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这是金庸留给自己的墓志铭。2018年10月30日,一直笑称“我都死了20多回”的金庸先生,这一次真的离开了。
金庸,原名查良镛,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他用15部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奇迹:“凡有华人居住处,就有金庸在流行。”他总是一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衬衫扣子系到最上面的一颗,领带扎紧顶到喉结,标准的国字脸上架一副细框眼镜。除了文学家的头衔,他还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的小说,自有其个性,在他的江湖里,多的是不循规蹈矩之人,字里行间却又透着忠孝节义的高尚情操和有关生死的文化隐喻。金庸用笔寄托自己的心灵体验,映射自己的现实人生,也大笔一挥,画出每个人心中的快意江湖。
▽报人金庸
武侠小说大家这个身份是金庸享誉最盛的,而另一个不可磨灭的标签,便是报人。
金庸1944年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赴上海东吴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1947年,他从三千名投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上海《大公报》,第二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岁。1959年,金庸离开《大公报》,和昔日同学一起创办了《明报》。初创时,他的压力很大,每天一睁眼,就欠两千字的稿子,小说和社论各占一半。“我的写稿速度是很慢的。一字一句都斟酌,所以一千多字的稿,往往是改了又改。”三十多年间,金庸写了近两万篇社评、短评,其笔锋雄健犀利,切中时弊,产生了很大影响,曾被人赞誉为“亚洲第一社评家”。他在社评中提出“公正与善良”的办报理想,不再提“美丽、活泼”。他持续在公众面前发声,以致有人放话:要消灭五个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金庸说:“我虽然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内心不免害怕,但我绝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金庸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大侠我不敢当。我喜欢那些英雄,不仅仅在口头上讲侠义,而且在遇到困难的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而不是遇到危险就往后跑,我自己正是这样努力去做的。”
一手武侠,一手社评,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了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学者金庸
1999年5月,时年75岁的金庸受浙江大学邀请出任人文学院院长。他曾经说,要考他的博士生不容易,要把论文寄过来,三年必须写两篇论文。也有人对金庸担任院长一职表示质疑,金庸回应说:“做院长压力不小,有人说我学问不够,我不会回击,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做学习研究,所以我去留学。”2005年,他以81岁高龄远赴剑桥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引起不少关注。
在剑桥,金庸俨然一个地道博士生,他每天清晨会起得早早的,把一天学习所需求的课本和材料整理好,整齐划一地放进书包里,从不缺课;每天导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我姓查,笔名金庸,我要自己把握住这个‘查’字,多用功读书,化去这个‘庸’字。”学生想找金庸拍照、签名。金庸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来一起吃饭、喝茶。”
2010年9月,金庸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做学问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乐的。”金庸曾说,“学问不够,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到了晚年,金庸也一直没放弃学习的原因。
▽作家金庸
1955年2月,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大公报》的总编辑罗孚邀请32岁的查良镛,请他写下去。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提起笔,带着一身侠气开始书写荡气回肠的江湖故事。署名时,他把名字最后一个“镛”字一分为二,自此,金庸横空出世。
十余年间,他写下15部大作,无一不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画家董培新很多次去拜访金庸,都会看见这样的场景:金庸伏案奋笔疾书,写满半张纸就撕下来,交给等候在桌旁的工人去排版,再埋下头去接着写下半张。而报社外,《明报》的广告客户已在翘首以盼,他们根本等不及报纸印刷,出了报样就拿来先睹为快。
这15部小说,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易代之际,在一种大历史的背景下,讲述人的生存可以达到的极致状态:郭靖襄阳抗敌,乔峰舍身成仁;杨过历尽人间冷暖,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小郭襄被国家敌人绑架,高呼“父亲,孩儿不怕!”……多少人在阅读中被塑造、被点化。作家王朔曾批评金庸小说是现代社会四大俗之一,但金庸不觉得这是一个坏的批评,他说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欢它。
学者钱理群第一次被学生提问金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感到吃惊,“这或许只是年轻人的青春阅读兴趣,是夸大其辞的”。直到有一天他精神苦闷,无意中拿起金庸小说,“没料到拿起就放不下”。《倚天屠龙记》中“生亦何苦,死亦何欢,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一句让他有如雷击,自己添上了一句,“怜我民族,忧患实多”。“对这样的震撼心灵的作品,文学史研究、现代文学史研究,能够视而不见,摈弃在外吗?”学者陈平原也曾在一篇文章中称,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成功对世纪末中国文坛和学界都有极大的刺激——雅俗之争、大小传统之别、高等与大众文化的分野,由于《笑傲江湖》等小说的出现,变得非常复杂。因此,他的贡献在于超越了雅俗与古今。
2001年7月,國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总编号为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这是我国唯一一颗以文学家名字来命名的小行星。
金庸曾说,如果在他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他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对世人给予的盛赞,他总是说“不敢当不敢当”。如今,他就如他笔下的英雄,曾经策马奔腾,将红尘看遍,最后隐于江湖,作别人间。
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人生就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备考提示:
金庸作品,经历了一个从“地摊文学”到“大雅之堂”的历史,曾被视为洪水猛兽而遭批判,也最终被发现是一颗熤熤生辉的明珠。
金庸的作品,最被人瞩目的是他的武侠小说。他的小说情节曲折别致,人物饱满生动,笔下有武,有侠,有情,有义,有儒,有道,有佛,有担当,有风骨,有文化,有家国……他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人格追求写入书中,他不会远离社会作哲人思索状,也不会站在高处动辄批判而自己却毫无作为,他将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深挚的爱化作如椽巨笔在文学的浩帙上耕耘。人生不能无声无息,那样世界不知道你的价值,“大闹一场”,就是将自己创造的人生价值留给这个世界;“悄然离去”便是走得淡定坦然,没有羞愧,没有悔恨,没有遗憾……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指导教师/吴国梁)
◎素材运用: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责任与担当;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怀;文化自信;雅与俗;勤奋坚毅;人生价值;短暂与长久……
◎考场速用:
@何雨霏:人们大多向往金庸笔下的人物所带的那股“侠气”,渴望仗剑走天涯,在五湖四海中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潇洒地过完一生。其实归根到底,我们所追求的侠气,不是什么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也不是什么以一己之力,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我们想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情怀。
金庸先生恰好就为这些无法安置浮躁之心的人们,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世界,让人们不安的灵魂有了奔跑的空间。他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却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白峻鹏:江湖能带给我们什么?正如金庸先生逝世前有言:“各有因缘莫羡人。”设身处地地想,你读懂了什么?是恬静悠远的修身养性,还是“一笑泯恩仇”的豪迈胸襟?当你叹于“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时,便有人为“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所动容,金庸先生显然是学识渊博的,但恐怕他也无法预料江湖之情有多浓,江湖之义有多殇吧?
编辑/关晓星 于智博
金庸,原名查良镛,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他用15部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奇迹:“凡有华人居住处,就有金庸在流行。”他总是一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衬衫扣子系到最上面的一颗,领带扎紧顶到喉结,标准的国字脸上架一副细框眼镜。除了文学家的头衔,他还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的小说,自有其个性,在他的江湖里,多的是不循规蹈矩之人,字里行间却又透着忠孝节义的高尚情操和有关生死的文化隐喻。金庸用笔寄托自己的心灵体验,映射自己的现实人生,也大笔一挥,画出每个人心中的快意江湖。
▽报人金庸
武侠小说大家这个身份是金庸享誉最盛的,而另一个不可磨灭的标签,便是报人。
金庸1944年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赴上海东吴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1947年,他从三千名投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上海《大公报》,第二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岁。1959年,金庸离开《大公报》,和昔日同学一起创办了《明报》。初创时,他的压力很大,每天一睁眼,就欠两千字的稿子,小说和社论各占一半。“我的写稿速度是很慢的。一字一句都斟酌,所以一千多字的稿,往往是改了又改。”三十多年间,金庸写了近两万篇社评、短评,其笔锋雄健犀利,切中时弊,产生了很大影响,曾被人赞誉为“亚洲第一社评家”。他在社评中提出“公正与善良”的办报理想,不再提“美丽、活泼”。他持续在公众面前发声,以致有人放话:要消灭五个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金庸说:“我虽然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内心不免害怕,但我绝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金庸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大侠我不敢当。我喜欢那些英雄,不仅仅在口头上讲侠义,而且在遇到困难的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而不是遇到危险就往后跑,我自己正是这样努力去做的。”
一手武侠,一手社评,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了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学者金庸
1999年5月,时年75岁的金庸受浙江大学邀请出任人文学院院长。他曾经说,要考他的博士生不容易,要把论文寄过来,三年必须写两篇论文。也有人对金庸担任院长一职表示质疑,金庸回应说:“做院长压力不小,有人说我学问不够,我不会回击,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做学习研究,所以我去留学。”2005年,他以81岁高龄远赴剑桥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引起不少关注。
在剑桥,金庸俨然一个地道博士生,他每天清晨会起得早早的,把一天学习所需求的课本和材料整理好,整齐划一地放进书包里,从不缺课;每天导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我姓查,笔名金庸,我要自己把握住这个‘查’字,多用功读书,化去这个‘庸’字。”学生想找金庸拍照、签名。金庸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来一起吃饭、喝茶。”
2010年9月,金庸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做学问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乐的。”金庸曾说,“学问不够,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到了晚年,金庸也一直没放弃学习的原因。
▽作家金庸
1955年2月,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大公报》的总编辑罗孚邀请32岁的查良镛,请他写下去。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提起笔,带着一身侠气开始书写荡气回肠的江湖故事。署名时,他把名字最后一个“镛”字一分为二,自此,金庸横空出世。
十余年间,他写下15部大作,无一不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画家董培新很多次去拜访金庸,都会看见这样的场景:金庸伏案奋笔疾书,写满半张纸就撕下来,交给等候在桌旁的工人去排版,再埋下头去接着写下半张。而报社外,《明报》的广告客户已在翘首以盼,他们根本等不及报纸印刷,出了报样就拿来先睹为快。
这15部小说,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易代之际,在一种大历史的背景下,讲述人的生存可以达到的极致状态:郭靖襄阳抗敌,乔峰舍身成仁;杨过历尽人间冷暖,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小郭襄被国家敌人绑架,高呼“父亲,孩儿不怕!”……多少人在阅读中被塑造、被点化。作家王朔曾批评金庸小说是现代社会四大俗之一,但金庸不觉得这是一个坏的批评,他说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欢它。
学者钱理群第一次被学生提问金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感到吃惊,“这或许只是年轻人的青春阅读兴趣,是夸大其辞的”。直到有一天他精神苦闷,无意中拿起金庸小说,“没料到拿起就放不下”。《倚天屠龙记》中“生亦何苦,死亦何欢,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一句让他有如雷击,自己添上了一句,“怜我民族,忧患实多”。“对这样的震撼心灵的作品,文学史研究、现代文学史研究,能够视而不见,摈弃在外吗?”学者陈平原也曾在一篇文章中称,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成功对世纪末中国文坛和学界都有极大的刺激——雅俗之争、大小传统之别、高等与大众文化的分野,由于《笑傲江湖》等小说的出现,变得非常复杂。因此,他的贡献在于超越了雅俗与古今。
2001年7月,國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总编号为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这是我国唯一一颗以文学家名字来命名的小行星。
金庸曾说,如果在他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他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对世人给予的盛赞,他总是说“不敢当不敢当”。如今,他就如他笔下的英雄,曾经策马奔腾,将红尘看遍,最后隐于江湖,作别人间。
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人生就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备考提示:
金庸作品,经历了一个从“地摊文学”到“大雅之堂”的历史,曾被视为洪水猛兽而遭批判,也最终被发现是一颗熤熤生辉的明珠。
金庸的作品,最被人瞩目的是他的武侠小说。他的小说情节曲折别致,人物饱满生动,笔下有武,有侠,有情,有义,有儒,有道,有佛,有担当,有风骨,有文化,有家国……他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人格追求写入书中,他不会远离社会作哲人思索状,也不会站在高处动辄批判而自己却毫无作为,他将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深挚的爱化作如椽巨笔在文学的浩帙上耕耘。人生不能无声无息,那样世界不知道你的价值,“大闹一场”,就是将自己创造的人生价值留给这个世界;“悄然离去”便是走得淡定坦然,没有羞愧,没有悔恨,没有遗憾……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指导教师/吴国梁)
◎素材运用: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责任与担当;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怀;文化自信;雅与俗;勤奋坚毅;人生价值;短暂与长久……
◎考场速用:
@何雨霏:人们大多向往金庸笔下的人物所带的那股“侠气”,渴望仗剑走天涯,在五湖四海中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潇洒地过完一生。其实归根到底,我们所追求的侠气,不是什么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也不是什么以一己之力,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我们想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情怀。
金庸先生恰好就为这些无法安置浮躁之心的人们,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世界,让人们不安的灵魂有了奔跑的空间。他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却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白峻鹏:江湖能带给我们什么?正如金庸先生逝世前有言:“各有因缘莫羡人。”设身处地地想,你读懂了什么?是恬静悠远的修身养性,还是“一笑泯恩仇”的豪迈胸襟?当你叹于“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时,便有人为“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所动容,金庸先生显然是学识渊博的,但恐怕他也无法预料江湖之情有多浓,江湖之义有多殇吧?
编辑/关晓星 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