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舍的散文《想北平》在质朴平实的语言里表达了对北平的深情厚意,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热烈深沉的直抒胸臆中表达的真情,在自然冲淡的平民生活中叙写的恋情,在沉重内敛的民族情绪中隐含的忧情。
关键词:质朴;平民;情感
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老北京为背景,展现了老北京的世俗人情,社会风貌。北京,对老舍来说,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创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更是他心心念念的精神家园。在《想北平》这篇散文里,老舍以平实的语言娓娓叙来,深情地回忆了北平生活,表达了他对北平的深情厚意。这种深情厚意,或直抒胸臆,或含蓄蕴藉,字里行间无不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一腔赤子之爱。下面来作具体的分析。
一、热烈深沉的直抒胸臆——真情
文章一开始,老舍就用了9个“爱”,以一种直接热烈的方式高调地宣告了他对北平的爱,因为这种爱的深刻,他又用了4个这种爱的“说不出”来进行反复诉说,这就是一个散文家高明的地方,一个语言上如此有造诣的散文家怎会表达不出这种感情呢!这是作家以一种曲笔,以一种反常的方式,来说明这种爱的真挚深沉:世间最美的语言在这份爱面前都显得那么地苍白无力。接下来,老舍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份爱比做了对母亲的爱,这种爱,“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它是一个人出乎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最本能的真实情感,是作者说的“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它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喜悦与温暖这些美好的情愫。作为这种感情的高潮,老舍给与了这种情感最高度的赞美,“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这就是故乡的文化意义。诚如刘亮程说的:“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个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生存和精神空间。” 北平,是老舍精神的寄托滋养,是他灵魂的栖息之地。
二、自然冲淡的平民生活——恋情
这种如同对母亲的爱般的真情,是根植于一种对故乡生活的记忆的。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说:“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老舍生于北平,长于北平,“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可以说,什么样的北平滋养了北平人什么样的性格秉性,当然也滋养了老舍的性格秉性。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老舍以近乎白描的语言方式叙写了北平生活的特点,在平实素朴的语言外表下饱含了对北平生活的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他写北平的动中有静,用了巴黎作对比,巴黎太热闹太旷,显得刺激、没有边际,北平就刚刚好,如同温和的香片茶;他写了很多的北平寻常的事物和生活画面,却让人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平淡冲和生活的舒适,他写“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是说它便宜好养活还会吸引蝴蝶,画面富有情趣,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他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年时期的老舍,生活很简单很快乐很安静,这就是北平带给北平老百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讲到北平的物产,也是稀松不过的,但老舍说:“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这一句写出了玉李的新鲜自然,老舍对北平有这样的物产感到了十分的自信和骄傲。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老舍仿佛信手拈来,其实是他对这种生活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地喜爱,才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无论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是那么地刻骨铭心。老舍在文章的最后说,“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这普普通通的北平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才是老舍最熟悉最真实最亲切的生活,是属于老舍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三、沉重内敛的民族情绪——忧情
如果说我们仅仅把《想北平》当作思乡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怀来欣赏,这是不够的。文章结尾写到,“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为什么要落泪呢?除了情至深处、心虽向往之、身却不能至的遗憾,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写于1936年,老舍当时在青岛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老舍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里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这篇文章也便多了一份沉重内敛的民族情绪。家园之思上升为民族伤痛。家、家园、国家就成为了一体。所以,当我们回过头去读读文章,便多了一种伤感惋惜沉重了:北平将何去何从?北平还能保护百姓多久?北平的百姓还能安稳生活多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舍的《想北平》这么地出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字里行间倾注了对北平的深情厚意。他对北平的如同对母亲般的真爱,他对北平生活的深深眷恋,他对北平前途的忧心忡忡,最后他把这一切的情感都浓缩在短短的一句话“真想念北平啊”中,可谓一切尽在一“想”中!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尤其是那些语浅意深的文章,更需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厚的情感力量。
参考文献:
《文本精读:素养培养的智者之路》
关键词:质朴;平民;情感
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老北京为背景,展现了老北京的世俗人情,社会风貌。北京,对老舍来说,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创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更是他心心念念的精神家园。在《想北平》这篇散文里,老舍以平实的语言娓娓叙来,深情地回忆了北平生活,表达了他对北平的深情厚意。这种深情厚意,或直抒胸臆,或含蓄蕴藉,字里行间无不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一腔赤子之爱。下面来作具体的分析。
一、热烈深沉的直抒胸臆——真情
文章一开始,老舍就用了9个“爱”,以一种直接热烈的方式高调地宣告了他对北平的爱,因为这种爱的深刻,他又用了4个这种爱的“说不出”来进行反复诉说,这就是一个散文家高明的地方,一个语言上如此有造诣的散文家怎会表达不出这种感情呢!这是作家以一种曲笔,以一种反常的方式,来说明这种爱的真挚深沉:世间最美的语言在这份爱面前都显得那么地苍白无力。接下来,老舍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份爱比做了对母亲的爱,这种爱,“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它是一个人出乎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最本能的真实情感,是作者说的“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它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喜悦与温暖这些美好的情愫。作为这种感情的高潮,老舍给与了这种情感最高度的赞美,“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这就是故乡的文化意义。诚如刘亮程说的:“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个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生存和精神空间。” 北平,是老舍精神的寄托滋养,是他灵魂的栖息之地。
二、自然冲淡的平民生活——恋情
这种如同对母亲的爱般的真情,是根植于一种对故乡生活的记忆的。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说:“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老舍生于北平,长于北平,“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可以说,什么样的北平滋养了北平人什么样的性格秉性,当然也滋养了老舍的性格秉性。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老舍以近乎白描的语言方式叙写了北平生活的特点,在平实素朴的语言外表下饱含了对北平生活的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他写北平的动中有静,用了巴黎作对比,巴黎太热闹太旷,显得刺激、没有边际,北平就刚刚好,如同温和的香片茶;他写了很多的北平寻常的事物和生活画面,却让人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平淡冲和生活的舒适,他写“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是说它便宜好养活还会吸引蝴蝶,画面富有情趣,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他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年时期的老舍,生活很简单很快乐很安静,这就是北平带给北平老百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讲到北平的物产,也是稀松不过的,但老舍说:“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这一句写出了玉李的新鲜自然,老舍对北平有这样的物产感到了十分的自信和骄傲。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老舍仿佛信手拈来,其实是他对这种生活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地喜爱,才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无论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是那么地刻骨铭心。老舍在文章的最后说,“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这普普通通的北平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才是老舍最熟悉最真实最亲切的生活,是属于老舍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三、沉重内敛的民族情绪——忧情
如果说我们仅仅把《想北平》当作思乡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怀来欣赏,这是不够的。文章结尾写到,“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为什么要落泪呢?除了情至深处、心虽向往之、身却不能至的遗憾,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写于1936年,老舍当时在青岛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老舍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里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这篇文章也便多了一份沉重内敛的民族情绪。家园之思上升为民族伤痛。家、家园、国家就成为了一体。所以,当我们回过头去读读文章,便多了一种伤感惋惜沉重了:北平将何去何从?北平还能保护百姓多久?北平的百姓还能安稳生活多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舍的《想北平》这么地出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字里行间倾注了对北平的深情厚意。他对北平的如同对母亲般的真爱,他对北平生活的深深眷恋,他对北平前途的忧心忡忡,最后他把这一切的情感都浓缩在短短的一句话“真想念北平啊”中,可谓一切尽在一“想”中!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尤其是那些语浅意深的文章,更需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厚的情感力量。
参考文献:
《文本精读:素养培养的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