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番茄、拟南芥中SPL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甘薯、番茄、拟南芥中63个SPL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分析、保守蛋白基序(Motif)分析,筛选归纳出同源性较高的2个分支的12个SPL基因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核定位预测等,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较为保守。通过对番茄中的SPL基因Solyc05g015510.2、Solyc10g078700.1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果实成熟衰老进程。另外,通过对非生物胁迫下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得知,拟南芥中的AT5G43270可能参与对盐胁迫、热胁迫条件下的响应,AT1G27360、AT1G27370可能参与热胁迫条件下的响应,AT2G42200可能参与冷胁迫条件下的响应,而AT3G57920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量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表明AT3G57920可能不参与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
  关键词:SPL转录因子家族;番茄;甘薯;拟南芥;生物信息学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20-0074-10
  收稿日期:2021-03-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YFD100070、2019YFD100071、2019YFD1001300、2019YFD100130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10-B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670278、31970200、31970312、31901993、31872078);安徽省科技重大项目(编号:16030701073);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编号:JZ2018HGTB0241、JZ 20181)。
  作者简介:荣誉磊(1992—),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采后生物学。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胡康棣,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采后生物学,E-mail:[email protected];张 华,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生物学,E-mail:[email protected]
  植物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发生在基因表达的初期,是许多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在此调控过程中,被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特异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控制着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1-2]。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box(简称SBP-box)基因别称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like(简称SPL)基因,可编码一类绿色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调节多个不同并且重要的生物过程,如叶片发育[3]、调节细胞数量和大小[4]、花和果实的发育[5-9]、拟南芥花粉孢子的形成[10]和响应赤霉素(GA)信号[11]等。SPL基因最初是從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中分离出来,人们把它命名为SBP1和SBP2,研究发现SPL蛋白通过结合MADS-box基因启动子的squamosa元件,控制植物花的早期发育。已知的SPL家族成员都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SBP),大约含有7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2个典型的C3H(C—C—CH)和C2HC(C—C—H—C)锌指结构特征,其 C端区域具有核定位信号[12],能介导SPL蛋白进入细胞核。SPL基因由不同数量的外显子组成,但所有陆地植物的SBP结构域都是由第一和第二外显子编码的,并且这2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位置也是保守的[13]。SBP锌指遵循 CC—x—C—x—C—x—[HC]—x—C—x—C—x—H—x—C(x表示氨基酸)的一般模式,其他3种组氨酸都很保守,但不参与锌的结合[6]。此外,核磁共振技术(NMR)被用来研究拟南芥中SBP转录因子SPL4 和SPL7的DNA结合结构域[14]。体外试验表明,SBP锌指结构域优先结合序列-TNCGTACAA-[15],然而,除了它们与DNA结合的能力之外,人们对这些潜在的转录调节因子的生理功能知之甚少。
  自发现以来,SBP-box基因家族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16]、水稻(Oryza sativa)[17]、玉米(Zea mays)[18]、小麦(Triticum aestivum)[19]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20]等植物中均有报道。在拟南芥中,有11个SPL基因受 miR156 调控,已有文献报道miR156 通过转录切割以及翻译抑制来调节SPL3表达[21],拟南芥AtSPL1基因能够参与植物发育和对伏马菌素B1的敏感性[22]。拟南芥SBP-box基因家族转录因子参与花期的转变,有报道阐明了它们在拟南芥发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可能的同源基因SPL9和SPL15的单突变体和双突变体表型,发现这些基因在控制生殖生长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冗余作用。此外,在营养生长过程中,它们的功能缺失导致花序结构改变和分枝增强[23]。对LeSPL-CNR的研究表明,SBP-box基因在调控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番茄的大量自然变异受表观遗传过程控制的论点[24]。部分SPL可通过调节其他转录因子来发挥功能,并且也能参与葡萄糖、无机盐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生成相关的代谢过程[25]。但是SPL基因家族在甘薯发育中的功能相关研究鲜有文献报道,在番茄和拟南芥中的基因功能研究也不是很全面,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薯、拟南芥、番茄中SPL家族成员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蛋白质基因序列分析、氨基酸序列比对、蛋白结构域及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参与的功能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SPL基因在甘薯、番茄、拟南芥中的功能提供借鉴。
  1 试验方法
  1.1 SPL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与保守蛋白基序(motif)分析   从Phytozome(https://phytozome.jgi.doe.gov/pz/portal.html)网站下载拟南芥和番茄中已鉴定的33条SPL蛋白序列作为参考,其中拟南芥中16条,番茄中17条,利用甘薯网站(http://sweetpotato.plantbiology.msu.edu)中蛋白序列数据库blastp 检索甘薯蛋白数据库获得30条候选序列。利用MEGA 7.0软件使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SPL家族蛋白的系统发育树,利用iTOL工具网站(http://itol.embl.de/)对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优化。利用MEME网站(https://meme-suite.org/meme/tools/meme)对SPL蛋白基序(motif)進行分析。将得到的系统发育树与motif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找到同源性较高且系统发育树结果和motif分析结果吻合的SPL分支进行深入分析。
  1.2 SPL基因家族理化性质分析与亚细胞定位预测
  利用ExPASy网站(https://web.expasy.org/protparam/)对2个同源性较高的分支中的12个SPL基因的序列长度、蛋白质等电点、分子量等理化参数进行分析,并利用核定位信号NLS Mapper工具(http://nls-mapper.iab.keio.ac.jp/cgi-bin/NLS_Mapper_form.cgi)预测蛋白质的核定位信号,随后通过 Cell-PLoc 2.0 预测了这12个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
  1.3 同源SPL蛋白结构域分析及氨基酸序列比对
  将上述筛选得到的2个分支12个SPL基因利用SMART(http://smart.embl.de/)网站分别进行蛋白结构域分析,并利用ESPript 3.0(https://espript.ibcp.fr/ESPript/ESPript/)网站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1.4 番茄中SPL基因表达量分析
  将筛选得到的2个分支中番茄的SPL基因利用TomExpress(http://tomexpress.toulouse.inra.fr/)网站,挖掘基因表达数据,并进行绘图和分析。
  1.5 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拟南芥中SPL基因表达量分析
  将上述筛选得到的2个分支中拟南芥中的SPL基因利用ePlant工具(http://bar.utoronto.ca/eplant/)获取拟南芥中非生物胁迫条件下SPL基因的表达数据,并进行绘图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番茄、拟南芥中SPL家族蛋白进化树与motif分析
  将BLAST同源比对获得的63条SPL家族蛋白利用MEGA 7.0 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如图1所示,3个分支中,Solyc04g064470.1独自在一个分支中,表明较其他家族成员亲缘性较远,第2个分支中包括AT5G18830、Solyc01g080670.2、itf01g13650.t1,第3个分支包括其余甘薯、番茄、拟南芥中59个SPL基因。其中甘薯itf05g01080.t1、itf08g18710.t1、itf13g017290.t1与番茄Solyc05g015510.2以及拟南芥AT5G43270、AT1G27370、AT1G27360在同一个分支,说明它们亲缘性较高,可能具有相似的基因功能。甘薯itf15g02920.t1、itf01g24210.t1与拟南芥AT2G42200、AT3G57920以及番茄Solyc10g078700.1在同一个分支,说明它们亲缘性较高,可能具有相似的基因功能。
  随后,利用MEME网站分析甘薯、番茄、拟南芥中63个SPL家族蛋白的保守蛋白基序(motif)。由图2可以看到SBP-box 蛋白基序分布,不同颜色的方块代表不同基序。其中,itf05g01080t1、itf08g18710.t1、itf13g017290.t1与Solyc05g015510.2以及AT5G43270、AT1G27370、AT1G27360的motif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一点与基因家族进化树的结果相符合,另外,itf15g02920.t1、 itf01g24210.t1与AT2G42200、AT3G57920、Solyc10g078700.1的motif结果也很相似,与进化树结果一致。
  2.2 甘薯、番茄、拟南芥中SPL蛋白家族理化性质与亚细胞定位预测
  通过对图2中保守性较高的2个分支中12个SPL基因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1)表明,蛋白质编码区(CDS)序列长度为 1 038~1 392 bp,蛋白质编码序列为345~463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37 017.17~50 418.90 g/mol,等电点(pI)介于7.94~9.11之间。在蛋白质序列的整个区域内,对SPL蛋白的核定位信号序列(NLS)进行分析,通过 NLS Mapper 网站进行预测。如表1所示,5个拟南芥SPL基因中有3个含有潜在的 NLS,2个番茄SPL基因都没有含有潜在的NLS,5个甘薯SPL基因中只有1个含有潜在的 NLS,说明部分SPL蛋白可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同时,利用Cell-PLoc 2.0 预测了这12个SPL家族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如表2所示,12个SPL家族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3个SPL家族蛋白也存在细胞质内。
  2.3 SPL家族蛋白的结构域分析及氨基酸序列比对
  对上述12个同源性较高的SPL基因进行结构域分析(图3),发现这12个基因都具有典型的SBP结构域,且第1个分支的SBP结构域的位置在第170~250个氨基酸,第2个分支的SBP结构域的位置在第50~160个氨基酸,说明这2个分支都具有保守的SBP转录因子结构域,但SBP结构域的位置明显不同。
其他文献
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重要举措。“5+2”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多课外活动时间,有利于构建多元协同的小学劳动教育新格局。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开发中,应以“5+2”课后延时服务为出发点,将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各种资源纳入课程资源库,培养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建构多元共享的课程开发平台,创新劳动课程方式,提高小
期刊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依然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需求不足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有必要探寻制约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所在。基于内在机理分析,结合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结果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变化不仅受收入增加、城镇化、工业化等因素的积极影响,政府民生性支出也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明显,其影响效应存在着地区差异和类别差异,从而表现出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并存。其中,政府社
期刊
摘要:南京市是江苏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城镇化率已达86.8%左右,具备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独特优势。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城乡融合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京城乡融合机遇,并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亟待完善、农产品难以满足市民的需要、乡村振兴创新优势有待挖掘、公共服务非均衡化依然突出和乡村特色尚待提升彰显等方面剖析了南京城乡融合发展面临
期刊
摘要:借助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学分析手段,筛选不同抗性品种间的差异表达miRNA,预测相关靶基因。对玉米抗、感粗缩病不同种质材料高通量测序鉴定出的差异miRNA的靶基因,在Genome、Gene Ontology等生物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同时做GO(Gene Ontology,简称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简称K
期刊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开展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对玉米抗病育种有重要的意义。以热带种质的抗病自交系CIMBL29为供体亲本,感病自交系GEMS41为轮回亲本,构建了含有179个家系的BC2F4群体。对该群体和亲本進行了2个环境的抗性表型鉴定,并结合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抗性在群体家系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在2个环境条
期刊
摘要: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
期刊
摘要:以国审小麦中育9302为研究对象,采用播期、播量2个因素互作裂区试验方法,分析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3个不同播期,112.5、187.5、262.5 kg/hm2 3个不同播量互作条件下对产量及一些性状的影响,并探讨中育9302在豫北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播期为10月14日且播量为187.5 kg/hm2处理组合(A2B2)的产量最高,为8 811.56 kg
期刊
摘要:为探索适宜的稻茬晚播小麦的施肥技术,以扬麦23为材料,设置2个施氮水平 (210、270 kg/hm2) 和2个氮肥运筹比例 (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分别为7 ∶1 ∶2和5 ∶1 ∶4),研究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稻茬晚播小麦产量、群体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小麦越冬期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较适播麦下降;开花期剑叶叶绿素含量高于适播,剑叶净光合速率低于适播。晚播较适期播种减
期刊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方案,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运行模式,对春小麦氮磷钾锌肥的最优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穗粒数影响因素排序为氮肥>钾肥>磷肥>锌肥,对千粒质量影响因素排序为氮肥>锌肥>钾肥>磷肥,而对产量影响排序则是氮肥>钾肥>锌肥>磷肥;较优水平组合为A3B3C4D3,即氮(N)、磷(P2O5)、钾(K2O)、锌(ZnSO4·7H2O)肥的使用量分别为285、180、22
期刊
摘要: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耕作方式(免耕套播、旋耕播种和深翻旋耕播种,分别用A1~A3表示)和劲丰谷德化控(设置0、750、1 500、2 250 mL/hm2 4个水平,分别用B0~B3表示)对稻茬小麦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破口期施用劲丰谷德后,节间长度缩短,小麦株高降低,节间线密度和抗折力均有所增大,以B2处理的抗倒伏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