我们往往会想到崇山峻岭、白雪皑皑、一马平川,还有热情淳朴的藏羌同胞。与友人一行四人,有说有笑,老刘讲着他的过去,杨贤时不时的看着车窗外又扭头大睡,只有我和周勇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一边放着《老司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哼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美丽而神秘的松坪沟。
到景区大门已经是晚上7点,满天星辰,感觉星星那么的近、那么的明亮清澈。興高采烈来到景区门口正准备驱车直入,却被几个保安小哥拦了下来,问我们是干啥的。和他们乱侃一通,说“我们是来自重庆的艺术家”,几支烟下肚,又经过几番周折后,在客栈孙贤贵老板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了我们的大本营——云顶客栈。
伴着缭绕云雾和冉冉升起的太阳,迎来了松坪沟的第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组成的大队伍参观了松坪沟景区。
《写生趣闻》片段之一
伴着强节奏感的音乐,满怀期待地在陌生小路上开着车,不一会儿来到了草原之巅----岩窝寨草原。高高耸立的祭山塔和远处零星散落的废弃羌族民居是最吸引我的,加之更远处漫漫荒原映衬在蓝天下,使我有了画画的冲动。三下五除二就把画架支了起来,正画得起劲,旁边来了几位当地和善的羌民,问我们“骑马吗”,随声应之“不骑,我们是画家可以画马”,反问之“你们住的村庄离这儿远吗,来回跑中午吃啥”,一位和蔼的羌族阿姨一边拾起地上的枯枝一边说“中午可以给你们两个做火锅”。一听就来了劲,心想“荒郊野外哪来火锅这么洋气的美食”。于是就有了之后的画面:“两个晒得黝黑黝黑的青年人和一个更黝黑的羌族阿姨围坐在由乱石堆砌火炕旁,枯枝落叶在火里烧着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炭灰里的烤洋芋也飘出了阵阵清香,火锅里也发出来咕噜咕噜的沸腾声”。大家闲聊的同时,火锅也煮好了,各种食材的香气扑鼻而来——最地道的腊肉、最绿色生态的白菜、粉条和最香的炭烤馒头。慵懒的午间,哂着最干净无暇的太阳,品着最生态无害的菜食,聊着没有防备的话语,听着林间的鸟语……突然感叹当地人民是如此的幸福啊!
《写生趣闻》片段之二
某日,来到了鳞次栉比的村庄前,被它强有力的构成节奏和远处雄浑的大山所吸引。画至半途,一位岁数不大较高的大姐背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婴儿看着我们,于是闲聊“你孩子多大啊!”,她说“是我孙女”。顿时尴尬,几只乌鸦呱呱飞过。为了缓解尴尬,就问了一句“附近有小卖部卖泡面吗?”,她(黎大姐)说“我家就有”。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画面:围坐在暖和的铁炉子旁,看着两盆硕大的面食和一盘精心为我们炒的新鲜牦牛肉,却不知从何下口。黎家在村里算大户人家,建筑面积近千平米,且有几十头牲畜,儿子经营土鸡养殖业。酒饱饭足之后,参观了黎家大院,两层小楼、左右厢房、有院坝、有晒楼。橙黄色的外墙漆经岁月洗礼已斑驳脱落,在明净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有历史浑厚感、沧桑感、神秘感——这也是我对阿坝的整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