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品管圈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量表各指标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总满意率为10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效果
  有研究表明,对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适宜的护理方式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生理状态,优化患者预后[1]。品管圈护理模式作为新型医疗理念的代表,自出现以来便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通过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比较了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3±4.8)岁;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6±5.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病房护理、用药指导、运动锻炼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品管圈护理,具体如下:① 成立品管圈[3]。安排专家学者组织相关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以便其能够充分了解品管圈的特点、原则以及运作方式,同时确保其能够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动态把握患者病情的变化;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由品管圈内的所有成员共同设定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力争不断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护理质量。② 选取主题。将本次研究重点改进的两个主要矛盾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作为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并以此为依据分别成立护理技术水平小组和护理满意度小组;③ 原因分析。从所制定的主题出发并结合各项临床经验分析品管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追本溯源、积极寻求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对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④ 实施管理。完成上述操作且制定好品管圈活动计划后,各圈内成员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做好分内工作,同时成立质量管理监督小组,由小组成员对品管圈活动的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得到贯彻落实。⑤ 讨论。一轮品管圈管理活动结束以后,由圈内成员共同对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总结结果和不足。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4]制定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责任感以及安全管理能力四个维度出发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单项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所接受的护理质量越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依据得分的高低将满意度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80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3个等级,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即为患者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5.00分析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组间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进行组间检验。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量表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优势(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大多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等特点,且大部分患者需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因此还常伴有意识障碍、生理功能紊乱等症状,临床病死率较高。
  品管圈最早是由日本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如今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来说,即是指将工作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品管圈,要求其对工作中遇到问题进行综合讨论并给出不同的解决方式,进而更快、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相关研究证实[5],将品管圈应用到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之中,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同时还可使医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随访,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更高(P<0.05),提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质量、优化患者预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有着积极的应用效果,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为临床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力证据,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优秀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冰楠,赵丹丹.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125-126.
  [2]张蕾.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16,3(12):137-138.
  [3]聂丽红.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4):167-169.
  [4]潘艳红.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響[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5): 169-172.
  [5]董学霞.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3):256-25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开放性外伤开展普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出本院普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接收且行治疗的腹部开放性外伤病人共72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常规治疗组、实验治疗组),各组有36例病人。常规治疗组以常规方法展开相应治疗,实验治疗组展开腹腔穿刺治疗术的有关治疗,评估对照两组疗效状况。结果:实验治疗组病人经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是97.22%;常规治疗组的是8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β-HCG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较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恐惧、焦躁、沮丧、轻生不良心理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 对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應用效果及价值展开探究。方法 择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普通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特殊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 经临床结果得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与临床护士2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管理循环法,比较两组护士护理合格率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在ICU内危急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中运用咪达唑仑+吗啡的效果及其有关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有危急重症而进入我院ICU接受诊疗的73例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咪达唑仑+曲马多实施镇痛镇静性治疗,实验组37例予以咪达唑仑+吗啡实施镇痛镇静性治疗,经探究两种用药法的运用情况,比对两组镇静镇痛方面的疗效。结果:实验组37例在用药治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80例患者经治疗后,20例患者获得显效,53例患者获得有效,7例患者治疗无效,80例患者经患者治疗后的HR、EDV、LVEF和pro-BNP相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血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合并多个并发症与诱因,再加上症状不够典型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进行观察和护理,并探討其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囊肿患者62例来作为研究和观察的对象,所有的患者都使用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来进行诊疗,将所有患者中31例进行手术全过程中的综合护理,并作为观察组,另外的31例采用常规的一般护理方式,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外科换药室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外科换药室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40%(2/500),较对照组2.40%(12/500)更低,护理满意度10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