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幼儿数学教学尝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对认知存在困难,给广大幼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然,尽管开始时是胡乱地数,但他们渐渐地就会记住正确的顺序,并且还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做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然而,这样的简单问题对幼儿来说应该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这就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让幼小的儿童能够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幼教工作,谈谈关于数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1 要让孩子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所反映的还不仅仅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遍存在的数学关系。即使是幼儿阶段所学习的10以内的自然数,也具有抽象的意义。比如“5”,它可以表示5个人、5只狗、5辆汽车、5个小圆片……任何数量是“5”的物体。只有当幼儿懂得了数字所表示的各种含义时,才能说他真正理解了数字的意义。幼儿要能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必须具备一种抽象的逻辑思考能力,即要能摆脱具体事物的干扰,对其中的数学关系进行思考。如在进行“5的分合”时,具备抽象思考能力的幼儿就要能理解,他分的不仅是5个橘子,而且是一个抽象的数量“5”。他分的结果也不仅对当前的事情有意义,而且能够推广到其它任何数量为“5”的事物上面——它们都可以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分合,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数量。反过来,如果幼儿不能进行抽象的思考,即使他能够分5只橘子,也不一定会分5个苹果,因为对他来说这又是另一件事情了。由此可见,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数学关系的过程。幼儿要能理解数这种抽象的逻辑知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逻辑观念,还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考能力。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观念,这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这些逻辑观念又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它们非常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如果这些问题是和直接的、外化的动作和形象相联系的,幼儿则有可能解决,如果是较为间接的、需要内化于头脑的问题,幼儿就无能为力了。这个现象,正是由幼儿思维的抽象程度所决定的。
  2 要注重对幼儿的动作利用教学
  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经常伴随着外显的动作。比如在“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体”活动中,幼儿在放卡片时,总要先和上面一排相对应的卡片碰一下,然后才把它放在下面。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对应的动作。随着幼儿动作的逐渐内化,他们才能够在头脑中进行这样的对应。幼儿在最初学习数数的时候,也要借助于手的点数动作才能正确地计数。直到他们的计数能力比较熟练,才改变为心中默数。要让幼儿进行合并和拿取的操作,让幼儿在实际的动作中理解两个部分如何合为一个整体、整体中拿走一个部分还剩下另外一个部分。而那些不能摆脱实物进行抽象的数字运算的幼儿,正说明他们还需要动作水平上的操作。在这时,给予他们摆弄实物的练习,既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3 要强化对幼儿的练习训练
  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幼儿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外部世界,同时也建构着新的知识。以数数的策略为例,幼儿起初是通过直觉的判断比较数量多少,实际上是根据物体所占空间多少来判断。这一策略有时是有效的,但有的时候就会发生错误。我们观察到的有些小班幼儿不能正确比较数量多少,就是因为他用了一个不适合的认知策略来同化外部的问题情境。在这个时候,尽管幼儿知道一一对应和点数也是比较数量多少的方法,但决不会自觉地运用一一对应或点数去比较多少(根据我们的观察,有的中班幼儿还不能做到不受物体排列形式影响通过对应或点数比较数量多少,而是通过直觉判断)。直到幼儿自己感到现有的认知策略不能适应问题情境了,才会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这时幼儿会主动改变自己的认知策略,比如通过一一对应或点数的方法,去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与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幼儿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他们不断尝试新策略的过程,练习和检验新获得的策略的过程,以及在应用中巩固新策略的过程。它完全是通过幼儿的自我调节作用而发生的,而不是教的结果。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教师即使告诉幼儿要通过一一对应比较多少才是一个正确的方法,如果幼儿自己没有感到他原来的方法有什么不好,他是不会轻易放弃它而接受老师教的方法的。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机会练习和应用。
  总而言之,对幼儿的教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幼儿的理论方法,更需要探究深层次的规律,还要付诸于实践的检验,我们只有认真地去研究挖掘,深刻领会幼儿教学大纲,钻研名家的经验理论,才能走出符合自己实际教学的好路子,培养更多孩子学好数学。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因此,语文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1 导入激趣法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
期刊
【摘 要】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不劳动,人类就不能生存、繁衍和发展;不劳动,社会就不能进步、繁荣和昌盛。热爱劳动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为了使孩子成年后有一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必须从幼儿期开始注意培养劳动情感,使幼儿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关键词】 父母 老师 孩子 劳动 好习惯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不劳动,人类就不能生存、繁衍和发展;不劳动,社会就不能进步、繁荣和昌盛。
期刊
【摘 要】 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无处不用。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把握数学课的教学技巧,其迷人的魅力就会在数学课中绽放。  【关键词】 魅力 情境 语言 游戏 拓展 延伸  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无处不用。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把握数学课的教学技巧,其迷人的魅力就
期刊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作为班主任,应心系班级,心系学生,做名合格的班主任,成为班级形象的塑造者。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韩愈的《师说》就明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特别要抓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做到并做好这点,就需要全面地、经常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指出:“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后,新大纲中明确了小学数学中德育的内涵,它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抓好德育教育,在课堂活动中进行渗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德育 渗透  新课程改革后
期刊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已被广泛应用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但是一些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合作学习的运用不当,有滥用倾向  教学中,教师不分学习任务是复杂还是简单,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给人感觉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课一开始到结束,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合作学习,造成片面追求合作
期刊
【摘 要】 在实行“先学后教,矫正反馈”的教学模式期间,有部分学生在“先学”时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不独立思考,导致课堂上自主学习无法深入。对此,我展开了对学生的“先学”指导。主要从指引“先学”方向,指导“先学”方法,并通过成果展示来促进“先学”积极性这几方面浅谈我的经验。  【关键词】 先学后教 指引方向 指导方法 动力  进入高段的学生书包里多了一本教学参考书。在实行“先学后教,矫正反馈”的
期刊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每当这首歌在我耳畔响起,我就会想起……  曾记得小时候,每晚睡觉时我总是要求爸爸妈妈轮流讲故事给我听,而我则在美好的故事中,挂着甜美的微笑沉沉地睡去。而现在,我长大了,以往快乐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我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少了爸爸的身影。听奶奶说,“爸爸为了撑起这个家,长年累月地在外面飘荡,装饰着别人的梦”,可不幸的是,爸爸在几年前牺牲在了工地上。从此,我永远没有了
期刊
1 活动目的  ①通过本次中队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知道随时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学会多种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②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锻炼团队合作能力,体验争章的快乐。  2 活动准备  ①以小队为单位编排展示活动。②制作“口腔健康”章。  3 活动形式  通过生动的讲解,有趣的小品,快乐的歌舞和活泼的快板等多种形式表现主题。  4 活动过程  (活动前,各小队报告人数。)议程
期刊
【摘 要】 作为职专类院校班主任,在学生整体素质偏低,且短期内得不到迅速提高的情形下,如何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学生管理的优质化,成为摆在各班主任面前的严峻课题。  【关键词】 职业中专 班主任工作 实施  俗话说,“为人谋忠,敬事而信”。既然决定接受班主任的工作,就应该在心理上、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班主任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过去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其中的艰辛和困惑,仅用酸甜苦辣不足以概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