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接受美学出发,但从教学中的主体与受体、内容与形式,训练与教育等方面简述课堂结构的优化及教材的处理,力图从美学的角度来建构并阐述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和谐 渗透 情商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教师的调控而使得它在整个立体式的流动过程中取得多重矛盾关系的和谐,使教学程序最大程度地优化,这就必然符合教育美学的普遍认可的规律与要求并成为美的载体,从而达到主体与受体、内容和形式、训练和教育等多重矛盾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受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状况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认为:课堂教学上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忘记了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关系决定的。因而,课堂教学在承认这种关系时,又不得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心、情、智和谐,这样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情动于衷,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独创的,而是由受体和主体共同创造的。教师既是主体和受体的中介,又是调控课堂的主体。最佳的教学效果往往来自于中介的积极主动的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美好的情境氛围,并充分考虑教学双方达到最佳和谐的优化方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心”:关于课堂教育教学的指向,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由于教师的主动中介,心有灵犀,一点就通;“情”:关于文本的领会,其情动人,学生才会主动贴近文本,深入领会文本带来的美,学生的“情商”才会提高。“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它具有“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冯梦龙《古今小说·序》)的强烈感染力,教师在这里是起沟通作用的桥梁,如果在“情”上调控得当,将文体化为有声有色的教学内容,学生难道无动于衷?我们在承认美感的普遍性时,也承认美感的差异性,教师积极的中介作用,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审美情感,就会努力缩小这一差异,从而使学生与文本联系起来,使课堂和谐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进入到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从而较好地完成“智”的教育。
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的和谐,主要在于中介依据教学文本而借助于各种媒体设置的情境和运用。黑格尔认为:“形式必须要符合内容的要求。”形式对于和谐有特殊的意义,是构成和谐不可缺少的条件。美的形式,如画面、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能够引起主观认识功能的和谐,并能产生自由创造活动。教学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矛盾,特别是教学过程中人和物的矛盾,即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教材,把握内容及重难点,怎样做到“物我同一”,并在介入过程中做到“物我两忘、神与物游”?(王国维《人间词话》)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文本的体裁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和谐的情境,或运用具有形式美的板书,或运用富有节奏美的朗诵,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优美的线条、直观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抒情的声音、互动的情景直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实现美的创造。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潜心分析把握教材的血与肉,用心领会其神韵,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再以适当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言训练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应是文与道的和谐统一。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原则是文道结合,文与道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和谐呢?既然“文”与“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应有益于“道”,而“道”的教育也应有益于语言文字训练。“文”与“道”应是相互渗透、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而不是冠冕堂皇的说教。教师可从语言文字中努力挖掘美的情感因素。并使之转化为“道”的内容。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德育的本质是有社会功利性,智育实际是把握客观规律,在美育中,情感的因素却是本质的、核心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美、文字美、文学形象美、情感美等的分析、理解、欣赏,会使学生既得到美的愉悦和满足,同时又陶冶了性情、受到了教育。
要达到文与道和谐统一,还应视受体的情况而定,特别要注意“渗透”的方法,不可贪求大功,也不可只言片语、急功近利,而应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润物无声”。其次,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而定。文本不同,文道结合的方式也不一样。小说应抓住人物形象分析及塑造人物的方法,也可抓住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来分析:散文要“披文入情”,洞悉其中地观照:诗歌则可渗透在朗读欣赏之中,让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时,通过体验、思考、理解,从而接受思想教育。这样,既具有“渗透性”又顾及了教学的整体性,使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和谐统一。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存在着多重矛盾,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努力调控,使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和谐统一,从而使教与学达到最佳优化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和谐 渗透 情商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教师的调控而使得它在整个立体式的流动过程中取得多重矛盾关系的和谐,使教学程序最大程度地优化,这就必然符合教育美学的普遍认可的规律与要求并成为美的载体,从而达到主体与受体、内容和形式、训练和教育等多重矛盾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受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状况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认为:课堂教学上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忘记了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关系决定的。因而,课堂教学在承认这种关系时,又不得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心、情、智和谐,这样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情动于衷,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独创的,而是由受体和主体共同创造的。教师既是主体和受体的中介,又是调控课堂的主体。最佳的教学效果往往来自于中介的积极主动的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美好的情境氛围,并充分考虑教学双方达到最佳和谐的优化方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心”:关于课堂教育教学的指向,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由于教师的主动中介,心有灵犀,一点就通;“情”:关于文本的领会,其情动人,学生才会主动贴近文本,深入领会文本带来的美,学生的“情商”才会提高。“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它具有“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冯梦龙《古今小说·序》)的强烈感染力,教师在这里是起沟通作用的桥梁,如果在“情”上调控得当,将文体化为有声有色的教学内容,学生难道无动于衷?我们在承认美感的普遍性时,也承认美感的差异性,教师积极的中介作用,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审美情感,就会努力缩小这一差异,从而使学生与文本联系起来,使课堂和谐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进入到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从而较好地完成“智”的教育。
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的和谐,主要在于中介依据教学文本而借助于各种媒体设置的情境和运用。黑格尔认为:“形式必须要符合内容的要求。”形式对于和谐有特殊的意义,是构成和谐不可缺少的条件。美的形式,如画面、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能够引起主观认识功能的和谐,并能产生自由创造活动。教学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矛盾,特别是教学过程中人和物的矛盾,即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教材,把握内容及重难点,怎样做到“物我同一”,并在介入过程中做到“物我两忘、神与物游”?(王国维《人间词话》)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文本的体裁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和谐的情境,或运用具有形式美的板书,或运用富有节奏美的朗诵,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优美的线条、直观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抒情的声音、互动的情景直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实现美的创造。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潜心分析把握教材的血与肉,用心领会其神韵,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再以适当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言训练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应是文与道的和谐统一。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原则是文道结合,文与道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和谐呢?既然“文”与“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应有益于“道”,而“道”的教育也应有益于语言文字训练。“文”与“道”应是相互渗透、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而不是冠冕堂皇的说教。教师可从语言文字中努力挖掘美的情感因素。并使之转化为“道”的内容。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德育的本质是有社会功利性,智育实际是把握客观规律,在美育中,情感的因素却是本质的、核心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美、文字美、文学形象美、情感美等的分析、理解、欣赏,会使学生既得到美的愉悦和满足,同时又陶冶了性情、受到了教育。
要达到文与道和谐统一,还应视受体的情况而定,特别要注意“渗透”的方法,不可贪求大功,也不可只言片语、急功近利,而应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润物无声”。其次,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而定。文本不同,文道结合的方式也不一样。小说应抓住人物形象分析及塑造人物的方法,也可抓住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来分析:散文要“披文入情”,洞悉其中地观照:诗歌则可渗透在朗读欣赏之中,让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时,通过体验、思考、理解,从而接受思想教育。这样,既具有“渗透性”又顾及了教学的整体性,使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和谐统一。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存在着多重矛盾,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努力调控,使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和谐统一,从而使教与学达到最佳优化程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