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伙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下面我就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为例谈谈参与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节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设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新课导入上,可以合理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我在讲述“磨练坚强的意志”一节内容时,在新课导入时就播放了一组2009年国庆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上的图片。当学生看到战士们整齐的步伐、庄严的军威时,无不叫好。接下来我又播放了战士们阅兵训练的一段视频:战士们冒着40多度的高温,穿着特制的背心训练,其中一位战士脚上磨了好几个血泡,有的已经出血和袜子粘在一起,这时羡慕就变成了敬慕。用这样生动、鲜活真实的例子进行教学,学生爱看、爱听,容易接受新知识。
二、重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途径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往往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活动,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差。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的:“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从品德课教学来看,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活动,一类是课外活动。其中,课内活动主要是:①小组讨论活动。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辩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辩论课:“家庭中用不用讲文明礼貌?”我先让学生观看有关辩论的电视录像,然后再让他们推荐辩手、主持人、计时员、评审员,各人做好精心准备,其他同学也不闲着,有人布置场地,有人美化黑板,有人准备道具。所有的人要做好被主持人点名谈看法的思想准备。这场辩论活动人人投入、个个紧张,准备的过程就是研究探索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是认真深化的过程。②扮演角色活动。当教材内容适合编写、表演小品时,组织学生认真看书,根据内容要求,分配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比如在学习“怎样接待客人”这节课时,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家庭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客人”、“小主人”、“爸爸妈妈”等不同角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仿佛已经忘了自己在课堂中了,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活动。③课堂竞赛活动。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组织生动活泼的知识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独创性。
不论是课内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表现自我,体现了自我价值,同时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关注个性差异,把握学生参与学习的层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为此教师必须课前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具体的了解,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设计出各种不同层次活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我在教“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时,在新课导入时根据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栏目设计了一个游戏: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动作表情表演,另一个同学猜测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当时我了解到班上有一个同学极富表演能力,于是就让他上台来表演,然后找出班中一个反应很快,比较活泼的学生来猜测。这样课堂的气氛相当活跃,两个同学的表现也相当让人满意。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都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也不例外。不过我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随便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我会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在学生数量、性别、学习程度上等都会考虑。这样小组在讨论的过程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一言堂的局面,整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坚持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多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评价模式,将原来课堂里简单的“正确”、“值得表扬”的单一评价变为“精彩极了”“佩服你”等极富激情和个性的评价方式。这种做法,让课堂充满了活力,焕发了生机,让学生情绪激昂,精神抖擞。教师课堂评价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要多元化,二是评价要及时,三是评价要真诚。巴特尔说:“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真挚诚恳的交流,热情亲和的信任,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情感的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教材在变,我们教师自身也要随之发展进步。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其终生受用。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节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设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新课导入上,可以合理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我在讲述“磨练坚强的意志”一节内容时,在新课导入时就播放了一组2009年国庆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上的图片。当学生看到战士们整齐的步伐、庄严的军威时,无不叫好。接下来我又播放了战士们阅兵训练的一段视频:战士们冒着40多度的高温,穿着特制的背心训练,其中一位战士脚上磨了好几个血泡,有的已经出血和袜子粘在一起,这时羡慕就变成了敬慕。用这样生动、鲜活真实的例子进行教学,学生爱看、爱听,容易接受新知识。
二、重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途径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往往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活动,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差。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的:“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从品德课教学来看,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活动,一类是课外活动。其中,课内活动主要是:①小组讨论活动。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辩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辩论课:“家庭中用不用讲文明礼貌?”我先让学生观看有关辩论的电视录像,然后再让他们推荐辩手、主持人、计时员、评审员,各人做好精心准备,其他同学也不闲着,有人布置场地,有人美化黑板,有人准备道具。所有的人要做好被主持人点名谈看法的思想准备。这场辩论活动人人投入、个个紧张,准备的过程就是研究探索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是认真深化的过程。②扮演角色活动。当教材内容适合编写、表演小品时,组织学生认真看书,根据内容要求,分配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比如在学习“怎样接待客人”这节课时,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家庭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客人”、“小主人”、“爸爸妈妈”等不同角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仿佛已经忘了自己在课堂中了,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活动。③课堂竞赛活动。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组织生动活泼的知识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独创性。
不论是课内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表现自我,体现了自我价值,同时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关注个性差异,把握学生参与学习的层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为此教师必须课前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具体的了解,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设计出各种不同层次活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我在教“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时,在新课导入时根据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栏目设计了一个游戏: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动作表情表演,另一个同学猜测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当时我了解到班上有一个同学极富表演能力,于是就让他上台来表演,然后找出班中一个反应很快,比较活泼的学生来猜测。这样课堂的气氛相当活跃,两个同学的表现也相当让人满意。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都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也不例外。不过我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随便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我会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在学生数量、性别、学习程度上等都会考虑。这样小组在讨论的过程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一言堂的局面,整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坚持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多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评价模式,将原来课堂里简单的“正确”、“值得表扬”的单一评价变为“精彩极了”“佩服你”等极富激情和个性的评价方式。这种做法,让课堂充满了活力,焕发了生机,让学生情绪激昂,精神抖擞。教师课堂评价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要多元化,二是评价要及时,三是评价要真诚。巴特尔说:“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真挚诚恳的交流,热情亲和的信任,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情感的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教材在变,我们教师自身也要随之发展进步。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其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