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國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应充分利用资源来对少数民族舞蹈进行传承,并与中职教育相结合,使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仅拘泥于当地民族的传播,而是通过特色课堂,使其它以汉族为主要人群的地区,也能感受到少数民族舞蹈的民族魅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舞蹈教育;少数民族舞蹈;特色课堂
一、广西地区中职舞蹈教育中特色课堂的形成原因与发展现状
(一)地域特点和资源促而形成的特色课堂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间舞蹈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由于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居住环境造就了多元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根据广西各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在各民族民间风俗的大文化背景下,广西各民族舞蹈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敬祖与祈福方面的舞蹈,二是祭祀与信仰方面的舞蹈,三是节令与习俗舞蹈。
广西地区的舞蹈教育也不断加入当地特色。如广西地区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中,都有开设当地特色舞蹈课程,如壮族扁担舞、壮族蚂拐舞、金秀瑶族黄泥鼓舞等。通过舞蹈教育的方式将本民族优秀传统舞蹈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下去。
(二)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舞蹈文化,形成当地特色课程
在广西地区,中职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当地特色少数民族舞蹈,如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广西艺术学校等。关于广西地区中职舞蹈教育,当地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对此做出了不少思考与贡献。如何将民族舞蹈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各自教学特点,并且地方民族舞蹈要跟上新时代的审美特征。以上是当地舞蹈教育工作者关于发展当地民族舞蹈的思考和努力,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较成熟的教学规范。
二、少数民族舞蹈引入中职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讲到“我国民族文化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伴随着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中职学校的艺术专业、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也不断开拓与改进,对学生的舞蹈教育进行培养不仅是从学生的舞蹈形态、技术技巧等方面,也注重输入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一)扩大少数民族舞蹈传播范围
目前开设少数民族舞蹈特色课堂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人群居多的地区,如广西、云南等。据笔者了解,当地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无论是舞蹈元素、参考教材都有了相对完整的成果。但目前传播范围仅仅局限于了当地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扩大传播范围,汉族地区也应该感受到其他少数民族舞蹈,如壮族扁担舞、哈尼族舞蹈等。一来可以扩大传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加强民族交流;二来丰富汉族地区的中职学校的舞蹈课堂,使之感受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魅力之处。
(二)丰富中职舞蹈教育的课堂
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中职学校的教学中,不仅是扩大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范围,更是丰富中职舞蹈教育的课堂。笔者走访艺术专业的中职学校的时候,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职艺术学校都会开设具有当地特色的舞蹈课堂。特色课程的设置,可以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过课堂教授的方式来对学生们普及,同时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与舞蹈文化。如:壮族蚂拐舞的舞蹈形态,“蚂拐”在壮语中指“青蛙”,广西壮族人们将‘青蛙’视为掌管风雨的青蛙女神,蚂拐节意在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美好寓意。通过舞蹈形态和舞蹈元素的解说与教授的过程中,很自然的也将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普及。虽然我们也学习五大少数民族舞蹈,但这些只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小部分,这么多年来,大家学习民间舞蹈都是这些民族,会出现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成果单一,这时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学习我国更多的少数民族舞蹈,来丰富我们的中职舞蹈课堂的教学内容。
(三)开拓学生思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加大培养高水平创作人才。中职舞蹈教育中包括艺术专业、学前教育、幼师等,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舞蹈演员、幼儿教师。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社会上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开设特色课堂,可以扩大学生们的舞蹈视野,为他们的舞蹈编创带来更多的想法和舞蹈元素的输入,从而开拓他们的舞蹈思维,提高中职舞蹈教育人才的舞蹈综合素质。另外,在当今社会,学历已经成为我们进入社会的敲门砖,中专文凭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在社会中得到好的生存与发展。笔者了解,中职学校中90%的学生是有提升学历的想法,作为舞蹈专业、学前教育等学生,想要达到我国艺术考试的水平,就需要在接受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对舞蹈艺术元素不断的输入与学习、拓宽舞蹈艺术的眼界,才能在艺术考试中应变自如。
三、少数民族舞蹈走进中职舞蹈教育特色课堂的应用分析
(一)提高中职舞蹈教育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艺术鉴赏能力
随着各种各样新鲜的舞蹈种类出现,如:街舞、爵士、现代舞等,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学生自然符合了他们的审美。以至于他们会认为传统民间舞蹈俗,甚至排斥传统舞蹈。这种情况下,作为中职舞蹈教育的工作者,首先要给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告诉学生,舞蹈的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丑之分,在艺术中美是体现在价值、文化之中。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来看,应当提高当代青年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让学生对舞蹈艺术有了正确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的感受少数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二)校校合作,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交流
为了将少数民族舞蹈引进中职舞蹈教育的课堂,可以采取校校合作的方式,更好的推进特色课堂。比如以汉族人群为主的地区的中职学校在开展特色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合作交流。一来可以将特色课堂更加保留原生态的韵味,二来可以促进两地以及民族之间的交流,共同创新。也可以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人引进校园,给学生上一堂原生态舞蹈课堂,这样的优势在于最大的保留了舞蹈的独特韵味。将少数民族舞蹈通过校校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与交流,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作为舞蹈艺术的参与者,需要将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四、结束语
总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只拘泥于当地传播。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广泛地传承,是在当下文化传播的大潮流趋势中坚守自身特色。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与中职舞蹈教育相结合,不仅仅是为了扩大传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也是为了开拓中职学生的舞蹈视野。舞蹈与教育相结合,从而探寻真正属于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建立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广西高校瑶族舞蹈教学方式探析》[J].韦金玲.大舞台.2015(06).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施大闽.黄河之声.2013.
[3]《浅谈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课堂品味》[J].杨超.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6).
[4]《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舞蹈教育》[J].卫洁昕.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5).
[5]《以文化自信促进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张晶.艺术教育.2019(04).
(南宁师范大学)
关键词:中职教育;舞蹈教育;少数民族舞蹈;特色课堂
一、广西地区中职舞蹈教育中特色课堂的形成原因与发展现状
(一)地域特点和资源促而形成的特色课堂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间舞蹈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由于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居住环境造就了多元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根据广西各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在各民族民间风俗的大文化背景下,广西各民族舞蹈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敬祖与祈福方面的舞蹈,二是祭祀与信仰方面的舞蹈,三是节令与习俗舞蹈。
广西地区的舞蹈教育也不断加入当地特色。如广西地区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中,都有开设当地特色舞蹈课程,如壮族扁担舞、壮族蚂拐舞、金秀瑶族黄泥鼓舞等。通过舞蹈教育的方式将本民族优秀传统舞蹈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下去。
(二)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舞蹈文化,形成当地特色课程
在广西地区,中职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当地特色少数民族舞蹈,如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广西艺术学校等。关于广西地区中职舞蹈教育,当地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对此做出了不少思考与贡献。如何将民族舞蹈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各自教学特点,并且地方民族舞蹈要跟上新时代的审美特征。以上是当地舞蹈教育工作者关于发展当地民族舞蹈的思考和努力,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较成熟的教学规范。
二、少数民族舞蹈引入中职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讲到“我国民族文化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伴随着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中职学校的艺术专业、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也不断开拓与改进,对学生的舞蹈教育进行培养不仅是从学生的舞蹈形态、技术技巧等方面,也注重输入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一)扩大少数民族舞蹈传播范围
目前开设少数民族舞蹈特色课堂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人群居多的地区,如广西、云南等。据笔者了解,当地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无论是舞蹈元素、参考教材都有了相对完整的成果。但目前传播范围仅仅局限于了当地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扩大传播范围,汉族地区也应该感受到其他少数民族舞蹈,如壮族扁担舞、哈尼族舞蹈等。一来可以扩大传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加强民族交流;二来丰富汉族地区的中职学校的舞蹈课堂,使之感受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魅力之处。
(二)丰富中职舞蹈教育的课堂
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中职学校的教学中,不仅是扩大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范围,更是丰富中职舞蹈教育的课堂。笔者走访艺术专业的中职学校的时候,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职艺术学校都会开设具有当地特色的舞蹈课堂。特色课程的设置,可以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过课堂教授的方式来对学生们普及,同时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与舞蹈文化。如:壮族蚂拐舞的舞蹈形态,“蚂拐”在壮语中指“青蛙”,广西壮族人们将‘青蛙’视为掌管风雨的青蛙女神,蚂拐节意在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美好寓意。通过舞蹈形态和舞蹈元素的解说与教授的过程中,很自然的也将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普及。虽然我们也学习五大少数民族舞蹈,但这些只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小部分,这么多年来,大家学习民间舞蹈都是这些民族,会出现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成果单一,这时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学习我国更多的少数民族舞蹈,来丰富我们的中职舞蹈课堂的教学内容。
(三)开拓学生思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加大培养高水平创作人才。中职舞蹈教育中包括艺术专业、学前教育、幼师等,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舞蹈演员、幼儿教师。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社会上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开设特色课堂,可以扩大学生们的舞蹈视野,为他们的舞蹈编创带来更多的想法和舞蹈元素的输入,从而开拓他们的舞蹈思维,提高中职舞蹈教育人才的舞蹈综合素质。另外,在当今社会,学历已经成为我们进入社会的敲门砖,中专文凭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在社会中得到好的生存与发展。笔者了解,中职学校中90%的学生是有提升学历的想法,作为舞蹈专业、学前教育等学生,想要达到我国艺术考试的水平,就需要在接受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对舞蹈艺术元素不断的输入与学习、拓宽舞蹈艺术的眼界,才能在艺术考试中应变自如。
三、少数民族舞蹈走进中职舞蹈教育特色课堂的应用分析
(一)提高中职舞蹈教育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艺术鉴赏能力
随着各种各样新鲜的舞蹈种类出现,如:街舞、爵士、现代舞等,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学生自然符合了他们的审美。以至于他们会认为传统民间舞蹈俗,甚至排斥传统舞蹈。这种情况下,作为中职舞蹈教育的工作者,首先要给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告诉学生,舞蹈的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丑之分,在艺术中美是体现在价值、文化之中。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来看,应当提高当代青年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让学生对舞蹈艺术有了正确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的感受少数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二)校校合作,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交流
为了将少数民族舞蹈引进中职舞蹈教育的课堂,可以采取校校合作的方式,更好的推进特色课堂。比如以汉族人群为主的地区的中职学校在开展特色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合作交流。一来可以将特色课堂更加保留原生态的韵味,二来可以促进两地以及民族之间的交流,共同创新。也可以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人引进校园,给学生上一堂原生态舞蹈课堂,这样的优势在于最大的保留了舞蹈的独特韵味。将少数民族舞蹈通过校校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与交流,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作为舞蹈艺术的参与者,需要将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四、结束语
总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只拘泥于当地传播。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广泛地传承,是在当下文化传播的大潮流趋势中坚守自身特色。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与中职舞蹈教育相结合,不仅仅是为了扩大传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也是为了开拓中职学生的舞蹈视野。舞蹈与教育相结合,从而探寻真正属于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建立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广西高校瑶族舞蹈教学方式探析》[J].韦金玲.大舞台.2015(06).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施大闽.黄河之声.2013.
[3]《浅谈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课堂品味》[J].杨超.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6).
[4]《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舞蹈教育》[J].卫洁昕.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5).
[5]《以文化自信促进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张晶.艺术教育.2019(04).
(南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