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穿着新鞋走老路”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有有效地设置问题,进一步优化阅读策略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等来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挑战分析;设置问题;优化策略;情感因素
阅读教学挑战分析:《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初中阶段(五级)阅读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文章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的空间范围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相关的人和事,教会学生锻炼技能、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是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仍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笔者据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此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研究与实践:
一、有效地设置问题,实现学生的高度参与
“以问题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课堂”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牢牢把握的一条守则。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课堂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认知规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把握好问题的深度、广度、跨度,尤其是难度。“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高度地参与课堂教学中,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有效的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应该注意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即:由易到难。在阅读较长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把正篇文章按照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划分为几个部分(问题:Can you divide the whole passageinto three/two parts?),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并争先说出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给出这样的问题:Can youfind outthe key sentence in every part?,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段落主题句能够直接在文中找出,可是有的需要自己概括,这属于较低层次能力训练策略;较高层次能力训练策略: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意,有的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段落的主题句,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综合,以加强学生理解的深度,锻炼其理解能力和概,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明显。如: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每段的大意到用一个词来表达其主要内容;用两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总结,如:初三英语第九单元的When was basketball inven—ted?一文,在师生问答中分为三个段落,在生生问答和讨论中,第一段的主题句为:The popularity of basketall,第二段的主题句为:The history/invention of basketball,第三段的主题句为: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整篇文章用三个词来概括popularity,history,development;用一个词就是basketball
二、优化阅读策略,体现阅读的实效性
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理解的正确与否是阅读的关键。因此,为了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时需要分层活动,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
1、Skimming,即粗略地阅读全文。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大意,它是一种面式读法。一篇文章通常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用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称为主题句(topic sentence),它通常出现在文章首句或文章末句,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以及小标题。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必须默读,并要限定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例如在教授初三Unit 1 Reading:How do we deal withour problems?这篇长文章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快速浏览全文,说出文章的大意,学生根据浏览阅读的方法,很快找出文章的大意,即We all have problems and thereare many ways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主题句的确定,使学生为接下来的浏览阅读做了很好的准备。
2、Scanning,即浏览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寻找特定细节或具体信息的线索,文章确定了中心思想后,还必须通过每个段落来表达主题,使主题思想更加明确,这个环节是通过再次浏览文章,在文中找出或概括出每段的主题句。要求还是默读,因为出声地朗读会直接影响阅读的速度,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准。
3、Detail Reading,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相提问,即详细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全部内容并分析语言特点等。如:在学习初三第九单元长课文一课时,笔者给出这样几个问题:Is basketball popular?How is it popular?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恰好是一段和二段的主要内容;最后一段句子结构整齐,很容易说出问句,学生互相提问即可完成。
总之,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还是仅仅在探索和实践,望与读者共勉。
[关键词]挑战分析;设置问题;优化策略;情感因素
阅读教学挑战分析:《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初中阶段(五级)阅读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文章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的空间范围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相关的人和事,教会学生锻炼技能、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是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仍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笔者据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此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研究与实践:
一、有效地设置问题,实现学生的高度参与
“以问题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课堂”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牢牢把握的一条守则。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课堂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认知规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把握好问题的深度、广度、跨度,尤其是难度。“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高度地参与课堂教学中,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有效的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应该注意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即:由易到难。在阅读较长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把正篇文章按照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划分为几个部分(问题:Can you divide the whole passageinto three/two parts?),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并争先说出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给出这样的问题:Can youfind outthe key sentence in every part?,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段落主题句能够直接在文中找出,可是有的需要自己概括,这属于较低层次能力训练策略;较高层次能力训练策略: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意,有的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段落的主题句,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综合,以加强学生理解的深度,锻炼其理解能力和概,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明显。如: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每段的大意到用一个词来表达其主要内容;用两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总结,如:初三英语第九单元的When was basketball inven—ted?一文,在师生问答中分为三个段落,在生生问答和讨论中,第一段的主题句为:The popularity of basketall,第二段的主题句为:The history/invention of basketball,第三段的主题句为: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整篇文章用三个词来概括popularity,history,development;用一个词就是basketball
二、优化阅读策略,体现阅读的实效性
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理解的正确与否是阅读的关键。因此,为了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时需要分层活动,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
1、Skimming,即粗略地阅读全文。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大意,它是一种面式读法。一篇文章通常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用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称为主题句(topic sentence),它通常出现在文章首句或文章末句,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以及小标题。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必须默读,并要限定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例如在教授初三Unit 1 Reading:How do we deal withour problems?这篇长文章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快速浏览全文,说出文章的大意,学生根据浏览阅读的方法,很快找出文章的大意,即We all have problems and thereare many ways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主题句的确定,使学生为接下来的浏览阅读做了很好的准备。
2、Scanning,即浏览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寻找特定细节或具体信息的线索,文章确定了中心思想后,还必须通过每个段落来表达主题,使主题思想更加明确,这个环节是通过再次浏览文章,在文中找出或概括出每段的主题句。要求还是默读,因为出声地朗读会直接影响阅读的速度,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准。
3、Detail Reading,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相提问,即详细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全部内容并分析语言特点等。如:在学习初三第九单元长课文一课时,笔者给出这样几个问题:Is basketball popular?How is it popular?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恰好是一段和二段的主要内容;最后一段句子结构整齐,很容易说出问句,学生互相提问即可完成。
总之,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还是仅仅在探索和实践,望与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