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方言有三大特点:一是快,二是发音较含混,三是儿化音很多。体现在萧乾先生的《吆喝》一文中就是句子短,儿化音多。《吆喝》,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方言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字詞鲜活、曲调优美、幽默诙谐、好懂耐听……
【妙语品味】
1.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先别说其他的叫卖声,单说一个要饭的乞丐都能把语言运用得这么好,可见北京方言文化底蕴有多深厚。这句要饭的话用普通话怎么说呢?应该是“行好的老爷太太,有剩饭剩菜赏我点吃。”这样不管怎么说都是陈述命令的语气,不但激不起人们的同情心,还会让人产生厌烦感。而文中这个乞丐的叫喊声:两句话中间有停顿,上句高扬,下句低沉,语言于变化中富有韵味,同时表明了乞丐已经饿得上气不接下气,再不吃点东西可能就会出人命。前一句“太太”两字中间加了一个“哎”字,目的是先将化音上扬,然后再下降,造成了音调上的韵味变化;而后一句中儿化音的运用,除了有韵味外,还有要求不高的意思。面对这样一个乞丐,极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心。通过这样的叫喊,这个乞丐基本上达到了吆喝的目的。
2.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麦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同样是连词连句,同样是儿化音,但小贩在用北京方言吆喝的时候比用普通话底气要足。这样能使句与句之间换气时间不长,便于口齿清楚,韵味浓。最重要的是每一句还押韵,像这句话中的“炸”,干脆又响亮,有着浓厚的京味儿,而要用普通话吆喝这一句是叫出不来这个味儿的。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北京有个“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鸿老先生,会吆喝100多种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卖声。但凡老字号重开张,他都得去给老买卖吆喝两嗓子。1993年,“南来顺”重新归置了100多种京味小吃,他专去捧场。有口卖高桩柿子的词儿他是这么吆喝的:“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
其实,吆喝的本意是大声喊叫。《儒林外史》里正在灯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听得门外一声响亮,有几十人声一齐吆喝起来”。这大声喊叫的吆喝何时用作叫卖的吆喝?笔者没有考证,但卖东西吆喝着卖,则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卖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来换!”卖冰糖葫芦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嘞!”卖金鱼的吆喝:“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黄瓜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卖蟠桃的就更吆喝出个花儿:“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
——张桂亭《旧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1)吆喝词“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2)选段写了“吆喝”这一艺术活动的哪些特征?试选择其中一个吆喝词进行赏析。
2.试分析下面选段中的语言特色。
哎……打起鼓来,敲起锣来哎,推着小车来送货,车上的东西实在是好啊!有文化学习的笔记本,钢笔,铅笔,文具盒,姑娘喜欢的小花布,小伙扎的线围脖。穿着个球鞋跑得快,打球赛跑不怕磨。秋衣秋裤后头垛,又可身来,又暖和……
——东北民歌《新货郎》
3.请你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并运用到文章中,描写一位民间艺人。(300字左右)
【妙语品味】
1.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先别说其他的叫卖声,单说一个要饭的乞丐都能把语言运用得这么好,可见北京方言文化底蕴有多深厚。这句要饭的话用普通话怎么说呢?应该是“行好的老爷太太,有剩饭剩菜赏我点吃。”这样不管怎么说都是陈述命令的语气,不但激不起人们的同情心,还会让人产生厌烦感。而文中这个乞丐的叫喊声:两句话中间有停顿,上句高扬,下句低沉,语言于变化中富有韵味,同时表明了乞丐已经饿得上气不接下气,再不吃点东西可能就会出人命。前一句“太太”两字中间加了一个“哎”字,目的是先将化音上扬,然后再下降,造成了音调上的韵味变化;而后一句中儿化音的运用,除了有韵味外,还有要求不高的意思。面对这样一个乞丐,极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心。通过这样的叫喊,这个乞丐基本上达到了吆喝的目的。
2.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麦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同样是连词连句,同样是儿化音,但小贩在用北京方言吆喝的时候比用普通话底气要足。这样能使句与句之间换气时间不长,便于口齿清楚,韵味浓。最重要的是每一句还押韵,像这句话中的“炸”,干脆又响亮,有着浓厚的京味儿,而要用普通话吆喝这一句是叫出不来这个味儿的。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北京有个“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鸿老先生,会吆喝100多种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卖声。但凡老字号重开张,他都得去给老买卖吆喝两嗓子。1993年,“南来顺”重新归置了100多种京味小吃,他专去捧场。有口卖高桩柿子的词儿他是这么吆喝的:“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
其实,吆喝的本意是大声喊叫。《儒林外史》里正在灯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听得门外一声响亮,有几十人声一齐吆喝起来”。这大声喊叫的吆喝何时用作叫卖的吆喝?笔者没有考证,但卖东西吆喝着卖,则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卖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来换!”卖冰糖葫芦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嘞!”卖金鱼的吆喝:“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黄瓜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卖蟠桃的就更吆喝出个花儿:“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
——张桂亭《旧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1)吆喝词“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2)选段写了“吆喝”这一艺术活动的哪些特征?试选择其中一个吆喝词进行赏析。
2.试分析下面选段中的语言特色。
哎……打起鼓来,敲起锣来哎,推着小车来送货,车上的东西实在是好啊!有文化学习的笔记本,钢笔,铅笔,文具盒,姑娘喜欢的小花布,小伙扎的线围脖。穿着个球鞋跑得快,打球赛跑不怕磨。秋衣秋裤后头垛,又可身来,又暖和……
——东北民歌《新货郎》
3.请你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并运用到文章中,描写一位民间艺人。(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