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通过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意识、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4-0149-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如何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域为切入点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意识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理论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个人或群体而言也是如此。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度,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是肯定的,但这种需要可能还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潜能激发出来。
(一)从对外的需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责任理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对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大学生的培养规格,也是他们未来的身份规定。这种身份规定决定了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产生的。”[1]我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认同并遵守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他就有责任和使命,这个责任和使命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产生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大学生能意识到并认可这一身份规定,那么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会更加强烈,他们就会关心国家的建设和發展并自觉投身其中,从思想上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当作自己的责任,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理直气壮地明确并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这个身份规定,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内在动力。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让他们明白,只有个人勇于担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责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才有可能实现。
(二)从对内的需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幸福理论
人人都追求幸福,大学生更是如此。何为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正确的幸福观应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之间良性关系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贡献,贡献越大,幸福感越强烈。“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幸福思想,通过规定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帮助每个人达到幸福的彼岸,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完美诠释。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获取幸福的物质前提和基本保障,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方向。一个人只有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度,他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满意度就会越高。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和良好环境。当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时,当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满意度高时,个人的社会幸福感就会越强烈。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任何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想法和做法都不会真正获得幸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就一个大写的人的过程中体验持久永恒的幸福。
二、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曾讲:“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就必须说服大学生,掌握大学生。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这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体系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反过来又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并汲取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体现着人类社会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立足于课程属性,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帮助大学生理解其历史必然性,从而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和自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高度凝炼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它的实现必须依赖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践行,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期盼。它一方面为个人价值准则提供了遵循,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保障。个人层面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代表着公民的道德规范,是实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将这三者割裂开来作简单的外延归纳和内涵演绎,应当用联系、发展的观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的要求和特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逻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环节。其中认知是前提,情感和意志是保障,实践是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通过知识讲授,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这是基础。还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是保障,最后通过多种实践途径,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要通过多方发力,最终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为我们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任何课程教学只有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只有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按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大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看成一种外在的强加,这样教与学才会良性互动,教学效果才会显现。实践已证明,过去我们习惯采用的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努力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四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为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为原理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这四门课教学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原理课要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基础课要帮助学生掌握道德、法律知识,强化学生对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认识;纲要课要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概论课要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与未来目标,强化学生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识。
(三)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按照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的标准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要善于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结合当代大学生信息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双向互动、碰撞思想的交流场所,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4-0149-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如何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域为切入点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意识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理论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个人或群体而言也是如此。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度,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是肯定的,但这种需要可能还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潜能激发出来。
(一)从对外的需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责任理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对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大学生的培养规格,也是他们未来的身份规定。这种身份规定决定了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产生的。”[1]我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认同并遵守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他就有责任和使命,这个责任和使命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产生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大学生能意识到并认可这一身份规定,那么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会更加强烈,他们就会关心国家的建设和發展并自觉投身其中,从思想上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当作自己的责任,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理直气壮地明确并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这个身份规定,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内在动力。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让他们明白,只有个人勇于担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责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才有可能实现。
(二)从对内的需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幸福理论
人人都追求幸福,大学生更是如此。何为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正确的幸福观应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之间良性关系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贡献,贡献越大,幸福感越强烈。“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幸福思想,通过规定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帮助每个人达到幸福的彼岸,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完美诠释。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获取幸福的物质前提和基本保障,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方向。一个人只有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度,他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满意度就会越高。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和良好环境。当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时,当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满意度高时,个人的社会幸福感就会越强烈。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任何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想法和做法都不会真正获得幸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就一个大写的人的过程中体验持久永恒的幸福。
二、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曾讲:“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就必须说服大学生,掌握大学生。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这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体系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反过来又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并汲取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体现着人类社会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立足于课程属性,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帮助大学生理解其历史必然性,从而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和自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高度凝炼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它的实现必须依赖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践行,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期盼。它一方面为个人价值准则提供了遵循,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保障。个人层面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代表着公民的道德规范,是实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将这三者割裂开来作简单的外延归纳和内涵演绎,应当用联系、发展的观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的要求和特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逻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环节。其中认知是前提,情感和意志是保障,实践是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通过知识讲授,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这是基础。还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是保障,最后通过多种实践途径,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要通过多方发力,最终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为我们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任何课程教学只有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只有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按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大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看成一种外在的强加,这样教与学才会良性互动,教学效果才会显现。实践已证明,过去我们习惯采用的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努力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四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为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为原理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这四门课教学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原理课要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基础课要帮助学生掌握道德、法律知识,强化学生对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认识;纲要课要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概论课要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与未来目标,强化学生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识。
(三)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按照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的标准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要善于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结合当代大学生信息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双向互动、碰撞思想的交流场所,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