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菊:精神病房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翠菊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军人康复休养部护士长,负责对军人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在这个岗位上的7年多时间里,她与患者朝夕相处,以一颗平等、怜爱的心对待每一名精神病人,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片片生命的绿洲。
  以家人般的温暖呵护病人
  精神病患者长时间处在封闭的空间里,有的一呆就是十几年,有的还被父母和亲人抛弃,心里充满了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甚至病耻感,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疼爱。张翠菊很注重对他们的心理呵护,不管多苦多累,始终带着微笑工作,为患者送去亲人式的服务、家人般的温暖。
  张翠菊每天逐个督促协助他们刷牙、洗脸、换衣服、刮胡子、剪指甲……;经常从外面买一些油条、蛋糕回来让他们换换口味,或带他们到外面点几个家乡菜改善伙食;换季时,给他们买一些棉拖鞋、内衣等;逢年过节时,陪他们一起包粽子、吃月饼、煮水饺、看晚会,让他们感受正常人的快乐生活。
  去年春节,休养员小苏的姐姐打来电话要接他回家,小苏却拒绝道:“护士长要和我们一起过年,我就不回去了。”休养员老范精神分裂症已处于衰退期,意志和行为严重退缩,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认识,但每次问起护士长的名字,他总能口齿不清地说:“你叫张翠菊。”医院每季度搞问卷调查,在“最满意的护士”一栏内,他总能一笔一划地填上张翠菊的名字。
  在张翠菊微笑服务的背后,也有着各种辛酸与委屈。她也曾偷偷地流过泪。2010年5月,她组织休养员集体劳动,精神偏执、狂躁的小王忽然犯病,不仅用恶毒的语言骂她,还气势汹汹地扯拽她,把她摔倒在地。事后,张翠菊主动找到小王,和他聊天,倾听他的想法,在生活上更加关注他、照顾他,终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彻底感化了他。2011年的一天晚上,小王旧病复发,趁护士不注意又跑出了医院,科主任和张翠菊带着两名护士在市里找了一整夜也不见他的踪影,第二天一早他却自己回来了,他告诉护士:“如果我走了,护士长会受连累,她对我这么好,我不能给她添麻烦。”2012年11月,小王康复出院,临走时抱着张翠菊泣不成声,说:“护士长,有您在这儿,我不想出院,想在这儿呆一辈子。”
  点亮希望的心灯
  处在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内心非常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极度渴望得到认可与尊重。张翠菊深刻了解信任和尊重对康复的重要性,因此在护理中特别注重保护休养员的自尊心。
  许多病人曾经对她讲:“护士长,我什么都干不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张翠菊都特别地心痛,愈发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因此,她结合实际情况和休养员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在病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让他们找回患病前的生活状态;每天活动时间,把他们从封闭的小院带到人多的大操场,让他们大声地喊口号、唱军歌,增强自我认同;组织病情稍好的休养员到书店买书、超市购物、早市买菜,让他们练习与社会沟通和交流;在病区设立小超市,让休养员自己进货、购物、结账、找兑,进行资金管理训练;建立了训练厨房,手把手教他们炒菜做饭,强化了他们回归社会前的角色适应和功能锻炼。她还注重让患者在劳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带领他们在病区院子里种植了玉米、小麦、蔬菜、花生、红薯,饲养鸽子、兔子,平时还教他们制作一些十字绣、丝带绣、串珠、钻石画、陶艺、编织等手工艺品。每到收获的季节,她都组织他们品尝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2014年,她将患者用珠子编制的100多套纸抽盒、名片盒、笔筒等在全院推销,院领导带头购买,极大地鼓舞了休养员。患者小梁说:“看到大家都在吃我们种的花生,用我们做的手工艺品,我特别高兴,感觉自己有用了。”
  每逢医院组织联欢会,张翠菊总是鼓励休养员积极参与。2015年,为了表演好“5·12”护士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他们利用下班时间反复排练,一句一句地纠正、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习,付出了比常人多10倍的辛苦和努力,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演出时,一曲歌伴舞《姑娘,我爱你》,赢得了全体观众的热烈掌声。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休养员的情绪越来越稳定,性格越来越乐观,在张翠菊担任护士长的7年多时间里,一百多名战友康复出院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很多已娶妻生子。
  痛并快乐地奉献着
  精神病患者情绪反复无常,甚至有的丧失了自理能力,护理他们需要特别细心、有耐性。休养员老范几乎丧失了判断饥饱的能力。一次,朋友给他送来五斤香蕉,他一口气吃了三四斤。之后,每次吃东西或吃饭时,张翠菊都要不断地提醒和控制他的饮食量。还有一次,她正在组织排练节目,稍不注意,休养员小梁跑到厕所砸碎瓷砖,用碎片不断地割自己的手腕,幸亏张翠菊及时发现并制止,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她全身心的投入,对于家庭,张翠菊有着深深的愧疚。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两三个月回来一次,婆婆家远在青海,8岁的女儿只能由她一个人带。女儿放学,她从来没有去学校接过,每天都是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到病房,有时在病房里泡袋方便面就算一顿饭。每到值夜班和周末加班,为了防止孩子乱跑,张翠菊都把孩子反锁在家。一次,孩子发烧,一觉醒来没看到她,便哭喊着找妈妈。邻居阿姨找到科室,责怪她:“哪有你这样当妈的,孩子出事怎么办?”对孩子,她亏欠的太多。
  问张翠菊,整天与精神病患者在一起是什么感觉?她开玩笑地回答:“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回想多年的工作,有很多艰辛和酸楚,但看到患者经过耐心护理,一点点地康复,过上正常的生活,张翠菊心里更多的是快乐和满足。她始终认为:虽然没穿军装,但要像军人那样勇于担当,冲在“战斗”第一线,无畏无惧、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 李婧
其他文献
冰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时隔数月,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发生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的那感人一幕:2017年1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色大厅亲切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习近平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  身教胜言传。习近平总书记用行动为全党全社会上了关爱模范、尊重先进的生动一课。  “核心
期刊
2017年3月,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横行,面对英雄被肆无忌惮地扭曲、丑化、抹黑的境况,出台一部保护英烈的法律迫在眉睫。为此,2017年第三期《雷锋》杂志在发表两封紧急来信,通过雷锋生前的战友亲属之口,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形象的同时,还专辟“立法建议”篇章,刊登《关于立法保护党和国家领袖人物、革命英烈名誉的建议》一文,呼吁国家立法,打响了立法保护英烈的第一枪。  接下来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牛炳祥郑重呼吁
期刊
日出东方,叩启苍穹。当阳光再次唤醒大地,我们迈进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  推开新时代的大门,泱泱大国、巍巍中华,曙光升腾、万物生长,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只觉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时间,真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师,既改造旧物,又焕发新生。当一个新时代来临,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幻化出非比寻常的意象。  比如,那个平凡的年轻人,中国共产党
期刊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的实力,一个民族的未来,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信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具体可感的,可以说,先进典型就是把信仰从精神价值转化为自觉行动和可感现实的桥梁纽带。我们南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江苏省有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三先”,激扬尊崇学雷锋先进典型的大爱情怀,先进典型在全校广受敬重和关爱,不断夯实师生员工从人民信仰到国
期刊
编者按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8月,是推杯换盏庆祝金榜题名的时候,是饱览欣赏大好河山、云游游览名胜古迹的时候,也是盛胜地避暑、度假休闲的时候。  在万家欢乐的此时此刻,人民军队在哪里?在南方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在盘马弯弓、风云际会的练演兵场上,在“万里赴戎机”的海外维和阵地上,在南太平洋波涛诡谲的演习场上……在建军89周年之际,本刊就改革过程中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使命等课题约邀请军事院校的资深教
期刊
中国军工“大而全”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中国制造”的高性能武器装备开始集中进入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序列。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参阅部队所有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首次亮相,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我国在装备建设方面的巨大跨越和先进水平,展示了人民解放军抵御外敌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战力。  99A式主战坦克,铁甲雄风  在
期刊
大寒之日  伫立在瑟瑟空气中的张望  为远归的我  铺设一条温暖的路  在这冰封的世界  如同当年  目送我漸行渐远的牵挂  让您坚定地守望  二十五个寒来暑往的思念  “娘啊”  一声淋漓酣畅的呼喊  久久回落在严寒的故乡
期刊
为别人过上好日子,自己却出生入死;靠“镰刀锤头”居然革了“青天白日”的命;用“小米加步枪”竟能战胜“飞机加大炮”;凭“两条腿”就可跑赢“汽车轮子”……  回眸曾经,人民军队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背负民主自由希望,加入了砸碎枷锁、人民当家的解放行列;他们穿过烽火狼烟,铸就了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的不灭军魂;他们驰骋疆场,履行使命,创造了所向披靡、威震八方的战争佳话;他们历尽艰难险恶,成为一代征战枭雄,谱写了
期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战斗集体。  八一南昌起义以来,广大官兵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前赴仆后继,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出许多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他们中,既有张思德、董存瑞、雷锋这样的普通战士,也有杨靖宇、左权、彭雪枫这样的高级将领;既有英勇顽强、威武不屈的战斗英雄,也有舍生取义、为民赴死的时代楷模。  面对威逼利诱,丝毫不为所动的钢铁英雄  英雄本色的表现就是在敌
期刊
5月7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战士购票不排队,“军人优先”凭什么?》的文章引起涉军媒体广泛关注,伤残军人徐先生在火车站持伤残军人证要求优先买票遭拒。随后,徐先生将铁路总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  5月10日,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在《如何让“军人优先”走出维权尴尬?》一文中解释道,“在多元的优先群体中,老弱病残孕等其他重点旅客在买票问题上同样‘等不起’”,并呼吁“在不急于出行的情况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