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布雷萧是一个出生于酗酒家庭的孩子,而最令他不可思议的是,虽然在神学院读了10年书,但在准备成为牧师时,他却进了奥斯汀州立医院接受酗酒治疗。他饱受酒精的折磨长达17年,直到26年前,才终于戒了酒。
现在他成为了心理辅导及著名的公共电视制作主持人,他以自身的经验印证了家庭对人产生的远大于我们想象的影响,并写下《家庭会伤人》。这本书既不温馨也不甜美,而是充满了真实的痛楚,书中严正地指出父母可能给后代带来的伤害,却无意对父母的善意做任何指控与批判。因为他们已经穷尽半生精力,给了孩子在他们所知范围内最好的对待。
当父母心中充满不正常的情绪,他们便不可能照顾好小孩
在我家,酗酒的父亲经常不在家。我11岁那年,他离家之后就再没有回来,由于家中需要父亲,而我是最大的男孩,因此我成为母亲精神上的丈夫(代理配偶),这并非由我的母亲指定,而是由家庭系统决定的。我也因为系统中欠缺父爱而成为弟弟的“小爸爸”,在13岁时就发给弟弟零用钱。
还有一位当事人,是在一个病态家庭中意外怀孕出生的孩子。他在母亲子宫中就感到被遗弃;长大后,他成为一个流浪不归的孩子,因为他早就接收到父母的信息:“走开!我们不欢迎你!”
当父母心中充满不正常的情绪,他们便不可能照顾好小孩,反而需要小孩去照顾他们。心理疾病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家庭生病的症状而已。事实上,许多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他们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使自己成为问题人物,好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
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将烫手的山芋丢给了孩子
在有问题的家庭里,常有着这些角色:“英雄”、“代罪羔羊”、“失落的孩子”……角色本身并非不好,但在问题家庭里却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些角色不能自由抉择,必须配合家庭中各种或隐或显的需求而定。
比如在父母酗酒的家庭里,也许有一个孩子被家庭系统指定扮演英雄的角色,以维持家庭所需的尊严;在没有温暖的家庭里,有一个孩子很自然地扮演起大家情绪的安慰者;一个对自己生活状态很不满意的母亲,当痛苦太大时就吼骂孩子,在她的指责下,孩子受到羞辱而成了代罪羔羊。
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将烫手的山芋丢给了孩子,甚至以羞辱孩子的方式防卫自身的羞愧,于是孩子的生存目标是维持家庭系统的平衡,他们放弃了原本可以长成独特的自我,彼此拖累依赖。这种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带着防卫心情扮演自己的角色,这是维持表面亲密关系的方法,也使得家庭系统长期封闭。
控制,是这种家庭赖以生存的法宝:羞愧的父母控制孩子,而孩子也以僵硬而固定的角色控制父母。相互依存,则是这些不健全的、封闭式家庭的生存状态。在这些家庭里,总有一个主要的压力来源,它可以是有工作狂的父亲、歇斯底里的母亲、真实或臆想的疾病。每个成员都将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家人被这股压力弄得团团转,且一直活在它的阴影下,最后变成和它相互依存。
而在开放式的家庭系统里则持有一些新的信念,也主张用创新的思想和行为来打击旧有的陋规,他们敢于向毒性教条的假设提出挑战,而不再墨守成规。这些家庭的孩子不需负担来自父母自身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父母示范了自我完成的过程,而不需要孩子为他们完成生活中的一切,他们能够接纳彼此间的差异而不加批判,并明白不同并不一定不好。
受“毒性教条”影响的孩子长大成父母后,历史往往重演
艾丽斯·米勒(Alice Miller)曾在她的著作《都是为你好》中,把陈腐不宜的家庭、社会规则统称为“毒性教条”。这些“毒性教条”灌输给人们一些错误且未经证实的知识和观念,并在生活中重复出现,而受“毒性教条”影响的孩子长大成父母后,历史往往重演。
毒性教条1:“你要找到你的另一半”
我们常常说配偶是自己的“另一半”,可是两个期待由婚姻使自己完整的人,结果会比婚前更不完整。 两个“半人”的结合是,他们没有能力分离,因为他们在情绪上彼此依赖,两个人绑在一起,就像乘在一艘独木舟上,当一个人移动时,另一个人也被迫移动,毫无选择的余地。
毒性教条2:“不准自我陶醉”
如果父母早年的自恋需求被剥夺,他们也就不可能欣赏孩子的自我陶醉,而且会不知不觉地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不足,因为孩子就在掌握之中。孩子们没有能力背弃父母,只能借着不断表现及取得成就来博得父母的喜爱,但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接受时,会认为是自己有问题,这种自贬最终会内化成对自己的轻视。
毒性教条3:“你在挨打,我的心里比你还要痛”
这其实是父母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的借口,而当孩子的哭声使父母心情烦躁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准孩子哭,这样的父母,他们的情绪是卡住的,而孩子强烈的情绪也无法释放,因为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结果如同冰块般冻结,成了堵塞的能量。
毒性教条4:“你应该爱身边的人”
毒性教条鼓励空泛的服从,认为人们应该感恩、有爱心,哪怕是伪装的,诚实地表现出不高兴及不喜欢则被认为是不懂事,哪怕是真实的。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温和有礼,因为表现假装的温和胜过于表达真正的自己。假装的温和能使我们讨人喜爱,而真正的自己说不定会为我们惹祸。于是我们在伤心时微笑,在处理苦恼的事情时也带着僵硬的苦笑,为并不滑稽的笑话大笑。
不健康的家庭设定了无数个“应该”、“必须”、“绝不能”,而它们通常由缺乏自律的父母合理化后灌输给孩子,许多戒律只是父母自身对生活的不满和愤怒的副产品,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每个出自不完美家庭的人,都需要寻找个新的、可归依的家,它可以是一个成长团体
在青春期,我们挣扎着要离开家,这包括身体及情绪两方面与父母分离,这意味着你要告诉父母,你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且不再承载他们的寄托和愿望,这虽然艰难,仍可做到。
宣布投降:在我加入酗酒治疗团体前,治疗者说因为我承认喝酒对自己健康和生活的伤害,可以称得上是个负责的人。因为戒酒会显示我的缺陷及不完美,而脱离强迫性或上瘾行为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自己的缺陷,这就是投降。 找到你的新家庭:当我第一次在指导下认真剖析我的五代家庭时,我发现自己负担着许多代流传下来的病态,在投降并承认自己的无力感后,我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心理团体,至此我才发现做自己原来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像一个有爱的健康家庭——在这个家庭里,犯错不仅没关系,甚至被允许,每个人都一样重要,没有谁在领导谁。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对于有性、工作及食物瘾的人来说,一旦坦诚地面对自己,他们会迷惑到底怎么做才是正常及安全的,因为他们不能完全停止吃、性爱及工作。这些的确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需要借着时间及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专心一意地生活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将遗憾还给父母
蕾妮·佛瑞克森是家庭系统关系方面的权威,曾有人问她:“如果可以给当事人礼物,你会给什么?”她说她会给予他们停止解救家庭的勇气,并交给他们安排自身命运的勇气。
将羞愧还给当年带给我们的人:当我们这样说时,指的是“这些羞愧乃承自他人”,它们本不属于我们,是亲人在保护自己时无意间加之于我们身上的。时光无法倒流,我们必然为失去的和未满足的需求悲伤,你深爱你的亲人,但也需要做回自己。
离家:这意味着放弃那些使我们僵硬的角色。乔·柯德特说:“我们没有必要牺牲自己来换取爱。”真正亲密关系的前提是,能分开独立及保持一些距离,在这个距离之下,彼此相爱与尊重。你要找回隐藏在内心的孩子,并亲自将他带大,最终学习把他人给予的爱转为滋润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宽恕的阶段,我们宽恕自己及我们的父母,这意味着付出爱心一如往昔,并抛开心中的怨恨及释放束缚已久的能量。唯有打破这符咒,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成为家庭代代相传问题下的牺牲品。
过去的尾声:当我们告别过去时,仍会继续听到内在父母的声音:“你要完美”、“做个坚强的人”、“取悦我”、“再多努力一点”以及“快一点,你就要落后了”。这些声音是源于过去的羞愧经历,经由内射作用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批评和轻视,我们必须认识这些声音,学习以新的自我肯定态度,面对充满压力的内在语言。
我曾读过伟大的神秘主义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且为一个句子感触极深,他说:“我们必须格外能够特立独行,承受孤独。”孤独会勾起过去被遗弃的痛苦,当年困于相互依存中的我,非常害怕孤独。如今,我渐渐了解自我实现的真意。今天的我是属于自己的,而我能为生命和行为完全负责。现在我不再害怕进入自己的内在,也不再因为改变熟悉的方式而焦虑,我所体会到的喜乐,可用汤马士·吴尔夫的话来形容:放弃你所熟知的,你将知道更多;不怕失去所拥有的生命,将会获得更伟大的生命。“”
现在他成为了心理辅导及著名的公共电视制作主持人,他以自身的经验印证了家庭对人产生的远大于我们想象的影响,并写下《家庭会伤人》。这本书既不温馨也不甜美,而是充满了真实的痛楚,书中严正地指出父母可能给后代带来的伤害,却无意对父母的善意做任何指控与批判。因为他们已经穷尽半生精力,给了孩子在他们所知范围内最好的对待。
当父母心中充满不正常的情绪,他们便不可能照顾好小孩
在我家,酗酒的父亲经常不在家。我11岁那年,他离家之后就再没有回来,由于家中需要父亲,而我是最大的男孩,因此我成为母亲精神上的丈夫(代理配偶),这并非由我的母亲指定,而是由家庭系统决定的。我也因为系统中欠缺父爱而成为弟弟的“小爸爸”,在13岁时就发给弟弟零用钱。
还有一位当事人,是在一个病态家庭中意外怀孕出生的孩子。他在母亲子宫中就感到被遗弃;长大后,他成为一个流浪不归的孩子,因为他早就接收到父母的信息:“走开!我们不欢迎你!”
当父母心中充满不正常的情绪,他们便不可能照顾好小孩,反而需要小孩去照顾他们。心理疾病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家庭生病的症状而已。事实上,许多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他们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使自己成为问题人物,好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
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将烫手的山芋丢给了孩子
在有问题的家庭里,常有着这些角色:“英雄”、“代罪羔羊”、“失落的孩子”……角色本身并非不好,但在问题家庭里却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些角色不能自由抉择,必须配合家庭中各种或隐或显的需求而定。
比如在父母酗酒的家庭里,也许有一个孩子被家庭系统指定扮演英雄的角色,以维持家庭所需的尊严;在没有温暖的家庭里,有一个孩子很自然地扮演起大家情绪的安慰者;一个对自己生活状态很不满意的母亲,当痛苦太大时就吼骂孩子,在她的指责下,孩子受到羞辱而成了代罪羔羊。
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将烫手的山芋丢给了孩子,甚至以羞辱孩子的方式防卫自身的羞愧,于是孩子的生存目标是维持家庭系统的平衡,他们放弃了原本可以长成独特的自我,彼此拖累依赖。这种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带着防卫心情扮演自己的角色,这是维持表面亲密关系的方法,也使得家庭系统长期封闭。
控制,是这种家庭赖以生存的法宝:羞愧的父母控制孩子,而孩子也以僵硬而固定的角色控制父母。相互依存,则是这些不健全的、封闭式家庭的生存状态。在这些家庭里,总有一个主要的压力来源,它可以是有工作狂的父亲、歇斯底里的母亲、真实或臆想的疾病。每个成员都将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家人被这股压力弄得团团转,且一直活在它的阴影下,最后变成和它相互依存。
而在开放式的家庭系统里则持有一些新的信念,也主张用创新的思想和行为来打击旧有的陋规,他们敢于向毒性教条的假设提出挑战,而不再墨守成规。这些家庭的孩子不需负担来自父母自身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父母示范了自我完成的过程,而不需要孩子为他们完成生活中的一切,他们能够接纳彼此间的差异而不加批判,并明白不同并不一定不好。
受“毒性教条”影响的孩子长大成父母后,历史往往重演
艾丽斯·米勒(Alice Miller)曾在她的著作《都是为你好》中,把陈腐不宜的家庭、社会规则统称为“毒性教条”。这些“毒性教条”灌输给人们一些错误且未经证实的知识和观念,并在生活中重复出现,而受“毒性教条”影响的孩子长大成父母后,历史往往重演。
毒性教条1:“你要找到你的另一半”
我们常常说配偶是自己的“另一半”,可是两个期待由婚姻使自己完整的人,结果会比婚前更不完整。 两个“半人”的结合是,他们没有能力分离,因为他们在情绪上彼此依赖,两个人绑在一起,就像乘在一艘独木舟上,当一个人移动时,另一个人也被迫移动,毫无选择的余地。
毒性教条2:“不准自我陶醉”
如果父母早年的自恋需求被剥夺,他们也就不可能欣赏孩子的自我陶醉,而且会不知不觉地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不足,因为孩子就在掌握之中。孩子们没有能力背弃父母,只能借着不断表现及取得成就来博得父母的喜爱,但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接受时,会认为是自己有问题,这种自贬最终会内化成对自己的轻视。
毒性教条3:“你在挨打,我的心里比你还要痛”
这其实是父母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的借口,而当孩子的哭声使父母心情烦躁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准孩子哭,这样的父母,他们的情绪是卡住的,而孩子强烈的情绪也无法释放,因为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结果如同冰块般冻结,成了堵塞的能量。
毒性教条4:“你应该爱身边的人”
毒性教条鼓励空泛的服从,认为人们应该感恩、有爱心,哪怕是伪装的,诚实地表现出不高兴及不喜欢则被认为是不懂事,哪怕是真实的。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温和有礼,因为表现假装的温和胜过于表达真正的自己。假装的温和能使我们讨人喜爱,而真正的自己说不定会为我们惹祸。于是我们在伤心时微笑,在处理苦恼的事情时也带着僵硬的苦笑,为并不滑稽的笑话大笑。
不健康的家庭设定了无数个“应该”、“必须”、“绝不能”,而它们通常由缺乏自律的父母合理化后灌输给孩子,许多戒律只是父母自身对生活的不满和愤怒的副产品,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每个出自不完美家庭的人,都需要寻找个新的、可归依的家,它可以是一个成长团体
在青春期,我们挣扎着要离开家,这包括身体及情绪两方面与父母分离,这意味着你要告诉父母,你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且不再承载他们的寄托和愿望,这虽然艰难,仍可做到。
宣布投降:在我加入酗酒治疗团体前,治疗者说因为我承认喝酒对自己健康和生活的伤害,可以称得上是个负责的人。因为戒酒会显示我的缺陷及不完美,而脱离强迫性或上瘾行为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自己的缺陷,这就是投降。 找到你的新家庭:当我第一次在指导下认真剖析我的五代家庭时,我发现自己负担着许多代流传下来的病态,在投降并承认自己的无力感后,我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心理团体,至此我才发现做自己原来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像一个有爱的健康家庭——在这个家庭里,犯错不仅没关系,甚至被允许,每个人都一样重要,没有谁在领导谁。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对于有性、工作及食物瘾的人来说,一旦坦诚地面对自己,他们会迷惑到底怎么做才是正常及安全的,因为他们不能完全停止吃、性爱及工作。这些的确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需要借着时间及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专心一意地生活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将遗憾还给父母
蕾妮·佛瑞克森是家庭系统关系方面的权威,曾有人问她:“如果可以给当事人礼物,你会给什么?”她说她会给予他们停止解救家庭的勇气,并交给他们安排自身命运的勇气。
将羞愧还给当年带给我们的人:当我们这样说时,指的是“这些羞愧乃承自他人”,它们本不属于我们,是亲人在保护自己时无意间加之于我们身上的。时光无法倒流,我们必然为失去的和未满足的需求悲伤,你深爱你的亲人,但也需要做回自己。
离家:这意味着放弃那些使我们僵硬的角色。乔·柯德特说:“我们没有必要牺牲自己来换取爱。”真正亲密关系的前提是,能分开独立及保持一些距离,在这个距离之下,彼此相爱与尊重。你要找回隐藏在内心的孩子,并亲自将他带大,最终学习把他人给予的爱转为滋润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宽恕的阶段,我们宽恕自己及我们的父母,这意味着付出爱心一如往昔,并抛开心中的怨恨及释放束缚已久的能量。唯有打破这符咒,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成为家庭代代相传问题下的牺牲品。
过去的尾声:当我们告别过去时,仍会继续听到内在父母的声音:“你要完美”、“做个坚强的人”、“取悦我”、“再多努力一点”以及“快一点,你就要落后了”。这些声音是源于过去的羞愧经历,经由内射作用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批评和轻视,我们必须认识这些声音,学习以新的自我肯定态度,面对充满压力的内在语言。
我曾读过伟大的神秘主义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且为一个句子感触极深,他说:“我们必须格外能够特立独行,承受孤独。”孤独会勾起过去被遗弃的痛苦,当年困于相互依存中的我,非常害怕孤独。如今,我渐渐了解自我实现的真意。今天的我是属于自己的,而我能为生命和行为完全负责。现在我不再害怕进入自己的内在,也不再因为改变熟悉的方式而焦虑,我所体会到的喜乐,可用汤马士·吴尔夫的话来形容:放弃你所熟知的,你将知道更多;不怕失去所拥有的生命,将会获得更伟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