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谱写高原攻坚传奇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高原上的高原”之称,是西藏最为偏远和艰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阿里地区总人口11.4万人,每平方公里仅有0.3人,地广人稀,地域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后,贫困程度深。至2016年初,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08户21419人,脱贫难度大、致贫因素多、脱贫成本高。
  2016年,时任阿里地委书记白玛旺堆(现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書记)指出,阿里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是党中央、区党委交给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历史赋予阿里干部的神圣职责使命。阿里虽然条件艰苦、困难很多,但脱贫摘帽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容不得一丝一毫闪失。
  如今,阿里地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阿里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美丽新阿里的壮美画卷铺展开来,走出了一条体现阿里特色的脱贫之路。


  兴产业、促就业
  “要将发展生产实现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2016年3月2日,白玛旺堆在阿里地区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产业这道“门槛”跨不过,阿里就难以跨进全面小康社会。
  2016年以来,阿里地委、行署立足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市场机遇与潜力、人文旅游等优势,着力打造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找准了脱贫出路,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依托阿里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坚持“特色、高端、精品”导向,大力推动定制式高端旅游,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塑造“藏西秘境·天上阿里”旅游品牌,把旅游业打造成优势产业。预计到2020年,全地区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旅游业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年均递增10%以上,转移就业突破1万人。
  同时,还加快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把绿色工业培育成首要财源,培育2—3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天然饮用水骨干企业,争创西藏自治区著名品牌、全国知名品牌,预计天然饮用水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依据传统产业,扶持藏医药业发展,支持藏医药科技创新,打造阿里藏药品牌。
  阿里还以保障主要农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核心,把特色农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农牧业提质增效战略,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重点抓好白绒山羊、象雄半细毛羊、紫绒山羊的科研和良种推广力度,加快产业带、产业县、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预计到2020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粮食产量达6700吨,其中青稞产量5700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亩,产量达7000吨,主要城镇供给率旺季达到80%以上。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阿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好转移就业政策,牢牢把握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培训、就业管理、就业服务4项重点,把就业岗位开发与产业开发有效连接,突出订单式培训,努力在旅游服务业、设施农牧业、生态环保业、建筑建材业、民族手工业和维护稳定、政府购买服务等领域开发就业岗位,实现贫困群众有效转移,2016年完成1500人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2016年,普兰县成为第二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带动群众累计增收1374万元,从业贫困户人均旅游收入达到7520元。2016年,仅一个总人口不到8000人的札达县旅游人数就达到6万人次,总收入达到6300多万元,吸纳2350人从业,带动4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上万元,实现脱贫摘帽。
  当一个个产业遍地开花似的兴旺起来,群众的钱包也注定会随之越来越鼓胀——这样美好的未来,已经在阿里描绘出了清晰的轮廓。
  挪穷窝、谋富路
  “要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没有资源也没有办法的非边境贫困群众,要组织他们向有条件、有资源的区域有序搬迁,引导他们发展旅游业、服务业、设施农牧业、边贸业等适宜产业。”对于阿里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白玛旺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让贫困群众挪穷窝,也要为他们谋富路。近年来,阿里地区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户,在旅游景点沿线、产业园区、县城、小城镇周边选取了17个符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避灾要求和群众意愿的安置区,搬迁贫困群众2225户8175人。采取“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两种方式,于2016年超标完成了1110户4284人的搬迁入住工作。
  最大的搬迁点——康乐新居紧抓“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关键环节,完成了500户2061人搬迁,当年产业分红户年均1.6万元,安置就业500余人。搬进“康乐新居”,致富从此有奔头——这是很多阿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一致的心声。
  “康乐新居”集中安置区建设项目,是阿里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计划分三期建设实施,按照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计划修建994套搬迁安置房,共安置4006人。
  来自措勤县达雄乡达瓦村46岁的残疾人桑增,带着一家5口人搬到“康乐新居”已经半年了。他和妻子次吉轮流上岗,在噶尔县当环卫工人,月工资加起来有2500元。以前在乡里当加油员、月工资只有1500元的大儿子石确饶布,在“康乐新居”劳务输出合作社的安排下,到地区住建局参加了造价员培训,如果顺利考取资格证上岗后,月工资可以拿到5000元,小儿子则通过地区统一培训,到检察院阿里分院当上了保安,月工资2500元。
  “以前在村里时,因为我的身体残疾,家里很穷,根本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别说来狮泉河镇了,就是县城都很少去。”桑增感慨地说,“如果石确饶布能考上造价员,我们一家人的月工资加起来就上万元了,国家的各种政策性补贴还能继续享受,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抓关键、补短板
  “阿里地区还面临着脱贫难度大的突出问题,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容易脱贫的乡村和人口,已经基本解决了脱贫,剩下的往往是区位条件更差、居住更分散、基础设施更薄弱、资源条件更匮乏、生态环境更脆弱的偏远乡村。”2016年,白玛旺堆指出,必须正确处理边境一线稳固和当地群众脱贫难题,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


  阿里地區按照“不摘穷帽交官帽、不拔穷根不脱钩”的原则,成立了组织机构,签订了目标责任,实行了包县联乡,推行了结对帮扶,形成了包抓全覆盖、联抓无缝隙、驻村不留白、帮扶零距离、结对不断档的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同时,高度重视规划的先导、引领和统筹作用,采取地区相关职能部门与专业编制机构联合编制的形式,成立脱贫攻坚系列规划编制组,精心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等9个规划,精准确定脱贫攻坚的“路线图”。县、乡、村、户也层层制定精准扶贫规划、计划,实现地县有规划、乡村有计划、农牧户有卡册。此外,根据专项工作推动需要,还编制了干部结对认亲、扶贫产业资金分配、援藏资金筹措、金融政策落实、狮泉河镇“康乐新居”建设资金筹措、保安人员培训等10个具体工作方案。
  阿里地区还坚持自我发力与向外借力并举,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深入推进定点帮扶,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和单位帮扶贫困地区制度,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和驻村工作队帮扶制度,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机关单位、驻军部队定点帮扶工作方案,广泛开展10名机关党员包一户贫困户的“10+1”活动。深入开展“十企帮十村”活动。明确地区恒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大酒店、神山营运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10个贫困村计划,动员民营企业主动开展对口帮扶,参与脱贫攻坚。同时,利用全地区项目开工建设的黄金期,发改、住建、水利等职能部门发挥沟通协调作用,鼓励动员在阿里施工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项目建设,通过劳务输出增加现金收入。
  2016年,白玛旺堆代表全地区10万名各族干部群众,掷地有声地说道,“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举全地区之力,坚决啃下这个硬骨头,确保阿里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党中央和区党委、政府,向阿里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保生态、惠民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16年白玛旺堆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为处理好富民利民和保护生态的关系,2016年、2017年阿里地区共安排、落实生态岗位33738个,年人均补助3000元,90%以上为贫困户、边缘人口。贫困群众通过“吃生态饭”实现脱贫,又为守护祖国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里地区以保持环境质量良好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阿里保持着天蓝、地绿、水清。截至目前,阿里地区7个县获批国家级生态功能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乡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62个,美丽阿里更加璀璨。
  在执行生态红线管理制度上,阿里地区不打折扣。该地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严格执行和落实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矿产资源开发西藏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严把生态环境关、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严禁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企业和项目进入阿里。同时,建立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严格落实草原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阿里地区海拔高、植被少,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和自主恢复能力较弱。为守护好美丽家园,阿里地区积极主动作为,加大力度植树造林。“十二五”期间,完成植树造林3.7万余亩,封山育林11万余亩。2016年投资7120万元,完成造林4200亩,封山育林19万余亩,砾石压沙5.94万亩,城镇居民沙害治理1988亩,建造挡沙堤8.9千米,义务植树1064亩,以11家单位作为庭院绿化试点单位并取得明显成效。


  守护美丽家园,绘就生态画卷。如今,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
  阿里地区广大干部、各族人民群众在“赶考”路上,以不拖全国人民的后腿为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顽强拼搏精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古老苍茫、雄奇壮观的红色阿里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就处于快速发展和重要地位,在历史上以及体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意义,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国
本研究对目前南昌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对现有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进行分析,为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
本文对欧美与中国纺织品贸易的摩擦和争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在面临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应解决哪些问题提出了见解.
当前,煤炭行业正处于适应新常态、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时期,需要层层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为推进改革创新营造廉洁环境.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05—2015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
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hort-T1 inversion recovery, STIR)和化学位移脂肪抑制(Chem-Sat)序列是MR脂肪抑制技术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因二者对脂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故也常
近些年来,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对外贸易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探讨绿色壁垒的成因及其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2005年初,实行了长达40多年的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我国纺织品出口有所增长.但随后,个别国家以“特保”及“242条款”为借口,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设限;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对
中国经济近期引发诸多讨论,经济下滑严重、汇率贬值压力等,都是结果、表象。其实质的问题是什么?债务(杠杆)可能已经快撑到“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了,这是问题的根本。  首先,回顾2014年以后的货币宽松,“水”是放了很多,却始终不能坐“实”:金融猛加杠杆,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不断走低的信用债溢价以及当下一线城市的楼价,银行资产越来越大。之前都说银行资产配置“荒”,即“荒”在了利差上。所以银行的逆向
美术是人类文明起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社会进步非常关键途径.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发展,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