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课堂设问,必须精心设计和全方位的思考。本文就课堂设问的误区和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课堂设问 “五步式”问题设计法 创情设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教学法” 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已被一线教师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工作之中。但是在教学中却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致使“问题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而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问题教学”的“问题”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
新课标下很多教师喜欢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授课。事实上,不少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上的问题设计却走进了误区:一是课堂问题设计数量过多。在本学期的教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堂课45分钟,有些老师平均每2—3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只能忙于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可能有质疑探究的时间,真正有效的思维时间并不多。二是课堂问题设计质量低。笔者从平时大量的听课发现,老师设计的教学问题,存在过浅或过深的问题。问题浅是指问题完全无“认知冲突”,无一定程度的“思考困惑”,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如“唐太宗叫什么名字,是李渊的第几个儿子?”这样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思维。问题太深同样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小孩子摘苹果一样,树上的苹果很高,孩子即使跳得再高,离目标还是很远,那么他就可能会对苹果失去信心。三是问得过碎,有随心所问的倾向。以“是不是”“对不对”等形式出现。上述几类问题实际上缺少思维内涵,缺失问题情境,缺乏提问设计创新的技能,使课堂问题呈现多、散、无重点等现实问题。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对策
1.依标设问,抓住重、难点。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做到胸中有课程标准。为避免问题过浅或过深,依照课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抓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如在《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先解读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1-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1)从文化成就的角度,包括如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建筑艺术等方面,表明文化的多样性(2-4)。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2-5)。其次剖析本课重难点,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难点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再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下列课堂问题:读图《亚非文明地图》填写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产生的大致时间。运用年代尺阐述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史。运用表格形式列举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何共同的特征?说明其原因?在这课教学设计中,问题的提出紧紧依照课标、紧扣教材,充分体现教学要求;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2.以“式”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设问是对话的途径,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太过散乱、琐碎,教学活动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正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所指出的:“提问过多和碎问碎答过多是一个共有的教学毛病。”所以好的课堂往往是由一个核心问题串联而成,教师的提问不需要太多,却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五步式”问题设计法。它是指教师在讲解某一理论知识时,设计了多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获得答案结果,而不是采用单句直问式问题直线指向需获得的答案结果。常用模式是:“引子”(铺垫性问题)——“呈现部”(揭示主题)——“展开部”(核心问题)——“ 再现部”(迁移性问题)——“回归”(巩固性问题)。如在《帝国新政》一课教学中,以歌曲导入,歌曲中天平比做朝代。李世民执政初期,国家刚刚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力疲惫,民心思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巧设以下问题:如此积贫积弱的国力,天秤势必一定会发生严重倾斜,李世民会采用哪些新措施,使天平平衡的?(铺垫性问题)我们一起在书本中找出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镜子”理论。(揭示主题)以古为镜知兴替,唐太宗从中悟出什么治国理论?(核心问题)唐太宗为何说魏征殂逝,遂亡一镜?(核心问题)唐太宗把镜子理论付至于实践,取得怎样效果?(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迁移性问题)帝国新政“新”在何处?(巩固性问题)这五个问题设计层层深入,一气呵成,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3.创情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习的认知本质看,学习离不开一定的情境。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知识。在我国,情境教学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兴起,因其能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设计若干问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生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有一句名言“学问学问,关键在问”。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呈现型问题指的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问题,其思路和答案都是现成的,直接体现着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考。相比之下,“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更具有创造价值。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与老师、同学切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延伸。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会大大提高。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问题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师的课堂设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教材,不断进行反思,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成为教学中的智者,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过程,将给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带来无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国建.问题设计要有“度”,课堂提问才有“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3).
[2]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反思[J].教育探索.2010(4).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6).
(作者单位:台州黄岩城关中学)
编辑/杨帆
【关键词】课堂设问 “五步式”问题设计法 创情设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教学法” 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已被一线教师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工作之中。但是在教学中却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致使“问题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而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问题教学”的“问题”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
新课标下很多教师喜欢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授课。事实上,不少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上的问题设计却走进了误区:一是课堂问题设计数量过多。在本学期的教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堂课45分钟,有些老师平均每2—3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只能忙于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可能有质疑探究的时间,真正有效的思维时间并不多。二是课堂问题设计质量低。笔者从平时大量的听课发现,老师设计的教学问题,存在过浅或过深的问题。问题浅是指问题完全无“认知冲突”,无一定程度的“思考困惑”,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如“唐太宗叫什么名字,是李渊的第几个儿子?”这样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思维。问题太深同样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小孩子摘苹果一样,树上的苹果很高,孩子即使跳得再高,离目标还是很远,那么他就可能会对苹果失去信心。三是问得过碎,有随心所问的倾向。以“是不是”“对不对”等形式出现。上述几类问题实际上缺少思维内涵,缺失问题情境,缺乏提问设计创新的技能,使课堂问题呈现多、散、无重点等现实问题。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对策
1.依标设问,抓住重、难点。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做到胸中有课程标准。为避免问题过浅或过深,依照课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抓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如在《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先解读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1-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1)从文化成就的角度,包括如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建筑艺术等方面,表明文化的多样性(2-4)。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2-5)。其次剖析本课重难点,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难点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再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下列课堂问题:读图《亚非文明地图》填写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产生的大致时间。运用年代尺阐述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史。运用表格形式列举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何共同的特征?说明其原因?在这课教学设计中,问题的提出紧紧依照课标、紧扣教材,充分体现教学要求;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2.以“式”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设问是对话的途径,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太过散乱、琐碎,教学活动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正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所指出的:“提问过多和碎问碎答过多是一个共有的教学毛病。”所以好的课堂往往是由一个核心问题串联而成,教师的提问不需要太多,却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五步式”问题设计法。它是指教师在讲解某一理论知识时,设计了多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获得答案结果,而不是采用单句直问式问题直线指向需获得的答案结果。常用模式是:“引子”(铺垫性问题)——“呈现部”(揭示主题)——“展开部”(核心问题)——“ 再现部”(迁移性问题)——“回归”(巩固性问题)。如在《帝国新政》一课教学中,以歌曲导入,歌曲中天平比做朝代。李世民执政初期,国家刚刚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力疲惫,民心思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巧设以下问题:如此积贫积弱的国力,天秤势必一定会发生严重倾斜,李世民会采用哪些新措施,使天平平衡的?(铺垫性问题)我们一起在书本中找出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镜子”理论。(揭示主题)以古为镜知兴替,唐太宗从中悟出什么治国理论?(核心问题)唐太宗为何说魏征殂逝,遂亡一镜?(核心问题)唐太宗把镜子理论付至于实践,取得怎样效果?(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迁移性问题)帝国新政“新”在何处?(巩固性问题)这五个问题设计层层深入,一气呵成,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3.创情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习的认知本质看,学习离不开一定的情境。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知识。在我国,情境教学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兴起,因其能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设计若干问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生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有一句名言“学问学问,关键在问”。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呈现型问题指的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问题,其思路和答案都是现成的,直接体现着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考。相比之下,“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更具有创造价值。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与老师、同学切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延伸。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会大大提高。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问题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师的课堂设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教材,不断进行反思,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成为教学中的智者,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过程,将给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带来无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国建.问题设计要有“度”,课堂提问才有“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3).
[2]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反思[J].教育探索.2010(4).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6).
(作者单位:台州黄岩城关中学)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