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勋初先生商榷《文心雕龙》书名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文心雕龙》书名中"雕龙"二字的解释,众说纷纭。刘勰在《序志》里为书名做解说时提及"雕龙奭"的典故。但他究竟是在肯定还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这个典故,对此问题有不同回答。现有研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刘勰重视雕饰、注重文采,是在肯定意义上使用这个典故。周勋初先生的观点与这一派略同;另一派观点与前者恰恰相反。如果认为刘勰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的这个典故,那么书名中"雕龙"二字有何意义,刘勰使用它们又有何意图?对此,现有研究并未作进一步探究。笔者也持与后一派相同的观点,并认为,刘勰在解说为何要用"雕龙"二字作书名上,自己也语焉不详,似乎有点欲说还休。本文联系《文心雕龙》的写作背景,并在前辈学者启发下,试图为书名中的"雕龙"二字寻求新的可能解释。
其他文献
关于元结的游记体散文,从现存的篇目上看,完整意义上的不过七八篇而已。如《右溪记》、《寒亭记》、《菊圃记》、《殊亭记》、《广宴亭记》、《茅阁记》、《九疑图记》等,其它则多以山水诗、铭前的序文的形式出现。虽然数量不多,但其融情于景、即景即情的观游抒情式的写作,却将观游记胜之作发展成一种新的文体,成为后来者图画山水的模版和范本。元结的游记散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高古澹远,直逮魏晋情趣;二是舒卷自如,深得老庄真谛;三是情融山水,有别六朝遗风。
白日意象在唐诗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体现了唐人对其浑厚蓬勃之特质的审美追求和唐诗“物象由我裁”的审美思维特征,证明了诗言志与主情的不可分割性,从而具有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互生的多重审美价值。白日意象是唐诗中一个常见意象,它在唐诗中出现达650次之多,仅在李白诗中就多达50次,这充分说明唐人对白日意象的偏爱。而白日作为审美对象,在唐诗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从概念和学术史角度,对欧洲与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博学好古和金石学两种学术风气作了比较探讨,指出虽然两者研究对象相近,但是演变结果不同,其中博学好古之风是考古科学兴起的重要因素,而金石之学未能完全发展为现代学科,因为两者学术与社会背景有别。
理论界验证了吸收能力与多种创新产出的关系,对吸收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具体机制却不明确。本文基于对吸收能力相关维度的内涵分析,认为各维度并不具有等同关系;结合创新管理、知识管理理论,本文分析了吸收能力各维度的相互影响关系,吸收能力对创新的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并采用湖南、广东183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提出的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对深入研究企业吸收能力的整体建构、寻找增强吸收能力提高创新绩效的节点具有借鉴意义。
构建"两型社会"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如何建设区域"两型社会",需要准确测度和把握"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与效果,以便于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探索发展的新路子。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数字化"方式描述和评价"两型社会",能为区域"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执行方向和考核标准,对推进区域"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多功能农业是能克服工业社会的生产负外部效应,发挥农业的人文、生态、经济、社会功能的,更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并不断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有利于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效益外溢、产能强大、高规格发展三类产业特性。它们构成国家财政、金融、税收资金支持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客观逻辑。
发展"两型社会"的长株潭农业应当把握四个要务:强化生态功能,提升生态休闲服务业的比重,优化产业模式,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当代书法艺术、书法文化作出反思,关注现代文明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文化,如何适应新的历史形势,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获得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地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当代书法文化正遭遇深刻的危机,但这种危机可以通过自身模式的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与理性文化模式的对抗中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制度竞争力,是由于制度所具备的规则性、严格性而激发、约束、延续某种经济社会发展状态,提升绩效的力量。不论是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它都是不可或缺,而且是无处不在的。本文论述了制度竞争力的内涵和基本要素,制度竞争力提出的缘由,制度竞争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发挥的的作用及其价值,并提出了当代中国制度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理论,主张在创作中运用艺术手法塑造新的意象,延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过程。苏轼、黄庭坚、惠洪等人突破传统用典局限,提出以"以故为新"为核心的诗歌创作理论。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以才学为诗"如同"齐言喻楚",使诗歌文本"陌生化",增加接受者的理解难度。阐释者虽力图破译其诗歌典故密码,但由于情感、文化和价值取向等主观条件的差异,其所期之"以与古人相遇",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阐释文本反而会令诗歌与接受者再隔一重,产生双重"陌生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