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战争诗对比赏析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2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一】
  塞 上
  ◎宋·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诵读指导
  从诗歌标题看,塞上放目,硝烟依稀可见,厮杀声犹在耳,那一刻,家国天下,责任在肩,光荣使命,与有荣焉,慷慨激昂、浓烈炽热、至真至诚之情几至喷薄。再从诗歌内容看,文字虽质朴,但鸣骹飞天,一鸣惊人,境界超拔,气势可谓高开高走,升而不穷,降而不颓。所以,柳开这首诗,可以说是尽显粗狂本色,诵读这首诗时,首先必须做到运足中气,一气呵成,情绪振奋,吐字有力。然后在语速把握上,前两句语速应先急后缓,后一句后三字前当稍作停顿;后两句语速适中即可,但应在“三百骑”一词和“尽”一字上加以重读,“向云看”三字一字一顿为佳。
  艺术赏析
  边塞壮士地,自古多豪诗。这首边塞诗之妙,首先在于它的意象、场面、境界之美。鸣骹、静天、无风、干声、胡骑、金勒、云彩,一系列意象,以鸣骹为中心,渲染勾勒了一幅渗透着边塞豪放风光的画面,场面浩大,境界开阔,气势雄浑,架构自然,内涵丰富。
  其次,此诗之妙,还在于其动静结合的描摹之美。简洁而不单调,自然而不矫揉。鸣叫的箭,一个劲儿地飞;奔跑的马,被使劲儿地勒;马上的人,都抬起头来看,充满了动感。马勒岂能不嘶?箭鸣、马嘶又交织成战场特有的氛围,激越而急促,昂扬而雄壮。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天静、无风、声更干、提勒停马,尤以一千尺的高空为背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再次,远近结合,适度夸张,巧妙炼字,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等写法的综合运用,使这首即景小诗的内涵显得愈发丰富,回味无穷。其中一个“干”字可谓落笔千钧,力透纸背,形象而准确地表现出边塞晴、燥、偏、寂、苦的地域特征和战场氛围。
  总之,这首诗绘景而景自雄,写境而境自开,通篇不言战,作战态势却一触即发,颇得边塞诗之精髓。诗中流露出以一当百的豪放情绪,洋溢着乐观主义和英雄本色,读来如响鼓重锤,声势逼人,振奋士气,昂扬进取。
  不过,此诗最妙的还在于其委婉含蓄而又层层推进的构思艺术。箭的响声、胡儿注视箭升的心理反应、战争的结果、射箭的人,等等,全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去完成,虚实结合,余意无尽。全诗由第一句的“鸣骹”引出战争态势,由“天气”烘托出战争的紧张严酷,再由三、四句的“胡儿提勒”引出战争双方的对比,最后又不战而结。这其实正是作者的巧妙构思:不用多想,胜利一方不言自明,即我方。由此表现出诗人的自豪心理和高亢精神,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军行(其二)
  ◎唐·李白
  百战沙场①碎铁衣②,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③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艺术赏析
  柳开的《塞上》是从侧面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充满积极昂扬的乐觀主义精神。但是边塞战争不可能永远呈现一面倒的胜利。李白的《从军行·其二》更多的是用正面描写去提醒人们边塞战争既有苦也有乐,既有喜也有悲,既有胜也有败,既洋溢着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还十分难得地思考战争,触及战争更深层次的意义,似乎比《塞上》更胜一筹。
  李白的《从军行·其二》这首诗,颇见李白豪迈奔放的诗风和超拔不羁的个性,或曰:李白借助《从军行》的诗词格律形式,抒发了自己在那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的渴望和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情怀。
  《从军行》本为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其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李白以此入题,其虽未必真临战场,但唐代政治战乱在李白生活中的投影可见一斑。
  首先,诗人以“百战沙场”极力铺垫,不仅写出了边地的艰苦,更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这是一场反复胶着、又不得不竭力坚守的敌我交锋。开篇未见其人,未闻其声,仅仅四字就勾勒出战争的背景,它让我们不禁紧张地猜想:是谁,在为国拼死厮杀和守卫?这位主人公,又具备怎样的大勇气和大毅力?李白以“设身处地”式的笔触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理,使诗的艺术有了无限扩张的可能。
  果不其然,接下来“碎铁衣”三字抓住主人公的外在形象,李白采用其惯用的夸张手法,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件破碎的铁衣。如果用现在的物理学理论讲,固体是可以传递压力的,铁衣破损到如此地步,其主人遭受的肯定是难以形容的力量的打击和伤害。
  诗首句仿佛有意规避了硝烟滚滚,刻画了静谧的战争场景,然而在这平静的叙述中,读者却能感受到静谧之中蕴蓄着的不可战胜的悲壮强大的力量。“百战沙场”的想象和“碎铁衣”的夸张相交融,豪迈雄浑的边塞诗风呼之欲出。
  在读者的猜想中,接下来英雄人物该闪亮登场了,可是诗人却又宕开一笔。诗第二句先是点明戍守的具体位置“城南”,然后又交代了战争的形势:敌人已经完成数重合围。敌我力量悬殊,我方将领又仅仅身着“碎铁衣”,这一回恐怕在劫难逃了吧?穷途末路,何去何从?诗层层推进,将生死考验一步步变成现实,诗人将读者的心理和情绪催发到高度紧张的地步:赶紧想办法,要不然,会全军覆没!
  这样的危急时刻,一般人很难有好的办法去解救危局,但是李白有。诗人笔一挥,一骑绝尘的英雄“突营”而出,他百步穿杨,箭杀敌方呼延将领。至此,一个杀伐果断、勇冠三军、技艺超群、充满必胜信念、扶大厦于将倾的大无畏英雄形象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诗第三句,诗人通过精准的动作描写,“突”字表现得锐不可当,“射杀”表现得一击必杀,张扬出强烈的英雄主义光辉,有着浓重的时代色彩。
  从诗的前三句看,诗人极尽欲擒故纵之能事,虽简笔粗线条,但却把英雄人物写得有勇有谋,血性十足,本心不失,至死不渝,实在是唱响了一曲沉雄悲壮、雄浑磅礴、以少胜多的凯歌。
  然而这样的构思又怎能匹配了李白“诗仙”的美誉呢?以他浪漫飘逸的才思,诗才到第三句战争形势就一片大好,似乎有虎头蛇尾之嫌!于是诗第四句,诗人更进一步,揭示出如此神武的“军神”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他不仅敢于冲锋在前“独领”千军,更有一帮同生共死的铁杆粉丝——“兵千骑”的拥戴支持和跟随守护;最重要的是,他是久经战争失败洗礼却顺利“归”来的不倒翁。他首先是一个精神胜利者,这种信仰般的胜利精神才是他“百战沙场碎铁衣”仍能全身而退的法宝。这一句中,尤以“独”“残”二字发人深省。“独”字似有千钧之力,既能横扫千军,又能力破重围,在刻画出顶天立地的独角英雄的同时,又似乎蕴含着英雄落寞的孤独:这既是战争的常态,又似乎不是战争的常态,因为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然而眼前的战争却恰恰就是一个人——唐朝统治者的事情。读到此处,李白的孤岸超拔形象不仅让人肃然起敬。“残”字毫不讳言,指出这其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败仗,归者固可喜,而死者长已矣,把战争从胜与败深入到生与死的层面,不可谓不大胆。像李白这样敢于正面写惨烈的战争,甚至去写无人敢于涉及的败绩,偏又从败绩中显出无限的豪气,让读者对战败者从感情上的同情、理解进而转化为发自内心的敬重、崇拜,并对边疆守卫者的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而敬佩不已,如果不具备盛唐诗人那种精神之气是写不出来这样的诗句的。
  总之,对于边塞战争,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无论是哪种见解,好战都不是初衷。通过柳开的《塞上》和李白的《从军行(其二)》的对比阅读,我们不难深悟:以战止战,实不可取;然明犯我者,虽远必诛。
其他文献
【聚焦热点】  2017年12月30日,元旦假期第一天,微信圈的头等大事,是18岁的照片你晒了没!曾经或帅气或稚嫩或飞扬的青春靓照宣告了每个人的青春——个个都是春风十里不如你啊!有人说,马上要到2018了,这是“爱你18”的开始,有人说,这是90后的群体呐喊……  有人一边晒照,一边调侃自己;有人怀念回不去的青春;也有人遗憾,在最美好的年纪,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多维解读】  对于“元旦微信
期刊
【原文呈现】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瞭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
期刊
我的故乡位于崇山峻岭的大别山深处。那里千峰竞秀,万岩峭立。一片好大好深的尾斗湖,包围了我们村。  我们村有七个小岛,点缀于湖的中心。  何以曰“尾斗”?这里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古时候,这里程家塆有户做豆腐的人家,可是有一段时间,每天夜里满满的一缸豆腐水会不翼而飞。户主惊异不解,夜晚守候查因。忽然发现,一匹浑身闪光的“金马”偷饮缸水。户主诧异之间,顺手举起一把铁铲,朝“金马”的尾部铲去。“金马”的尾巴
期刊
【美文引路】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但我们也乐意;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
期刊
【技法指津】  2018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中明确指出: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可见“语言”仍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纵观近年的高考试题,小说中对“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题型:解释句子含意、赏析语段(句子)和分析语言特色。  一、解释句子含意  首先,审清题干,明辨考查类型。  小说作品的语言可分为作者的叙述语言(作者的语言)和作品
期刊
阔别故乡,已整整三十八年了。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  故乡那清清的味道、甜甜的味道和喧闹的味道,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中,盘驻在梦中。  我的故乡位于大别山南麓。小村只有十余户人家。三面环山,一面是水。山是那么的清秀。漫山遍岭的绿树,随风起伏,宛如碧海。层层叠叠的翠竹,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站在村口,或登上山腰的青石板,啊!清润的空气,便会使肺腑的浊气吐尽,使郁积的烦恼消除。  小河的水,是那么的
期刊
【选文一】 绿 雪 ◎郑吉平  嗄呦寨是一个典型的“盆地”,被一周山岭紧紧地抱住。唯独南面通气,那也是数十个山头几弯几拐,当南风弯弯曲曲地送到嗄呦寨来,已是恍若一笼薄纱,轻柔地拂过寨子,撞落于北面大岩之前。  所以,嗄呦寨虽处在黔西北高原,实是很难落雪,一冬不过两三场雪,还是老天可怜我们这些喜欢雪的孩子。我们的确怕冷,但我们果真爱雪。虽然穿着单薄、褴褛,有的娃甚至打着赤脚,但我们就是要在雪地里欢呼
期刊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在广州、沈阳、南昌、合肥、苏州等多个城市的街头,出现了供路人救急使用的“硬币箱”。箱子无人看守,一旁立着“按需自取,每人不超过5元”的提示牌,拿多拿少全靠路人自觉。  ——在合肥市大东门和包公园两处地铁口,步履匆匆的上班族、手拿扫帚的清洁工、提着废品的拾荒老人,大家都自觉遵守按需取用,没有人超过5元;  ——在沈阳,一位阿姨拿走5枚硬币,留下
期刊
【学生习作】  我喜欢风景是寂静的,因为这样它就不会吹散留在风中的回憶。  童年,是每个人最快乐的时刻,我亦是如此。童年没有烦恼,只知道怎么和小伙伴玩,找好吃的。  那时,我总期待着柿子成熟的季节快快到来。我会时不时跑到院子里,抬头望着那又红又大的柿子,心中乐滋滋的,然后高兴地告诉奶奶说:“柿子长得差不多了,可以‘加工’了。”奶奶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还要等几天,过几天才可以,如果时间
期刊
一、吹尽狂沙始到金  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与评分,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品质是判定一篇作文的重要尺度与标准。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深入挖掘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其中蕴含的真正深层次的东西;下笔写作时,我们能从社会生活的现象出发,透过现象洞察本质,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提出的观点能给人以启发。当然,深刻的见解,不是凭空捏造,也不能随意引申、无原则地提高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