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诗意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失去了读诗、写诗的能力。人们沉浸于日常事务或是娱乐中,却忘记了“诗意”是什么。对此,有人表示痛惜,有人视作理所当然,有人努力寻找诗歌。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一精准审题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首先梳理其中的主要信息,找到材料隐含的方向,然后去提取关键词句,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以确定立意。
  首先,这则材料中说“人们似乎失去了读诗、写诗的能力”,人们似乎“忘记了‘诗意’是什么”,應当明确的是,尽管出现了“诗”和“诗意”两个概念,但这中间是存在逻辑的,恰恰因为人们不再感受何谓“诗意”,所以“诗”也就式微了。
  其次,材料中写到“现代社会”,这说明我们今天的论述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展开。结合下文的“人们沉浸于日常事务或是娱乐中”,可以大致总结归纳诗歌式微、诗意失落的理由。
  最后是大家对此的看法:“对此,有人表示痛惜,有人视作理所当然,有人努力寻找诗歌。”这三类观点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立场,考生可从中选取一种立场入手作答;也可找到几种立场间对立统一的部分,深入探究其缘由,让立意更为深刻。
  二立意角度
  1.常规角度:诗意被遗忘反映了现代人精神的贫瘠
  诗歌式微,一方面源于现代社会没能很好地开发出新物象的美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因为现代社会对名利无止境的追求,在客观上贬低了书写诗歌、诉说美学的价值和意义。诗歌是应对时代物欲症的精神药房。从这个层面上说,人们或痛惜,或找寻,都是在呼唤诗、呼唤诗意。这种呼唤体现着人们对美的永恒追求。
  2.创新角度:保留诗意的内核、革新诗歌的样式是解决诗歌式微的有效方法
  现代社会多样的艺术形式革新了我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的更适应时代的艺术载体出现,如摄影、动画、影视剧等,而诗歌则被挤占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的式微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艺术市场样式丰富的一个佐证。因此,我们不应纠结于用传统写作方式复兴诗歌,而是应让诗歌以更为立体多姿的生成形式,参与到与其他艺术媒介的互动、共生关系当中。

素材运用


  适用素材
  康德说:“美是对功利的删除。”
  朱光潜在《谈美》里说:“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适用主题
  诗的本质、美的价值。
  运用示范
  我们将诗歌式微的原因归结于现代社会具体事务的泛滥,这既正确,也不正确。说正确是因为从现象上来说,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泛滥的物欲症从结果上贬损了诗歌;说不正确是因为从本质上讲,我们混淆了实用主义和美学主义的标准———前者以善为最高目的,后者以美为最高目的。所以问题不在于社会上存在着两套不同的评判体系,而在于我们以实用的标准要求诗歌,得出诗歌无用的结论,从而将它驱逐。恰如康德所言:“美是对功利的删除。”只有懂得这一点,我们才能让“诗”与“事”各得其分、各安其所。
  适用素材
  陆游去世时,给儿子留下了这样一份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曾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去世时连喊三声“杀敌”。陆游和辛弃疾虽已逝去,但是,这些诗句包含的精神气质却长存。
  适用主题
  诗的恒久性、诗的精神气质。
  运用示范
  诗,是一种高度凝练的精神表现。这种精神结晶超越一切速朽性的外在因素,而拥有恒久的共振性力量。无论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是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他们所面对的敌人都已在沧海桑田的时间伟力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伟大的诗歌铭记的就是这种精神,至于他去哪里、敌人是谁,都不重要。
  适用素材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摆脱不自由的生活,开始了诗意的生活。
  适用主题
  诗意的生活。
  运用示范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在浮躁喧嚣里的人们,在乡村美食博主李子柒的镜像生活里看到了烟火气里的和谐与清雅———庭院,小巷,鸡犬,炊烟,落英缤纷,瓜果四季。闲适自然的烟火日子,有简素的纯净,更有诗情的薄雾。简单的俗世生活,一半烟火,一半诗书,触发了人们内心对自然的追求和诗意生活的向往。

佳作展示


  诗意的归宿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邬同奕
  诗正逐渐失去它的立足之地。诗从远古走来,支撑起南北朝时文人的风骨,塑造了大唐盛世的文化繁荣,却被如今的钢筋水泥、车水马龙围困。诗的四面楚歌,究竟是因其形式的古老与社会的崭新格格不入,还是因我们正逐渐丧失诗意?
  ①开门见山点现象,并且发出诗为何四面楚歌的疑问,吸引读者注意力。
  原因恐怕是后者。我们仍能从过去的诗中获得热泪与安宁,诗却不再从我们笔下诞生。当诗人停笔,朗诵家“失声”,我们便应醒悟:诗的栖息地正逐渐消失。
  ②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让诗“无家可归”的是经济社会的文化景观。鳞次栉比的大厦限制了诗意的舒展,坚硬的柏油沥青又阻断了诗与大地的联系。哪怕是大诗人屈原的故土,曾经萦绕着楚辞之声的云梦泽也失去了它的荣光———取而代之的是小了一半的湖域与喧闹的商业中心。大地被一块块建设用地分割,美丽被一点一滴地剥离。当资本企图重新定义自然与人文时,诗意又能寄居何处?   其次,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让诗失去了文字依托。互联网时代,各类文化碰撞融合,而种种符号与汉字混杂的“网络黑话”扩大了它在文化生活中的势力范围,更给诗意套上了枷锁。音韵是诗的魔力,是涌入大脑让人震颤的电流,如余光中先生所说,异国他乡的人也会对他吟哦的唐诗给予热烈回应。可如今的“黑话”哪有平仄可言?于是诗又失去了它的家园。
  再者,诗本就是一种由读者赋予意义的文学形式。但在这躁动的世界中,诗的小夜曲反倒显得冗长无力。当生活被繁琐的事务充斥,人的思维被泛娱乐化式的社会风气裹挟时,诗意也就又一次被遗忘了。
  ③这三段并列式的结构,结合时代背景很好地点出了诗歌式微的三大理由:经济社会的文化景观限制了诗,“网络黑话”让诗失去了文字的依托,泛
  娱乐化的社会风气让诗失去了广泛的读者基础。三点可以说谈得已颇为深入,只是第三点还可以再明确和深入些。
  但詩的困窘恰恰呼唤诗的价值与意义。物质化的生活、日益单薄与扁平的思想都在热切盼望诗的回归。因为人需要一种让事物“陌生化”的力量。人需要从司空见惯的日出日落、万物生长中找回最初的惊异与感动,并借此重新认识自己。而这正是诗能带给我们的。诗让语言摆脱单纯的符号功能而回归诗性本质。诗能发觉“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洒脱,描绘“落叶满阶红不扫”的凄美。借由回归诗性的文字,我们便能沿着时间溯流而上,对生活的麻木将会逐渐退去,而那些被压抑、被丢失的认知维度也会与我们重逢。我们的父母也曾在贫困的环境中艰难生活,但他们并没有被压垮,而是从朦胧的诗意中获得力量,学会更加积极乐观地看待未来。
  ④在条分缕析地分析完理由后,提出诗歌在这个时代更具备意义的观点,让文章得以升华。语言上化用了前人的诗句,证明诗歌带给人的“陌生化”的力量,颇有文采和见地。
  所以读诗吧,因为我们对诗意的一次次找寻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次呼唤。落魄的诗意能够从打开自己的人身上找到躲避风雨的归宿,而怀揣诗意的人也终将因风借力,飞向更高的天空,发现地平线以外的新世界。
  ⑤结尾运用比喻论证,文辞优美,富有意蕴。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53分。
  内容上,赋值23分。本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表达上,赋值23分。文章符合文体要求,使用“并列层进”结构,结构清晰,层次明确,可谓考场议论文结构的典范。发展等级赋值7分。文章观点具有启发性,能从多角度看待一个现象,对诗歌的“陌生化”有自己的见解,构思新巧,推理有独到之处。(叶安慧)
  沉默诗语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李子超
  诗是近乎神性的。诗在诞生之初便以人性中某种最为大胆、浪漫而崇高的追求重新定义了自身。所有美好的文学、美好的幻想都有诗意的影子。诗意能给文字以生命,予思想以青春。
  ①开头点出了诗歌的价值与意义,精练的语言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以对诗意的歌颂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诗歌的存在满足了超语言式的、纯美学式的表达需求。诗歌是表达人们情感的,读诗,本质上是与诗人情感、自身情绪的合奏。理解诗歌需要在情绪面前满怀儿童式的赤诚与纯真。再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用几个字绘尽满江清月、大漠孤烟;再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用几个字寄尽玉壶冰心、天涯路远。而今日诗歌之被遗忘,代表着这种表达的需求被大多数人弃若敝屣,或束之高阁。
  ②本段延续开头的思路,讲述诗的意义。其中对于诗歌素材的运用值得一学:将典型的诗歌意象融入语段,代替抽象干瘪的说理,既增添了文学性,也使得“而今日诗歌之被遗忘,代表着这种表达的需求被大多数人弃若敝屣,或束之高阁”结论的导出更令人信服。

  诗意表达在今日的式微,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某种无意识的苛刻与残忍:非实用主义的一切事物都被罢黜,一切都被迫向“有用”这一单一化的评价标准低下头颅。今天,绝大多数人选择灯红酒绿的城市、黑夜里的霓虹灯,因此诗意失落;喧闹的繁华裹挟着黑夜在每个人背后疯狂追逐,吞没了属于诗的满园晴空,因此诗音渐弱。在美学被打入冷宫的后美学时代,人类心灵的孤岛似乎不再渴望诗意的轻舟来联通彼此。当今,“娱乐”与“空虚”之间的等号,正是放逐了诗歌之后的实用主义亲手画上的。一个美学干涸的社会,没有一种娱乐能承托起“浪漫”二字。
  ③点出诗在当今社会式微的理由,很好地结合了时代背景,贴合材料。将诗式微的原因归结于社会的美学干涸,这个归因也较为高层次。
  喧嚣的社会显然承托不起人类精神之沉重。当噪声一步步占领感性的高地时,诗却在喧嚣中保持缄默。只有主动选择靠近它的人,才能听见它的低语。因为诗不容亵渎,亦不容自身被轻易地解构。诗不曾死去,它只是沉默了。被诗性点化、赋予生命的月华还在传递相思的寄语,诗依旧无可争辩地作为文化的风骨而存在,不容否认,不容替代。
  ④通过诗的存在反证诗歌的价值。但说理稍微有点儿绕,与上一段的论述相比略重复,可以适当压缩。
  诗,作为一种鲜活地生存着的艺术形式与表达形式,从来没有脆弱到需要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收集和保护才能流传。它从来不甘心屈服于这样的命运:先被禁锢在博物馆的玻璃“牢笼”中,然后再认识它的追随者。因为,诗的存在具有其必然性,诗意只是沉默而非死亡,只是式微而非破碎。长夜并非无光,诗,为爱它的人打造了一艘诺亚方舟,驶向空洞繁华之上的晴空满园。
  ⑤顺着“诗歌依然存在”这个逻辑,否认了诗歌需要过度保护,认为诗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当今,选择诗意地生活,是最值得赞美的一种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诗音渐弱,诗人失语,但诗依旧昂扬而鲜活地存在着,引领着所有需要它、热爱它的人。屈原单薄的手臂一挥,摘下漫天星辰,于是后来的求索者的呐喊与追问让星空更加绚烂;李白用三尺长剑托起一轮明月,引来破浪长风,于是后来的行路人得以借着浅淡的月华登上太行山。诗,是不愿向功利主义投诚的人的庇护所,是他们求索的最坚定的出发点。而前方的路,通向天际。
  ⑥结尾提出具体做法,即“选择诗意地生活”。化用了屈原和李白的诗句,文辞流畅优美。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54分。
  内容上,赋值24分。文章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表达上,赋值22分。文章符合文体要求,整体采用层进式结构,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发展等级赋值8分。文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意境深远,用词贴切灵活,善用对偶、引用,富有表现力,有很强的哲学思辨。(叶安慧)
其他文献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20年高考十套作文题普遍采用材料作文,主要通过新材料的命题与应用性文体相结合的模式,让考生将个人在集体、社会中所面对的问题和思考书面表达出来。这些命题紧贴时代精神,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事件,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传递了当下社会普遍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较前几年,2020年高考作文题虽有过去常见的应用性文体,但在审题立意方面限制性少了许多。
2020年1月26日,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比恩·布莱恩特在加州一起坠机事故中身亡,年仅41岁。作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球员,科比在其20年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33643分。20年间,科比为NBA留下过无数的经典瞬间,生涯单场最高得分为81分。成就其伟大的除了赛场上的优异表现,科比不放弃、不退缩、不逃避的“曼巴精神”更令他成为不少人的偶像。  1998年2月8日,第48届NBA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继续撰写政法笔记,因为这已经坚持了三年。  2010年,新闻“井喷”的一年。涟漪09年重庆打黑的余波,从坐了十一年冤狱的赵作海重返家乡到南京的换偶教授“聚众淫乱”,从跌倒的山西煤官到辽宁的“土地奶奶”也疯狂,我们的生活永远不缺喧嚣。除了热闹,我们还需要什么?  混乱秩序之下的残酷事实日渐被娱乐式的调侃所遮掩,理性与批判的声音在冷僻的角落里声嘶力竭,取而代之的是非诚勿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中国就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那时的一些留学生“深造”后回国,受到尊重便自认学富五车,殊不知自己漂洋过海,也只是空学了一堆文化糟粕。纨绔子弟一副优柔寡断、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的浮华相,社会上人们则是一副或崇洋媚外,或顽固不化、迂腐不堪的末世脸,再加上当时那灰蒙蒙、阴沉沉的天,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亟待冲破的围城。  《围城》成功塑造了方鸿渐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他看不起博士学位,
很多学生认为,一篇文章只要立意准确、观点鲜明、结构清晰,就可算得上一篇好文章,可以获得高分。他们不愿意在语言上精雕细琢,写出的语言粗糙,甚至低幼化、口水化,而这已经成为很多高中生作文的通病。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明确规定,一篇好作文应该做到有文采,即指文章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做到文质兼美。语言自然流畅、内容丰赡的文章,可以使读者身心愉悦;语言枯燥呆板、内容乏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以少年儿童的视角来完整呈现新中国70年伟大变化的书。一个固执而深情的老人带着秘密从海外归来,寻找家族传人“昊水庆”,引出一个叛逆期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任性小男孩,和一个善良勤劳勇敢的职业女性妈妈。他们一起进行了一场充满趣味和思索的寻觅之旅。故事通过新中国建立之初、改革开放之初等远去的年代和今天新时代的时空对比,突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一起翻开书,感
近年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4亿。网络文学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阅读方式。在网络文学普及以前,国人的年平均阅读量只有可怜的4本,远低于邻近的日本、韩国等国。网络文学出现后,国人人均阅读量得到了提升。  但是,综览网络文学作品,我发现优质作品很少,大部分作品受众群体只限于所谓“圈内人”,能在各大文学奖上获奖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
思辨,作为一种求真的思维品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的推崇。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他们的文字具有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辉?下面我将通过一道作文题,具体阐述思辨性作文的四个升格之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尼采说:“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这句话给了你哪些启发和思考?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请你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
我们阅读名家作品,不仅能从中汲取思想的养料,加深对人生的理解,还能以其为写作的标杆,补己之短。从名家作品中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技巧,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技艺不断攀升。  读名家作品时,我们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关注,并用心揣摩,学习借鉴。借鉴点一捕捉瞬间,工笔描摹  有道是“文章最忌随人后”,名家们不写“复制”的文章。即便是同样的题材,他们也会比常人写得新鲜有趣的奥秘就在于,他们具有极强的捕捉瞬间画面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这是文明与文化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根据定义,我们发现文明和