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民族文化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之根。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解决策略有:以高校校园为主阵地,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以传统节日为重要依托,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基因;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路径;以教育基地为火种,点燃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热情。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素养 提升策略
高校作为新时期育人的主要阵地,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守住民族文化主流阵地的重任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各种学说、思想、文化的多元冲击,尤其是“西风东进”,很多大学生迷失了方向,加强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课题组在湖南省常德地区6所高校开展了调研,参与调研学生共3355名,回收有效问卷3350份。本研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策略。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对传统文化认识较全面的占34.61%,只有模糊概念占63.58%,另有1.8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26.23%,比较感兴趣的有65.66%,不感兴趣的有4.53%,没感觉的占3.31%,讨厌的有0.27%。87.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书籍、报刊等了解的占72.16%,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的有68.91%,通过家人、朋友了解的占47.06%,通过其它方式了解的占25.96%。关于如何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78.4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69.69%的大学生认为要多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并有89.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常德市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并有积极学习的愿望。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只有迷糊的印象。网络、书籍和课堂教学是他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学生希望学校能开设相关课程,希望学校和社区能开展相关活动,并表示比较乐意参与其中,这为如何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②。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坚实力量。当代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应自觉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③由此可见,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需要全方位融合、多方联动。
(一)以高校校园为主阵地,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要从营造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入手。目前,很多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还不够重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前仍处于空缺状态,大学语文这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一现状的产生,有的是因为部分高校“重专业,轻文化”,有的是因为师资紧缺。首先,学校需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将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写进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内容,保证一定课时量,计入学分。高校不但应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也应在思政课、专业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同时,以讲座、沙龙、论坛和线上精品课程等多种形式作为补充,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大力培养或引进传统文化专业教师,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充分发挥高校校园主阵地的优势,鼓励教师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深入、系统地研究。
以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目前,该校已多名教师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还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特色活动,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2016年,该校启动“文脉传薪·读书汇”系列活动。2018年,学校图书馆开展“文脉传薪·讓古籍活起来”系列特色讲座。近五年来,本校教师开展文学讲座30余场次。同时,先后邀请湖南师范大学郑佳明教授、中南大学杨雨教授、清华大学研究员游战洪等来校讲学。课程建设与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并驾齐驱,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逐年提升。
(二)以传统节日为重要依托,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基因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每一个传统节日充满仪式感。
春节,是一个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节日。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有想法、有干劲。学校可以布置与春节传统文化有关的社会实践作业。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地民俗活动,完成有关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等。学校还可联系社区组织大学生一起除尘,写春联、送春联,参加舞龙、舞狮等活动。在清明节,可以开展“清明诗会”,以诵读经典诗文来纪念清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成长。重阳节,学校可组织开展“重阳节送温暖”志愿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充分挖掘每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由学校搭台,鼓励学生唱戏”,体验式的传统文化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路径
新媒体可以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不受时空限制且交互性极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愿意通过网络平台等新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因此,学校可加强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如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这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学习APP为例。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提供集视、听、练、考等功能于一体。学生通过手机即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检测,参加线上活动,获取学习积分,达标后结束课程学习。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后,学校给予学分认定。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学习APP平台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碎片式”学习的需要。伴随着网络学习平台的全面建设与开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通过网络平台自主浏览和下载相关学习内容,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四)以教育基地为火种,点燃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热情
常德古称武陵, 是湘西北经济文化中心。沿着其悠久的人文历史寻根溯源, 我们发现这里既有历史悠久的傩文化、城头山文化和善卷文化④,也有后来打造的中国常德诗墙、太阳山盘古传说、世外桃源桃花源等。此外,常德市还有多处革命文化遗址,如常德会战烈士墓、北伐第九军第一师司令部遗址、刘邓大军挥师大西南动员会议会址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都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学习教育资源,应该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爱,在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中提高其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可通力合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高校需进一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考评机制,将学生参加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实践活动时长纳入考核范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中国常德诗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常德诗墙荟萃中国现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诗国长城”,获“吉尼斯之最”。近年来,诗墙管理处开展的诗韵系列活动(诗韵酒香、诗韵茶吟、诗韵琴声等)、朗诵大会、社科大讲堂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在校大学生的参与。还有部分大学生报名参加诗墙志愿者,参与诗墙精品路线讲解和诗墙活动策划与执行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曹雪,罗薇娜,李华清.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研究——以东华大学为例[J].新西部,2020(03):65-66 64.
[2]曾燕,刘志伟.新时代提升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0):15-16.
[3]艾敏.微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89-92.
注 释
①陈立群.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現状的调查研究——基于广西高校的调查[J].高教论坛,2019(12):106-109 117.
②王志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02):48-49.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19- 12-20]. http://www.gov.cn/zhengce/2017- 01/25/content_5163472.htm.
④杨亚妮.对常德地方文化基因特征及当代传承的思考[J].武陵学刊,2012,37(02):125-12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常德市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SP20YC7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素养 提升策略
高校作为新时期育人的主要阵地,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守住民族文化主流阵地的重任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各种学说、思想、文化的多元冲击,尤其是“西风东进”,很多大学生迷失了方向,加强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课题组在湖南省常德地区6所高校开展了调研,参与调研学生共3355名,回收有效问卷3350份。本研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策略。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对传统文化认识较全面的占34.61%,只有模糊概念占63.58%,另有1.8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26.23%,比较感兴趣的有65.66%,不感兴趣的有4.53%,没感觉的占3.31%,讨厌的有0.27%。87.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书籍、报刊等了解的占72.16%,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的有68.91%,通过家人、朋友了解的占47.06%,通过其它方式了解的占25.96%。关于如何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78.4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69.69%的大学生认为要多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并有89.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常德市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并有积极学习的愿望。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只有迷糊的印象。网络、书籍和课堂教学是他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学生希望学校能开设相关课程,希望学校和社区能开展相关活动,并表示比较乐意参与其中,这为如何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②。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坚实力量。当代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应自觉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③由此可见,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需要全方位融合、多方联动。
(一)以高校校园为主阵地,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要从营造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入手。目前,很多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还不够重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前仍处于空缺状态,大学语文这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一现状的产生,有的是因为部分高校“重专业,轻文化”,有的是因为师资紧缺。首先,学校需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将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写进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内容,保证一定课时量,计入学分。高校不但应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也应在思政课、专业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同时,以讲座、沙龙、论坛和线上精品课程等多种形式作为补充,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大力培养或引进传统文化专业教师,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充分发挥高校校园主阵地的优势,鼓励教师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深入、系统地研究。
以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目前,该校已多名教师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还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特色活动,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2016年,该校启动“文脉传薪·读书汇”系列活动。2018年,学校图书馆开展“文脉传薪·讓古籍活起来”系列特色讲座。近五年来,本校教师开展文学讲座30余场次。同时,先后邀请湖南师范大学郑佳明教授、中南大学杨雨教授、清华大学研究员游战洪等来校讲学。课程建设与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并驾齐驱,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逐年提升。
(二)以传统节日为重要依托,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基因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每一个传统节日充满仪式感。
春节,是一个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节日。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有想法、有干劲。学校可以布置与春节传统文化有关的社会实践作业。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地民俗活动,完成有关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等。学校还可联系社区组织大学生一起除尘,写春联、送春联,参加舞龙、舞狮等活动。在清明节,可以开展“清明诗会”,以诵读经典诗文来纪念清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成长。重阳节,学校可组织开展“重阳节送温暖”志愿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充分挖掘每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由学校搭台,鼓励学生唱戏”,体验式的传统文化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路径
新媒体可以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不受时空限制且交互性极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愿意通过网络平台等新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因此,学校可加强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如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这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学习APP为例。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提供集视、听、练、考等功能于一体。学生通过手机即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检测,参加线上活动,获取学习积分,达标后结束课程学习。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后,学校给予学分认定。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学习APP平台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碎片式”学习的需要。伴随着网络学习平台的全面建设与开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通过网络平台自主浏览和下载相关学习内容,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四)以教育基地为火种,点燃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热情
常德古称武陵, 是湘西北经济文化中心。沿着其悠久的人文历史寻根溯源, 我们发现这里既有历史悠久的傩文化、城头山文化和善卷文化④,也有后来打造的中国常德诗墙、太阳山盘古传说、世外桃源桃花源等。此外,常德市还有多处革命文化遗址,如常德会战烈士墓、北伐第九军第一师司令部遗址、刘邓大军挥师大西南动员会议会址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都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学习教育资源,应该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爱,在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中提高其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可通力合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高校需进一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考评机制,将学生参加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实践活动时长纳入考核范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中国常德诗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常德诗墙荟萃中国现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诗国长城”,获“吉尼斯之最”。近年来,诗墙管理处开展的诗韵系列活动(诗韵酒香、诗韵茶吟、诗韵琴声等)、朗诵大会、社科大讲堂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在校大学生的参与。还有部分大学生报名参加诗墙志愿者,参与诗墙精品路线讲解和诗墙活动策划与执行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曹雪,罗薇娜,李华清.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研究——以东华大学为例[J].新西部,2020(03):65-66 64.
[2]曾燕,刘志伟.新时代提升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0):15-16.
[3]艾敏.微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89-92.
注 释
①陈立群.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現状的调查研究——基于广西高校的调查[J].高教论坛,2019(12):106-109 117.
②王志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02):48-49.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19- 12-20]. http://www.gov.cn/zhengce/2017- 01/25/content_5163472.htm.
④杨亚妮.对常德地方文化基因特征及当代传承的思考[J].武陵学刊,2012,37(02):125-12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常德市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SP20YC7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