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埃及金字塔、中古世纪的欧洲大教堂,到现如今的哈利法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摩天大楼,人类建筑的演化无穷无尽,神奇无比。建筑不仅仅是供人们住宿休息、娱乐消遣的人工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给建筑业带来工程建设的空间,还为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建筑学:建筑很综合
建筑学:建筑很综合
清华大学 唐任杰
不了解建筑学的人,往往会觉得这个专业十分高贵冷艳,伏案一笔就能勾勒世界;不了解建筑师的人,往往会觉得建筑师就是《致青春》里的陈孝正,理想主义满血,艺术气质爆棚。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孟子说“居者有其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建筑是诗意的居住”。建筑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我只能说,建筑很综合。
能文能理,艺术和工程的综合体
在西方,建筑是八大艺术之首,建筑可以表达思想和美。有很多建筑师同时也是杰出的艺术家乃至作家,例如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
不过建筑师不只是艺术家,也是工程师。他不仅要有卓越的美学感受,还要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因为建筑和人们通常所谓的“艺术”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的艺术,例如绘画和雕塑,只用满足艺术家的个人意志,不用考虑太多观看者的感受;而建筑是供人使用的,人们能不能用得舒服,对这个建筑的评价怎样,至关重要。
而更为关键的是,一座楼要能被建造起来,必须有合理的空间设计、经过严格的结构计算以及慎重的材料选择。在大学里,除了看起来高大上的设计课,同学们还要努力掌握各种力学以及声光热物理知识。这也是大家最头疼的地方,本来以为读了建筑就能放开数理化,艺术五年设计一生。谁知这些工程类辅助课程如影随形,而且难以攻克,不少“设计感觉”TOP级的学生都在上面挂了科。
所以,想要彻底抛开理科只想接触色彩、构成等美学世界的同学恐怕要失望了。建筑师作为一个建筑工程的统领,不得不炼成万金油。他并不是高贵冷艳的艺术家,而是能文能理的综合体。
设计课培养了熬夜达人
当很多别系的同学还埋头于基础课时,建筑系从大一就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专业课——建筑设计。大家以组为单位,围坐在专业教室里,每周两次接受设计课老师的“蹂躏”。什么是设计概念,什么是设计手法,什么是构成色彩,什么是图面表达……这些都要自己悉心探索。就算学了五年,设计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方案,你也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建筑”。
每次设计课会间隔两三天,同学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学习某一类型的建筑到底有什么功能,该怎么找到切入点;看看世界上有哪些新建成的作品,揣度一下大师的方案,思考自己设计的灵感。以前总以为设计师都是坐在桌子前一拍脑袋,创意自己就来了,但真正在建筑系学习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人生来就是设计师,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积淀才是设计的王道,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而每次设计课前,为了手里能有方案跟老师讨论,大家会在专业教室里抓耳挠腮通宵达旦。别的专业都承认,建筑系的学生是最能熬夜的。直到毕业工作之后,这个特性也不会改变。有人会问,是不是因为这伙人管理时间的能力有问题,为什么不能早开始早收工呢?其实清华的学生都是竞赛或高考中的佼佼者,不会安排时间是不可能的。但设计的特性很多时候会打败精确的计划。
边学边玩,乐趣纷呈
虽然建筑系的同学经常熬夜,不过其他专业的同学还是很羡慕我们的,因为建筑系的课程实在太丰富了。素描水粉水彩自不用说,大一大二每周都背着画板在校园里游荡,选一处最顺眼的风景就坐下来描绘。暑假还有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来巩固绘画技术,有的学校去丽江,有的学校去凤凰,而清华的大本营则是青岛。
大三构造课会要求每个人设计一把椅子,再按照图纸以1:1的比例做出来。交作业时,系馆大厅里放着好几十张各式各样的椅子,有的是用两个轮胎和帆布做的,有的是由旧自行车改造的,还有的就是一个大气球!老师评审完后,椅子并不会被搬回宿舍,而是放在后院供来人观摩。景观设计课上老师带着大家在校园里绕固认识树种,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种类多得完全记不下来。
当然啦,最让人兴奋的是有时候做设计会到异地或者异国去考察场地。清华与各国交流都很频繁,经常有课程是几个国家的学校联合设计,于是便有机会到国外去走一遭。
未来可能性的N次方
尽管建筑学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但每年本科毕业季一过,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就业。剩下一半留在学校读研或考研,另一半则踏上走向西域的茫茫求学之旅。要知道,能在国际顶级名校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可是很多“准建筑师”从大一开始就怀揣着的梦想。当然,异国游之后,总还是要找工作的。继续待在国外还是荣归故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
建筑系毕业,就业的首选当然是做建筑师。建筑设计院、外企或民企都提供了大量的职位。北京、上海、深圳聚集着最多的建筑企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香港和新加坡因为其国际化的城市性质也吸引着很多年轻人前去探险。
有了足够的积淀,很多还想在建筑上表达自己的同仁便会自立门户,开辟个人事务所的新纪元。从“标准营造”到“TAO迹”,从“朱培事务所”到“都市实践”,已经有很多前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为中国建筑界的“当家花旦”。
除了这些纯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也吸纳了大量本专业的毕业生。而且它们提供了设计之外更多元化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在这类企业做建筑师,也可以借由这个平台走向金融、管理等设计之外的领域。当然也有同学更喜欢宏观操作的工作,一毕业就去了规委会等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
总之,建筑人不会用专业把自己限制在某一隅,因为梦想无处不在!土木工程:带你尝一尝就业的“香饽饽”华南理工大学 叶欣然 遥想数年前填报高考志愿时,老师、父母几乎没费任何思量就让我勾选了“土木工程”,理由是那么坚定和统一——毕业后一定能找个好工作。现如今,已研究生毕业步入社会的我,也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土木工程≠建筑学
土木工程是一门传统学科,自人类出现以来搭建的各种居所、开挖的各类穴洞等都是土木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如金字塔、泰姬陵、长城等现存的古代超级工程也表明数千年前的人类已经在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上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现如今,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有限元计算的不断细化,土木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物新奇迹,如三峡大坝、央视总部大楼等。
土木工程在研究什么呢?从宏观上来说,一切涉及工程设施建造的事情都是土木工程,建造大楼是土木工程,搭桥铺路是土木工程,开挖隧道也是土木工程,人类不断聚居而形成的村庄、城镇、大城市都离不开土木工程的应用。而就实际来说,多数土木工程专指工民建,即工业与民用建筑,换句话说,就是建造各种楼房。这时,你会发现土木工程和建筑学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那么,如何简单明了地区分这两个专业呢?笼统一点的解释就是:建筑学负责设计建筑的外观和功用,土木工程负责将建筑安全地立起来。
认真学习,夯实基础
作为一个经典的工科专业,土木工程的学生需要在大学前两年进行大量基础学科的学习,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为后续学习中的大量计算打好基础。从第二年开始,各种力学课程扑面而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弹塑性力学等等,这些都是夯实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实际工作后会越来越体会到这些力学课程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结构力学》的课后作业大家的错误率奇高,任课老师第二天用了整整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训导:“你们在结构计算里犯下的每个细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房屋的坍塌,造成生命离开这个世界。”可见,土木工程是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严谨地进行每一项计算、设计、施工。
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我们有很多带体验或实习性质的课程,如制图课上需要自己手绘各类图纸,测量实习课上需要绘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形图,金工实习课上需要自己操作机器和工具加工小零件,专业实习课上还会去项目工地体验实际的工程工作……几年学习下来,大家必然已具备了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工作的基础能力了。
勤奋踏实,前途无量
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最相关的专业就是土木工程了。房地产、高铁网络、高速公路网络、航运港口等的建设都是较长时期内的重点方向,而这些行业的大发展会带来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大量需求,所以土木工程又被称为就业的“香饽饽”。
在土木工程行业内,主要有以下几类工作单位:政府建设部门、城投公司、房地产开发商等甲方单位;建筑、勘察、地铁、水利等各类设计院;工程监理公司;施工建设单位;各类建筑材料生产供应商等。不难发现,工程建设一整套流程下来涉及的各类单位都对土木工程应届毕业生敞开怀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发展构想进行选择。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人文和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同济大学 Esperanza
看到“历史建筑”,人们往往会想到故宫、长城等古建筑,但事实上,所有有特殊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已建成建筑都可以被称为“历史建筑”。纵观我们生活的城市,周围早已房屋林立——老建筑的数量往往超过新建筑的数量。在这些老建筑中,许多都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它们需要被保护,让历史建筑得以再生;它们需要被发现,让腐朽破败的一砖一瓦间文化意义代代相传。那么,是谁培养了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是它——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历史与发展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脱胎于“建筑老八校之一”——同济大学的建筑系。2003年,同济大学在常青教授的主持下率先设立了首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之后北京建筑工业大学等建筑专业实力较强的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此专业。如今在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属于建筑系下的三个方向之一,与建筑学、室内设计并列。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低年级时与传统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大致相同——毕竟要懂了基本原理,才能着手保护与改善。课程内容涵盖文科、理科与艺术,可谓博卉通今,范围广阔。高年级时,学院会专门为本专业学生开设建筑史、保护技术、文博专题等课程。同学们在课堂上与学养深厚的教授相互交流,思维碰撞,相比死板的“满堂灌”学习,可谓激动人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学习并不仅限于课堂讲授,出外考察、保护现场研究的实践类、技术类课程也不在少数,比如保护技术课上,我们要对老建筑的历史沿革、风格定位、结构材质等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还会经常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国际会议、校际交流等学术活动,与国际接轨。比如首届学生就曾受到法国文化部资助前往法国参观学习,不仅游历了巴黎、马赛等历史城市,还参观了保护名校夏约学院以及众多历史建筑保护的典型案例。
不轻松,但快乐
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学习,总归是不轻松的。我们有自己的专业教室,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绘图、交流、做模型,老师会给每人改图,定期集体评图。也许,在交图前,匆匆忙忙想到了更好的新方案,一切推倒重来;也许,苦思冥想的设计被老师驳回,回寝室后又冥思苦想,久不能寐;也许,想要的几个空间始终无法合理排布,想抹的颜色久久难以调出……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些付出却是值得的——我们留意了不一样的风景,我们找到了别人无法理解的快乐。
当持续了五周的模型终于被展出,当改了又改的方案最后通过,当看到自己改造的街区从一片混乱到美丽景致,当知道自己能承担起重任让建筑文明向子孙后代不断相传——这份成就感,让我们何其喜悦!我们不必反复计算高等数学,我们不会担心挂完物理挂化学;我们有设计课的平台能展现自己的意志,我们有设计周的机会发出自己哪怕还只是小小的声音——这就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出路广泛,自主选择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该方面的人才可谓供不应求。毕业生出路广泛,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可以读研深造,成为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的学者;可以进入博物馆或考古机构,研究保护古建筑;也可以进入设计院、规划局,改造设计城市里的旧街区。同时,由于本专业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技能,成为建筑设计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让建筑变得更“聪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江欢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建筑行业空前繁荣,建筑行业有关的专业在大学里也日渐火爆。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大环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这个新专业(又称“建筑电气工程”或“楼宇自动化”)才在众多高校中应运而生。它在再度百科上是这样被描述的:建筑电气工程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
纯爷们课程
大学前两年,我们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系统等,后两年则是各种各样的专业课程,如建筑设备自动化、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综合布线、防雷与接地等。直到学习专业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这个专业才越发显现出它真实的样子:从计算负荷,到选定变压器类型、线缆类型、断路器类型规格;从确定室内配电箱的位置、插座的点位、按照明要求计算照度,到确定灯具的规格数量及位置;从按用户数量及网速要求选择光纤或宽带的进线标准,到判断路由器的类型……现如今,要是手机没电了,我们很容易就能在室内找到插座充电,因为这个标准很固定——离地三十公分,墙柱处。
大学每个学期都有很多实验,如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实验、专业实验等。还记得有次我们拿着电阻仪去测量大楼的接地电阻,大家围着大楼转了一圈,最后终于找到了接地铭牌,测完后发现确实如老师说的那样不超过05欧姆,大家不免感叹:真是这样,老师没有忽悠我们!
让建筑设备为人类服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正是涵盖了建筑物中所有的电力与电子设备,从而构成了楼字自动化系统BAS( Building AutomationSystem)。楼宇自动化系统,又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消防、运输、保安、车库管理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
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就是将这一整套系统先认识再熟悉最后控制它为人类服务。不过,读了这个专业却容易留下“后遗症”——每进一栋大楼,总会下意识地注意里面的各类机电设备;老是琢磨家中的断路器与插座点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喜欢找强电箱与弱电箱,并且总想打开它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设备。
就业容易且优质
总的来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就业相对容易且更优质,其工作范围主要有:设计、房地产、施工。其中电气设计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对专业要求很高,而房地产公司的电气岗位(分设计管理岗与工程管理岗)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进入难度大。施工这一块就业非常容易,如中建一局到八局、各种建筑工程公司等,每年吸纳的毕业生数以万计,不过工作环境相对艰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未来建筑物内的设备也许能连在同一网络中集中控制,你可以通过电腑软件控制室内的空调、电视、窗帘、热水器,也可以在手机上监控建筑周围是否有非法入侵并自动报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建筑学:建筑很综合
清华大学 唐任杰
不了解建筑学的人,往往会觉得这个专业十分高贵冷艳,伏案一笔就能勾勒世界;不了解建筑师的人,往往会觉得建筑师就是《致青春》里的陈孝正,理想主义满血,艺术气质爆棚。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孟子说“居者有其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建筑是诗意的居住”。建筑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我只能说,建筑很综合。
能文能理,艺术和工程的综合体
在西方,建筑是八大艺术之首,建筑可以表达思想和美。有很多建筑师同时也是杰出的艺术家乃至作家,例如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
不过建筑师不只是艺术家,也是工程师。他不仅要有卓越的美学感受,还要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因为建筑和人们通常所谓的“艺术”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的艺术,例如绘画和雕塑,只用满足艺术家的个人意志,不用考虑太多观看者的感受;而建筑是供人使用的,人们能不能用得舒服,对这个建筑的评价怎样,至关重要。
而更为关键的是,一座楼要能被建造起来,必须有合理的空间设计、经过严格的结构计算以及慎重的材料选择。在大学里,除了看起来高大上的设计课,同学们还要努力掌握各种力学以及声光热物理知识。这也是大家最头疼的地方,本来以为读了建筑就能放开数理化,艺术五年设计一生。谁知这些工程类辅助课程如影随形,而且难以攻克,不少“设计感觉”TOP级的学生都在上面挂了科。
所以,想要彻底抛开理科只想接触色彩、构成等美学世界的同学恐怕要失望了。建筑师作为一个建筑工程的统领,不得不炼成万金油。他并不是高贵冷艳的艺术家,而是能文能理的综合体。
设计课培养了熬夜达人
当很多别系的同学还埋头于基础课时,建筑系从大一就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专业课——建筑设计。大家以组为单位,围坐在专业教室里,每周两次接受设计课老师的“蹂躏”。什么是设计概念,什么是设计手法,什么是构成色彩,什么是图面表达……这些都要自己悉心探索。就算学了五年,设计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方案,你也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建筑”。
每次设计课会间隔两三天,同学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学习某一类型的建筑到底有什么功能,该怎么找到切入点;看看世界上有哪些新建成的作品,揣度一下大师的方案,思考自己设计的灵感。以前总以为设计师都是坐在桌子前一拍脑袋,创意自己就来了,但真正在建筑系学习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人生来就是设计师,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积淀才是设计的王道,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而每次设计课前,为了手里能有方案跟老师讨论,大家会在专业教室里抓耳挠腮通宵达旦。别的专业都承认,建筑系的学生是最能熬夜的。直到毕业工作之后,这个特性也不会改变。有人会问,是不是因为这伙人管理时间的能力有问题,为什么不能早开始早收工呢?其实清华的学生都是竞赛或高考中的佼佼者,不会安排时间是不可能的。但设计的特性很多时候会打败精确的计划。
边学边玩,乐趣纷呈
虽然建筑系的同学经常熬夜,不过其他专业的同学还是很羡慕我们的,因为建筑系的课程实在太丰富了。素描水粉水彩自不用说,大一大二每周都背着画板在校园里游荡,选一处最顺眼的风景就坐下来描绘。暑假还有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来巩固绘画技术,有的学校去丽江,有的学校去凤凰,而清华的大本营则是青岛。
大三构造课会要求每个人设计一把椅子,再按照图纸以1:1的比例做出来。交作业时,系馆大厅里放着好几十张各式各样的椅子,有的是用两个轮胎和帆布做的,有的是由旧自行车改造的,还有的就是一个大气球!老师评审完后,椅子并不会被搬回宿舍,而是放在后院供来人观摩。景观设计课上老师带着大家在校园里绕固认识树种,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种类多得完全记不下来。
当然啦,最让人兴奋的是有时候做设计会到异地或者异国去考察场地。清华与各国交流都很频繁,经常有课程是几个国家的学校联合设计,于是便有机会到国外去走一遭。
未来可能性的N次方
尽管建筑学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但每年本科毕业季一过,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就业。剩下一半留在学校读研或考研,另一半则踏上走向西域的茫茫求学之旅。要知道,能在国际顶级名校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可是很多“准建筑师”从大一开始就怀揣着的梦想。当然,异国游之后,总还是要找工作的。继续待在国外还是荣归故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
建筑系毕业,就业的首选当然是做建筑师。建筑设计院、外企或民企都提供了大量的职位。北京、上海、深圳聚集着最多的建筑企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香港和新加坡因为其国际化的城市性质也吸引着很多年轻人前去探险。
有了足够的积淀,很多还想在建筑上表达自己的同仁便会自立门户,开辟个人事务所的新纪元。从“标准营造”到“TAO迹”,从“朱培事务所”到“都市实践”,已经有很多前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为中国建筑界的“当家花旦”。
除了这些纯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也吸纳了大量本专业的毕业生。而且它们提供了设计之外更多元化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在这类企业做建筑师,也可以借由这个平台走向金融、管理等设计之外的领域。当然也有同学更喜欢宏观操作的工作,一毕业就去了规委会等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
总之,建筑人不会用专业把自己限制在某一隅,因为梦想无处不在!土木工程:带你尝一尝就业的“香饽饽”华南理工大学 叶欣然 遥想数年前填报高考志愿时,老师、父母几乎没费任何思量就让我勾选了“土木工程”,理由是那么坚定和统一——毕业后一定能找个好工作。现如今,已研究生毕业步入社会的我,也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土木工程≠建筑学
土木工程是一门传统学科,自人类出现以来搭建的各种居所、开挖的各类穴洞等都是土木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如金字塔、泰姬陵、长城等现存的古代超级工程也表明数千年前的人类已经在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上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现如今,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有限元计算的不断细化,土木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物新奇迹,如三峡大坝、央视总部大楼等。
土木工程在研究什么呢?从宏观上来说,一切涉及工程设施建造的事情都是土木工程,建造大楼是土木工程,搭桥铺路是土木工程,开挖隧道也是土木工程,人类不断聚居而形成的村庄、城镇、大城市都离不开土木工程的应用。而就实际来说,多数土木工程专指工民建,即工业与民用建筑,换句话说,就是建造各种楼房。这时,你会发现土木工程和建筑学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那么,如何简单明了地区分这两个专业呢?笼统一点的解释就是:建筑学负责设计建筑的外观和功用,土木工程负责将建筑安全地立起来。
认真学习,夯实基础
作为一个经典的工科专业,土木工程的学生需要在大学前两年进行大量基础学科的学习,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为后续学习中的大量计算打好基础。从第二年开始,各种力学课程扑面而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弹塑性力学等等,这些都是夯实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实际工作后会越来越体会到这些力学课程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结构力学》的课后作业大家的错误率奇高,任课老师第二天用了整整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训导:“你们在结构计算里犯下的每个细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房屋的坍塌,造成生命离开这个世界。”可见,土木工程是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严谨地进行每一项计算、设计、施工。
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我们有很多带体验或实习性质的课程,如制图课上需要自己手绘各类图纸,测量实习课上需要绘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形图,金工实习课上需要自己操作机器和工具加工小零件,专业实习课上还会去项目工地体验实际的工程工作……几年学习下来,大家必然已具备了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工作的基础能力了。
勤奋踏实,前途无量
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最相关的专业就是土木工程了。房地产、高铁网络、高速公路网络、航运港口等的建设都是较长时期内的重点方向,而这些行业的大发展会带来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大量需求,所以土木工程又被称为就业的“香饽饽”。
在土木工程行业内,主要有以下几类工作单位:政府建设部门、城投公司、房地产开发商等甲方单位;建筑、勘察、地铁、水利等各类设计院;工程监理公司;施工建设单位;各类建筑材料生产供应商等。不难发现,工程建设一整套流程下来涉及的各类单位都对土木工程应届毕业生敞开怀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发展构想进行选择。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人文和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同济大学 Esperanza
看到“历史建筑”,人们往往会想到故宫、长城等古建筑,但事实上,所有有特殊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已建成建筑都可以被称为“历史建筑”。纵观我们生活的城市,周围早已房屋林立——老建筑的数量往往超过新建筑的数量。在这些老建筑中,许多都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它们需要被保护,让历史建筑得以再生;它们需要被发现,让腐朽破败的一砖一瓦间文化意义代代相传。那么,是谁培养了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是它——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历史与发展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脱胎于“建筑老八校之一”——同济大学的建筑系。2003年,同济大学在常青教授的主持下率先设立了首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之后北京建筑工业大学等建筑专业实力较强的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此专业。如今在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属于建筑系下的三个方向之一,与建筑学、室内设计并列。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低年级时与传统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大致相同——毕竟要懂了基本原理,才能着手保护与改善。课程内容涵盖文科、理科与艺术,可谓博卉通今,范围广阔。高年级时,学院会专门为本专业学生开设建筑史、保护技术、文博专题等课程。同学们在课堂上与学养深厚的教授相互交流,思维碰撞,相比死板的“满堂灌”学习,可谓激动人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学习并不仅限于课堂讲授,出外考察、保护现场研究的实践类、技术类课程也不在少数,比如保护技术课上,我们要对老建筑的历史沿革、风格定位、结构材质等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还会经常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国际会议、校际交流等学术活动,与国际接轨。比如首届学生就曾受到法国文化部资助前往法国参观学习,不仅游历了巴黎、马赛等历史城市,还参观了保护名校夏约学院以及众多历史建筑保护的典型案例。
不轻松,但快乐
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学习,总归是不轻松的。我们有自己的专业教室,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绘图、交流、做模型,老师会给每人改图,定期集体评图。也许,在交图前,匆匆忙忙想到了更好的新方案,一切推倒重来;也许,苦思冥想的设计被老师驳回,回寝室后又冥思苦想,久不能寐;也许,想要的几个空间始终无法合理排布,想抹的颜色久久难以调出……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些付出却是值得的——我们留意了不一样的风景,我们找到了别人无法理解的快乐。
当持续了五周的模型终于被展出,当改了又改的方案最后通过,当看到自己改造的街区从一片混乱到美丽景致,当知道自己能承担起重任让建筑文明向子孙后代不断相传——这份成就感,让我们何其喜悦!我们不必反复计算高等数学,我们不会担心挂完物理挂化学;我们有设计课的平台能展现自己的意志,我们有设计周的机会发出自己哪怕还只是小小的声音——这就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出路广泛,自主选择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该方面的人才可谓供不应求。毕业生出路广泛,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可以读研深造,成为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的学者;可以进入博物馆或考古机构,研究保护古建筑;也可以进入设计院、规划局,改造设计城市里的旧街区。同时,由于本专业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技能,成为建筑设计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让建筑变得更“聪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江欢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建筑行业空前繁荣,建筑行业有关的专业在大学里也日渐火爆。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大环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这个新专业(又称“建筑电气工程”或“楼宇自动化”)才在众多高校中应运而生。它在再度百科上是这样被描述的:建筑电气工程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
纯爷们课程
大学前两年,我们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系统等,后两年则是各种各样的专业课程,如建筑设备自动化、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综合布线、防雷与接地等。直到学习专业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这个专业才越发显现出它真实的样子:从计算负荷,到选定变压器类型、线缆类型、断路器类型规格;从确定室内配电箱的位置、插座的点位、按照明要求计算照度,到确定灯具的规格数量及位置;从按用户数量及网速要求选择光纤或宽带的进线标准,到判断路由器的类型……现如今,要是手机没电了,我们很容易就能在室内找到插座充电,因为这个标准很固定——离地三十公分,墙柱处。
大学每个学期都有很多实验,如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实验、专业实验等。还记得有次我们拿着电阻仪去测量大楼的接地电阻,大家围着大楼转了一圈,最后终于找到了接地铭牌,测完后发现确实如老师说的那样不超过05欧姆,大家不免感叹:真是这样,老师没有忽悠我们!
让建筑设备为人类服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正是涵盖了建筑物中所有的电力与电子设备,从而构成了楼字自动化系统BAS( Building AutomationSystem)。楼宇自动化系统,又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消防、运输、保安、车库管理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
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就是将这一整套系统先认识再熟悉最后控制它为人类服务。不过,读了这个专业却容易留下“后遗症”——每进一栋大楼,总会下意识地注意里面的各类机电设备;老是琢磨家中的断路器与插座点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喜欢找强电箱与弱电箱,并且总想打开它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设备。
就业容易且优质
总的来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就业相对容易且更优质,其工作范围主要有:设计、房地产、施工。其中电气设计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对专业要求很高,而房地产公司的电气岗位(分设计管理岗与工程管理岗)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进入难度大。施工这一块就业非常容易,如中建一局到八局、各种建筑工程公司等,每年吸纳的毕业生数以万计,不过工作环境相对艰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未来建筑物内的设备也许能连在同一网络中集中控制,你可以通过电腑软件控制室内的空调、电视、窗帘、热水器,也可以在手机上监控建筑周围是否有非法入侵并自动报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