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惊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古代史——尤其是古代军事史有点兴趣的人,对“军惊”这个词不会太陌生。何谓军惊?意思是说军队在没有受到实际攻击的情况下,因为自我惊扰而混乱、瓦解。这事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也史不绝书。
  中国古代军队讲究军法如山、令行禁止,不过森严的军纪也会产生副作用,那就是让军士们精神压力沉重,而且难以释放,经年累月,越积越多。加之军营又是个不折不扣的男人世界,通行的是“强者”规则,军官欺压士兵,老兵欺压新兵,大欺小、强凌弱,乃至拉帮结派、明争暗斗之类的事多得很,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军人们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平时还不至于出什么大乱子,一旦到了战场上,特别是大战之前或新败之后,气氛高度紧张,人人生死未卜,这时候士兵精神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高度紧张中,一次敌人的袭扰、一次微不足道的事故、一点点风吹草动、一个谣言,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士兵做噩梦的尖叫,都可能如同引发雪崩的一颗沙砾,成为军惊的诱因。于是一支本来组织严密的军队,顷刻间便土崩瓦解,成了一盘散沙。
  西汉名将周亚夫素以治军严整闻名于世,他的“细柳军营”,连皇帝都不能随随便便出入。可是就是这样的名将,也遇到过军惊。
  “七国之乱”时,吴攻梁急,梁王多次派人向汉王朝大军统帅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就是坚壁不出,连皇帝的诏书也不好使。原来周亚夫自有妙计:派轻骑兵断吴粮道,日子一长,粮草一尽,自然不战自乱。周亚夫的拖延战术是个高级军事机密,士兵们并不知道,他们只看到对方耀武扬威,而自己这边只是被动挨打,当然人心惶惶,终于“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帐下”,而周亚夫这个时候的对策是“坚卧不起”——也就是什么也不做,等着士兵的疯狂劲过去——一般来说,只要不受到新的刺激,这种狂乱状态不会持续很久。
  更积极一点的办法是:保护自己,同时命人不要乱动。这好像是废话,其实一点也不废:在一片纷乱中,最可怕的就是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告诉他老实呆着,他是很乐于从命的。
  三国名将张辽也遇到过这种局面。一次领兵出战前夕,“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张辽告诉左右:“谁也不要动。不可能一营尽反,必有捣乱者想煽动更大的乱子。”于是下令军中都安坐不动。张辽率领亲兵在军营正中排成阵势而立,以镇定军心。过了一会儿,局面渐渐安定下来,那个还在乱喊乱闹的显然就是叛乱主谋,很容易就被抓住杀掉了。
  有处理得好的,自然也有处理得不好的。东汉末年,董卓被杀之后,他的女婿牛辅掌握着一只颇有实力的军队,还击败了奉诏前来诛杀他的李肃。可就在打了胜仗之后,“营中无故自惊”,关键时刻,牛辅现出了胆小鬼原形,匆忙带着几个人弃军逃亡,结果为左右所杀,白白丢了性命。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休作为统帅伐吴,中了对方的伪降计,首战失利,退驻石亭。本来也还有卷土重来的本钱,但是因为士气沮丧,“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一支大军霎时间“兵败如山倒”。曹休成了光杆司令,只好上书谢罪,后来羞愤而死。
  齐太祖萧道成也遭遇过夜惊,而且不止一次。他的对策也是“卧不起,宣令左右案部不得动,须臾贼散”。还有一次乱子比较大,“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道成秉烛正坐,厉声呵之”,可还是阻止不住。这种乌合之众的非理性状态有如龙卷风,要想平安度过,还真需要一点好运气。
  这方面运气最好的,当属唐朝将军张亮。张亮领兵东征高丽,刚刚扎下营寨,就被高丽兵打了个小突袭,军中大乱。张亮本来就胆小,此时更被吓傻了,坐在胡床上呆若木鸡,站不起来,也说不出话。滑稽的是,将士们误以为大总管临危不乱,“不动如山”,心里也有了底,于是英勇奋战,居然把高丽人打败了。
  直到近代的清同治年间,还可以看到夜惊的记录:杜文秀在云南起义,清军总兵马如龙受命镇压,却屡战屡败,“数夜惊”,惶惶不可终日。马如龙弹压不住,干脆称病跑了,“自是文秀遂轻视如龙矣。”
  正因为夜惊后果严重,历代军营内对可能引起夜惊的行为都严格禁止,如无故惊军、传播谣言、夜间高声喊叫都在严禁之列,违者一律处斩。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蜀国的皇帝刘备在弥留之际,谆谆教导他的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虽是仁慈之君,但他传世的东西不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这句话了。以我的理解,恶
方红最近喜欢上了一个男子,这令她极为慌乱,因为她有深爱自己的丈夫和一个她深爱着的女儿,但那个男子不知用什么魔力,硬生生地走进了她的内心深处,让人欲罢不能,白天夜里都是
今天,8月31日,明天的我正式跨进高三,坐在这里敲打这些文字,一如既往的安静。在我的心性里,充满的是矛盾的格调,一方面痴恋喧嚣和吵闹,一方面又偏缠爱安静和冷清,是个喜欢把
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一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他平日里话不多,往往用眼神就能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10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是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却挺拔地站立,有序地排着队,玩得规规矩矩。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女生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
人才辈出的时代,务须遏制住不利于人才辈出的某种习惯势力。都说文凭不等于人才。可是,用人者偏偏首先看文凭。而且首先便看属于哪个学校哪一档次的文凭,如高校招聘教师,没有
一当太阳不再冷峭,狂野了一冬的风,被晒得懒懒洋洋;当雪花幻化成雨丝,淅淅沥沥随性飘洒;当空气不再干涩冷硬,变得温润柔和,这个严冬长长的尾巴,终于摇晃过去,蓬蓬勃勃的春天,
木匠伸出来的虽是一双粗糙的手,但手的技艺却很精细。无论是锯子、刨子,还是一张普通的粗砂纸,一旦握在他的手里,便能于技术的本质之境域中,打磨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东西。手
1记忆是一座斜塔,每天更倾斜一点,直到终于全盘倒塌。如果记忆是一座城,便是威尼斯。2记忆尘封,往往找不到路回去。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在《荒野地》里写,散布英国各处
听见周先生说,青岛有座栈桥,工程甚巨,赏月最宜。今夕恰当月圆之夕,向来宁可一味枯眠懒于出门的康,也被我劝说得清兴大发,居然肯和我步行一段相当远的道路,到那桥上,以备领略
1993年的苏丹内乱导致饥民遍地。一个骨瘦如柴的非洲孩子,因为饥饿过度在通往救济所的路上不支倒地,在她身后不到3米处,一只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顿“大餐”……  这是自由摄影师凯文·卡特捕捉到的一幕震撼人心的场景。新闻记者的本能告诉他要作壁上观直至拍下这张照片,为此他得到了新闻人视为极高荣誉的普立策新闻奖;然而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即使他后来赶走了那只鹰,身为同类却只能眼见弱者受苦的内心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