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凝土浇筑养护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现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加强监督管理。
关键词 配合比 混凝土养护 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目前城市人们住宅问题,以广东住宅保障房为例,工程质量要求高,速度快,时间紧迫,建筑工人少,技术薄弱,混凝土原材料越来越贵,施工人员的素养差,存在少数混凝土厂家质量波动大,导致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
一 控制混凝土原材质量问题
对混凝土质量影响比较严重的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存在的问题。例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是水泥强度的波动;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是由各级骨料粒径颗粒含量的变化而导致改变的混凝土级配;对混凝土水灰比影响极大的是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部门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可以应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中,骨料含有害物质,例:超过规定时,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使水泥水化、水泥石与骨料无法粘结,使水泥的水化物有一定化学反应,产生了有害的物质。影响混凝土集料配合比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主要的因素是含水的比例,其次是混凝土集料中含泥量和含粉量的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员对原材料质量检测时,若发现混凝土集含泥量出现超标时,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冲洗,使原材料等各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优化
实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由于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气候、施工设备、运输方式等)发生变化,混凝土塌落度也有所改变。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含水率、用水量进行适当调整。当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达到要求。
实验室是与混凝土质量控制息息相关。要求工地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要符合规范要求,原材料中砂石的变化是最大,要求实验监测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经常抽取样检验,拒绝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项目部试验员必须根据工程构造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每项检验,检验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于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大,实验室进行检验砂石材料含水量时,需进行调整其用水量,混凝土水灰比得到一定控制。
三、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由于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重工期,忽视质量,施工要求几天(2-3天)对一层楼面进行浇筑,根据混凝土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可以继续进行施工,若混凝土强度﹤10MPa,不可以在现浇板进行堆放重物。混凝土进行现浇筑同时,混凝土初凝前需进行二次振捣跟二次压抹。若在夏天进行浇筑后,在12小时内进行薄膜覆盖、浇水养护,时间隔2.5个小时进行一次,养护时间不可少7 d;由于开发商缩短工期,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忽视工程质量。例:某工程在2012年4-5月进行混凝土浇筑7-9个小时时就进行墙板主筋、绑扎箍筋及墙板、梁等施工 ,特别是混凝土刚刚凝固时,架子工用支撑工字钢悬挑脚手架,导致房屋卫生间浇板处和防水要求地面高比室内套间地面高20厘米处造成屋面角边严重破坏,房间上下水管预埋起模附近混凝土全被松动。导致混凝土强度受到支撑工字钢悬挑脚手架造成将未凝固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现浇板面严重开裂,渗水。质量检测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情况,马上责令工地停工,并给施工单位、监理、业主方做处罚,并及时给施工单位、监理、业主进行开会提出处理办法。施工单位应对出现的现浇板开裂、渗水问题进行多次检查并提出整改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监理单位应按楼面构件进行复查,并做好渗水、开裂记录,再将最终处理办法送给质监部门备案。
四、控制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的质量
浇筑振捣实成型在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中处于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成型时,若漏振捣会产生其外观出现麻面、蜂窝、空洞、裂缝等质量问题,需引起重视,或由于振捣操作不当等问题,会产生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很多时候会忽视。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变形造成的破坏,其变形包括湿胀干缩,温度变形和荷载、自生体积等。混凝土湿胀干缩变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缺少水分引起的,產生干缩裂缝主要成因:
1、混凝土成型后,由于施工人员的养护问题,当混凝土受外界影响,比如风吹日晒,其表面水分流失很快,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或其构件水分流失,产生了体积收缩受到地基约束,导致干缩裂缝的出现。
2、施工时使用了含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时受到过度振捣,水泥含量多的砂浆层在表面形成。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1)使用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等都不可以过大。应严格按照规范控制其含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施工人员进行振捣时要做到密实,还应对楼板面进行两次抹压来减少收缩量,使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2、施工人员进行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模板和基层浇湿透;3、在混凝土初凝时应进行少量洒水养护; 4、定期适当洒水,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广东夏季在楼面每间隔2.5h浇一次水在薄膜上,保持水分。
五、混凝土结构构造对产生裂缝预防控制措施
1、要使水泥安定性好,应通过实验来选优良的砂石配比,适宜选中砂以上,细度模数为3.0的,砂石含泥土石粉不可超标,不可以使用有问题的骨料,做到合理使用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应根据施工情况的来采用事适宜的水泥;
2、应进行检查建筑结构构造,应合理的设置变形缝和结构体,在结构受力上,可设计应力、超载、断面、抗裂缝等实验;
3、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搅拌时要均匀,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适宜,配合比控制好,浇筑应按顺序进行,浇筑速度不可快,要控制好,振捣要实;为此,只要通过模板来解决表面平整度,通过混凝土原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或通过改进脱模剂改善混凝土表面光洁度等。其模板支撑要牢固,不可重覆使用(残)旧模板,钢筋保护层确保浇筑中不会被碰撞走位;当施工缝处理,不能过早的进行加载和拆模,悬挑梁板拆模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做好养护,注意地基变形和温度、湿度的变形;才能实现混凝土表面平整、夯实、不开裂。
六、保证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要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结合工程特点,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管理人员应从人的心理行为、技术水平、施工中出现错误等进行控制人作用,严格执行规范不用无技术资格的人员进行上岗,对发现违章行为应及时处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环节中的问题,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和规章制度体系。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规范要求,进行监理,加强施工现场旁站监督,编制监理规章细则。质量监督部门,应对五大责任主体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不合格要求,及时给予整治,不可以用于工程中,只有按照住房建设部五号令针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只要按照合理的工期进行施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工期第二的指导思想,给现场施工人员,只要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关键词 配合比 混凝土养护 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目前城市人们住宅问题,以广东住宅保障房为例,工程质量要求高,速度快,时间紧迫,建筑工人少,技术薄弱,混凝土原材料越来越贵,施工人员的素养差,存在少数混凝土厂家质量波动大,导致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
一 控制混凝土原材质量问题
对混凝土质量影响比较严重的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存在的问题。例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是水泥强度的波动;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是由各级骨料粒径颗粒含量的变化而导致改变的混凝土级配;对混凝土水灰比影响极大的是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部门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可以应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中,骨料含有害物质,例:超过规定时,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使水泥水化、水泥石与骨料无法粘结,使水泥的水化物有一定化学反应,产生了有害的物质。影响混凝土集料配合比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主要的因素是含水的比例,其次是混凝土集料中含泥量和含粉量的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员对原材料质量检测时,若发现混凝土集含泥量出现超标时,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冲洗,使原材料等各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优化
实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由于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气候、施工设备、运输方式等)发生变化,混凝土塌落度也有所改变。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含水率、用水量进行适当调整。当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达到要求。
实验室是与混凝土质量控制息息相关。要求工地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要符合规范要求,原材料中砂石的变化是最大,要求实验监测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经常抽取样检验,拒绝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项目部试验员必须根据工程构造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每项检验,检验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于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大,实验室进行检验砂石材料含水量时,需进行调整其用水量,混凝土水灰比得到一定控制。
三、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由于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重工期,忽视质量,施工要求几天(2-3天)对一层楼面进行浇筑,根据混凝土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可以继续进行施工,若混凝土强度﹤10MPa,不可以在现浇板进行堆放重物。混凝土进行现浇筑同时,混凝土初凝前需进行二次振捣跟二次压抹。若在夏天进行浇筑后,在12小时内进行薄膜覆盖、浇水养护,时间隔2.5个小时进行一次,养护时间不可少7 d;由于开发商缩短工期,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忽视工程质量。例:某工程在2012年4-5月进行混凝土浇筑7-9个小时时就进行墙板主筋、绑扎箍筋及墙板、梁等施工 ,特别是混凝土刚刚凝固时,架子工用支撑工字钢悬挑脚手架,导致房屋卫生间浇板处和防水要求地面高比室内套间地面高20厘米处造成屋面角边严重破坏,房间上下水管预埋起模附近混凝土全被松动。导致混凝土强度受到支撑工字钢悬挑脚手架造成将未凝固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现浇板面严重开裂,渗水。质量检测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情况,马上责令工地停工,并给施工单位、监理、业主方做处罚,并及时给施工单位、监理、业主进行开会提出处理办法。施工单位应对出现的现浇板开裂、渗水问题进行多次检查并提出整改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监理单位应按楼面构件进行复查,并做好渗水、开裂记录,再将最终处理办法送给质监部门备案。
四、控制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的质量
浇筑振捣实成型在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中处于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成型时,若漏振捣会产生其外观出现麻面、蜂窝、空洞、裂缝等质量问题,需引起重视,或由于振捣操作不当等问题,会产生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很多时候会忽视。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变形造成的破坏,其变形包括湿胀干缩,温度变形和荷载、自生体积等。混凝土湿胀干缩变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缺少水分引起的,產生干缩裂缝主要成因:
1、混凝土成型后,由于施工人员的养护问题,当混凝土受外界影响,比如风吹日晒,其表面水分流失很快,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或其构件水分流失,产生了体积收缩受到地基约束,导致干缩裂缝的出现。
2、施工时使用了含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时受到过度振捣,水泥含量多的砂浆层在表面形成。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1)使用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等都不可以过大。应严格按照规范控制其含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施工人员进行振捣时要做到密实,还应对楼板面进行两次抹压来减少收缩量,使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2、施工人员进行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模板和基层浇湿透;3、在混凝土初凝时应进行少量洒水养护; 4、定期适当洒水,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广东夏季在楼面每间隔2.5h浇一次水在薄膜上,保持水分。
五、混凝土结构构造对产生裂缝预防控制措施
1、要使水泥安定性好,应通过实验来选优良的砂石配比,适宜选中砂以上,细度模数为3.0的,砂石含泥土石粉不可超标,不可以使用有问题的骨料,做到合理使用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应根据施工情况的来采用事适宜的水泥;
2、应进行检查建筑结构构造,应合理的设置变形缝和结构体,在结构受力上,可设计应力、超载、断面、抗裂缝等实验;
3、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搅拌时要均匀,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适宜,配合比控制好,浇筑应按顺序进行,浇筑速度不可快,要控制好,振捣要实;为此,只要通过模板来解决表面平整度,通过混凝土原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或通过改进脱模剂改善混凝土表面光洁度等。其模板支撑要牢固,不可重覆使用(残)旧模板,钢筋保护层确保浇筑中不会被碰撞走位;当施工缝处理,不能过早的进行加载和拆模,悬挑梁板拆模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做好养护,注意地基变形和温度、湿度的变形;才能实现混凝土表面平整、夯实、不开裂。
六、保证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要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结合工程特点,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管理人员应从人的心理行为、技术水平、施工中出现错误等进行控制人作用,严格执行规范不用无技术资格的人员进行上岗,对发现违章行为应及时处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环节中的问题,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和规章制度体系。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规范要求,进行监理,加强施工现场旁站监督,编制监理规章细则。质量监督部门,应对五大责任主体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不合格要求,及时给予整治,不可以用于工程中,只有按照住房建设部五号令针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只要按照合理的工期进行施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工期第二的指导思想,给现场施工人员,只要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