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良性肿瘤、扁桃体过度肥大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术后出血是传统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
资料与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8月期间全部156例患者,分为两组,电凝组:在全麻下行双极电凝镊扁桃体摘除术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36岁,病程2~18年。均为慢性扁桃体炎,16例伴腺样体肥大。传统组:全麻下行传统扁桃体摘除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6~32岁,病程3~12年,均为为慢性扁桃体炎,13例伴腺样体肥大。
手术方法:全部住院患者具备手术指征。术前根据咽部检查,鼻内镜检查或纤维鼻咽镜检查,提出手术方案:扁桃体手术或同时腺样体手术。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全麻插管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取Davis开口器暴露咽部。电凝组:取生理盐水5~8ml于扁桃体周围注射,确定未入血管,使扁桃体推向内侧,以扁桃体抓钳或艾利斯向内牵拉扁桃体,使扁桃体与周壁保持一定张力,用无损伤型双极电凝镊(蛇牌双极电凝镊,GK616R型),脚踏控制,输出功率30~40W,自扁桃体上极开始,双极电凝镊尖刺入扁桃体周膜间隙行电凝10~20秒,组织变白后以双极电凝镊分离,到扁桃体下极仅剩一蒂部时,以双极电凝镊夹持蒂部充分电凝并离断,完整摘除扁桃体。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点,特别是扁桃体下极,用双极电凝充分止血,再行对侧手术。传统组:全部行传统剥离法行扁桃体摘除。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均在鼻腔内镜直视下经口及鼻以60°和0°吸切器切除腺样体,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
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5~7天,疼痛明显患者加入地塞米松2~10mg对症治疗。
评价:分别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腔反应情况和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单侧计,从黏膜切开至扁桃体切除止血完毕,取两侧平均值。术中出血量以吸引器里的血量及止血棉球重量估计,腺样体切除术中出血量不计入。术后疼痛程度:仅吞咽时痛为轻度,不吞咽也痛为中度,不能进食为重度。术腔反应情况:①轻:白膜形成均匀,腭舌、咽弓无或轻度肿胀;②中:白膜形成均匀,腭舌、咽弓及腭垂肿胀;③重:白膜厚薄不一,腭舌、咽弓及腭垂肿胀,充血明显,咽腔狭窄。创面修复时间指手术至白膜脱落的天数,术后并发症主要统计出血,感染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X2检验及秩和检验统计及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电凝组手术时间3~15分钟,平均67±23分钟;传统组15~30分钟,平均192±57分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术中出血量1~20ml,平均74±26ml;传统组为10~40ml,平均193±6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出血:电凝组术后无1例出血,传统组2例6小时内出血,1例5天后出血,其中2例电离子止血,1例气管插管缝扎舌咽腭弓止血,并输全血400ml。
术后疼痛情况:电凝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多较传统组症状轻。术后术腔反应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扁桃体摘除术术中术后出血往往是因为术中损伤大血管无法止血或止血不彻底。尽管应用双极电凝镊能做到术中少血或无血,术后无出血并发症,但笔者认为仍应强调:
⑴术者应该掌握手术技巧: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存在一层灰白结缔组织,术中牵拉扁桃体保持一定张力,沿此间隙更易分离。
⑵熟悉扁桃体周围正常及变异血管解剖分布情况:先天性颈内动脉迂曲者颈内动脉紧贴于咽后壁;深埋,肥大的扁桃体可能比其他咽侧壁结构更为偏向外侧,与大血管的关系更为密切;面动脉有时形成动脉襻与扁桃体下部关系密切,到达咽缩肌表面的筋膜时变细成网状等。
资料与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8月期间全部156例患者,分为两组,电凝组:在全麻下行双极电凝镊扁桃体摘除术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36岁,病程2~18年。均为慢性扁桃体炎,16例伴腺样体肥大。传统组:全麻下行传统扁桃体摘除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6~32岁,病程3~12年,均为为慢性扁桃体炎,13例伴腺样体肥大。
手术方法:全部住院患者具备手术指征。术前根据咽部检查,鼻内镜检查或纤维鼻咽镜检查,提出手术方案:扁桃体手术或同时腺样体手术。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全麻插管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取Davis开口器暴露咽部。电凝组:取生理盐水5~8ml于扁桃体周围注射,确定未入血管,使扁桃体推向内侧,以扁桃体抓钳或艾利斯向内牵拉扁桃体,使扁桃体与周壁保持一定张力,用无损伤型双极电凝镊(蛇牌双极电凝镊,GK616R型),脚踏控制,输出功率30~40W,自扁桃体上极开始,双极电凝镊尖刺入扁桃体周膜间隙行电凝10~20秒,组织变白后以双极电凝镊分离,到扁桃体下极仅剩一蒂部时,以双极电凝镊夹持蒂部充分电凝并离断,完整摘除扁桃体。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点,特别是扁桃体下极,用双极电凝充分止血,再行对侧手术。传统组:全部行传统剥离法行扁桃体摘除。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均在鼻腔内镜直视下经口及鼻以60°和0°吸切器切除腺样体,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
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5~7天,疼痛明显患者加入地塞米松2~10mg对症治疗。
评价:分别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腔反应情况和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单侧计,从黏膜切开至扁桃体切除止血完毕,取两侧平均值。术中出血量以吸引器里的血量及止血棉球重量估计,腺样体切除术中出血量不计入。术后疼痛程度:仅吞咽时痛为轻度,不吞咽也痛为中度,不能进食为重度。术腔反应情况:①轻:白膜形成均匀,腭舌、咽弓无或轻度肿胀;②中:白膜形成均匀,腭舌、咽弓及腭垂肿胀;③重:白膜厚薄不一,腭舌、咽弓及腭垂肿胀,充血明显,咽腔狭窄。创面修复时间指手术至白膜脱落的天数,术后并发症主要统计出血,感染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X2检验及秩和检验统计及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电凝组手术时间3~15分钟,平均67±23分钟;传统组15~30分钟,平均192±57分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术中出血量1~20ml,平均74±26ml;传统组为10~40ml,平均193±6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出血:电凝组术后无1例出血,传统组2例6小时内出血,1例5天后出血,其中2例电离子止血,1例气管插管缝扎舌咽腭弓止血,并输全血400ml。
术后疼痛情况:电凝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多较传统组症状轻。术后术腔反应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扁桃体摘除术术中术后出血往往是因为术中损伤大血管无法止血或止血不彻底。尽管应用双极电凝镊能做到术中少血或无血,术后无出血并发症,但笔者认为仍应强调:
⑴术者应该掌握手术技巧: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存在一层灰白结缔组织,术中牵拉扁桃体保持一定张力,沿此间隙更易分离。
⑵熟悉扁桃体周围正常及变异血管解剖分布情况:先天性颈内动脉迂曲者颈内动脉紧贴于咽后壁;深埋,肥大的扁桃体可能比其他咽侧壁结构更为偏向外侧,与大血管的关系更为密切;面动脉有时形成动脉襻与扁桃体下部关系密切,到达咽缩肌表面的筋膜时变细成网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