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外文的引入,导致“信、达、雅”早已不能够满足翻译者们的需求。对此,中外译界人士争相研究和谈论,最终提出了翻译求似说。《文学翻译谈》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翻译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译或形似,一种是意译或神似。本文旨在研究翻译求似的相关内容,并从美学角度浅析其本质意义。
【关键词】翻译求似 形似 神似 美学思想
“形”与“神”的问题是翻译界译者难以统一意见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大概可以概括出三点:一是翻译的目的决定译者应采取何种翻译方法;二是形变与神变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障碍。译者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译文和原文的对等。Eugene Nida曾表示在翻译的过程中,绝对的对等根本不存在。所以说,对等是相对的,而相似是绝对的。
一、何为“形似”、“神似”
首先讨论“形”。在翻译的领域里,“形”亦可称为“形式”,是指语言符号系统及其组成方法。“形似”主要是针对原文的形式而言,包括音韵、句型、修辞格等方面。“形似”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忠实于原文,却又有一些变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范畴之上,最终导致“形似”译文的出现,它只是机械性地字面翻译。
有些学者称,“神似”是指译者不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而是着眼于其精神层面,从而达到“神似”的目的。而在翻译界中,人们对于“神似”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给其增添了一点模糊的色彩。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译者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各执一词。译者们通常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及欣赏,所以产生了原作之外的地方。
二、“形”与“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形”与“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是具体存在的。而“神”是“形”的更高级的形式。“形”与“神”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宗教、文学、哲学等。虽然,“形”与“神”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其目的便是摆脱“形似”,力求达到“神似”的目的。重点是,如果“形”变了,固然会导致“神”变。
三、“形似”与“神似”的美学思想
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其最高境界便是“似”。形中有神,神中有形,我们要将形似、神似与美学相统一。
中国的翻译是建立在美学的基础之上的。许多翻译学家都曾对“形似”与“神似”的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马建中是最早提出“神似”的学者。而后,马建中和矛盾又各自提出了“风韵译”和“神韵说”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缺陷都是忽略了“形似”。
陈茜滢是提出“形似”、“意似”和“神似”的概念的第一人。许渊冲提出了“三美”论,即:形美、音美、意美。求美是求似的更高标准。如果似与美能够相统一,那是再好不过的;但若无法统一,那只能比较两者孰轻孰重而舍弃其一,一般来说,求“美”高于求“似”。
四、“形似”与“神似”的分类
1.“形似”。
(1)近似。如果一名译者想翻译一个作品,最基本的就是要充分理解原文,这是极为重要的。然后译者再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转换,之后稍加修改,做到最大限度的接近原文。
(2)意似。词是翻译活动的最小翻译单位。众所周知,翻译并不是一字一句的逐次翻译,有些时候为了文章的通顺,译者会故意省略其中的一些词甚至是句子。但是其意思、主题、人物和其他的一些关键词是不能够省略掉的。为了使译文高于原文,所以有意似这种翻译方法的产生。
2.神似。
(1)形神兼备。英语与汉语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译者在追求神似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形似。Eugene Nida曾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量保持对原文存在影响的表达特征,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标注解释进行说明,做到形神兼备,避免译者出现脱离原文,进行胡译的现象发生。
例如:1)我国先秦的思想家提出了这一思想。
可译为:Our Chinese thinkers in Pre- Qin Days ( about 2000 years ago)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专业人士认为,该英译句中的 about 2000 years ago 对 Pre- Qin Days 进行解释,避免出现西方人无法理解先秦这一词的情况。
2)A hard time we had of it.
可译为:苦头,我们真吃够。余光中先生认为,该句的译文十分接近原文,不仅是在字数上,而且在句子表达上同样也是倒装句,所以该译文十分传神。
(2)舍形传神。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句子构造不同,观点角度不同等造成了译文之间的差异。
例如:可是我从头到脚淋成了落汤鸡。
可译为:But I was drenched from head to toe like a drown rat.
从头到脚译为from head to toe比较生动形象,让人们仿佛身处其境。而此处的落汤鸡译的更加传神,译者并没有将鸡译为chicken等人们脑海中固有思维的关于鸡的词语,而是译为rat, 这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译法的不同。
五、结语
不同的语言风格、风俗习惯、情调神韵等所产生的表现力都不同。译者应该着眼于这些个性的不同上面,这样才能够赋予原作以特殊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茜滢,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许渊冲.文学翻译谈[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3]冯建文.神似翻译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关键词】翻译求似 形似 神似 美学思想
“形”与“神”的问题是翻译界译者难以统一意见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大概可以概括出三点:一是翻译的目的决定译者应采取何种翻译方法;二是形变与神变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障碍。译者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译文和原文的对等。Eugene Nida曾表示在翻译的过程中,绝对的对等根本不存在。所以说,对等是相对的,而相似是绝对的。
一、何为“形似”、“神似”
首先讨论“形”。在翻译的领域里,“形”亦可称为“形式”,是指语言符号系统及其组成方法。“形似”主要是针对原文的形式而言,包括音韵、句型、修辞格等方面。“形似”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忠实于原文,却又有一些变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范畴之上,最终导致“形似”译文的出现,它只是机械性地字面翻译。
有些学者称,“神似”是指译者不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而是着眼于其精神层面,从而达到“神似”的目的。而在翻译界中,人们对于“神似”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给其增添了一点模糊的色彩。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译者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各执一词。译者们通常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及欣赏,所以产生了原作之外的地方。
二、“形”与“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形”与“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是具体存在的。而“神”是“形”的更高级的形式。“形”与“神”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宗教、文学、哲学等。虽然,“形”与“神”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其目的便是摆脱“形似”,力求达到“神似”的目的。重点是,如果“形”变了,固然会导致“神”变。
三、“形似”与“神似”的美学思想
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其最高境界便是“似”。形中有神,神中有形,我们要将形似、神似与美学相统一。
中国的翻译是建立在美学的基础之上的。许多翻译学家都曾对“形似”与“神似”的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马建中是最早提出“神似”的学者。而后,马建中和矛盾又各自提出了“风韵译”和“神韵说”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缺陷都是忽略了“形似”。
陈茜滢是提出“形似”、“意似”和“神似”的概念的第一人。许渊冲提出了“三美”论,即:形美、音美、意美。求美是求似的更高标准。如果似与美能够相统一,那是再好不过的;但若无法统一,那只能比较两者孰轻孰重而舍弃其一,一般来说,求“美”高于求“似”。
四、“形似”与“神似”的分类
1.“形似”。
(1)近似。如果一名译者想翻译一个作品,最基本的就是要充分理解原文,这是极为重要的。然后译者再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转换,之后稍加修改,做到最大限度的接近原文。
(2)意似。词是翻译活动的最小翻译单位。众所周知,翻译并不是一字一句的逐次翻译,有些时候为了文章的通顺,译者会故意省略其中的一些词甚至是句子。但是其意思、主题、人物和其他的一些关键词是不能够省略掉的。为了使译文高于原文,所以有意似这种翻译方法的产生。
2.神似。
(1)形神兼备。英语与汉语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译者在追求神似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形似。Eugene Nida曾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量保持对原文存在影响的表达特征,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标注解释进行说明,做到形神兼备,避免译者出现脱离原文,进行胡译的现象发生。
例如:1)我国先秦的思想家提出了这一思想。
可译为:Our Chinese thinkers in Pre- Qin Days ( about 2000 years ago)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专业人士认为,该英译句中的 about 2000 years ago 对 Pre- Qin Days 进行解释,避免出现西方人无法理解先秦这一词的情况。
2)A hard time we had of it.
可译为:苦头,我们真吃够。余光中先生认为,该句的译文十分接近原文,不仅是在字数上,而且在句子表达上同样也是倒装句,所以该译文十分传神。
(2)舍形传神。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句子构造不同,观点角度不同等造成了译文之间的差异。
例如:可是我从头到脚淋成了落汤鸡。
可译为:But I was drenched from head to toe like a drown rat.
从头到脚译为from head to toe比较生动形象,让人们仿佛身处其境。而此处的落汤鸡译的更加传神,译者并没有将鸡译为chicken等人们脑海中固有思维的关于鸡的词语,而是译为rat, 这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译法的不同。
五、结语
不同的语言风格、风俗习惯、情调神韵等所产生的表现力都不同。译者应该着眼于这些个性的不同上面,这样才能够赋予原作以特殊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茜滢,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许渊冲.文学翻译谈[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3]冯建文.神似翻译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