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居住区景观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设计效果如何会对居民的行为与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要求,针对居住区景观合理化设计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并阐述了居住区景观合理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合理化;居住区;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已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居住区环境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合理化理念的存在,可以结合地理环境以及居民需求,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年龄层居民要素进行设计,满足人们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要求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在居住区规划中开始初步涉及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但当时的考虑较为单一,仅仅在居住环境的绿化方面进行了一些考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居住区景观设计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居住、生活,突出了“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这一阶段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居住区内公共绿地、公共休憩场所的建设营造,景观建设方面开始围绕“居住”的室外空间,从细微处考虑一系列活动所需。在这期间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当中,人在居住区室外环境活动时的生理所需、心理所需开始得到重视和满足。
目前,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有较大改变,加之社会,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及远距离外出的时间均受到限制,没有“便捷场所”可去休闲或没有“足够时间”外出游玩的生活状态并不少见。由于居住区所担任的特殊场所角色,处理好人们居住环境之中的景观才能够更有利于人们放松身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事实也证明,居住区一类的景观在愉悦人们身心的效应和利用程度上远远高于同等面积的公共场所所达到的效果。
综上,目前居住景观发展的重点是应该不断的创造有亲和性的景观,使人能自然而然的置身其中,此外也应该注重环境空间的多层次、立体性营造,使其能多方位协调不同的使用功能,使功能达到普遍性,以此来迎合更广泛的人群[1]。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協调性
就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来看,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现象。很多情况下规划设计师忽略了建筑整体要素,对其他成功案例生搬硬套,破坏了居住区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给人以杂乱无章之感。表现最为明显的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成功案例的生搬硬套,或者是直接引入外国建筑因素。很多居住区在设计时无论是雕塑还是外形都是完全模仿的西方景观设计形式,忽视了植物是否能够正常生长,或者是雕塑是否能够融于整体风格。第二,中西方元素混杂,近年来,我国很多居住区在建设时都有明显的主题风格,或中式园林景观或欧式景观等,但是目前却存在明显的中西混合现象,即有欧式要素又有中国古典文化,导致居住区主题不分明。第三,整体空间缺乏协调性,忽略了人们活动对居住区空间的需求,存在空间区域划分不明确,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例如部分住区缺乏过渡空间,动区与静区没有明显区分,道路等级区分不明确等。
2、功能设施设计不合理
一些设计师在对居住区进行设计规划时,为了体现西方园林理念,设计大面积观赏草坪,没有配置相应的道路或者娱乐设施,不但修剪整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实用性。功能设施的缺乏,使得景观绿化成为一种形式美,增加了居民与景观之间的距离。居住区缺乏必要的休憩设施,或者是休憩场所过于暴露,都无法满足人们对景观功能的要求。例如很多住区设计缺乏棋牌桌,很多具有需求的老人只能自带桌椅,围坐在一起打牌或者交流,这样不但会对其他居民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环境的整体性。
3、植物配置不合理
很多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减少了住区内植物绿化的投入,并且将楼区之间的空地设计成停车场或者是水泥路面,忽略了居民对景观绿化的需求。另外,植物配置尺度失调也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即住区内种植了高度不合理的植物。例如在建筑前种植了高大的植物,直接影响了地层住户的采光,并且也影响了室内向外的视线。又或者是居住区内植物围合尺度不合理,忽略了人们对围合景观的要求。
三、居住区景观合理化设计的应用分析
1、交通系统设计
居住区内交通系统可以分为区内主道路、组团道路以及园路,不同类型道路设计需求不同,例如区内主道路具有日常出行与汽车行驶等功能,一般具有环绕式、半环绕式、直线式、发散式等,对此类道路的设计要求为宽度适宜、形式简洁、路面平整与标识清晰等。合理化理念在居住区内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设计方式主要分为人车分流以及人车共行两种方式。一方面,人车分流即将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路区分开,避免两者之间的干扰。设计时将机动车道设置在住宅区与组团的外围,道路具有多个分支口与组团外侧入口、停车场等相连;而人行道则设置在内围,并分为多个分支,使居民能够通过分支进入住宅区。另一方面,人车共行要求车辆停放必须要严格放置在规定区域,避免车辆对组团道路以及活动设施造成的干扰[3]。
2、公共设施系统设计
公共设施系统主要分为儿童游乐场设施、停车场设施、健身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对于儿童游乐场设计,必须要满足儿童身体以及智力发展要求,同时还可以满足儿童社交空间,形成具有多样化活动机会的游乐场所。对于儿童游乐场设施的设计,需要结合平面以及儿童水平视线高度,以儿童的高度来确定设计场地设施,为满足儿童对游戏的追求,可以添加如树木、卵石等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儿童设施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成年人的健身设施以及老年活动的设施,需要结合人群中大众的情况来设计,使公共设施可以方便人们娱乐健身。
3、植物景观系统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对环境空间的塑造,意境氛围的渲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居住区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姿态、气味,能使人在视觉、触觉、嗅觉上获得亲近大自然的审美享受。正确选用,合理配置居住区环境建设中运用到的一切植物,对于营造优美和谐的小区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植物种植设计从整体着眼,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所体现的效果,充分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植物造景要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换交替出现。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小区绿地功能和艺术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相适应。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在树木配置上要兼顾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的搭配。一般常用速生树与长生树和长寿树相配植的办法解决远近期过度的问题。
乔、灌、花、草、藤等相结合,营造出多层次立体的植物造景空间效果。提倡垂直绿化,水景绿化。种植藤本植物,攀岩植物与花架景墙等硬景搭配,人工湖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等目的。
4、庭院景观系统设计
庭院景观的设计因使用性质和组合形式的不一样,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庭院景观。游赏型庭园供人流连漫步,是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统一体。因此在居住區景观设计时,要强调景观的趣味性和步移景异的特征,远近层次分明,同时考虑有足够的休闲设施,以亭台廊榭点缀,相互借景,让人在景观中充分的放松和欣赏周围的美景。
在造景时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注重可识别性;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以主导姿态,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雕塑小品系统设计
在小区中合理地设置一些雕塑小品,起到点缀空间、组织空间、烘托主题的作用。例如深圳市幸福海岸二期小区充分利用雕塑打造景观意境,提升小区空间价值。雕塑小品从题材、质感、体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都经过精心的推敲,尤其在景观雕塑小品的取意上下了功夫,少而精,形象栩栩如生,比如“情景雕塑”。
6、水景景观系统设计
装饰水景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达到艺术效果,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水景的处理手法的不断创新,给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并使理水的手法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居住区中的水景以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天然或人工的地形、地貌在水体的声、光、影、色的作用下,与居住区的勃勃生机相结合,形成了宜人的空间景观。然而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居住区中的水景不单是物质景观,更成为居住区中的文化景观。人们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与社会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较大面积的水体或水系统,可以改善整个居住区的小气候,影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对于较小的水体,可以改善局部地段或建筑室内的微气候。居住区内的水景色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通常净化水质使用的药物有硫酸铜、硫酸铝和高浓度漂白粉。硫酸铜用于清理青苔,硫酸铝用于吸附漂浮物、悬浮物,凝聚污染物,高浓度漂白粉用于杀毒、杀菌,让水不变质。如果纯粹用国外进口的药物处理,净化水质,每年光用药的费用就要好几万元,这样成本显然太高。而净化水质是原始又环保的办法,就是养殖螺蛳。螺蛳可以净化水,既省钱又有效。另外,可种植净水植物花叶美人蕉、芦苇、苦草、黑藻等,并养殖一些鱼类等方式,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四、居住区景观合理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1、生态化趋势
随着全球生态观念的普及发展,回归自然成为现代发展的基本战略,居住区景观开始寻求设计的实用性、休闲性和绿色性,更多地转向生态化发展。
例如万科四季花城小区,对景观采用低成本控制策略,放弃使用昂贵的景观用材和绿化树种,走质朴风格路线。通过系列精心细腻的设计——小桥流水、宜人的庭院空间、街巷、细致的绿化,没有丝毫低廉建材带来的粗糙感,清爽亲切,营造出南方的小镇生活韵味;世纪城则以“生态园林”为设计理念,充分利用7.5米高的架空层进行园林造景,建筑与景观自然融合,既提高了住区绿化率,又能缓解住区高容积率带来的拥挤感。
反思过去居住区景观不实用的奢华设计,现代住区景观反对浪费,追求简朴,倡导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把生态作为基本设计概念,贯穿居住区规划始末,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第一,设计尊重基地现状,注重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对原有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注重开发方式;第二,以生态设计为基本理念,合理规划人工景观,融合自然景观系统,使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从主观意识转化为形式、功能、思想的和谐统一;第三,最大限度地控制景观成本,结合地域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水景与人工构筑物等硬质景观,加强软质景观的营造;第四,采用综合立体绿化,注重垂直界面、屋顶等方面的绿化;第五,注重植物配置的季节性、多样性与科学性,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盛,相配合,点、线、面多种绿化方式相结合,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常绿,形成小环境的植物群落。
2、地域化趋势
地域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摆脱过去的克隆模式,个性化发展,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我国住宅地产刚起步阶段,“欧陆风格”盛行,照搬模式生硬。随后一段时间,景观设计模式化,各地的居住区景观无视地域差异盲目拷贝,风格独特鲜明的景观项目屈指可数。现代随着景观行业的专业化、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反思城市特色消失浪潮的兴起,设计结合自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孤立地看待居住区环境,而是城市大环境中的一个节点,开始在地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景观来延续地方历史文脉。
【关键词】 合理化;居住区;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已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居住区环境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合理化理念的存在,可以结合地理环境以及居民需求,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年龄层居民要素进行设计,满足人们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要求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在居住区规划中开始初步涉及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但当时的考虑较为单一,仅仅在居住环境的绿化方面进行了一些考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居住区景观设计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居住、生活,突出了“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这一阶段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居住区内公共绿地、公共休憩场所的建设营造,景观建设方面开始围绕“居住”的室外空间,从细微处考虑一系列活动所需。在这期间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当中,人在居住区室外环境活动时的生理所需、心理所需开始得到重视和满足。
目前,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有较大改变,加之社会,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及远距离外出的时间均受到限制,没有“便捷场所”可去休闲或没有“足够时间”外出游玩的生活状态并不少见。由于居住区所担任的特殊场所角色,处理好人们居住环境之中的景观才能够更有利于人们放松身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事实也证明,居住区一类的景观在愉悦人们身心的效应和利用程度上远远高于同等面积的公共场所所达到的效果。
综上,目前居住景观发展的重点是应该不断的创造有亲和性的景观,使人能自然而然的置身其中,此外也应该注重环境空间的多层次、立体性营造,使其能多方位协调不同的使用功能,使功能达到普遍性,以此来迎合更广泛的人群[1]。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協调性
就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来看,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现象。很多情况下规划设计师忽略了建筑整体要素,对其他成功案例生搬硬套,破坏了居住区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给人以杂乱无章之感。表现最为明显的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成功案例的生搬硬套,或者是直接引入外国建筑因素。很多居住区在设计时无论是雕塑还是外形都是完全模仿的西方景观设计形式,忽视了植物是否能够正常生长,或者是雕塑是否能够融于整体风格。第二,中西方元素混杂,近年来,我国很多居住区在建设时都有明显的主题风格,或中式园林景观或欧式景观等,但是目前却存在明显的中西混合现象,即有欧式要素又有中国古典文化,导致居住区主题不分明。第三,整体空间缺乏协调性,忽略了人们活动对居住区空间的需求,存在空间区域划分不明确,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例如部分住区缺乏过渡空间,动区与静区没有明显区分,道路等级区分不明确等。
2、功能设施设计不合理
一些设计师在对居住区进行设计规划时,为了体现西方园林理念,设计大面积观赏草坪,没有配置相应的道路或者娱乐设施,不但修剪整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实用性。功能设施的缺乏,使得景观绿化成为一种形式美,增加了居民与景观之间的距离。居住区缺乏必要的休憩设施,或者是休憩场所过于暴露,都无法满足人们对景观功能的要求。例如很多住区设计缺乏棋牌桌,很多具有需求的老人只能自带桌椅,围坐在一起打牌或者交流,这样不但会对其他居民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环境的整体性。
3、植物配置不合理
很多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减少了住区内植物绿化的投入,并且将楼区之间的空地设计成停车场或者是水泥路面,忽略了居民对景观绿化的需求。另外,植物配置尺度失调也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即住区内种植了高度不合理的植物。例如在建筑前种植了高大的植物,直接影响了地层住户的采光,并且也影响了室内向外的视线。又或者是居住区内植物围合尺度不合理,忽略了人们对围合景观的要求。
三、居住区景观合理化设计的应用分析
1、交通系统设计
居住区内交通系统可以分为区内主道路、组团道路以及园路,不同类型道路设计需求不同,例如区内主道路具有日常出行与汽车行驶等功能,一般具有环绕式、半环绕式、直线式、发散式等,对此类道路的设计要求为宽度适宜、形式简洁、路面平整与标识清晰等。合理化理念在居住区内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设计方式主要分为人车分流以及人车共行两种方式。一方面,人车分流即将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路区分开,避免两者之间的干扰。设计时将机动车道设置在住宅区与组团的外围,道路具有多个分支口与组团外侧入口、停车场等相连;而人行道则设置在内围,并分为多个分支,使居民能够通过分支进入住宅区。另一方面,人车共行要求车辆停放必须要严格放置在规定区域,避免车辆对组团道路以及活动设施造成的干扰[3]。
2、公共设施系统设计
公共设施系统主要分为儿童游乐场设施、停车场设施、健身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对于儿童游乐场设计,必须要满足儿童身体以及智力发展要求,同时还可以满足儿童社交空间,形成具有多样化活动机会的游乐场所。对于儿童游乐场设施的设计,需要结合平面以及儿童水平视线高度,以儿童的高度来确定设计场地设施,为满足儿童对游戏的追求,可以添加如树木、卵石等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儿童设施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成年人的健身设施以及老年活动的设施,需要结合人群中大众的情况来设计,使公共设施可以方便人们娱乐健身。
3、植物景观系统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对环境空间的塑造,意境氛围的渲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居住区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姿态、气味,能使人在视觉、触觉、嗅觉上获得亲近大自然的审美享受。正确选用,合理配置居住区环境建设中运用到的一切植物,对于营造优美和谐的小区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植物种植设计从整体着眼,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所体现的效果,充分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植物造景要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换交替出现。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小区绿地功能和艺术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相适应。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在树木配置上要兼顾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的搭配。一般常用速生树与长生树和长寿树相配植的办法解决远近期过度的问题。
乔、灌、花、草、藤等相结合,营造出多层次立体的植物造景空间效果。提倡垂直绿化,水景绿化。种植藤本植物,攀岩植物与花架景墙等硬景搭配,人工湖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等目的。
4、庭院景观系统设计
庭院景观的设计因使用性质和组合形式的不一样,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庭院景观。游赏型庭园供人流连漫步,是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统一体。因此在居住區景观设计时,要强调景观的趣味性和步移景异的特征,远近层次分明,同时考虑有足够的休闲设施,以亭台廊榭点缀,相互借景,让人在景观中充分的放松和欣赏周围的美景。
在造景时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注重可识别性;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以主导姿态,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雕塑小品系统设计
在小区中合理地设置一些雕塑小品,起到点缀空间、组织空间、烘托主题的作用。例如深圳市幸福海岸二期小区充分利用雕塑打造景观意境,提升小区空间价值。雕塑小品从题材、质感、体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都经过精心的推敲,尤其在景观雕塑小品的取意上下了功夫,少而精,形象栩栩如生,比如“情景雕塑”。
6、水景景观系统设计
装饰水景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达到艺术效果,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水景的处理手法的不断创新,给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并使理水的手法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居住区中的水景以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天然或人工的地形、地貌在水体的声、光、影、色的作用下,与居住区的勃勃生机相结合,形成了宜人的空间景观。然而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居住区中的水景不单是物质景观,更成为居住区中的文化景观。人们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与社会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较大面积的水体或水系统,可以改善整个居住区的小气候,影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对于较小的水体,可以改善局部地段或建筑室内的微气候。居住区内的水景色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通常净化水质使用的药物有硫酸铜、硫酸铝和高浓度漂白粉。硫酸铜用于清理青苔,硫酸铝用于吸附漂浮物、悬浮物,凝聚污染物,高浓度漂白粉用于杀毒、杀菌,让水不变质。如果纯粹用国外进口的药物处理,净化水质,每年光用药的费用就要好几万元,这样成本显然太高。而净化水质是原始又环保的办法,就是养殖螺蛳。螺蛳可以净化水,既省钱又有效。另外,可种植净水植物花叶美人蕉、芦苇、苦草、黑藻等,并养殖一些鱼类等方式,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四、居住区景观合理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1、生态化趋势
随着全球生态观念的普及发展,回归自然成为现代发展的基本战略,居住区景观开始寻求设计的实用性、休闲性和绿色性,更多地转向生态化发展。
例如万科四季花城小区,对景观采用低成本控制策略,放弃使用昂贵的景观用材和绿化树种,走质朴风格路线。通过系列精心细腻的设计——小桥流水、宜人的庭院空间、街巷、细致的绿化,没有丝毫低廉建材带来的粗糙感,清爽亲切,营造出南方的小镇生活韵味;世纪城则以“生态园林”为设计理念,充分利用7.5米高的架空层进行园林造景,建筑与景观自然融合,既提高了住区绿化率,又能缓解住区高容积率带来的拥挤感。
反思过去居住区景观不实用的奢华设计,现代住区景观反对浪费,追求简朴,倡导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把生态作为基本设计概念,贯穿居住区规划始末,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第一,设计尊重基地现状,注重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对原有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注重开发方式;第二,以生态设计为基本理念,合理规划人工景观,融合自然景观系统,使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从主观意识转化为形式、功能、思想的和谐统一;第三,最大限度地控制景观成本,结合地域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水景与人工构筑物等硬质景观,加强软质景观的营造;第四,采用综合立体绿化,注重垂直界面、屋顶等方面的绿化;第五,注重植物配置的季节性、多样性与科学性,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盛,相配合,点、线、面多种绿化方式相结合,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常绿,形成小环境的植物群落。
2、地域化趋势
地域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摆脱过去的克隆模式,个性化发展,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我国住宅地产刚起步阶段,“欧陆风格”盛行,照搬模式生硬。随后一段时间,景观设计模式化,各地的居住区景观无视地域差异盲目拷贝,风格独特鲜明的景观项目屈指可数。现代随着景观行业的专业化、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反思城市特色消失浪潮的兴起,设计结合自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孤立地看待居住区环境,而是城市大环境中的一个节点,开始在地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景观来延续地方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